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宋-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成闻言,忙从怀中取出两文交给那皂衫大汉,这才兴致勃勃地闪身进去,四下打量起来。原来,所谓瓦肆,就是一个大大的院落。里面除了供艺人们居住的房舍外,院落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瓦肆中间的足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空地。空地上搭好了各家的表演台,各种杂耍、说唱、相扑、摔跤、蹴鞠看的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观看的表演的人们挤在各家的表演台下,不断地叫好喝彩,待表演结束,便将手中铜钱扔向台上,演员不断地打躬作揖地表示感谢。
看着眼前的一幕幕,李成大为振奋,这种民间表演,在自己那个时代可是难得一见,尤其是只在书中有些记载,后世早已不见踪影的相扑表演。而最让他惊叹的也是整个瓦肆中喝彩最多观众最多的,竟然是一名身姿矫健的妙龄少女在比试摔跤。看惯了后世中国式的男子摔跤,这时看到这女子摔跤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只是,这时那台上的紫衣少女刚刚战胜那位挑战者,正在向观众抱拳答谢。台下观众大概也不多见这种精彩的女子摔跤,喝彩声震耳欲聋,扔到台上的铜钱更如下雨一般,只是眨眼之间便在两丈见方的台上铺满了一层。
放眼望去,那少女大约只有十六七岁,长得玉容白皙,五官秀气,细长的丹凤眼英气逼人,小巧的鼻子下面,微微有些薄的双唇紧紧地抿着。浓密的长发用青纱包头束在脑后,用一枝木簪固定着。身上穿着一件淡紫色薄缎小袄。腰中束着红色汗巾子。将那小蛮腰衬得愈发纤细可爱。下面穿着月白色湖绸撒腿裤,将整个人显得如出水的清荷一般明丽动人。
那少女眨着一双慑人的秀目,望着台下的观众,感激地抱拳行礼道:“素娥谢过各位乡亲,只是今日天色不早,素娥还要照顾家中重病老父,不能再做表演,只能明日再回报各位了,还请包涵一二。”
台下的观众见状,也都不再逗留,说笑着三三两两结伴向其他表演台拥去。李成这时,对这种女子摔跤大为好奇,由于没有真正看到表演,不觉有些遗憾,看到周围的观众陆续散去,这才准备转身离开。
就在这时,一串刺耳的笑声忽然从身后传来,转身望去时却刚好看到一名锦衣大汉,插着手,迈着八字步,一摇三晃地带着两名皂衫大汉,大步登上木台,斜着眼睛瞟着地上散落的铜钱,冷笑着摇头道:“今日的生意不错啊,你们欠瓦肆的各种费用如今已经有两千文了,怎么样?若是再不还钱,可休要怪本官人前去报官!”
那少女闻言,脸色大变,玉容苍白地含泪道:“还请官人再宽限几日,如今家父病势沉重,每日卖艺所赚还要买药看病,实在……”
锦衣大汉,淫笑着伸手向那少女的胸前抓去,一边闷哼道:“想不还债倒也不是不可,只要你愿意做本官人的小妾,区区几千文又有何难?”
那少女玉容微变,秀眉轻轻一挑,不动声色地退后半步,避开对方伸来的魔掌,起伏的酥胸似乎在极力压制着心中的怒火低声道:“奴家欠官人的只是八百文,哪里变成两千文了?何况奴家已经定亲,恐怕没有这个福气服侍官人了。”
那锦衣大汉怒哼一声,正要命令身后的两人上去将那少女拿下,木台下面一间低矮的土坯房门帘一掀,一名满头白发的老者,扶着一柄大约两米长的铁枪,踉踉跄跄地冲出房间,喝道:“沈良,我们欠你的钱慢慢还也就是了,你若敢打素娥的主意,老夫便和你拼了这条老命!”
第五章 仗义解围
沈良双眉一挑,指着台下的老人喝道:“不要以为你当日做过两日都司副使,便以为自己的个官家!欠债还钱,便是报官亦是天经地义!”
这时,已是正午,瓦肆内游人众多。看到这一幕,却是无人敢理,一些胆小的早已远远避开,生恐惹祸上身。一些胆大的闲汉,却指点着站在台上的少女起哄鼓噪。一些同情那父女的也只是摇头叹气,无可奈何。
李成看得直皱眉头,这人真是给男人丢脸啊,这样无赖,欺侮人家小MM,简直太无耻了嘛!不觉向身边的一名闲汉问道:“这样欺压人,莫非没有人来管吗?”
身边的一名观众看了一眼李成古怪的头发,摇头道:“这种事情,瓦肆之中多有发生,官府一向仗势欺人,如何会管这种闲事?”
素娥看到老人冲出来,身形一晃,跃下木台,上前扶着老人,凤目含泪。低声哀求道:“大官人再宽限几日,待父亲病好了,奴家自会每日多演数场,到时候,自然可以还钱了。何况,我们所欠费用一直都在慢慢交还,官人如何催得如此焦急?”
沈良双目一瞪,不屑地喝道:“本官人的钱,想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要,难道还要你吩咐不成?”
说着,向身后早已不耐的两名大汉喝道:“给我把这丫头带回去!走!”
他话音未落,旁边的李成实在按捺不住,冷冷地插言道:“不过只是推迟交上费用,并非不还。这位官人又没有言明期限,这位姑娘什么时候还钱,那便该算是官人默许的!如今这样催讨,恐怕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吧?”
这番言论说的在场的围观者同时点头不已,虽然这种提法有些古怪,可是也十分有道理,大家只想着那父女欠了钱,自然该还,却没有想过什么还款期。这时,看到那父女凄惶柔弱的境遇,本就同情,不觉都大感李成所言有理,竟同声喝起彩来。
沈良没有料到这时竟然会有人当中扫了自己的面子,大为恼火。待看到李成那奇怪的发型时,更加怒道:“你是什么东西,竟然敢官本大官人的闲事,果然是活得不耐烦了?”
李成有心帮那少女一下,只是因为自己初来这古代世界,多少有些顾忌,说话才存了三分客气,这时闻言,不觉冷笑道:“在下李成,自西域而来,不过是想要调解此事,在下说的不知是否有些道理呢?阁下也不用如此生气,只要你们重新签订借款合同就可以解决这件事了。”
沈良似乎也是初次听到李成这种怪异的言论,一时无法反驳,又看到台下群情汹汹。加上李成体形彪悍,古怪的发型十分类似于西夏的党项人,又自称姓李,便疑他是西夏贵族,若是动手,自己眼下绝难讨到便宜,且担心李成身边还另有高手随行,不禁冷笑道:“我同乔氏父女的事情如何用你这外乡人来管?本官人在这朱家桥瓦肆之中一向如此,若是她们父女能还钱便是,还不了钱,那就休要罗嗦!”
这时,素娥忍不住向众人,含泪福了一礼,黯然道:“这位李公子,各位乡亲,素娥先谢过大家的仗义之情。只是,家父病体难愈,素娥无奈只能出来抛头露面,如今,所欠官人的两千文,并不敢赊欠,只求宫人宽限几日便好。”
李成也不愿意在这种情况下同沈良这种地头蛇过分结怨,只是看到小MM实在可怜,心中不忍。英雄救美啊,总算今天做一次英雄了,机会难得!便从怀中取出那卖掉玛瑙数珠换来的二两白银,随手扔给沈良,冷喝道:“这是二两纹银,可换两千四百文。这位姑娘欠你的钱,在下替她还了,你若是再敢欺人,我们只能去见官了!”
接过李成扔来的银子,沈良虽然不甘,却不舍得到手的银子,只好恨恨地向素娥怒道:“今日算你们走运,既然有人还了钱,沈良今日还有要事,懒得同你们纠缠,我们走!”
说毕,带着那两名皂衣大汉,推开围观的众人,悻悻而去。眼看一场闹剧如此收场,围观的众人,不觉都为李成舍得那二两纹银咋舌。
素娥小心地扶着老人,来到李成面前同时跪倒在地,低呼道:“我父女谢过壮士,仗义相救,请恩人受我们大礼拜谢!”
李成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把两人搀起来,谦虚地笑道:“不过是点小钱,实在不用如此客气,两位快些起来吧。”
那老者扶着素娥,含泪摇头道:“老夫乔世昌,从前神宗时做过几年都司副使,因当日荆国公之事被罢职,家中只此一女,相依为命。又因今年黄河水患,无奈之下来到汴梁寻找当日旧友以求谋生,却不料困在这瓦肆之中卖艺为生,也连累了素娥遭此羞辱。今日多亏官人援手,否则,素娥清白必定难保。如此大恩,我父女真是今生都难以报答。”
李成闻言心中大为叹息,虽然还不清楚,他们为何没有找到汴梁的旧友,想想世态炎凉,也就是略微地猜到了几分,看他父女凄惶无助,不觉扶着老人在旁边的茶摊上坐下,点头叹道:“老伯不必客气,不过是一些小事罢了。”
乔世昌回头看了一眼身边羞涩地垂首而立的素娥,点头道:“两千多文钱,足够我父女一年所需了。我们欠他的不过八百文却让官人破费了二两白银,这让我父女如何但当的起啊!”
李成听他话中的意思,恐怕是担心自己见色起意这才出手,不觉摇头道:“钱财身外之物,何况我也算身强体壮,哪里都可以赚到一些糊口的钱。老伯不用担心。”
乔世昌闻言,心知自己误会了李成,不由惭愧地摇头道:“公子如此坦荡,倒叫老夫惭愧了。只是不知,官人现在何处栖身,我们也好改日登门拜谢。”
李成忙笑道:“我就在旁边的李家行院暂住,老伯前去恐怕有些不便。”
此言一出,乔氏父女同时神色一变,素娥忍不住不自在地插言道:“官人原来是在行院中留宿,想不到……”
李成知道她误会了自己,不觉摇头叹道:“我是在汴梁走散了,迷了路。误闯到李家行院,好在他们小姐容我暂住在下人房中,待找到同伴之后再行离开。在下同行院中的师师姑娘只见过一面而已。”
听李成这样说,素娥那清丽的玉容攸地染上了一层醉人的红晕,呐呐地道:“是素娥误会官人了,真是该死。”
李成微微一笑,正要安慰一下小姑娘。只见一名身穿皂衣的中年人上前拱手道:“这位官人,我家小主人相请,请官人随我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