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343章

大明政客-第343章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遭遇如此重大的损失,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两万多军士被杀,形成的震动是巨大的,肯定打击了明军的士气,而且,这样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北边的后金,也会蠢蠢欲动的,趁机占便宜,是后金最擅长使用的手段。

朝廷再一次的陷入到了危机之中。

当然,这一次还不是灭顶之灾,毕竟流寇只是在陕西一地活动,尚未四处扩张,再说了,流寇十万人,围攻两万五千人,据传自身也损失了近三万人,冲出去的军士,接近四千人,这充分说明,流寇多强的战斗力。

渠清泽赶到了洛阳。

他已经知道了消息,感慨苏天成的判断。这一次来到洛阳,他也有小心思,江宁营可能要出征了,他想着,能够再次进入江宁营,跟随大军出征。

王大治带着他,进入了府衙的三堂。

“老渠,你来了,坐吧。”

“下官刚刚听王大治说,大人一整天都在这里啊。”

“没什么,我在考虑一些事情,对了,正是秋收季节,你不在陕州督阵,跑到府衙来干什么啊。”

“下官想到了一些事情,特意来给大人禀报的。”

苏天成看着渠清泽,没有说话。

“大军遭遇如此重大的失利,朝廷的震动一定是很大的,洪大人和贺千户已经被押送朝廷了,下官觉得,江宁营一定是要出去剿灭流寇,大人您看,下官一直都是在军中的,这突然到陕州,还是有些不适应的。”

“原来你是想着回到江宁营啊,我以为是什么大事情,这件事情,你暂时不要考虑,做好陕州知州,江宁营这次不一定出去剿灭流寇。”

渠清泽大为吃惊。

“大人为何如此说啊,下官以为,大军遭遇重创,朝廷一定是要一力镇压流寇的,下官甚至以为,大人会统领五省剿灭流寇的事宜啊。”

“哦,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啊,详细说说。”

“也没有什么详细的想法,就是觉得,大人多次重创流寇,一定是能够胜任的。”

“原来如此,今后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了,我不会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不会统领五省军务的,若是我这等的年纪,坐上如此的高位了,朝廷里面那么多的大人,颜面摆到什么地方去啊,这没有可能,至于说剿灭流寇的事宜,我个人的认为,如今的情况下,还是不要着急,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要冷静,剿灭流寇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事情。”

“大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啊,下官觉得,朝廷一定会有大动作的。”

“你说得不错,不过我已经上奏了,建议朝廷不要着急,流寇虽然取得了一次大胜,可并不能够证明他们就强大了,这样的时候,朝廷最需要做的事情,还是稳定军心,你应该还记得,我曾经说过,剿灭流寇,不纯粹是军事上的事情,重要的是在民生方面。”

“这下官是清楚的,在江宁县那么长的时间,下官跟着大人,已经学到不少了,陕西流寇之所以猖獗,就是因为民生的事情没有抓好,老百姓没有饭吃,所以加入到流寇的队伍之中了,若是一味的剿灭流寇,不能够斩草除根的。”

“是啊,不过也不是说,因为这样的情况,就任由流寇发展壮大了,必须要双管齐下。”

渠清泽感觉到自己的思维有些不够用了,一方面要发展民生,一方面要剿灭流寇,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啊。

看着渠清泽疑惑的表情,苏天成知道,自己说的有些含糊了,其实不仅仅是他说的含糊,他的内心,也是含糊的,朝廷究竟会如何的处理这件事情,他不是很清楚,不过,他已经提出来了自身的建议,是否采纳,那是皇上考虑的事情了。

“老渠,其实我也有些疑惑的,所以说,一时间不能够说清楚,朝廷若是派大军征缴流寇,江宁营一定会出动的,陕西、山西境内的卫所军士,也可能出动的,但这样做,是不是有些适得其反了,流寇习惯于四处流动,经历了这一次的大胜,恐怕他们的士气正旺,巴不得朝廷大军剿灭他们。出现了这样的局面,他们岂不是能够有着大的活动空间了。”

“大人的意思,以前坚持的战略,还是没有错误的。”

“对,总体的战略是没有错误的,必须要稳扎稳打,一步步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流寇既然飘忽不定,朝廷大军以不变应万变,巩固城池,逐步向村镇渗透,同时,各省要联合协调,情报共享,在交通要道驻扎大军,逐步堵死流寇的活动路线。”

渠清泽总算是明白意思了,原来苏天成的意思,还是要压缩流寇的活动空间,朝廷大军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将流寇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流寇大规模的转移,各省的卫所,按照这个要求,压缩流寇的活动区域,如今的形势下,跟在流寇屁股后面追着跑,效果恐怕不是很好的。

“老渠,意思你都明白了,还是赶回到陕州去,秋收一定要抓紧,不能够耽误了,越是这样的时候,越是要关心百姓的生活,万万不能够出现偏差。”

有一件最为重要的事情,苏天成暂时没有告诉渠清泽,他已经向皇上推荐了统领剿灭流寇的大帅,那就是孙承宗。

孙承宗虽然年纪大了,但有着丰富的经验,曾经抗击过后金满洲八旗,孙承宗最大的优点,就是稳扎稳打,不会急躁冒进,不会冲动,而且孙承宗善于发现和举荐人才。

中兴学社的影响已经出去了,完全走上了正轨,这样的条件下,孙承宗没有必要继续牵头了,毕竟中兴学社从事的,主要是理论研究方面的事情,让孙承宗一直都在中兴学社,颇有些大材小用的意思了。

苏天成在奏折里面,也为洪承畴和贺人龙说话了,不以成败论英雄,关键看是怎么吃了败仗的,不能够因为一次的失败,就否定整个人。

第三百九十三章 英雄所见

取得了一次难得的大胜,高迎祥的想法,众多的义军,应该是团结起来了,共同对付朝廷大军,自己的首领地位,也能够完全巩固了。

这一次的伏击,高迎祥亲自布置,知道这样布置的人不多,他告诉了李自成和张献忠,其余的首领都不知道,这也是为了预防消息走漏,上次偷袭中都凤阳,义军的损失太惨重了,令高迎祥怀疑了,是不是消息泄露出去了。

可就是这样的布置,在义军首领中间,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最先提出不满的,竟然是罗汝才。

罗汝才和高迎祥的关系,非同一般,每次召开首领大会,罗汝才都是支持他的,这一次的安排,因为不知情,罗汝才有了很大的意见,认为如此不相信兄弟,今后还如何的共事,起码的信任都不存在了,不要说其他的事情了。

所有的首领,在召开的大会上,因为罗汝才的质疑,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认为高迎祥保密是可以的,有人认为做得过分,两队人马针锋相对,谁都不退让。

高迎祥终于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个首领不好当,谁都想着试一试,要以力量来对比的,以前紫金梁是首领,那是因为紫金梁的力量是最强的。

吵吵嚷嚷一阵子之后,大家还是同意了紫金梁的建议,大军在陕西休整之后,还是要进入山西境内发展,这样能够得到多的补充,至于说河南,没有人提及。

高迎祥内心最大的恐惧,就是江宁营。这一次若是对阵江宁营,他绝对不敢这样做,想当初,江宁营四千人,抵挡住了近五万人的攻击。自己的三万精锐部队,被江宁营悉数剿灭,这样惨重的损失,亘古未有。

江宁营驻扎在河南府,所有的义军首领,都是聪明的。大家不会提到江宁营,如果是江宁营剿灭紫金梁,可能有凑巧的成分,但中都凤阳之战,已经给众人烙上印记,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去触碰江宁营。

朱由检收到苏天成的密折之后,看了好几遍,他还是有些犹豫的。

孙承宗的年纪太大了,七十岁的老人了,如此的颠簸,是不是可行,再说了。朝廷里面的氛围,非同一般,武大臣都叫嚷着,一定要给流寇颜色看看。

可惜,这样的情形,面对后金满洲八旗和蒙八旗侵扰的时候,没有谁叫嚷。

朱由检想到最多的,还是苏天成说到的双管齐下,内心里面,他是赞成这样的建议的。当初加征辽饷,他就感觉到不行,这样加重农民的负担,可能促成多的农民造反的。

但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有些事情是必须立刻就做的。不管是朝廷内部,还是市井之中,很多的事情,认识都是高度统一,他虽然是皇上,有着至高上的权威,但也不敢违背这样的一股洪流。

思考再三之后,朱由检采纳了一条建议,那就是任命孙承宗挂兵部尚书衔,总督五省军务,负责剿灭流寇。

孙承宗的任务很重,必须将流寇堵在陕西和山西一带,不能够向其他的地方流窜了,至于说采取什么策略,那是孙承宗考虑的事情了。

这道圣旨,朱由检甚至没有征求内阁的意见。

奇怪的是,孙承宗总督五省军务、负责剿灭流寇的圣旨,竟然没有遭遇到非议,朝堂上下,很是平静。

江宁县,中兴学社,静思堂。

奉召进京的孙承宗,已经得知了朝廷的决定,这么大的事情,法隐瞒。

刘宗周和鹿善继也在做着准备,要到河南府去了,得知孙承宗出任兵部尚书,总督五省军务,全面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大家都来表示祝贺。

孙承宗慢慢开口了,神情很是严肃。

“感谢诸位的恭贺,老夫一大把年纪了,想不到也要披挂上阵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老夫深感责任重大啊,不瞒诸位,得到了这个消息,老夫一夜未眠,老夫想到了苏大人,不知道为什么,老夫感觉到,这次一定是苏大人想朝廷举荐的。”

“人生七十古来稀,老夫应该是勘破一切的时候了,荣华富贵于我真如过眼云烟了,可老夫依旧放不下,当初苏大人到保定府,老夫没有犹豫,来到了江宁县,眼看着中兴学社一日日兴旺起来,老夫倍感欣慰,总算是做了一些有用的事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