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悬疑推理电子书 > 园青坊老宅 >

第20章

园青坊老宅-第20章

小说: 园青坊老宅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家装垃圾的是一个旧铁桶,没有盖。这个垃圾桶就放在房门口。朱银娣每天进出都习惯性地瞄瞄这只垃圾桶。
  其实,张家吃大闸蟹的时候,朱银娣就闻到腥味了。后来看到钟贵珍出来倒螃蟹壳后,朱银娣忍不住蹑手蹑脚地走过去看那个垃圾桶。张和顺看到的那个黑影,就是朱银娣。今天一早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她又用捅煤炉的铁钩掏了掏垃圾桶,结果就把螃蟹腿给掏出来了。
  本来,在地靠长江的宜市吃大闸蟹并不是多么奢侈的消费,每年到菊花盛开的季节,一般市民人家也都能吃上大闸蟹。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需要外汇,因为香港人特别喜欢吃这种被他们称为大闸蟹的螃蟹,一只三四两重的大闸蟹在香港可以卖到一百港币,因此外贸部门大量收购,然后空运香港。于是,宜市的红毛大闸蟹也涨到一百多元一斤。对于一个月只有数百元收入的普通家庭来说,吃大闸蟹当然就是高消费了。朱银娣看到并不比自己家收入多多少的张家,已经提前吃到大闸蟹了,知道张家一定不是自己花钱买的。
  朱银娣对张家人客客气气的,见到张和顺一口一个张所长,从来不会加个副字,但心里却一直不服气。她和钟贵珍原来都是百货商场的营业员。朱银娣是服装柜的柜组长,手下管着五六个营业员,其中一个就是钟贵珍。那时张和顺只是一个普通的市场管理员,钟贵珍还要巴结朱银娣,去菜场买菜经常主动帮朱银娣带菜,带回来的菜总是又好又便宜。
  后来,张和顺当了副所长,而百货商场一位副经理的姨妹夫,在张和顺管的市场里租了一个门面卖干货,不但受到张和顺的关照,还给他换了一个好位置,生意明显好多了。作为回报,副经理把钟贵珍调出柜组,到商场当现金出纳。当出纳不仅不需要站在柜台后面笑脸相迎各种顾客,而且每月的奖金也比站柜台高得多。这让朱银娣心里很不平衡。
  一次朱银娣卖了一套西装,收了二百六十元钱。那时,商场为了明确责任,防止短款,要求营业员每卖出一件商品,要先从顾客手上把钱收下,再亲自缴到收银台出纳那儿去。朱银娣收了钱以后,再缴给钟贵珍时,钟贵珍发现其中一张一百元的纸币是假的,而这时买西装的人已经不见了踪影。朱银娣从来没有见过假钱,也没有鉴别假钱的知识。而钟贵珍刚刚经过银行鉴别假钱的培训,对于自己发现了假钱很兴奋,为说明自己的业务能力强,立即大声叫了起来。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还把经理喊来了。这一来,朱银娣不仅下不了台,还要承担全部责任。当时,朱银娣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一百元,现在要全部赔偿。朱银娣心疼钱,更怨恨钟贵珍。
  朱银娣是那种“痨病鬼吃炒蚕豆——人不硬嘴硬”的角色,特别要面子。上有两个老人,下有三个孩子,只有她和丈夫钱启富两个人拿工资。前些年,两个人加起来只有七十多块钱,每月只能吃一次肉。每次吃肉,她都会把饭桌搬到厅堂里,二进厅堂是老宅的中心,人们进出都要经过这个地方,她们家就在人来人往中吃肉,朱银娣就是这样一个要强的主。
  近几年工资涨了,虽然物价也涨,但毕竟生活水平提高了,已经能每周吃肉了。当张家关着门吃大闸蟹的时候,朱银娣家却大张旗鼓地在厅堂里摆桌子吃肉。
  钱启富是北方人,朱银娣却是在宜市收的童养媳,她会烧几样拿手菜。传统的徽菜用料都是就地取材,价格不贵。例如,每年春季一场雨后,满山遍野的竹海里竹笋破土而出,品种众多的竹笋,就是徽菜的好原料。朱银娣最拿手的一道菜就是笋干炖猪蹄。有一种叫做燕笋的笋干,这种笋生长在海拔千米以上,笋质鲜嫩,肉头厚实,特别适宜腌煮烘干后制成笋干,长年都可以食用。将猪蹄洗净后用文火炖烂,加上宜市特产虾子酱油,混着用温水发软的笋干再焖上半小时。起锅后,猪蹄酱红色的,蹄肉像肉冻一样,既不油也不腻,笋干的鲜味深透其中。朱银娣会给每人盛一碗白白的米饭,将酱红色的肉汤淋在其上,再放上一块蹄肉和几根笋干,所有人的味觉都会被她充分调起。这道菜是朱银娣早先当太太的时候学会的,现在虽然家道已经今非昔比了,可徽菜用料便宜,就是穷人也吃得起这道富贵菜,只要你陪得起时间。
  吃饭的时候,满厅堂都是朱银娣烧的菜香。吃完饭撤了桌子,朱银娣在厨房里边洗碗边对丈夫钱启富说:“对门又在吃好东西,门又关上了。”
  钱启富视力不好,鼻子却灵,他耸耸鼻子闻了闻,尽管中间隔着一个厅堂,他仍然闻到了大闸蟹的腥味,然后对朱银娣说:“吃大闸蟹。”
  朱银娣有点不相信:“大闸蟹?如今都一百多块一斤啊!”
  钱启富再耸耸鼻子,说:“不会错,是大闸蟹。”
  朱银娣的丈夫钱启富,就是程基泰在香港来的黄先生面前介绍的那个人。钱家解放前开了一间在当地名气很响的古玩店,做古玩买卖的特点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虽然平时来店里的人并不多,但做的都是有钱人家和缺钱人家的生意。有钱人家是买家,缺钱人家是卖家,都是家底殷实,或者曾经殷实的人家。做古玩生意的人,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会察言观色八面玲珑。
  宜市虽然不是大都市,但它周围的七八个县历史上都曾经出过很多徽商。徽商是家乡观念很重的群体,赚了钱,都会回家乡盖房,除了光宗耀祖,还有落叶归根的情结。盖了大宅子,里面放什么?徽商多的地方,也往往成了古玩的集散地。
  钱家是河北保定人,钱启富的爷爷钱玉贵当年在天津开了一间古玩店,后来卖了一幅明朝唐寅画的山水给奉系军阀的一位师长,结果被认出是赝品,师长恼羞成怒把钱玉贵抓起来关进了大牢。最后,钱家变卖了店铺加倍赔给了师长,才把钱玉贵赎出来。
  出狱以后钱玉贵一贫如洗,又害怕留在天津还会遭遇那位师长,于是就举家迁至宜市,从头开始,又在宜市开了一间古玩店。凭着他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把这间古玩店做成了宜市和周边八县名气最大的古玩店。
  传到钱启富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钱家的古玩店基本上不请外人,鉴别古玩的技术也不传外人,实际上是个父子店。钱启富自小跟父亲学艺,磨砺出丰富的鉴别古玩的经验,尤其是对古玉的鉴别。
  钱启富是个斗鸡眼,看东西重影,一块银元他能看出两块来。正是由于这个残疾,他学艺时更是用心,别人鉴别古玉用眼看、用灯照,他基本上是用手摸,还把古玉贴在脸上滚来滚去,他的鉴定,一般都八九不离十。不仅很受父亲的赏识,而且在行内也很有一点名气。
  解放后,古玩店被公私合营了,钱启富说话不算数了,也没有什么人玩古玩了。古玩店就改称旧货商店,收卖旧手表、旧皮裘、旧钟、旧自行车等旧货。当年经营古玩的钱启富,就成了旧货商店的一个店员。
  朱银娣是钱家养的童养媳,比钱启富小八岁,朱银娣年轻的时候眉清目秀的,现在年纪大了,胖了。如不是童养媳,恐怕她是不会嫁给有着一对斗鸡眼的钱启富的。夫妻俩一连生了一儿两女,儿子女儿的眼睛没有问题。
  钱家住的二进东厢房也只有一间正房一间过厢,不过钱家的过厢比其他人家的过厢大一些,三代七口人挤在这两间房里。当年钱家穷得一个月只能吃一次肉,可钟贵珍一次就让朱银娣赔了一百元钱,朱银娣心里那痛、那恨,一下子能解得开吗?
  后来,钱启富退休了,钱家的收入进一步下降,钱家与张家的生活差距就更大了。
  晚上吃完饭,钱启富又躺在床上养神。
  钱启富饭后从不出门,他的养生哲学是宜静不宜动,能不动尽量不动。朱银娣洗完碗,坐在灯光下补钱启富的一条破内裤。这时,听到有人敲门,朱银娣开门一看,门口站着的是程基泰。
  程基泰至今还欠着朱银娣十几块钱,朱银娣从来就瞧不起他,现在敲门不会又是来借钱的吧?她不想让程基泰进来,堵在门口问:“有事吗?程小开。”
  程基泰满面笑容地对朱银娣说:“没事,来还钱。”说着,把十几块钱递给朱银娣。
  朱银娣接过钱,见程基泰还不想走,就问:“还有事吗?”
  程基泰笑笑说:“想请钱大哥吃饭。”
  朱银娣一听,眼睛就瞪大了。程基泰还有钱请人吃饭?她问:“请吃饭,在哪儿请呀?”
  程基泰把声音提高了一点:“迎江宾馆。”
  这时,躺在床上闭目养神的钱启富,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了。他冲着门口说:“老程啦,进来坐坐,进来坐坐。”
  朱银娣也不好意思再拦着,程基泰走了进来,在桌旁坐下。
  他故意停了停,然后开口说:“翠玲去香港,找他爷爷去了,前几天托一位香港老板来宜市看我。这位黄老板是香港的大投资商,到内地来考察投资项目,明天要在迎江宾馆请我吃饭。我一个人去怪孤单的,想找个人陪我一同去。想来想去,老宅里只有钱大哥和我最投缘。你明天有时间吗?”
  这番话说得天衣无缝,又把钱启富吊得心里痒痒的,迎江宾馆他还从来没有进去过呢。退休在家的钱启富什么都没有,就是有时间。他把老婆放在床沿上的破内裤往枕头下塞了塞说:“明天?明天好像没有什么大事。”
  程基泰说:“那好,明晚六点,有轿车来接。到时我再来请您。”说完就起身离开了,把个背影和一连串问号留给了钱启富夫妇俩。
  钱启富和朱银娣被程基泰弄得目瞪口呆,半天也没有回过神来。
  从钱启富家出来,程基泰站在天井里深深地出了一口气,然后往前院走。程基泰当然不喜欢钱启富夫妇,但是香港来的黄先生需要钱启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