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接收器-第6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刘士卿汇报完工作后,宁永乐就直飞旅顺,在这个隶属于东北的城市,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甲午海战》的宣传活动。银河电子娱乐不惜巨资,在包括华夏央视在内的多家重量级的媒体上,打出了免费的广告。在这条广告中,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免费”这两个字,而是从《甲午海战》中截取的视频所表现出的高品质。1024P的高清电影,大概也就是这个标准了。
一时之间,《甲午海战》之名响彻全国,玩家们纷纷下载试玩。在首发仪式结束的二十四个小时之内,《甲午海战》的下载总量就超过了千万人次。
宁永乐在旅顺接连呆了三天,参加了银河电子娱乐举办的一系列的宣传活动,然后乘坐飞机,再次到了燕京。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刘士卿对一台虚拟头盔进行了必要的改造,等到宁永乐回来之后,刘士卿就带着他到了实验室。
当宁永乐看到虚拟头盔的时候,“老板,前段日子,公司那边闹得沸沸扬扬的,用这个头盔,抓了二十多个商业间谍出来。我当时还好奇这么神奇的东西是谁搞出来的。原来是老板你呀。”
刘士卿笑了笑,“你再试试。”
宁永乐笑道:“老板,这玩意儿对我没用。我可不是什么商业间谍。”
“我什么时候说你是商业间谍了。我不是跟你说了吗?要让你看一件好东西,这个就是。”刘士卿笑着把宁永乐摁到了椅子上,“放松,等会儿,你就会有一次非常神奇的体验了。”
宁永乐只好任由刘士卿摆布,他闭着双眼,一副听天由命的表情。刘士卿把虚拟头盔扣在他的头上,为他调整到姿势。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宁大哥,现在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刘士卿给孟娇恩使了个眼色,后者走了过来,把一个存储卡模样的东西交给了刘士卿。刘士卿将其插在了虚拟头盔的一个槽中。然后摁下了虚拟头盔的开关。
两眼漆黑的宁永乐只觉耳边传来一阵悠扬的音乐,眼皮子发沉,有睁不开的趋势,他连忙摇了摇头,像让自己清醒一点,免得当着刘士卿的面睡着了。
“宁大哥,放松,不要去抗拒什么。”刘士卿柔声道。
宁永乐放松了自己,很快就睡着了。他的这个“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睡,他的大脑还抱持着非常高的活跃度。虚拟头盔不断的和他的大脑皮层做着交流。
宁永乐清楚的感觉到自己的脑海中呈现出了《甲午海战》的LOGO,开场动画,然后进入到了《甲午海战》的操作界面。宁永乐正在奇怪没有鼠标、键盘怎么进行操作的时候。脑海中就蹦出一行字来,告诉他,用意念进行控制,就可以操作了。宁永乐连忙点了开始,很快就进入到了《甲午海战》的游戏画面中……。
一个小时后,虚拟头盔中又传出一阵音乐声,把正沉浸在游戏中的宁永乐给拉了出来。这段音乐的播放时间是刘士卿事先设定好的,他总不能让宁永乐一直玩这个游戏吧,还有很多正事要和宁永乐谈呢。
把虚拟头盔从宁永乐的头上移开,“宁大哥,感觉怎么样?”
“老板。太真实了。我感觉我自己刚才真的像穿越了时空,回到了一百二十年前,做了北洋水师的一个小兵,在东海上,和日本的舰队进行决战。唉,真是太惨烈了。”宁永乐的情绪还沉浸在游戏之中。
刘士卿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虚拟头盔在游戏上的应用,绝对不能够给玩家创造一个太真实的感觉,要不然的话,玩家分不清楚真实和虚幻之间的区别,很容易造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到时候,刘士卿推出这项产品,那就不是造福于民了,而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了。看来,这方面的细节还是要有所注意。
宁永乐毕竟不是常人,他好歹也是年薪过百万的银河电子娱乐的总经理,跟着刘士卿的时间算是比较早的了。他很快就从游戏中摆脱了出来,两眼放光的看着刘士卿,“老板,这是你搞出来的游戏装备?”
刘士卿点了点头,“不错,这是我搞出来的游戏头盔,不但可以玩单机游戏,也可以联网玩游戏,将来还可以玩网游。”
宁永乐想了想刚才玩游戏时候的感觉,越想越觉的这种游戏装备有搞头,和游戏头盔相比,什么PSP,XBOX,任天堂等等,简直就是垃圾了。这几种现有的游戏机,无论做工再好,都没有办法产生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游戏头盔却可以。就冲着这一点,游戏头盔就有太多的潜力可以挖掘了。
“老板,把这个项目交给我们银河电子娱乐做吧。”宁永乐请战道。
刘士卿摇了摇头。“这个项目肯定要交给你们做,不过却不是现在。目前虚拟头盔的成本太高,根本就没有办法普及,等我把它改造好之后,再说吧。现在,你要抓紧时间,给我搞三件事情,第一,要把银河电子娱乐所有的单机游戏,全都开发出来适合游戏头盔的游戏版本,第二件事,要成立一个网游部门,以后银河电子娱乐不但要做单机游戏,同时还要做网游业务。第三,我要去银河电子娱乐,能够开发出来一个《甲午海战》的网游版,成为适用于游戏头盔的第一个网游。我会把相关的资料交给你,希望你在我把游戏头盔改造好之后,能够看到你们的成果。”
宁永乐连忙道:“是,老板,请你放心,坚决完成任务。”
第724章 祖宗
虚拟头盔的应用范围有很多。将之改造为游戏头盔,仅仅是最不起眼的应用之一。刘士卿下一步计划将之进行系列开发,把虚拟头盔的所有潜力都挖掘出来,形成一个清晰的产业链条。
刘士卿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把有关虚拟头盔的资料好好地整理了一遍,将研究的先后顺序理顺之后,然后就带着孟娇恩、何竹兰等四位科研助手,投入到了紧张有序的开发之中。
转眼间十一月份过了半个月,这一日,总装备部的副部长洪大磊给刘士卿打电话,询问刘士卿有没有兴趣跟他去罗布泊一趟,有新鲜的玩意儿想让刘士卿看看。
刘士卿连忙询问是不是超大威力常规炸弹造了出来,洪大磊不肯交底,含糊不清的混了过去,然后问他肯不肯去。
刘士卿怎么可能不去。半斤的炸药爆炸后,就能够把五六十吨的坦克掀到二十米之外的地方,他真的很想看看,当这种炸药达到了几吨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这一去大西北,不知道几天才能够回来,郭倩蓉虽然对军事武器不感兴趣。却不愿和刘士卿长时间分开,也就陪着刘士卿前往。杨诺婷和厉筱潇这次没有跟着,而是留在了燕京。
刘士卿、郭倩蓉一行赶到了军方在燕京的一处机场,乘坐军用运输机,直飞军方设在罗布泊的秘密军事基地。这个基地是一个专用的试验场,想当年,华夏制造的第一枚原子弹、氢弹,都是在这里进行引爆的。历次核试验,有一多半也是在这里进行的。这些年,因为国家政策的需要,华夏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进行过核爆试验了。
刘士卿他们跟洪大磊坐的是同一架飞机,到了目的地后,从飞机上下来,跟着洪大磊从悬梯上下来。刚刚走出飞机机舱,一股又冷又干燥的风就吹了过来。风里面夹杂着沙土,呛人口鼻。
刘士卿站在悬梯上,朝着周围观看。这里的景色极为单调,除了黄色还是黄色,如果将这里比作是一张画纸的话,那么绝对是纯黄色的色调。或许偶尔会有那么芝麻绿豆大小的一个绿点。
洪大磊带着刘士卿他们先到了基地的办公室,这里聚集了一批高级军官,有好几位将军,不过大部分还是校官。在这里,无论是军衔还是职务,洪大磊是最高的。
洪大磊为刘士卿引荐了军官里面的一部分人,有基地的司令员、政委,还有二炮的两名少将。空军某部的负责人,都是那种手握实权的人。
“首长,我们都准备好了,只等你一声令下,就可以进行实验了。”基地的司令员请示道,“咱们现在是否开始进行实验?”
洪大磊看了看手表,“时间差不多了,开始吧。走,刘总,咱们到观察台那边看看去。”
观察台在附近一个山头上,这里用钢筋和木头搭建了一个三十多米的台子,站在这里,用肉眼就可以看到方圆十几里范围内的动静,如果用上望远镜的话,看的将会更远,更加的清晰。
刘士卿他们爬到观察台上的时候,这里早已经准备好了,除了桌椅板凳、时令水果之外,还有十几架望远镜,每架望远镜都调好了,都正对着即将进行实验的地方。
有一男一女两名少校。专门负责陪同刘士卿和郭倩蓉,在他们的指点下,刘士卿和郭倩蓉通过望远镜,隐约的看到在很远的位置,修建了数十栋楼宇,这些楼都只是简单的框架,单论结实程度的话,没话说,但是要论美观的话,就绝对不值一提了。在楼宇的周围,停放了大量的汽车,另外楼宇周围还修建了诸多的掩体,在掩体内,存放着数量坦克车,装甲车和飞机。这里模拟的是一个小型的城镇,待会儿由华夏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制造的超大威力常规炸弹,将会在这里进行引爆试验。
“开始吧。”洪大磊下命令道。
很快,洪大磊的命令就被转发下去。过了有十分钟左右,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一架隶属于空军系统的轰…6H远程轰炸机在两架歼十战斗机的护送下,出现在了刘士卿他们的视野中。片刻之后,轰…6H远程轰炸机出现在试验场的高空,轰炸机的舱门打开,一枚红色的巨型炸弹,在白色降落伞的拖曳下,呼啸着从空中落下,准确的落在了那个临时搭建的城镇上。
轰的一声巨响,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股巨大的气浪滚滚而出。用钢筋混凝土搭建起来的高层楼房,在接触到这股气浪的时候,好像是纸糊的一般,顷刻之间倒塌,位于爆炸中心的汽车等物,幸运的化成了铁水,绝大部分干脆是直接的气化。
用钢筋混凝土、钢板修建起来的掩体在气浪和热流的冲击下,也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