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科幻小说电子书 > 未火之来 >

第262章

未火之来-第262章

小说: 未火之来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傲感到自己这个头儿与邦特如此好的关系,加上“华人会”促使邦特给中国送上如此大礼,实在是让人对这个秘密组织大生好感!

崇浩由于这一向都有大事在忙,反而还没有得到这个消息,如今听了才知道,大元老是多么厉害,看得多么长远。这样两个地方,中国怎么能放弃?

同时他也为自己能在打下这个地方中出力,感到太值了!

可是更厉害的还在后面。

国外有人拿航天火箭的燃料如果泄露可能会污染环境,航天基地的军事危险性,以及航天发射对渔业生产有影响说事。

例如日本的种子岛航天发射中心就曾经为航天发射对海洋渔业的影响所困扰,因而他们把卫星发射限定在特定的月份。

这些国外专家通过以上这些言论想要造舆论,逼邦特撕毁协议,拒绝给中国这个地方。

但令这些人意外的是,邦特政府主动用海南基地的例子说明,中国的新型火箭使用的是新型燃料,不会像早期长征系列的其他火箭一样造成污染。反而可以用航天基地做噱头,推动当地的旅游业。

而从军事上看,军事基地和航天基地的两个港口一南一北的分开,而航天发射基地本身并不算是一个主要的军事目标,在局部战争中航天基地没什么作用,因此它建立在基斯马尤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险。

至于航天发射可能对渔业产生影响。邦特认为中国考虑向公海发射火箭是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火箭脱离的碎片将不会落到人口密集的陆地,虽然落在公海上可能会威胁到渔船,但是发射期间可以让渔船错开时间,因为渔船是可以移动的。

崇浩内心里佩服,心想这一定是“雷骨龙”这个狡猾的外交官在查证了相关资料后搞的。而听了唐傲介绍的其他人也是哈哈大笑。

后面唐傲又继续说道邦特积极与中国联结的狠招,简直就是直接要求把邦特变成中国的半殖民地。

邦特政府在给了中国莫大好处后,当然也就应该要求中国做一些事。他没有要求中国的军事保护,也没有谈任何军事结盟的敏感话题。而是很正大光明的请求中国全面援助邦特的各项建设和大量的粮食援助。

这本来也不算什么,自从中国在2005年结束了从1978年安置越南华侨难民时开始接受的长达26年的国际粮食援助历史后,中国就开始逐步完善了对外援助法律,并在第二年就以57万7000吨的援助总量,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的世界第三大粮食援助捐赠国。当时中国政府成为世界粮食计划署宣传的解决贫困人口温饱方面的典范,至今没有其他国家能够做得更好。

而中国主要的捐助对象就是朝鲜等周边穷国和非洲众多极度贫困的国家。

但是邦特的要求则是非常的庞大,他们请求中国在其国家的党、政、军等所有的重要部门和岗位都要聘请中国顾问参与,特别是农牧渔等产业上,基本除了直接来军队,相当于是中国可以全面影响邦特的一切权利,需要的援助人员数量达到几万人,加上家属可能差不多近10万。

这让中国也是有些左右为难。虽然是一次中国势力全面进入非洲的好机会,但是这国际名声却不好,它与中国一直强调的不寻求世界霸权的言论相矛盾,而且太急反而会让非洲其他友好国家疑惧,生出无数误会和反感。

因此中国政府反而要非常慎重的考虑。就是为这个双方讨论的时间最长。

崇浩一眼看出这是大元老以退为进的计策,实际是一种借鸡生蛋,利用祖国的力量培养自己的人员,巩固强化当地的华人势力,同时加强了和中国的紧密关系,依靠中国来对抗美国和欧洲列强的压力。

当年中国的《对外援助法》也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讨论才基本通过的。

中国周边国家也经常出现一系列自然灾害,给受害国带来比较严重的影响,中国感同身受,果断地提供了慷慨的援助。

但海啸、地震、自然灾害、金融危机、流行疾病、环境污染等事件的出现,也向中国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那就是如何持续高效、量力而行同时又能够科学地向受援国提供援助。

作为一个负责的地区大国,中国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稳定有着越来越大的责任,中国的睦邻、富邻、安邻政策也要求中国为这一地区其他国家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当这些国家遇到困难或自然灾害的时候,中国更应该伸出援助之手。

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大国,中国与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与这些国家历史遭遇相似,发展阶段相近,经济互补性很强,也需要相互援助、互利合作。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对第三世界的援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对外援助思想。其中主要体现在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提出的与非洲国家关系五原则和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原则。这些原则确定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思想和立场。中国的对外援助思想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之上的,是有别于西方国家以干涉别国内政为主要目的对外援助政策的。

在改革开放前的特殊年代,中国采取只对外援助而不接受援助的作法。中国唐山大地震时,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中国谢绝了国际上所有的援助。但中国给予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以及一些非洲国家的援助是巨大的。有些产品中国人自己没有享用,而是直接援助国外。可以是说牺牲自己、帮助他国。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推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对外交往能力得到飞速的提升。在与发达国家交往的同时,中国仍然把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和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作为对外政策的重中之重,同时注意纠正历史上的一些错误作法,改变了政治第一政治挂帅、经济单纯为政治服务的作法,鼓励发展中国家把发展经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力求形成与这些国家互利双赢的共同发展模式。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也开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创造了一些更加符合经济合作规律的新的作法。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发展的不平衡带来的贫富分化局面的加深,南北问题十分严重,随之而来的是援助与相互援助成为国际关系中日益频繁的现象。

这就给中国对外援助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中国面临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援助课题,所以对于援助的方式、援助的范围、援助的数额都需要上升到科学决策的层面,这些课题解决得好坏,不仅关系到受援国的利益,也关系到中国自身的长期发展。

中国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外交就必须向着专业化、科学化、综合化和理性化方向发展,避免主观臆断、感情用事对外交和国家利益的损害。一个决策科学化、法制化、脚踏实地的强大中国,也才能够真正长期赢得其他国家的尊重和信任。

而对外援助的法制化就是理性外交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根据自己形成的有中国特色、体现大国风范同时又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科学务实的《对外援助法》。其中主要总结了三个原则来规范对外援助。

首先应该有较强的针对性。应该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相联系,援助那些可能带来持续发展的项目,而不是立足于一次性补偿。援助还应该与这些国家的市场培育相联系,鼓励他们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经济互助和贸易的展开。

其次,援助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道义层面,也是政治行为和友好合作的体现。政府行为需要与单纯的感情情谊相区分,对外援助必须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与中国的经济状况相适应,不能盲目攀比。

第三,对外援助不是即兴或临时行为,虽然针对突发事件可以有应急法案,但对外援助不只是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而是中国整体对外政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长期的可持续的和平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经济外交的具体实施步骤之一。它应该有一系列与之配套的原则、法则和措施,是一个科学决策的过程,也是一个有法可依的行为。

于是理智慎重的中国根据国内的《对外援助法》与邦特这个突然跑来的小弟签订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援助协议,这其中也有国内无数眼光长远的战略家的深远谋略,邦特就是一个准备用来给大家看的新型大小国家平等合作的典范。

而中国付出足够平等的援助后,也就可以心安理得的进军邦特,全力建设那个重中之重的航天基地。要知道中国未来发展的能源可是要靠月球上的庞大资源,特别是氦3,40吨氦3可以供应如今的中国一年的能源。它是地球上极其稀少的可替代石油的资源,而月球较多,有上亿吨,足够人类使用千年。

此外还有大量其它的如铁、钛、铀、钍、钾、锰等重要矿物资源。如果仅仅依靠地球,想要在列强环视,并从早已经瓜分完的有限资源中虎口夺食,付出的代价可远比从太空获取能源高得多,这种情况下中国是不能长久养活自身这个胃口越来越大的庞大经济体!

而胡尔迪约军事基地也就既成了海上工业血液之路的保护神,将来也同时成了航天基地的保护力量,军舰、潜艇、飞机都可以就近支援。这种情况下谁来碰中国未来通天高速路,谁就是与中国死掐!

由此大元老的邦特也就合理的得到了他想要的大量人力资源和经济开发力量,把邦特中国化,在陌生土地建立华人国家的成功率就会大增,同时也安全的躲到了中国的核保护伞之下。只要不是欧美列强发动的灭国之战,强大恐怖的“骨龙军团”完全可以横扫整个非洲!

事情发展到现在,虽然是“华人会”的邦特利用了中国的仁义和渴求持续和谐发展的愿望,但是他也事实上让中国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巨大长远利益,成为一个非洲中华!

邦特、中国逐渐形成了合则两利,合则双赢的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