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重塑国魂 >

第88章

重塑国魂-第88章

小说: 重塑国魂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何绍明脸色不好,唐绍仪詹天佑二人对视一眼,便有了告退的心思。当下,唐绍仪上前一步道:“大人,下官衙门还有俗务,您看?”

“哦,你们先去忙吧。今日晚间我便返回军营。若有要事,发送电文即可。”恍惚中,何绍明答道。

二人随即躬身施礼,告退了出去。

何绍明拿着信笺,摇头苦笑着返回了内宅。进得东院,却见三女正在逗弄着小安妮,小天使咯咯的笑声隔着房门便能听到。

眼见着气氛如此和睦,何绍明心中高兴,便也加了进去。一下午的光景就这么过去了。

晚饭时,何绍明吃得有些心不在焉。倒不是菜色不对胃口,而是一方面心中惦记着军营,就怕自己不在,出点什么差错;另一方面,却想着如何同众女告别。这话到嘴边,可不好开口啊。

三女之中,数乔雨桐最能察言观色,看着何绍明心不在焉,停了筷子,道:“爷,我们姐妹都知道您一会儿就要走了,您就甭费神想着怎么开口了。还是把心思放到菜肴上吧。”

何绍明撇了乔雨桐一眼,这位姐儿怎么就如同自己肚子里的蛔虫呢?回应他的,是乔雨桐满脸的媚笑。

边儿上的凝香面嫩,眼神中满是不舍,自己停了筷子,不住地给何绍明夹着菜肴,口中兀自嘱咐着:“老爷,这刚过四月的天,虽说眼瞅着要到五月了,可您也得注意防寒。这春日里着了凉,最不易好转。多喝些鸡汤,补补身子……”

那边儿,不懂汉语的佩顿受气氛感染,似乎也明白了什么。只是干涩地笑着,双目晶莹,盯住何绍明不放。

安妮更是满脸不高兴,跳下椅子,抱着何绍明的腿,不住地摇晃着:“爸爸,你又要离开小安妮呢?”

佩顿赶忙抱起小安妮,安慰道:“爸爸有重要的工作要做,等工作做完了,就会回来陪小安妮的。”

安妮这么一闹,餐厅内变得异常压抑起来。小丫头凝香更是不住地擦拭着双眼,低低的垂泣起来。

何绍明觉得很揪心。古人讲究个修身治家平天下,这家放在天下之前。而如今,自己却不得不将天下放在家之前。心中不免有些腹诽,为何自己不是穿越到汉唐盛世呢?

转念一想,即使是汉唐盛世又如何?不过是一个由儒家控制的封建王朝罢了。腐儒之害,而今已经遗祸千年。一个又一个封建王朝,哪怕强如汉唐,富如大宋,以及七下西洋的大明,到头来不过是又一个循环而已。儒家被篡改了的狭隘排外思想,让后人们奉为经典,言必子曰,语必引经据典,排斥一切外来思想。尤其是对科学技术,更是视为奇淫技巧。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将天下分为四民,商贾列位最末,更是阻碍了商业兴起。

董仲舒之流弄了个君权神授,还将天下百姓分了个三六九等,把孔子神化起来。后世的朱程理学,更是无聊到要求女人裹小脚。这样流毒百世的腐儒之学,至今还在统治着这片大地,何绍明想不出,为何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呢?

随即,何绍明又释然了。儒学是什么?说到底不过是统治者的走狗而已。当皇帝的需要什么样的学说,或者需要儒学变成什么样,自然会有儒生恬不知耻地跑过来捧皇帝老子的臭脚。五胡乱华时期,不就是有那么一帮儒生弄了个五德轮回之说么?

再往后看,但凡是出了异端学说,在儒家一统天下的情况下,也必将淹没在岁月的长河之中。没办法,作为皇帝老子的走狗,儒家除了会捧臭脚,更能耐的就是排斥一切非儒家的思想。而皇帝老子,使唤着这走狗很舒服,自然也就默许了这般作为。

所以,每逢乱世,便是兵家、法家、纵横家等人才辈出,纵横天下;而每逢治世,儒家又一统天下。

思索半晌,何绍明回过了神,见气氛有些微妙,旋即笑呵呵地将自己碗中的食物,一股脑地塞进自己的嘴中,含糊不清地说道:“都想什么呢?我又不是一去就不回来了。这回,每周我都回来一趟。吃,赶紧吃!还是家中的饭菜合胃口,比起来,军中的伙食就是猪食。”说罢,又从盆里捞起一只鸡腿,大嚼起来。

“是呢。雨桐还当饭菜不合爷的胃口,这般吃相才对得起我们姐妹亲自下厨。”乔雨桐在一旁打趣道。

凝香更是被何绍明狼吞虎咽的吃相逗乐了,含着笑,拿着帕子给何绍明擦着嘴角:“老爷,又没人跟您抢,慢着点儿,别吃伤了食。”

对面的佩顿,则只是嘴角挂着微笑,含情脉脉地看着何绍明。

晚饭用罢,又吃了一阵茶,何绍明便叫起凯泰等人,准备返回军营。

临出门前,何绍明厚着脸皮给三女一人一个熊抱,随即出门飞身上马,道一声:“老婆们且在家中操持,为夫忙营务去也!”说罢,策马扬鞭,率着几十名护卫,踏起一阵烟尘,消失在暮色中。

门口,只留下望眼欲穿恋恋不舍的三女。

呃,昨天疏忽了,发错顺序了,汗~~~)

第七十七章新兵商青陀

“姓名?”

“商青陀。”

“年龄?”

“老子有二十五咯。”

“籍贯?”

“瓜娃子,莫得听出来老子是四川人撒?”

负责填表的军官推了推眼镜,打量了下身材欣长的商青陀,戏谑道:“四川人?四川人怎么跑这儿来当兵了?”

商青陀满脸的骄横道:“老子最近走了霉运,你个瓜娃子问那么多做啥子嘛?”

军官笑了,用句地道的四川话回答道:“你个龟儿子莫要老子老子的叫,乔脑壳哪个晓得那么多问题,【wWw。WRsHu。cOm】这个是大帅定下的规矩撒。”

商青陀一脸莫名,以为遇到了老乡,连忙道:“你也是川人?”

“川你大爷,赶紧回答,小爷没那么多闲工夫跟你个川娃子浪费口水。快说,为什么跑到关东来当兵?”军官一口北京方言训得商青陀满脸郁闷。

“那个告示上面不是说,参了军,有三十两银子,老子口袋空空,就当了。”

军官扑哧一笑,对着旁边的文书道:“就写,因为没钱所以来当兵。分到第十七新兵连。”写了张纸条,递给商青陀。良久,见商青陀还待在原地,抬头对商青陀道:“成了,还真当自个儿是老子了?别站这儿碍事儿,让让,下一个,后边儿的赶紧的。”

商青陀瞪了军官一眼,忿忿转身而去,口中兀自‘瓜娃子、龟儿子’地咒骂着那军官。没走出几步,就听那军官喊道:“商青陀,你个龟儿子再骂,老子让你在新兵连吃不了兜着走。还有,赶紧找地方把你那口烂铁埋了,别背在身后碍眼。”

商青陀身后的那把大刀,可是有些来历。当初他父亲跟着刘永福的黑旗军,与法国佬在边境镇南关一场大战,这把刀可是没少饮洋鬼子的血。只是,后来回到家乡的只有这把刀,而他的父亲却永远埋藏在了深山老林里。至今,也没寻得到尸骨。

闻言,商青陀脚下不停,心里琢磨着那军官不过是芝麻大的小官儿,自己又不是归他统属,能有什么事儿?心中不屑,脚下不停,按着指引,走进了新兵连。

一天后,商青陀清楚地认识到,自个儿错的多么离谱。当一百四十多号新兵在操场上勉强排列整齐后,那名军官笑吟吟地站在了队列的前面。

军官瞧见商青陀,立即笑了起来,走上前,用马鞭挑着商青陀的下巴道:“龟儿子,我就说你得犯到老子手里吧?哈哈。”

笑了半晌,军官开始巡视队列。指指这个,摆弄摆弄那个,又对一些新兵嗤之以鼻。转悠了好大一圈儿,这才重新站到队列前面。

“老子名叫刘鹏飞,打今儿起就是你们的教官。没准儿以后还是你们的连长。我这儿没什么规矩,就三条。第一,听话。第二,听话。第三,听老子的话!都听明白了没有?”

“恩……”

“明白啦……”

新兵们参差不齐地回答着。

军官嗤笑一声,指着众人道:“瞧你们那德行。以前都是干嘛的?你,你肯定是种地的。”

被军官指着的憨厚青年,挠着头笑道:“长官,您咋儿知道的呢?”

“我咋儿知道的?我揍(就)是知道。”青年说话带着唐山口腔,军官回话也用唐山口音。

“长官,您是唐山的?”一名山西口音的新兵问道。

“呃(我)不是唐山地,你个卖货郎男娃莫有出息,咋不猜呃是山西的呢?”

“诶呀妈呀,啥方言都能整几句,挺厉害呀。”一个五大三粗的东北新兵道。

“瘪犊子玩意,老子让你说话了么?没让?那你瞎白话啥玩意?”

没多会儿,军官的南腔北调便镇住了这群新兵。

有个南洋回来的新兵忍不住低头跟同乡腹诽:“长官走过很多地方啦,也不知道到没到过广东。”

闻言,军官手指着那人道:“我顶你个肺,再啰嗦老子让你扑街扑到死!”

这会儿新兵都明白了,这位耳朵可灵着呢。眼睛更是毒辣,只要稍微有点儿小动作,肯定逃不过军官的耳眼。

良久,见队伍安静,无人再说话,军官满意地笑了笑,走到队列前立正站好,道:“老子不管你们以前是农民,还是打把势卖艺的,或者是混江湖的。如今你们站到了这儿,就是一名军人。军人,就应该以服从为天职!”

顿了顿又道:“现在就新兵第一课,站姿训练。都把眼睛睁大了,待会儿谁做错了,别怪老子的鞭子不认人!瞧好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目光平视,双手并拢……”讲解完动作要领,军官便让新兵们保持军姿,他则走下来给众人一一校正。

这会儿,商青陀早就收了怠慢的心思。腰板儿挺得溜直,生怕军官借故找他的麻烦。俗话说的好,县官不如现管。如今这军官是自己的上司,自己先前又得罪了他,再不留神,以后可就有苦头吃了。

军官几次绕到商青陀面前,瞧着几乎完美的军姿,用鞭子挠着头笑了:“龟儿子怕咯?晚啦!你个龟儿子以后给老子小心点儿,莫要叫老子揪住小辫子!”

商青陀敢怒不敢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