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杨家将之风流八少 >

第356章

杨家将之风流八少-第356章

小说: 杨家将之风流八少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这位小兄弟,你过来一下!”杨延融脸上笑眯眯的,指着那个低着脑袋的家伙。

站在他身边的众人连忙推了这个思绪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的年轻御使一把,提醒他皇上在叫他呢。

年轻人浑身一哆嗦,擦了擦眼角的眼屎,以为被皇上发现自己在开小差,忙跪在地上,大声道:“皇上饶命啊,微臣再也不敢在上班的时候睡觉了。”

杨延融脸上一黑,嘿,你这小子行啊,啊,竟然站着都能睡得了?你牛,比老子牛多了。沉着脸喝道:“快给老子滚过来!”

没想到那个年轻的官儿还真挺听话的,身子一歪,沿着铺满碎石的过道便一圈儿一圈儿的滚了过来。周围的群臣再也忍不住了,捧腹哈哈大笑了起来。

杨延融心里那个气呀,恨不得将这厮扔到护城河里面去喂王八,就你这个软骨头的样儿,如果辽国人打进来了,估计也是个当汉奸的料。

年轻官儿滚到杨延融的脚边,腆着脸说道:“皇上,微臣滚过来了,您老人家不会砍了微臣的头吧!”

去你妈的,都是些什么人啊!杨延融的火气腾的一下子便窜了上来,指着他喝道:“从今天起,你以后都不用上朝了,回家抱孩子去吧!”早在一边候着的御林军如狼似虎的冲过来,扒了这厮身上的官服,推攘着走了。

杨延融急冲冲的左右跺着方步,眼看着日头越升越高,这些难字还没有办法解决,心想不成了,到时候就蒙混着念吧,反正咱中国人识字读半边的,估计也差不了。

“皇上,时辰到了!”站在群臣之首的曹彬大声说道。

杨延融“哦”了一声,举起其中一道阴诏,扯开嗓子便吼了起来:“制曰:朕惟中国之君,自唐运既终,天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海内土疆,豪杰分争。朕本赳赳武夫,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贤于左右。凡两淮、两浙、江东、江西、湖、湘、汉、沔、闽、广、山东及西南诸郡蛮夷,各处寇攘,屡命大将军与诸将校奋扬威武,四方戡定,民安田里。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辞劝进,尊朕为皇帝,以主黔黎。勉循众请,于今日告祭天地于开封之阳,即皇帝位于午门。定有天下之号曰大宋,建元建业。恭诣太庙,追尊四代考妣为皇帝皇后。立大社大稷于京师。册封桑氏雨初为皇后。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杨延融在念这道诏书的时候,并非是一气呵成的,方才那位老翰林更是数次打断了他的话,纠正了七八处念错的地方。恨得他是牙痒痒的,偏偏还不能发作。接下来的另两道阴诏更是频频出错,气得杨延融铁青着脸,差点儿就拂袖而去。好在,他的忍辱负重的能力还是满强的,宣传完这三道阴诏后,取过火烛将其点燃了,扔到了一边的兽顶里面。

随着三道阴诏冒出来的滚滚浓烟,台下的众文武大臣纷纷跪地,山呼般的朝贺之声响彻天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做完这一切,杨延融双目含泪,掩面疾奔,快速的离开了这个令人伤心的午门!

第491章 封禅泰山

祭天三诏发布后,又过了两日,处理了一些小事,帮老二杨延定去张小姐府上提了亲,杨延融便率领一班文武大臣前往泰山封禅!他的一众妻子随行!命老赵普留守京师!

数千年来,历代帝王都有过封禅泰山的举动,但有宋一朝,无论是太祖还是太宗皇帝都没有去泰山封禅过,这也使得礼部的一些官员们为了封禅泰山能够顺利举行,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总算知道了一些封禅的各个步骤,由于已有数百年没有举行过了,更没有类似的经验,便将这些礼部的老人们忙得焦头烂额的,加班加点干通宵,忙活了好久,才总算拿出了一个草草的方案来。

礼部的方案呈送给杨延融御览后,对这些事情更是摸不着头脑的杨延融看得头都大了,看着这密密麻麻的字,一道又一道繁琐的步骤,生怕再搞下去这些老家伙们非得累趴下不可,便在这份方案上用金披御笔写道:阅!遵照即可!最后再盖上黄金大印,总算敲定了这件登极以来的最大事件。

在两万御林军的严密护卫下,一行人浩浩荡荡的穿州过县,沿着泰山而去。

坐在宽大豪华的龙撵里面,杨延融却是一个人无聊的呆坐着。脸上的神情哀到了极点,被礼部的那帮子老家伙给忽悠了,说什么封禅泰山是举国盛世,须得戒斋一月,日日沐浴更新衣,还不得进女色。因此,一路上是紧挨着路程来安排来算的,哪一天必须走到哪,在什么时候必须停下来。有时候明明是艳阳高照,却得停住原地休息,有时候又是阴雨绵绵,还得踏着泥泞赶路。反正不管怎么样,自从出了京师后,一直到泰山顶上,必须得走满一个月。多了不行,少了更不行。

算了算时间,这才走了三天,还没有出郑州呢,奶奶的,这啥时候才是个头啊!想起这帮子老顽固,杨延融就有种想要骂娘的冲动。我忍,现在是皇上了,得有皇上有风范!杨延融双手平推出去,脸上换上一副高深莫测的笑容,长长的“哈”了一口。

“报!启禀皇上,雁门关有八百里加急公文传来!”一声高唱将正在修练皇帝风范的杨延融惊醒了过来,一听说是雁门传来的,顿时心中一惊,一把拔开帘子,对着外面喊道:“快拿过来!”

这时候,一个全身戎装风尘仆仆的军士驰着快马疾奔而来,奔到杨延融龙撵的近前,利索的跳下马儿,自腰间的竹筒中拔出一封火漆密封的书信交到杨延融的手里,拱了拱手,便自个儿的跳上马背退了下去。

杨延融担心边关有变,也顾不得拿什么火烛烘烤化漆了,一把将信封撕了开来,将里面的一张雪白的信纸展开,急急看了一遍,顿时心中一沉。这封信并非老爹杨业的公文,而是自辽国转过来的,是萧太后的亲笔书信,其中说道叛军势大,自己已败退至雁门,上京留守耶律银屏被叛徒出卖,如今已落敌手,望杨延融速来解救云云。其中附的耶律银屏通过秘密渠道传给杨延融的话:二哥,快来救我!当然,这几个字都是萧太后写下来的原话。

想起那个活沷聪明机灵古怪的三妹,杨延融心里便顿时焦急异常,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她的身边,将身陷群狼之中的三妹救出来。

此时再也顾不得搞什么一月之期了,杨延融拍着窗棂大声喊道:“传我口喻,命令队伍加速前进,勿必在五日之内赶到泰山。”说完,又叫来一名曾经跟随在他身边征战万里的亲兵,让他急速赶到雁门关去,嘱咐他在见到萧太后后,让她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转告耶律银屏一句话:二哥会保护你一生一世的。

杨延融的这一声喊,将所有的力气都用出来了,因此远远的传了开去,数万人都听了个清清楚楚。远远的坠在后面的一众礼部官员们一听,这还了得?这还有没有规矩了?不行,此事定然不能容皇上一意孤行,一伙人急匆匆的赶到杨延融的龙撵前面,齐唰唰的跪了一地,将杨延融一行人阻了下来。

听到卫士来报,真把杨延融气了个一佛升天,二佛出世,大手一挥,命人将这些老东西捆了抬着。这下子,没人干扰,队伍行进的速度陡然加速,一路车马沿着官道飞速奔行了起来。

如此飞速赶路,真可谓是换马不换人,不到五日的功夫便赶到了泰山底下。但这会儿天都快要黑了,泰山山路崎岖,哪里容得了这么多人一古脑儿的冲上去?不得已,只得下令就地扎营,休息一夜之后再行上山。

杨延融下了龙撵,望着夜幕之中那巍峨耸立的泰山,久久不语。早就注意到杨延融举止有异的桑雨初缓缓走了过来,挥手命一干侍卫退了下去,握着杨延融的手,轻轻说道:“八郎你莫要过于担心,虽然耶律姑娘身陷囹圄,但一时还没有生命危险。只要雁门关那五十万大军还在萧太后的掌握之中,他们就不敢乱来。现在你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将封禅祭祀完成了,然后才转道雁门前往辽国,到时候我们都陪你去!”

杨延融长吁了一口气,将雨初那柔弱的身子搂在了怀中,抚摸着她额角上那乌黑的碎发,沉声道:“雨初,你说得不错!以二妹的聪明,自然懂得自保之道。倒是我太心急了些。”

一身凤冠霞佩的桑雨初抿嘴儿一笑,母仪天下的皇后之风顿时扑面而来,她说道:“八郎,跟着你一路走来,我也渐渐明白了你的心思,你呀,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色狼,哼,是不是又打上你这个二妹的主意了?”

杨延融汗了一把,急声辩道:“怎么可能?雨初你可别想差了,银屏可是我同母异父的妹妹呢,我怎么敢打她的主意?”

桑雨初哼了一声,瞪了他一眼,看得杨延融老脸也不由得一红,她似笑非笑的说道:“真的是这样的吗?我怎么听说萧太后只有你一个儿子呢?哼,就连文殊奴都不是她亲生的,别以为我不知道这些事儿。菲烟妹妹久居辽国,把这些密闻早都告诉我了,自从萧太后生下你后,便一直不能生育,文殊奴是辽帝的一个妃子所出,被萧太后抱养过来的,至于银屏,更是景、圣二朝重臣韩德让的亲生女儿。她原本就是汉人,不过取了一个契丹名字罢了!”

杨延融:“……”

桑雨初又道:“给你的那两个名额,算银屏一个吧!嗯,上官妹子本来就对你情有独钟,她本来就是咱们的好姐妹,你呀,记住了,还有最后一个!否则,看我们饶不饶你!”

杨延融嘿嘿一笑,拍了拍这个善解人意的大宋皇后桑雨初的肩膀,笑眯眯地道:“雨初,还是你最了解我啊!我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桑雨初显然不吃他这一套虚的,说道:“至于那个楚依然,大家都不喜欢她,你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