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徽商天下 >

第488章

徽商天下-第488章

小说: 徽商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篷子。倒是比她之前见过的更加周到一些。

日光照在她的身上,这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浑身上下仿佛被什么东西击中了,变得有些麻酥酥的。

他来了……

其实人力拉车在杭州出现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不过这段时间以来,还只是局限在一定的区域之内。白素贞之前在另外一些地方行医治病,也就没有发现。

“姑娘,你是要乘车么?”那车夫古怪的看了他一眼,先前着女子见到自己的车,模样呆呆的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不过这时候还是不想错过一单生意,因此做着必要的争取。

“啊?哦……嗯,多少钱?”

“呵呵,不贵不贵……少则十文,多则二三十文,便是要看你去往何处了。”

白素贞想了想,随后说出了一个地名。

车夫点点头,她便在日光下坐进了车内。舒服的靠背,车子在街道上奔行的时候,稳稳当当的感觉,让她觉得有些踏实。日光被车篷挡住了,自然是落不到她的身上。随着车夫的奔行,熙熙攘攘的声音从两侧传过来……

没有错的,正是这种感觉。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女子将身子现在拉车的靠背里,心中想着的是某个家伙为什么不出现在她面前问题……不过这时候,情绪变得开心起来,这是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

……

日子再往前的时候,人力拉车的普及地更广了一些。很多人都尝试过这种新的交通方式,评价虽然不太一样,但是总归是正面的东西多一些。当然也有舍不得钱的,但是市场就是这样,这些人即便吝啬抠门,但是也是潜在的消费人群,只要偶尔有一次消费,也就算可以了。

按照眼下的消费水准,一般地一户人家一个月的消费水准大概是二两银子左右。换算过来,就是两千五百文到三千文之间,这个是要看行情的。乘一次车的消费不过是日常花销的几百分之一,应当也不算是奢侈了。

因为一开始的定位比较妥当,事情的发展也比事先想的要顺利很多。

……

这一天傍晚的是,叫李贤的书生走出自家的府邸,在路边同几个友人一道拦了几辆人力拉车。随后一边交谈着,一边朝着西湖那边过去。今日他是要去参加一个诗会,地点便选在西湖。

晚间的西湖是很热闹的,一些乘凉消暑的人在这边聚会,小贩之类的人在这边摆摊。最吸引人的,是湖中逡巡的画舫行舟。水边也有放花灯的,到得晚间夜幕降临下来,点点地灯火浮动在水面的四周,流光溢彩。

原本李贤过来这边大抵都会选择乘坐轿子或者是马车。不过到得离西湖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因为聚集的人开始多了起来,轿子和马车就不太方便通行了。不过此时人力拉车倒是避免了这样的麻烦。

“一两银子,不用找了。”

下车的时候,李贤拿出银子付账。他并不缺这点钱,那边车夫自然也是千恩万谢的神情。随后打发了车夫,他同几个朋友朝着湖边的方向过去。一路上,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交谈。

“这人力拉车倒是有点意思。”李贤目光望着湖边的方向,口中随意地说道。

他的观点引起了身边友人的一阵议论,众人这几日都已经感受到人力拉车的方便,也都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方便的紧……”

“花销也不大,若是可以的话,随后家中倒是可以考虑买上几辆……也省去了很多的人力物力。”

“说的也是,听说韩子兴前些日子还专门为此写了诗。”

“哦?有这事?那诗如何?”

“倒是……很一般了。”

“想来也是,哈哈。”

众人这般说着,李贤看似随意地说道:“诸位觉得,这项行当怎么样?”

他的话音落下来之后,身边稍稍沉寂了一阵。随后才有人开口说话了。

“怎么?李兄莫非缺钱……要打起这人力拉车的主意了?”“如果做生意的话,有些自降身段啊……李兄要谨慎。”众人七嘴八舌地劝说道。

第四百八十二章 麻烦事(一)

身边友人七嘴八舌地劝说着,李贤安静地听完,身边有挑着茶担的小贩过去,他侧身让开对方,才淡淡地摇头笑笑:“既然如此,此事以后再说。”

“李兄,你不会真的有想法吧?”身边一人皱了皱眉头。

“呵,只是说说而已。觉得这人力拉车颇有几分意思,也不知道是谁弄出来的。”

那边听了这话之后,才像是放下心来,随后伸手拍拍李贤的肩膀:“生意人歪门邪道的想法自然很多,我辈读书人却是不必将心思放在此等事情之上。如此良辰美景,西湖画舫上的诗会要开始,若是不赶紧,怕是要迟了。”

“是极、是极。”众人点头附和,李贤看了看身边的友人,便也笑着点点头。一同朝着西湖边走过去了。

不过那眉毛还是微不可察地皱了皱。

先前装做不经意地提起来,其实也是想进行一番试探。结果同他预料得差不多,这些人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进行了反对。看起来,这些同风雅无干的东西,在他们这里真的是一文不值。

但所谓的风雅,又真的有多少价值?

李贤稍稍坠在众人的后头,心中这般想着。这些人,平素只知道吟咏风月,但这些东西并不能当饭吃。若是能够考中功名,那也就罢了,但这些人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些东西上面。

尽是些鼠目寸光之辈,自己原本也是这样子的。

从徽州府回来之后,他的心态有些变化。以前他也不屑于这些事情,但是近来开始慢慢改变了。当然,碍于身份的约束,表面上自然不可能做得的太明显。但是一段时间下来,也积累了一些东西。

对于经商,他并不怎么懂,原本觉得应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如同眼下的这些人一样,自己既然是读书人,高人一等的,那么只要随手做出来,恐怕别人都比不上。但是这些想法,待到真的去做的时候,也就没有了。

小商贩的生意或许简单,但是要做到一个规模和层次,这其间涉及的东西也多。人员的安排,资源的调配,以及发展的规划,每一项都是需要动脑筋。并不是读了多少四书五经就能够轻易做到的。

这样之后,态度自然也就不一样了。这是之前陌生的东西,但是他对自己还是有些信心的,回来这些日子,慢慢摸索,终究是开始积累了。先是买了一个小布行,慢慢的也开始经营起一个药铺和茶楼……

但做这些到底有什么意义,赚了钱之后又能怎么样,他还不曾想清楚。或许是在徽州府那边积累下来的情绪,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证明一下。或者说,他对于曾经的失败,心中还是有些不甘的。因此去做这些事,也是为了在今后可能的情况下,做一次反扑。

有些在他看来是耻辱的东西,需要去洗干净。要不然,以后想起来,就会成为心理的魔障。

开始做生意的时候,这样的心里或许更多一些,但是到得后来,真的开始着手经商,反倒将这些东西放到一边了。他觉得,自己是有些喜欢那种运筹帷幄的感觉的。

当然,另外一方面,以前的习惯还保持着。同一些文人才子们进行一些来往,但曾经是比较喜欢的事情,到现在却变得有些勉强了。他所来往的很多到底都不是真正有本事的读书人,同他们在一起,李贤很多时候都会觉得有些隔膜。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才华高了对方很多,另外的,便是价值观已经开始有些不同了。

他觉得,这大概是好事。经历一场失败,学会一点东西,往前走几步,人生么……本来就该是这样的。

心中这般想着,目光看着前面的一群书生,目光渐渐冷了下去。远处的地方,西湖夜晚的景致混着朦朦胧胧的灯火砸在人的视线里,带来的确实是一些风雅的气息。但是此时,他的心思已经不在这些东西上了。

那么就当是最后一次吧,这一次诗会之后,自己就正式离开。专心科考或者是好生经营那些生意,总之,是不想将时间浪费在这些无意义的事情上了。

关于那个人力拉车,他是能够看出背后的好的。今日虽然只是随口一提,但是在此之间,他也已经做了一些事情。从车夫那里买车的举动没有实现,他专门找人针对性地研究了一番,但是做出来的东西并不怎么好用。拉着费力,而且极容易磨损掉。也不知道那人力拉车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当然,这也是因为自己力度不够,若是真的肯往那些车夫身上砸钱,总归是能够买一辆车回来的。

除此之外,对于那个华夏车行的调查也在进行。但是让他比较奇怪的是,居然没有发现多少有用的东西。华夏车行的处所是知道的,不过背后到底是什么人在经营这些,倒是无法知道。这让他觉得很奇怪,看起来对方就像是事先就做好了防备,将所有有用的东西都抹掉了一般。可是做生意的人,如此小心翼翼的,倒是有些想不通。

不过也需要急,这些事情只要慢慢来做,肯定是能知道的。

原本因为早年母亲被赶出于家的事情,他对杭州于家抱有极大的成见。那边几次三番地生出橄榄枝,他也都是抗拒的态度。但是此番从徽州府回来,倒是彻底的放弃掉了原本的态度,重新回归于家了。

靠自己打拼固然是一条路子,但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自己的能力和决心,配合于家的资源,那么会让他走得更远一些。

此次也不过是想要知道那个华夏车行背后之人的身份,杭州这片地方,自己或者说于家的影响力是有的,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利用于家的资源来做这些事情,到底要以一个什么样的理由才不会被人指手画脚。

这个倒是有些头痛了。他回归于家,固然是于家所期望的。但是一个大家族,所有人的心也未必都是那么齐的。有人高兴他的回来——主要是长辈——但是年轻一辈对他却抱有极大的不忿。表面虽然没有表露出来,但是见面只是一个冷眼也是免不了的。

这些东西,也不可能不在意。有时候想想,真的心中有气。但是想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