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接收器-第6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相信没有更好的CPU了。杨姐,你想法跟Intel和AMD取得联系,就说我需要他们手中正在研究的最好的CPU,无论多高的价钱,我都要。”刘士卿发狠道。
杨诺婷连忙把刘士卿的要求跟Intel和AMD在京的负责人说了一下。这两家全世界最顶级的微处理器制造厂商,在接到杨诺婷的电话后,马上派人携带着他们生产出来的最好的CPU赶到了燕京大学。
让Intel和AMD最好的微处理器生产线卖给银河实业,他们肯定是不会干的,不过卖一些最好的CPU,哪怕是美国政府禁止出口到华夏的,他们还是能够干的。银河实业每年光采购电脑就是一笔不菲的数字,两家竞争激烈的厂商自然希望银河实业能够采购安装了自己生产的处理器的电脑。而且和银河实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他们来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Intel和AMD带来的不仅仅是最新、最好的CPU,还有他们公司的技术人员,希望能够为刘士卿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当然,帮助是免费的,为的就是拉拢刘士卿这个大客户。
Intel和AMD两家公司的人几乎是前后脚进了刘士卿的实验室,两方人马一见面,那眼里面就快冒出火来了。全球的CPU市场,大概是竞争最惨烈的市场了,这两家根基都在美国的微处理器制造公司,为了抢夺更多的份额,不知道积累了多少的恩怨。AMD更是数次把Intel推上了被告席。也正是因为这两家公司的相互竞争,全世界的电脑爱好者才能够以相对比较低廉的价格购买到CPU。
Intel和AMD公司事先都不知道刘士卿约见的是两家公司。而不是一家。两家公司的代表都知道这次会面的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以后银河实业会选择谁成为合作伙伴,至少也是更偏向于谁。
不用说什么,两家公司的代表就卯上了,他们面对面坐着,相互之间看谁都不顺眼。
刘士卿不想去管什么Intel公司和AMD公司的恩怨,他只想能够弄到一款能够满足他需要的CPU,谁能够满足他的需要,他就采购谁的CPU。
虚拟头盔将来肯定是要大规模生产的,可以预料,今天不管是Intel公司也好,AMD公司也罢,只要他们带来的CPU能够满足刘士卿的需求,那么他们绝对得到一单意想不到的大生意。反过来,要是达不到刘士卿的要求,一块CPU的订单都别想得到。
在两家公司的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刘士卿对两台虚拟头盔进行了改装,分别装上了来自Intel公司和AMD公司的最好最先进的CPU。之后,刘士卿马上开始对虚拟头盔运转状态下的CPU使用值进行测试,结果依旧是很不理想,两款CPU的测试值都是百分之百,Intel公司的那款CPU稍好一点,也仅仅比AMD公司的那块CPU晚了半分钟左右达到百分之百的使用值。之后就一样了,都是一条水平线,再也没有掉下来过。
“各位,你们还有更好的CPU吗?”刘士卿问道。
Intel公司的代表疑惑地问道:“刘先生,难道我们提供给你的CPU还不能够满足你的使用要求吗?要知道这块CPU的效率要比目前市面上出售的那款六十四核的CPU高了差不多百分之五十呀。”
刘士卿摇了摇头,“很遗憾,确实达不到我的使用要求。”
Intel公司的代表很想问问刘士卿究竟在搞什么研究,可是话到了嘴边,又被他咽了回去,他知道自己一问,肯定会问到银河实业的商业秘密。这可是相当招人忌讳的事情。
AMD公司的代表知道自己公司研制的CPU确实稍逊Intel公司的一点,连Intel公司的CPU都满足不了,自己公司的就更别说了。“刘先生,我倒是有个主意,如果单块CPU满足不了你的需求的话,你可以使用双处理器或者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处理器呀。超级计算机就是这么造出来的。你要是有需要的话,我们AMD公司愿意帮助你解决多处理器的架构问题。”
Intel公司的代表忙道:“刘先生,我们也愿意帮助你解决任何有关计算机硬件方面的问题。一切免费,不收取任何费用。”
刘士卿叹了口气,“眼下看来,只能暂时这么做了。那就麻烦各位了。”
Intel公司和AMD公司虽然有点不满刘士卿同时应下了他们两家,却也不敢说什么,生怕提出一点反对意见,就没了和刘士卿继续谈下去的资格了。
刘士卿让孟娇恩、郎余庆他们四个跟Intel公司、AMD公司两家公司的技术人员好好地谈谈,让他们尽快的搭建出来一个多处理器平台。然后刘士卿告了一声罪,起身去了办公室。
郭倩蓉躺在办公室的那张单人弹簧床上,睡得正香。杨诺婷和厉筱潇每人守着一台笔记本电脑,正在处理银河实业总部发过来的事务。
刘士卿走到自己的办公桌旁,打开电脑,开始查看起来有关虚拟头盔的资料来。这些资料要比他给孟娇恩他们四个的丰富了许多,几乎涵盖了刘士卿搜索的有关虚拟头盔资料的百分之七八十的内容。
刘士卿仔细地查看着有关CPU的那一部分。他不是第一次看这部分资料了,不过从来没有想今天这么仔细过。很快,刘士卿就发现了自己以前没有注意过的细节,虚拟头盔对CPU的要求确实很高,如果采用单块处理器的话,主频至少也要达到20GHz才行,另外对二级缓存、三极缓存、制造工艺、工作温度等等,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至于内核多少,反倒不是最主要的。
刘士卿看了看杨诺婷和厉筱潇,发现她们俩都在专心的做着自己的事情,便选了一个她们俩看不到的角度,打开了信号接收器,登录到银河计算机网,下载了一大堆关于CPU的资料,然后用无线传输功能。传递到了他的电脑中。
之后,刘士卿打开这些有关CPU的资料看了起来。在未来世界,CPU的制造更加的先进,除了利用硅作为原料的常规CPU之外,也发展出了其他不同种类的CPU,有生物芯片,光芯片等等,每一项都发展到了非常高的水准。这其实也是必然,像那种可以进行太空航行的宇宙飞船,肯定不是现在的CPU能够满足的,必然要发展出来性能比如今的CPU强悍几百上千倍的CPU才行。
刘士卿一边看着这些资料,一边想着心事。利用多CPU平台,保持虚拟头盔的运作,只能是个权宜之计,最好的办法还是能够采用单处理器的形式。这样可不仅仅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还是为了保证虚拟头盔的小型化,时尚化。如果采用多CPU平台的话,本来就有些臃肿的虚拟头盔肯定会更加的臃肿,到时候笨重不堪,又有几个人肯购买。
如果非要采用单处理器的话,摆在刘士卿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帮助Intel公司或者AMD公司搞出来更好的CPU,另外一个就是自己来做CPU。对于拥有庞大资金,国家政策支持、完整的资料的他来讲,自己做并不是很难。
想来想去,刘士卿把笔记本电脑一合,重新找到Intel公司和AMD公司的代表,“两位,我想购买CPU生产线,不知道你们谁能够提供给我?”
Intel公司和AMD公司的代表一听,脸色全都有些不太好,他们来的目的是寻求把自己生产制造的成品CPU卖给银河实业的,而不是要把制造CPU的生产线卖给银河实业的。
微处理器的制造是个非常烧钱的行业,不是谁都能够玩得转的,但是银河实业偏偏就是一个贼有钱的企业,而且银河实业还是一家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企业,真要是把CPU卖给了银河实业,备不住银河实业还真的有可能后来者居上,不敢说一定超过Intel公司和AMD公司,至少也能够成为仅次于他们两家公司的,全球第三大微处理器制造厂商。
第718章 疯卖
Intel公司和AMD公司算是老冤家了,两家龙争虎斗了多年,Intel公司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AMD公司具有的是产品价格优势和紧咬不放的韧劲,谁也奈何不了谁。
两家公司,特别是Intel公司在微处理器市场上具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如果换成其他的企业,当着他们的面,提出来购买CPU的生产线,他们即便是不翻脸,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可是在面对刘士卿的时候,他们心中虽然很不乐意,却也甩脸子给刘士卿看,毕竟他们还想着以后能够和银河实业长久的合作下去。
“刘先生,如果你真的很需要CPU的生产线的话,我们可以提供给你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方案。我们可以把设在沪上市的微处理器制造厂的部分股权拿出来,转让给你,吸引你成为第三方股东。”Intel公司的代表事先得到了很大的授权,这会儿可以直接许诺,不用向上请示,“如果你坚持购买CPU生产线,独资控制的话,我们是不可能把最先进的生产线卖给你的,我们能够卖给你的,将是已经被市场淘汰的微米级别的生产线。”
如今的主流的CPU是纳米级别的,像刘士卿购买的Intel公司出产的六十四核的CPU,其制作工艺为二十五纳米。微米级别的生产线制造出来的CPU除了在少数行业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竞争优势。
说起来,Intel公司也算是肯花大价钱的,能够让他主动把某家微处理器的股权转让的,掰着指头数一数,也就只有刘士卿一个人了。
AMD公司的代表连忙表态道:“刘先生,我们可以把AMD公司的部分股权转让给你。”
Intel公司的代表恨不得扑过来掐死AMD公司的代表,他刚说要把一家微处理器厂的股权转让给刘士卿,AMD公司就说要把整个公司的部分股权卖给刘士卿,这不是当着面,拆他的台吗?
刘士卿购买CPU生产线,是为了生产出来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CPU,至于是否要和Intel公司和AMD公司去竞争全球的微处理器市场,刘士卿暂时还没有这个考虑。
“两位,我对你们公司的股权没有太大的兴趣,我只需要最先进的CPU生产线。只要你们肯把生产线卖给银河实业,我可以给你们三倍的价钱。”
其实就算是把CPU生产线买回来之后,也不能够马上生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