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这个时候,情报工作。已经摆在了首要的位置。
苏天成已经告诫了江宁营所有的高级军官,流寇进攻中都凤阳,这是一种猜测,不一定完全准确,最终还是要依靠相关的情报,最终确认。
江宁营到达凤阳城郊之后,根据斥候营掌握的情报,及时做出来部署的调整。
一路上,刘铁汉异常的紧张,斥候营的责任太重大了,必须要掌握准确的情报,他布置出来了三条线,一条线是在凤阳府的寿州和霍丘,这条线的责任最为重大,掌握流寇的行踪,一条线从江宁县出发,一直到中都凤阳,这条线的斥候,为大队人马提供方方面面的情报,一条线分散在定远、凤阳、临淮一带,重点观察,流寇是不是会改变行军的方向。
每一队的斥候,一共是三人,从出发的时候开始,他们就要给苏天成和江宁营提供准确的情报,不能够耽误时间。
看到刘铁汉紧张的程度,苏天成和孙传庭都忍不住了,劝刘铁汉,还是要歇息,哪怕歇息一个时辰或者两个时辰,都是好的,身体可不能垮了。
源源不断的情报,到了苏天成的手里。
九月初十,流寇进入了凤阳府,到达了霍丘一带了。
九月十一日,流寇离开了霍丘,前往寿州一带移动了。
经过了寿州,接着就进入到中都凤阳的地界了,按照这样的速度,流寇在九月十四日到十五日的前后,可以抵达中都凤阳。
一切的情报都明确了,流寇的目的地,果然是中都凤阳。
刘铁汉发出了命令,定远、凤阳、临淮一带的斥候,迅速回撤,进入寿州,严密监控流寇的行踪,不管是什么情况,都要及时禀报。
从寿州到凤阳的一路上,布满了江宁营斥候营的将士,就是一只麻雀飞过去,他们也能够掌握情况。
崇祯七年九月十二日,亥时。
苏天成一行到达了中都凤阳的城郊。
这里的位置,稍微偏僻一些,各营的千户、副千户,早就等候在这里了。
帐篷提前搭好了,苏天成进入帐篷之后,来不及喘气,就要召开会议了。
江宁营各营,分散在方圆两公里的地方,并没有集中,先期观察的斥候,早就画好了地图,选好了地方,各营按照预定的位置集中,等候命令。
帐篷里面,一个硕大的木盘,摆在中间,木盘里面,泥土做好的山峰、城镇、道路等等,一目了然,可以看得很清楚,木盘的旁边,放着不少的红色、白色、蓝色的小旗子。
这是苏天成要求斥候制作出来的沙盘。
这个沙盘,涵盖了寿州到凤阳的地形情况,这是斥候费尽心机制作出来的。
众人都围到了沙盘的四周。
大家没有说话,看着苏天成。
他们暂时不明白沙盘的作用,但看见了这个沙盘,就能够熟悉周围的地形了,这个东西,还真的是不错的。
苏天成终于开口了。
“渠清泽、刘铁汉,你们将流寇的行军路线,现在的位置,还有江宁营的分布情况,所在的位置,中都留守司军士所在的位置,悉数摆出来,白旗表示流寇,蓝旗表示中都留守司,红旗表示江宁营。”
“孙大人,情况你已经知道了,渠清泽和刘铁汉插上旗帜的时候,你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
随着渠清泽和刘铁汉一边插着旗帜,孙传庭一边开始讲解情况,半个时辰下来,所有的情况,大家都是一目了然了。
这样的讲述,清晰明了,易于接受,而且不会混淆,讲解的过程中,大家看着沙盘,周围的大致地形,也弄清楚了。
孙传庭讲述完毕,苏天成不需要重复,他开口问大家,是不是清楚情况了,所有人都点头,有些副千户,读书不多,但看见沙盘,所有的情况,也清楚了。
苏天成对着刘铁汉点点头,很快,两个斥候,抬着另外一个沙盘进来了。
这个沙盘,就是中都凤阳的具体地形了。
“诸位兄弟,我和孙大人仔细商议过了,也分析了诸多的情报,流寇进攻的线路,刚刚孙大人也说了,他们会从城郊,直接到鼓楼,这里是中都留守司驻扎的地方,只要拿下了这里,中都凤阳就失去了所有的屏障,所以说,鼓楼就是最为重要的地方了。”
“兄弟们仔细看看鼓楼的位置,中都留守司的背后,就是皇城和龙兴寺,这里也是中都的核心地带了,留守司兵力的分布,主要就是在钟楼,至于说四周的军士,不起任何的作用,遭遇流寇,他们甚至来不及报信。”
“江宁营行动的地方,也在鼓楼,这是很无奈的选择,我首先要告诫兄弟们,你们可能疑惑了,若是在郊外动手,岂不是更好,我和孙大人商议过了,这肯定不行,流寇的总人数,大约在七万到八万之间,中军有三万人,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精锐,我们估计,进攻钟楼的流寇,一定是流寇的中军精锐。”
“若是在郊外动手,流寇四散逃开了,我们兵力不足,无法围剿,唯有等到流寇到达钟楼了,发动突然的袭击,方可取得最大的战果。”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流寇到了鼓楼,一定是非常亢奋的,也可以说是势不可挡的时期,士气高涨,战斗力强悍,我们要拿出来最大的能力,一举扑灭流寇的嚣张气焰。”
“只要将流寇的中军精锐打垮了,其余流寇,不用担心。”
说到这里,苏天成稍微停顿了一下,看了看众人。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你们都是江宁营的千户和副千户,指挥着几千兄弟,这样的关键时刻,除了无条件的执行军令,还要审时度势,最大限度的杀伤流寇,让将士尽量少流血。”
“流寇首先遭遇到的,是中都留守司的军士,这个时候,我们暂时不要动手,让他们去厮杀,一旦留守司的军士开始溃败了,流寇的气势,可能会有所松懈,他们感觉到大功告成了,做成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了,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出击的时刻。”
“江宁营分作两股人马,神机营和步兵营二营,共计四千人,对付后面的四万到五万流寇,你们要如同大树一样,牢牢的扎根阵地,阻止他们的救援,不管你们付出多大的牺牲,都不能够后退一步,其余的一万四千人,全力剿灭流寇中军精锐。”
第三百三十六章 血色残阳(1)
有关江宁营两队人马的指挥权问题,孙传庭和苏天成发生了争执,而且是在众多的千户、副千户的面前,发生了争执。
苏天成的意见,自己指挥神机营和步兵营二营,打好阻击战,防止流寇的增援,这四千人要如同钉子一样,牢牢的扎根,不准后面的流寇越过一步,以利于其余的将士,歼灭流寇精锐部队。
谁都知道,这个任务太危险了,虽然说流寇的五万人,都是乌合之众,但四千对五万,危险可想而知,伤亡情况暂且不说,指挥官也随时处于危险的境地。
孙传庭不同意了,他说自己兼任神机营的千户,必须要带领神机营,打好伏击,指挥大队人马的任务,还是请苏天成来完成。
这一次,苏天成很是坚决,直接下达了命令,孙传庭指挥其余人马,打好歼灭战,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歼灭流寇的精锐,彻底打垮流寇,只有这样,打伏击的兄弟,才能够更加的安全。
看着这场争论,所有人都没有说话,大家都知道,打伏击是最危险的,苏天成身为江宁营监军,自己承担了最危险的任务,这等的指挥官,太少见了。
渠清泽首先开口了,支持苏天成的决定,而且说自己也跟随苏天成,一同打好伏击。
步兵营二营千户鹿太泊更是站出来了,说是誓死也要完成任务。
孙传庭服从了安排,但提出来一个条件,亲兵营一千人,跟随苏天成,不要参与进攻。
这本来是常识性的安排,也是征战的规矩,但苏天成不同意,可孙传庭坚持,说是亲兵营必须跟随在苏天成的身边。苏天成最终妥协了,说留下五百人足够了。其余五百人,参与进攻。
任务终于布置下去了。
召集江宁营两万人训话,没有可能性了,大战在即,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肩负的重任。
苏天成看着帐篷里面的所有人。神色凝重的开口了。
“兄弟们,江宁营即将迎来最为严峻的考验了,这一战,势在必得。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参与进攻的各营,只准前进,不准后退,要全力杀敌。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完成任务,军令如山倒,军士殉国了,小旗补上,小旗殉国了,总旗补上,总旗殉国,百户补上。若是千户也殉国了,我和孙大人补上。”
“江宁营不愿意失去太多的兄弟,但大敌当前,没有儿女情长,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还是那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要拿出来最大的勇气和信心,坚决剿灭流寇。”
会议结束之后。孙传庭、渠清泽和刘铁汉,留在了帐篷里面。其余人,都回到各自的驻地去传达任务了,当然,具体如何的排兵布阵,还要等候斥候的消息。
王大治一直站在苏天成的身后,寸步不离,特别是苏天成说出来刚刚的一番话之后。
这一次的征战,异常残酷,稍有不慎,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苏天成马上就要迎娶自己的妹妹王芙蓉了,这样的时候,他要绝对保证苏天成的安全,当然,战火无情,可他有着一个信念,关键时刻,用自己的性命和身体,保护少爷,从此刻开始,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就是天塌下来了,他也要在少爷的身边。
众人都没有说话,都在等候斥候的消息。
子时,斥候终于送来了情报。
苏天成和孙传庭等人,立刻走到了沙盘的前面。
斥候详细汇报情况,渠清泽和刘铁汉不断的插着旗帜。
小半个时辰之后,苏天成的链式,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天助我也,流寇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中军三万人,脱离了大部队,加速前进,与后面的人马,相聚超过了二十里地,这就说明,江宁营有一个时辰以上的时间,全力剿灭流寇,不必要去考虑后面的人马,神机营和步兵营二营,有着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