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风雷-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红尘紫陌
【由文,】
【作品相关】
为什么写《天下风雷》?
2007年四月,在百度“张学良”吧同网友们为少帅张学良的是非功过争论得如火如荼。
一个念头忽然从脑海闪过,为什么不把这些感人的历史融入一段故事呢?
这样比枯燥的历史更能引人入胜,更能让更多的人感受英雄伟人的悲欢与无奈。
自《代人受过》结文后,应读者朋友们的盛情要求,于8月份开始写《代》的前传《天下风雷》,把时空从1936年切回到1919年那风云跌宕的岁月。
感谢群里的朋友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大家的鼓励让我鼓足勇气把书写下去。
感谢安刹、海燕、双儿为书建了群和贴吧,给了大家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
感谢小呵呵,为我找了那么多小张少帅的趣事,让我有足够的资料去YY~~
感谢毅贞,从台湾为我寄来书籍和少帅的光碟,受益匪浅~~
还有很多在群里支持帮助我的朋友们,在此谢过~
就连为了一个人物塑造而被怕砖头,或是看了大家在群里为了各自的偶像争吵,现在回想都是趣事。但愿汉辰、子卿、小七、于远骥等人物能带给大家欢乐。
关于民国文
很多朋友一提民国文就不忍看下去,因为那段历史太沉重。
但是,只有在那个风云叱咤的年代,才能有英雄辈出,才会不拘一格的造出少年英雄。
和平年代,19岁当少将的事情会成为天方夜谭。但那个乱世里,八岁当师长的军阀公子都大有人在。
试想那些叱咤风云的少年英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指点江山,万丈豪情,该是何等的豪迈。
关于少帅张学良
这位号称“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张少帅,“民国四大公子”之首,东北王的“太子爷”究竟是个什么人物?
他,16岁从军,18岁进东北陆军讲武堂,19岁当上少将旅长。
他曾遗憾的说,他都花了70美金,偷偷买好了去美国的船票,立志要当名治病救人的医生。但命运的捉弄却让他拿起了杀人刀,当了将军。
如果说他是“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只是摊上了一个好爸爸而成名,可他却在20岁率领部队进山剿匪,粉碎了日本企图利用“匪患”为理由出兵吉林的阴谋。20岁,应该是我们读大学的年纪吧?老帅张作霖就把年少的儿子推上了历史舞台。
之后的直奉大战,东北军败给了直系军队,但惟一支获胜的军团就是21岁的张学良少帅指挥的团队。
“自古不以成败论英雄”,但直奉大战的局部胜利,真正的把小张推到了当之无愧的少帅宝座。
23岁,他开始组建东北航空大队,买了200多架飞机,自己也学会开飞机在蓝天翱翔。
23岁,他领兵在山海关大破老帅吴佩孚的军队,威名赫赫。
27岁那年,在他过生日的那天,他的父亲被日本人炸死了。从此他继承了父志,当上东北王。
他曾毫不避讳的说,他身边不乏女人。放浪形骸的公子哥他当之无愧。
他曾经吸毒,但以超凡的毅力戒毒成功。
面对刺客,上百名声名赫赫的中央大员和将领们四散逃窜时,他却义无反顾的冲上去抓刺客。
那么为什么一位少年英豪,最后沦为了“九一八”事变中,对日本人一枪不发,畏首畏尾的“不抵抗将军”?为什么5年后,他又甘愿抛弃自己的一切名利地位,去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全国上下一致抗日?
请大家耐心的看《天下风雷》和《代人受过》来找到答案吧。
熟悉民国史的朋友可以进来
文中,大家可能能找到一些风云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影子。
段祺瑞、徐树铮、张作霖、张学良、曹锟、袁世凯、蒋介石……
1918年总统大选、徐树铮暗杀陆建章、秦皇岛截军械、五四运动、安福国会、直皖大战、一、二次直奉大战、郭松龄反奉、徐树铮收复外蒙古、袁世凯出兵朝鲜、戊戌变法~~
写文的过程中,让我也认识了原来不曾关注过的历史人物。
比如,13岁中秀才,能文能武,潇洒倜傥的“小扇子”徐树铮。时而吟诗作赋,低唱昆曲;时而挥师西北,收复了外蒙古回归祖国疆土。这段被人淡忘的历史,真是感人至深~~
《天下风雷》创作过程中的史料、资料
群里有朋友问我在写《代人受过》、《天下风雷》时参考过哪些民国和抗战历史的资料,于是整理了出来,顺便发给大家参考。时间仓促,还有些书我陆续列给大家。
从07年9月到08年3月,五个月的时间。边看边写边同大家交流,《天下风雷》总算结文了。近来紫陌在研究“九·一八”,预计在六月开始写《天下风雷》的续集,即《代人受过》的前传。希望汉辰、子卿和小汉威这些人物不会令大家久等,带给大家另外一场对人物的争议评判。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册)
经典之著,不得不读
《奉系军阀大事记》
喜欢小张的读者建议去留这本书,从张作霖出生到1931年,详细到每天东北土地上发生的大事。
《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1923~1946)
不同的角度看中国,不错的书。里面有段儿对小张的评论。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
有趣的书
《扒蒋介石的皮》李敖
两个字,厉害!
《张学良遗稿》幽禁期间自述、日记和信函窦应泰著
这本自述应该和《口述历史》一起看。《遗稿》是小张比较早的回忆,写的毕竟真实;《口述》中同这本有出入。两本一起看一起推敲,很有意思。
《张学良口述历史》唐德刚著
《张学良三次口述历史》窦应泰
《乱世掌国》评议民国大总统夏双刃著
这本书我只能说,佩服!很好的一本书,有见地,点评透彻,尤其对徐树铮。
《民国四公子》
这本书有很多珍贵的照片,在外面似乎不是很易找到的。比如小张开飞机、骑马飞奔~~
《我做蒋介石特勤总管40年》黄仁霖
我爱看当时人的回忆录,不同角度看历史。
《在蒋介石宋美龄身边的日子》侍卫官回忆录
这本书也是老蒋侍卫官的纪实,很有趣
《旧中国空军密档》
《浴血长空》–中国空军抗日战史
以上两部空军的书特别详尽。
《民国军服图志》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这本书是本大画册,花了偶200大元
《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军队》
《揭秘西安事变》
《北洋军阀大结局》
《南京浩劫》张纯如
《战争论》
《项城袁氏家传》
《蒋介石五大主力兴亡实录》
《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西安事变始末纪实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境内外国军事势力研究》
以下的书,是在《天下风雷》创作中,毅贞从台湾寄给我的,万分感激!
《世纪行过》CD
那个封面的确比大陆版的让人HC多了~~~
《民国十大军阀》
这本书很有趣,调侃的故事很多,令人难忘。
《碧海钩沉回忆思录》孙立人将军功业与冤案真相纪实
可能是喜欢孙立人,所以很喜欢这本
《张学良宋子文档案大揭秘》
有些不为认知的历史,值得一读的书。
《民国十五疑案》
《黄埔十大名将》
《国民党十大上将秘密档案》
《民国十大地方王大结局》
《天下风雷歌》 作者:烛影摇红
岁月悠悠,不废江河万里情柔;
狼烟滚滚,又夹红颜春梦几多愁。
何时辱须尽,甚日恨方休?
举目齐下泪,何处是神州?
风云正会当此际,豪情万丈亦纵酒。
莫道英雄不见,今日豪肠如故
应洒千里热血,怎惜十万头颅?
举策振内宇,拔枪灭外胡
但求国耻一朝雪,还我山河颜色故!
女:今日与君歌,逍遥旧山河。
带到春草莺飞时,红妆伴君共蹉跎。
寰宇尽我手,忍看颜色瘦
担当方国难,男儿志应酬
乾坤戎马定,华夏风雷收
来日满江红遍时,再为中华天地寿!
【读者精品长评区】
得之吾幸,失之吾命
【作者:江南水草】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那曲“平沙”奏响时,于远骥的大幕就要落下了。遇祸不惊、笑对苍茫,这是怎样的历练和心胸才能有的境界。“美人颜色千丝发,大将功名万马蹄”,此等豪情才是风雷真正的基调。
相比较代文的行云流水和主线突出,风雷更加的起承转合和主线暗线交汇。行文至今,觉得风雷更像一部武侠片,烟雨飘摇,侠骨柔情:温柔缱绻中,一代风流少年泼墨挥毫;波涛诡谲中,几家末世枭雄光芒尽显。代文中,是背景跟着人物走,风雷中,则是人物随着时代转。不知道陌大是何时开始准备小于这位骄子,但是不得不说,随着戏份的增加,小于和小7在我眼里是真正的“风雷双璧”。
现在还经常回味,杨家小柴房里四个人的对坐品谈,两股思潮的碰撞,两条道路的抉择,两代领军人物的交接,简易的场景,小小的浓缩,真的是点睛之美。代文中的时代路线的冲突,是从汉辰子卿老何他们跟小亮夫妻及中年秋月的纠葛冲突中体现出来的,虽然也是主要矛盾,但一直是暗笔。而风雷中,时代趋势的把握,历史潮流的顺逆这个大命题则摆在了明面上。最突出的演绎者则是杨小7和于小骥。
老7在代文中充其量只能得最佳男配奖,有责任,有担当。而在风雷中,无论是由对于他对家法的承袭的诟病,还是其他,小7短短的一生可以说是仰不愧天。而小于在南下谢绝了老孙时,他悲剧的人生则已经无从掩盖了。小7和小于从开场时就一直是对比着出现。同样是世家出身,传统熏陶,少年从军,一路风口浪尖,忠孝之准则傍身。但是,数年后同时成为当世骄子之时,分水岭也随之出现。小于和小7都是叛逆者,小于背叛了传统仕子的自持内敛(咱汉辰是活标本),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