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

第342章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第342章

小说: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虽然按照指令,那些书托也提及过有彩印版本,但在没有亲眼见过之前,大多数人是不信的,其余少数也是半信半疑。

“您看,是不是该出货了?”这时初儿反而不急了,轻声问道:“或者继续等下去。”

饥渴效应,差不多到火候了吧。考虑了下,楚质笑道:“不必了,清仓吧,让印社做好准备,生意很快就要上门了……”

翌日,春光明媚,白云朵朵,是个难得的好天气,有人选择待在家里,躺在院落竹床之上,享受着温暖阳光普照,也有人闲不下来,独自一人,或约三五好友结伴逛街。

与往日无异,坊市依然那么热闹,就在杭州城最为繁华的地带,忽然,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响彻云霄,格外引人瞩目,不过也没人觉得奇怪,以为只是普通卖艺杂耍的,然而,锣鼓声响了三遍还未停下,反而越敲越猛,像是要将锣鼓敲破似的。

而且锣鼓声响之地,也没见摆放着如巨石大锤,或者狼牙大棒之类的兵器,而是摆着四条长型方案,围成一个方形,案上用黑布蒙了起来,没人能看出底下是什么,同时还有几个麻衣伙计在方形内,面向各方而立,脸上透出神秘笑容。

天下从不缺乏好奇心旺盛的人,况且这里又是杭州最热闹的地方,人潮穿梭不息,一听到动静。又见如此奇异的情况,立时把方形桌案围拢起来,议论纷纷。

“可是有什么新戏耍。”

“莫非是有大夫在此义诊?”

“可能是说书的吧。”

诸多猜测,更有离谱的,居然认为方形内的几人是官衙缉获的囚犯,因牢狱犯满,故暂时关押此地,古有画地为牢,今有搬桌成狱,喜哉,上古之风犹存……,没等这人摇头晃脑,呜呼哀哉完毕,就被旁人呸了满面,外加一个熊猫眼,活该挨揍,从来没见过有囚犯会满面笑容的,没人理会这个酸丁,干脆直接询问起来/

“小伙,聚在这做什?”

“就是,道个明白,也好让大家帮衬啊。”

此时,锣鼓声歇,在一片催促声中,几个伙计相视微笑,极为默契的一扯,蒙在桌案上的黑布立时卷起,刹时,成排成片,整齐划一的崭新书籍展现众人眼前。

“这是……?”

一本本书籍,如同从一个模子压制出来似的,成形成块,排列如墙,散如出阵阵书香,纸张洁白如雪,质量上佳,这可从侧边就能看得出来,更加让人惊异的是,书的封面,居然是工笔彩画,有知画之人,相比对照,就能知道每本书的封面运笔如一,画风一致,应该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

有人不禁惊叹起来:“几千本书,不知耗时多久,怕是要一年半截吧。”

感叹片刻,终于有人注意到书名:“楚景纯诗词集。”

“什么?”

“真是这书!”

近日来传得沸沸扬扬的,在场之中,没听说过这书的人屈指可数,闻言纷纷争相挤上前去观看,有性急的,直接拿起书本,伙计也没有阻拦,微笑面对。

上手之后,没来得及感受书本的质量,也没心情感叹封面彩图,而是迫不得已翻开首页,粗略浏览书中序言,正要继续翻页观看正文,留意到序言最后的署名,范仲淹三字跃居首位,读者为之一滞,连呼吸都忘记了。

半响,才重重的喘息,放声叫道:“范公,作序的居然是范公……”

“谁?范太守?”

经人提醒,又是纷纷扬扬一阵,在旁围观的人哄传得更加厉害了,争先恐后向前挤,情形之乱,堪比乱麻。

几个伙计显然也没有料到出现这种情况,似有几分措手不及,半响,眼看成排序列的书墙就要倒塌紊乱之时,才有人反应过来,拾起铜锣,使劲敲打,铛铛几声,震耳欲聋。

围观百姓惊愕,却听一个伙计扯开喉咙叫道:“诸位莫挤,今日我等在此售书,若想购置,请自觉排队,售完即止,数量有限,莫失良机啊。”

“倒要看看……能写出什么书集来,或许连我都不如。”

“听闻楚知县是进士出身,买回去沾点灵气也好。”

“买上几本,拜读之后,若有机会,奉承几句,搭个关系,说不定有好处。”

卖花赞花香,书册堆积如山,数不胜数,能有什么限量,对伙计的花言巧语嗤之以鼻的同时,心思各异,但目的倒是一致,大部分人纷纷按照伙计的提示,围在方形书案四边,排成几条长龙。

幸运排在第一的是个年轻的士子,时常买书,经验丰富的询问起来:“这书分有几卷,多少钱一卷啊?”

“仅此一卷,千钱即可。”

顾客至上,真诚以待,伙计牢记主事的吩咐,一脸灿烂的笑容,彬彬有礼,但是说出来的书价却吓人一跳。

“多少?”士子连连眨眼,掏腰包的动作顿时立止,不可置信的确认。

“一贯。”伙计很机灵,立刻换了个通俗易懂的说法,笑容依旧。

“抢钱呀!”

年轻士子很干脆的把钱袋塞了回去。

……

貌似三千字比较有感觉,注意前面还有一章

第三百六十五章 热议

宋朝经济水平远高于其他朝代。而且令人值得称道的是,相对来说,朝廷国库倒是经常缺钱,皇帝私用不足,但是百姓却较为富裕,颇有藏富于民间的状况。

然而,钱财来之不易,除了那些不知父辈赚钱辛苦的纨绔子弟,败家二世祖外,一般人家,还是较为节俭的,年轻士子显然就是继承了先辈们这种优秀的传统美德,一听,仅一卷书册,就要一贯钱,顿时不乐意了。

“一贯钱,我没有听岔吧。”

“什么书这般贵,难道是前朝的孤本。”

也不怪众人有着诸多意见,毕竟就是享誉天下的大儒所出文集,也无非是两三百文钱一卷,虽然动辄就是十几卷。也要花几贯钱,但是人家是什么人物,名家学宗,后辈学子景仰的对象,所出文集,是他们毕生学问的大成之作,这钱,给得不冤枉,且值得。

而楚质的诗词集,说得难听点,就是无聊消遣的闲书,可看可不看,若不是为了满足一时的好奇,或许就是白送,人家也未必乐意接受。

普通百姓在埋怨书贵,可是底下有的人却想得更加深处,窃窃私语起来。

“楚知县素有清誉,上任以来,所作所为,也称得上通达二字,不似庸碌之人,今日怎突然犯浑了?”

“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有什么奇怪的。”

“或许吧,唉,也不知收敛些,如此大肆宣扬。不怕地方言官参他一本,劾其借机出书之名,实则敛财苟利。”

两人不是造谣中伤,往楚质身上泼污水,说的也是事实,毕竟在世人的意识中,楚质应该是自费印书的,那现在售书的,也肯定是受他指派,价格如此昂贵,不是为了敛财又是为了什么。

较真的说,这想法也没啥错误之处,要知道楚质本就是印社的幕后东主,从书集成稿,到宣扬策划,也是他出的主意,甚至书集的定价,也由他拍板同意的,综上所述,楚质被参,一点也不冤。

然而。接下来伙计的话,又某些人疑惑起来,觉得自己的设想似乎有差错。

“嫌贵,那你就别买,让开,别挡路。”

本以为会听到这样的话语,年轻士子已经做愤然拂袖的准备,不料事情有点出乎意料,却见伙计态度温和,从书墙中抽取了本书册出来,双手呈在士子面前,笑容不改道:“这位公子,本书由我西泠印社负责印制,规格统一,统一价格,质量上佳,极适合珍藏存世,购置之后,若是发现书册页面、内容有折损或疏漏之处,三日内可退钱包换。”

熟练的广告词脱口而出,之后伙计才笑道:“公子且看,此书无论是用纸、着墨、校对、排版,甚至页面插图,无一不是经由印社精心挑选,细心染印,只字检查,认真刻画,单是用料成本就近七百文钱,再算上人工费。包装费、运输费等等,我们只是赚些小钱而已。”

别看伙计表面上滔滔不绝,其实他对自己所说的话,也是半懂半糊涂的,旁边的人更是如此,听着觉得好像不对,细想又觉得有些道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年轻士子也不客气,直接拿起书册,掂量一下,着手不轻不重,大约三四十页纸吧,封面是古朴的山水图,奇峰怪石,竹梅相映,色彩斑斓。

“怎么看也不像是画上去的。”

年轻士子嘀咕,扉页自上而下的就是楚景纯诗词集几字,一个竖线之下,楚质二字略小,表明作者身份,用的是行书,飘逸圆润。颇具风范。

手指滑落,封面纸质细腻,没有摩挲感觉,居然连装钉线也没有,心中掠过一丝好奇,年轻士子翻开书页,映入眼帘的是范仲淹所著的序言。

“诗词,可寄之以情,抒之以志,虽不登大雅之堂,闲暇之余。却能陶冶情趣……”

先是评价了诗词,而后就是劝告楚质不要沉浸其中,专心研究学问,以修身齐家,经国治世,寥寥数百言,却从中看出范仲淹对于他的看重寄望。

哼,真是令人嫉妒得不行,年轻士子双眼冒着红光,恨不能书中的名字换成自己,谁不知道,得范公这么提携,以后前程想似锦都难。

“咦。”

愤愤不平的再翻开一页,进入书中正文,入眼的是竹石诗,乍看之下,年轻士子惊疑起来,这是楚质写的第一首诗,由此而得到何涉的赏识,朗朗上口,寓意深长,流传甚广,年轻士子自然清楚,怎会觉得惊讶。

由于年轻士子表现得太过惊奇,顿时引得旁人的好奇,后面有个性子急的,干脆绕过他,另向伙计索取一本书,打量片刻,表情居然与士子如出一辙,一脸的惊奇。

两人惊奇不定,伙计倒没什么,笑容以待的等候,可是后面排队的人却是不乐意了,心痒难耐,忍不住叫嚷起来:“两位,你们到底买不买书的。麻烦快些好吗。”

“就是,没钱的赶快让开,别占着位置。”一个身穿绸缎的富商附和道,以他的家底,区区千钱,根本不值一提,重要的是,能不能凭借此书与楚知县扯上关系。

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