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红色警戒之民国 >

第691章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691章

小说: 红色警戒之民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掩体是用角钢和椰子树圆木构筑起来的,在圆木和波纹铁板的上面,再覆盖两米厚的砂土,看上去很象爱斯基摩人的雪屋。在掩体之间,构筑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指挥所,其壁部和顶部厚两米。

盟军使这个海岛完全要塞化以后,守岛部队的日本方面指挥官柴崎惠次海军少将便夸口说,就是来100万人,用100年,也攻不下这个贝提奥岛。

要在这个设防坚固并有重兵把守的小岛实施登陆,当然不会不遭到抵抗,也不会仅仅受到一些轻微抵抗就轻易取胜。

中华军队本应首先占领该岛附近的一个小岛,以便配置火炮,支援上陆战斗。但因舰队必须从支援上陆战斗的任务中迅速解脱出来,而未能这样做。

因此,海军陆战队必须完全采取强攻的方式来夺取登陆场。这样一来,制定计划时,对登陆场的选择,必须予以周密的考虑。从飞机拍摄的照片中,看不出哪里是贝提奥岛的防御弱点。

然而,进攻者还可根据其他因素来选择登陆场。该岛的南海岸略呈凹形,盟军可以利用其抗登陆火炮,从翼侧进行射击。西海岸过于狭窄,突击上陆的第一梯队难以展开。

南海岸和西海岸都濒临大海,与濒临环礁湖的北海岸相比,这里的布防较强,而且水中障碍也设置得比较严密。

因此,决策人决定,以该岛位于礁湖一侧的1400米长的海滩作成登陆地段。

对突击上陆来说,准确了解当地的水文情况是很重要的。然而,中华军队登陆部队对贝提奥岛的潮汐情况却没掌握与实际相符的资料。对一般的登陆挺只来讲,至少要有1。2米的水深才能航行。可是在中华军队选择的上陆时间正好潮差最小,礁盘上面的水深充其量也不超过0。6…0。9米。

但是,大量装备履带式两栖装甲车和坦克的中华海军陆战队,完全不用考虑这些。因为两栖登陆装甲车、坦克,完全可以适用这里的水深。

不过,一场战争还有很多需要思考的地方,进攻就是要摧毁敌人,但是怎么才能有效率的摧毁敌人?

中华军队指挥官们研究了空中侦察照片之后,得出如下结论:要想避免受到严重损失,造成锐不可当之势,进攻部队必须在开始突击上陆之前摧毁贝提奥岛的大部分防御工事。

有经验的军官们,既对胡佛部队巨灵神轰炸机所实施的为期一周的轰炸不寄于厚望,也对快速航空母舰待混舰队所实施的直接航空火力准备也未抱多大希望。他们主要寄希望于攻击舰队所属巡洋舰上,九门203毫米舰炮所进行的近距离直接舰炮火力准备。

11月20日4时,驶抵贝提奥岛附近的南部突击部队下令“开始放艇”。

30分钟后,运输船所搭载的大部分登陆艇已经放到海上,并在登陆艇会合区进行环形运动。突击上陆的第1波登陆兵已经进入坦克登陆舰运来的履带登陆车。

5时刚过,贝提奥岛上的盟军岸炮开始开炮,炮火支援舰群立即回击,压住了敌人的岸炮火力,并使敌人的弹药库和木造营房起火。

6时20分,开始实施突击上陆前的舰炮火力准备。巡洋舰按照新近总结出来的舰炮火力准备方法,对贝提奥岛进行两个半小时的炮击,倾泻将近4000吨炮弹。

舰炮射击的距离不等,最远的为14000米,最近的为1800米。巡洋舰编队井然有序地对贝提奥岛进行75分钟的破坏射击。

中华军队企图以此来破坏盟军的防御工事,摧毁它的火炮阵地、火力点、掩蔽部以及设在地堡里的指挥所等。

然后,炮火支援舰群转到登陆地域的正面,对水际滩头进行长达45分钟的猛烈射击,以便把盟军驱逐出阵地,让敌人精神沮丧。

在第一波登陆兵抵岸前5分钟,战斗机对水际滩头实施猛烈的扫射,而炮火支援舰群则向纵深转移火力。中华军队以为这样便能使贝提奥岛失去防御能力。

猛烈的炮击显得格外壮观,整个海岛化为一片火海,弥漫的硝烟如同一个巨大的棺材罩扣在贝提奥岛上,滚滚翻腾,直冲云霄。

贝提奥岛确实遭到了破坏,但是并不十分严重。许多盟军官兵战死,一些岸炮、高炮和反登陆艇炮被摧毁,大部分地面工事遭到破坏,伪装的掩蔽物也被烧毁。

尤其严重的是,盟军赖以进行通信联络的电话线完全被炸断。但是,盟军设在地堡里的指挥所、掩体、隐蔽的火炮阵地几乎都未受到严重的破坏。守岛盟军仍可使用小口径火炮、机枪和步枪封锁岸摊,对企图接近的中华军队登陆部队进行射击。

正当实施舰炮火力支援时,有两艘扫雷艇在烟幕的掩护下向岛岸接近,清扫进入礁湖的航道。然后,一艘扫雷艇留在礁湖内,负责标定突击上陆部队的出发线,另一艘则返回去引导两艘护卫舰前来对登陆地段进行炮击。有一艘护卫舰中弹两发,但炮弹末爆炸。另有4艘装载坦克的船坞登陆舰也安然开到这里。

这时,登陆艇已由礁湖外的会合区出发,正向礁湖内的出发线前进。

但是,由于顶风、浪大、退潮和履带登陆车发生故障等原因,行动非常迟缓,不得不把原定的上陆时间推迟。

8时25分,第一波搭载登陆兵的履带登陆车,两栖坦克,运输直升机,分为3个登陆队,按3分钟的间隔,陆续离开出发线,向离5500米远的岸摊前进。

第2波搭载登陆兵、坦克和小口径火炮的机械化登陆艇和车辆人员登陆艇,也分为3个登陆队,在第1波后面跟进。

第4、5、6登陆队共输送3个营的兵力,由西向东,分别在标注好的“1滩”、“2滩”、“3滩”登陆,各海滩的宽度均为350米。

当第1波驶离出发线时,舰载战斗机飞临登陆地域上空,进行登陆兵抵岸前的最后一次扫射。

在中华军队准备登陆的这段时间里,盟军从其阵地的掩体和掩蔽部里出来,在壁垒的后边集结,准备对正向这里运动的中华军队第1波突击部队进行反击。

显然,由于炮火支援舰群从西面炮击,礁湖内的驱逐舰和扫雷艇也不断射击,贝提奥岛上的盟军不得不把兵力集结到两个主要防御阵地上,因而最右侧以及左侧中部的防御就比较薄弱。

中华军队已经判明,这个“弱点”就是夺取贝提奥岛的关键。

登录部队履带登陆车刚一离开出发线,就受到盟军的猛烈射击。

除了直升机登陆部队因为盟军的防空火力都被摧毁,比较顺利外,其他的登陆部队,并不顺利。

中华军队所担心的是,礁盘的水深只有0。6…0。9米,履带登陆车只能从一个地方通过礁脉,因而必然遭到步枪、机枪和反登陆火炮的猛烈射击,使各登陆队陷入混乱。

当时出现的另一不利情况是在通过礁盘向岸滩接近时,预定在“红1滩”上陆的一个营遭到很大损失。这是因为,该营的履带登陆车处于盟军两侧抗登陆阵地的侧射火力之下,多数履带登陆车在途中中弹失击机动能力,只有少数勉强抵岸,能回航再次运送的为数更少。

最困难的是搭乘一般登陆艇被隔在礁盘外面的第4、5、6登陆队。驶入较浅的水域后,大部分登陆兵在机枪和步枪的猛烈射击下,涉水几百米冲上岸滩。由机械化登陆艇卸在礁盘上的几辆中国虎王坦克虽已驶抵岸摊,但搭载37毫米和75毫米炮的车辆人员登陆艇却不得不后退,等待涨潮时再行上陆。

当然,有不好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

低潮对登陆艇的行动虽有妨碍,但对已经上陆的海军陆战队却是有利的。因为低潮时的岸滩较宽,便于集结兵力,以对付盟军守岛部队的反击。

海军陆战队在“1滩”的最右面迅速占领了该岛的西北端。在“3滩”右侧有个栈桥,从岸上伸展到礁湖之中。在栈桥以东180米的壁垒有个缺口。

搭载约50名海军陆战队员的两辆履带登陆车由此处突破,其他海军陆战队员跟进,在侧翼盟军的猛烈射击下,把突破口向西、南两个方向扩大。

在设防坚固的水际滩头和两个强固支撑点的附近海军陆战队遭到很大伤亡。海军陆战队前进到这里,为盟军壁垒所阻,寸步难行,面壁而立,成了几个方向的射击目标,不断出现伤亡。

首次突击之后,海军陆战队开始攀登壁垒,并用梯恩梯炸药炸毁了盟军的火力点和掩体。

登陆部队请求立即给予舰炮火力支援和航空火力支援。登陆指挥部不仅满足了前线的要求,而且抽调预备队二分之一的兵力,增援海军陆战队遭受严重损失的左翼。

11月20日天黑之前,在贝提奥岛上陆的5000名中华军队中,伤亡者约占五分之一。入夜时,在盟军抗登陆阵地附近上岸的海军陆战队有一大部分不是战死,就是被困在水际滩头。

但是,西面海岸已有一半被中华军队占领。其纵深约为140米。在栈桥附近,海军陆战队已建立了一个纵深270米、宽460米的环形阵地。

夜间,登陆部队对射击严加控制。中华军队预科,盟军可能发起反击,但是没有发生。

从这点可以从侧面说明盟军柴崎司令只能与所辖的少数部队取得联系。

夜间,盟军的主要活动是,分散地隐蔽在岸上的适当地点,或涉水摸到搁浅在礁盘上的履带登陆车或坦克旁边,准备翌日进行狙击。由于此时此地的条件特殊,潮水过低,搁浅在礁盘上的登陆艇仍然不能离浅。但是,履带登陆车可把小口径炮运上岸滩,以满足第1天战斗的急需,有一部分坦克亦可勉强抵岸。

上陆后的第2天,舰载机的航空火力支援和舰炮的支援火力越来越准确。

据海军陆战队右翼的舰炮射击弹着观测员报告说,由于驱逐舰对盟军阵地的射击非常准确,登陆部队在贝提奥岛西海岸突击上陆的过程中,没有遇到盟军的顽强抵抗。

从军预备队中派出的一个营,在新的攻击点“4滩”上陆。在栈桥附近上陆的海军陆战队也把登陆点向外扩大,日落前,已将战线推进到该岛南岸。

上陆后的第3天,即11月22日,军预备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