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徽商天下 >

第526章

徽商天下-第526章

小说: 徽商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螅唤鼍窒抻谝坏兀膊痪窒抻谝皇保桓稣嬲男幸挡潘闶切纬闪恕

表面上,就完全是不相干的几家车行,但是内里的很多东西,都在朝同样的方向靠过去,只是并没有人察觉得到。当然,即便让其他人进来,也是不能太过刻意的。许宣和刘余帆为此进行了很多次的商讨,布置了一个个环节。那些所有进入到交通行业里的人们,都没有意识到背后是有人在操纵的。

人力拉车是许宣进来生活的一方面,看起来比较顺利。而另外的一方面,他也开始尝试着去做一件感觉很可怕的事情。之所以说可怕,倒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从后果层面考虑的。其实在很久之前,他就在考虑这件事情的可行性,即便以他的性格,也是在权衡了许久之后都不曾下定决心。

不过这一次到了杭州,因为刘余帆的怂恿,或者说他自己也有了豁出去干一次的想法,才将心中的顾虑抛在了一边。

他决定开始办所谓的“科考培训班”了。

在这方面,他如今不是一点经验都没有。黄于升就是最好的证明,先前在徽州府那边靠中了一个案首,吓坏的许多人。因为在眼下,案首是直接可以优秀才功名的,黄于升算是最先吃螃蟹的人。不过他的方式还是有些投机取巧,当时是许宣直接将记忆里的考题交给了他,随后有的放矢地做了准备。说到底都不是真才实学,若是让他重新考一次,没有许宣的帮忙,立马就会露馅。

但此次不同,许宣决定按照后世的培训模式,摸索出一套适合眼下考试的方法。如果说如今的科考真的是凭借真才实学,说着说真的需要很高的素养,他当然没有什么办法。但是任何一种应试,既然是应试,都应该是有套路可循的。如今或许已经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基于时代的局限,或者是眼光的不同,还没有办法做到后世那一步。

既然八股文是完全的应试文章,那么就完全的可以按照应试的套路来摆弄,他如今就已经开始着手做这些。

其实说是在做,但眼下参与进去的几人心中都是有顾虑的。这种方式,说得糟糕的一点,那就对于传统的挑战,将整个科考制度,乃至眼下的统治基础进行某种程度的动摇和颠覆。说得好听一点,那当然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革新。即便是黄于升,他的才学并没有多少,但是也能够看到这事情背后的一些东西。不过即便如此,许宣等人还是决定去做。其实心中也隐隐地觉得有些刺激,同人力拉车相比较而言,这件事情的意义其实更大一些。即便最后他真的可能面临不那么好的后果,被人指摘或者是唾骂,但是他还是愿意去做。在他看来,制约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环便眼下的“八股取士”。时间往前一点,有个叫李贽的人已经在公开的场合进行了反对。不过对于李贽,眼下正统的读书人都是满不在乎的。因为他的这种反对,并不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因此将他当做是疯子。但许宣要做的事情,就不一样了。

第五百一十一章 风云(四)

其实事情的顾虑虽然多,但若是真的当成一件普通的事情来做,操作的难度其实并没有多大。放下心中的一些包袱,许宣三人在单纯的做事上都是有能力的。黄于升经过这些日子的历练已经完全能够独挡一面,当然,这也是指的在完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他对生意事项的把握。而一些风险,眼下还不曾到来,他当然还没有正式接触到。但是在许宣看来,只要多经历几次,他在这方面的能力也是能锻炼出来。所谓的迎接挑战,化解风险,最重要的前提便是胆量。这方面黄于升并不缺乏,因此也就不用太多的担心。

科考培训班,虽然是他要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但是显然不可能明目张胆地打出这样的招牌来,一切都以低调为本,所做的事情也被遮掩在其他的外衣之下。

既然要培训,当然需要有人。以许宣几人眼下的积累,硬件设施之类的东西此时不必担心。其实说起来,眼下的教学水准之下,硬件之类的东西并不是很重要。只要有一间房子,能够摆下几张课桌椅让人来做,能够进行必要的遮风挡雨,也就足够了。而至于师资,也自然是许宣来充当教师的角色。虽说以后若是可以,倒是能够培养一些进行培训的讲师之类的人才,但眼下来说,八字还没有一撇,他一个人也已经足够。

硬件和师资都不缺乏的情况下,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生源。许宣眼下的计划并没有存了赚钱的目的,完全是前期的试水,但是即便如此,用来让他培训的学生其实也未必好找。总不能随便找一个人就说,我教你科考,你来跟我学吧。这样是没有多少人会相信的。许宣眼下的年纪才二十出头一点,本身有没有在科考上取得成绩,如果真的这样说了,肯定是会被人当做笑话来看。

在信任度上没有说服力,另外一方面就是人员的选择。如果从发蒙的小孩子着手,教上个几年,或许能够潜移默化的让其接受或者说习惯自己的搞法。但问题是他并没有三五年的时间来等待,如果那样,也不能突出所谓“培训”的价值了。而要让一般人接受他的想法,这个难度也实在是太大。眼下未必没有开明的人,但那样的人总归是少数。如同李贽这样的,对于科考之道嗤之以鼻,但是真的让他来认同许宣的作为,更多的恐怕还是不太可能——这样明显带着功利的行为,在啊一些人那里分明是对这些读所谓圣贤书的读书人的一种侮辱。

商量来、商量去,他和刘余帆还是决定从一些科考失意的书生处入手。这些人读书多年,基本功是有的,但是一次次科考失利带来的打击,让他们很大程度上身心疲惫。不过既然还坚持在这条道上走着,那么显然是不甘心。对于这种人来说,吊死在科考这棵树上的原因,许宣一已经有过分析,其实未必是科考的神圣性使然,更多的是因为科考对于这些人而言,已经成了一种习惯。除了继续去考,继续落第之外,他们找不到其他的出路。

而为了能够中榜,他们其实不介意手段。之要合理合法的,或者不合理但是合法的,都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他们所为的结果就是想考中,至于考中之后的事情,他们实在是不会想那么远的。

这些人,最适合做他的第一批实验对象。而在听取了许宣的意见之后,刘余帆左思右想,觉得确实有那么几分道理,因此也就同意去试试看。

通过人力拉车带来的信息渠道,对于杭州城内一些潦倒落魄的读书人,许宣心中多少有了一些了解。不过这种了解并不具体,他只是从选了一些人,随后刘余帆借助关系去调查一番。因为事情比较有风险,所有这些人的身份就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需要有一个干净的身份,背后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牵扯,不然的话倒时候万一出了纰漏就比较麻烦了。

还是有就是这些人平素的为人和人品,虽说潦倒书生,失意文人,但是这些人也是人。有着七情六欲,和自己的心思。而作为开始,他所看重的还是这些人老实一点,人品靠谱一点,能够轻易压得住。

暂时来说,这样子也就能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里面了。虽然不保险的一方还有很多,但是这世上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等到完全准备好的,事实上也完全不可能准备好。

这只是前期的一些工作,只要这些人过来还有一些后续的跟进。有些不合适的肯定是要淘汰掉的,但前期的工作做足了,也省去在这些事情上费心的麻烦。

……

又是一个秋天的早晨,许宣特地起了一个大早。时候到得眼下,白日的时间变得短了,黎明到来的时间比夏日要迟上一些。他拿了梯子爬打屋顶上,坐在依旧有些朦胧的晨光之中。屋舍俨然,鳞次栉比的房屋,远远的铺开在视线里,高低起伏地做着冲击。后方是街道,早晨的人还不是很多,偶尔有脚步声打那过去,也是完全不会注意到他的。

他坐在那里,望着东方的天空。晨风里有着几缕清新的味道,远处出杭州城外的山峦起伏的轮廓不断朝视线的两端蔓延开来。

他看了一阵,随后有些意味莫名地叹了口气。

一年了啊,整整一年……

好像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但又好像仅仅只是做了个梦一样。他当然知道不是梦了,每天早晨醒过来,身边所有的人和事都在提醒着他。倒是让他有时候都会不自觉的怀疑,那个以前的他会不会是一场梦。

不过纠结纠结这些东西,也没有什么意义。但他觉得,总归还是要做些什么。爬到房顶看日出,吹一吹风,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时间流逝,东方的天空渐渐的泛白,随后被染成红色,太阳就要出来了。

而他是去年的今日,来到这个年代。

一整年就这样地过去了。

……

一整年过去了,但是时代还是这个时代,他也早已经习惯了自己眼下的身份。不过偶尔还是有一些东西会牵动起他的记忆,让他的心情有些复杂。其实随着时间流逝,他也已经开始有些木然了,这样的情况也变得越来越少。不过到得今日,算是做了一个总的爆发。

他觉得该去纪念一下,如果非要解释的话,那算是对于自己的一个提醒。那些回不去的时光和日子,那些记忆的浮尘同眼下的繁芜交接、纠缠,他怕自己有一天会完全忘记掉。

虽然眼下在这个年代过得没有太多的不如意,但是他并想忘记。

所以今天应该会有一场庆祝。

……

对于许宣突然的邀请,来赴宴的几个人都有些意外。

一般的宴请都需要一个由头,但这一次就比较突然了。刘余帆和黄于升手中是有事情要忙的,被许宣拉了过来。而另外过来的还有令狐楚,他最近忙得火急火燎,今日过来的却是老大不乐意。当然,即便如此,但依旧是过来了。

四个人的聚会场合,就定在了院子里的凉亭里。这时太阳升起来,秋风也是很凉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