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香闺 >

第52章

香闺-第52章

小说: 香闺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潜台词就是:“你都一把年纪了,好好颐养天年得了,还跟我抢什么管家权啊!”

郝老太君笑了一声:“我不操劳。大冬天的我闲得慌,我就想管事儿,舒活舒活筋骨。怎么,老大媳妇儿,我说的话你还不听?”

孝字当头。郑氏怎么敢不听?对老人只能劝。

她便还要再劝,郝老太君却是不听她说话了。

“明儿个你就把东西都收拾收拾,拿到我这边儿来。我倒想瞧瞧,如今咱们府里,跟几十年前那会儿我把家交给你管的时候,可有没有点儿长进。”

郑氏到底不知道该怎么劝了,她便拿眼睛去横金氏。

她知道自己长媳说话总有点水平。她劝不了,让长媳劝——来这田园居可都还没说到正事儿呢!她们还要劝老太君不要把手里握的产业全都给邬八月。

哪知金氏却似乎没什么意见。

“孙媳谨遵老太君之意。”

金氏福礼下拜,郑氏脸上露出被拆台的屈辱感。

见不得她们这番模样,老太君磕磕桌子让她们回去。

“都没吃晚膳吧?我这儿的饭菜你们反正都是瞧不上的,还是各自回去你们院儿吃。”

二丫便上前来送客。

郑氏走路都歪歪扭扭的,引得旁边丫鬟来扶。她走了一路。便瞪了金氏一路。

“你到底怎么想的!”眼瞧着婆媳两人要分路走了,郑氏终于是忍不住冲着金氏咆哮了起来。

“这家我管了几十年了,让我就这么交出去?!”

金氏奇怪地看向郑氏:“母亲一直也没怎么管家,老太君要收回这权,您不同意只管同老太君说。冲儿媳发脾气也不顶用啊。”

“你!”

郑氏大怒,手指着金氏:“你个吃里扒外的……”

“母亲慎言。”金氏脸上挂着淡淡的笑:“老太君收权管家,可她到底年纪摆在那儿,总是力不从心的。母亲您呢,是堂堂辅国公府的国公夫人,老太君收回去的东西,总还会还给您的。如今顺了老太君的意,她也能对母亲好些不是?”

金氏并不觉得老太君收了管家权去又能掀起什么风浪。

她一个几十年只知道伺候田土的老太太,便是将这权交给她,她能管些什么?

再者说,这几十年,府里伺候的人可都换了一拨又一拨,听从的要么是郑氏这个主子,要么是她这个主子,老太君可没什么得力的人用。

给了她,她自己还得还回来。

金氏露出志在必得的笑,给郑氏福了个礼:“母亲,宫里来了旨意,让儿媳去陪昭仪娘娘说话。儿媳还得好好准备准备呢,就不叨扰母亲了。”

金氏恭敬有礼地离开,郑氏只能在原地指着她的背影低骂:“鼠目寸光!”

☆、第七十八章 大婚

两日后,大皇子窦昌泓大婚。

这是宣德帝万乐年间第一桩皇子成亲的大喜事,有姜太后、宣德帝和萧皇后关注,礼部郑重相待,宫里上下都为此事而忙碌奔走,务必要将这桩婚事办得盛大、隆重,不出一丝纰漏。

大皇子妃许氏比大皇子窦昌泓年长一岁,时年十五。端庄秀丽,谈吐娴雅。其父乃是翰林院掌院学士,论起来,还是邬老门生。

大皇子在宫外的府邸虽已建成,但尚未挂匾。京中百姓多有议论,大皇子大婚后,这挂上去的匾额,指不定不是“敕造大皇子府”,而是“敕造某王府”。

大皇子封王那可就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儿。

再者说,大皇子学贯古今,聪慧俊彦,四位皇子之中他年岁最长,也最出彩。他若不封王,皇上不知道要等到何时才能给自己儿子封王了。

许家府邸附近已聚集了众多百姓,都等着看将来王妃出阁的盛况。

☆★☆★☆★

此时的储秀宫,大皇子窦昌泓前来与丽婉仪辞别。

丽婉仪是他的生母,拜别生母后,他还要前往坤宁宫去与他父皇母后辞行,然后才能出宫迎新妇。

丽婉仪扶起他,微微湿了眼眶。

知道母子二人要说悄悄话,一众嬷嬷、女官、宫女全都退了下去。

“大皇子今日娶亲,可就是大人了。”丽婉仪轻轻拍着窦昌泓的手,颇为感慨。

“待娶了皇子妃后,许也只在宫里住上一段日子,便要出宫去新府。你也去瞧过了新府邸了吧?可还满意?”

窦昌泓点点头:“一应亭台楼阁,绣闼雕甍,屋宇器具,儿子都很满意。建府工匠很用心,待入住新府后,儿子也会下拨一些赏赐。”

丽婉仪赞同地点头。又仔细用眼睛描画了下儿子的五官。

这孩子继承了她的美貌,虽是男儿,却显得过于美艳,雌雄难辨。这般相貌……也不知道对他将来的前程是否有影响。

但不管如何。能有个极似自己的儿子,丽婉仪是十分喜悦的。

“母妃没见过大皇子妃的真切模样,只瞧过画像,还算清雅秀丽。不过翰林学士之女,相貌倒在其次了,重要的是她自小受的教导,定能成为你的贤良内助。”

丽婉仪拍拍窦昌泓的手:“待她过门,你可要好好对他。”

邬老之后,许翰林在文臣当中也算是名列前茅的。再过些年,谁说不会是文臣之首呢?

窦昌泓只一应点头。

丽婉仪嘱咐了又嘱咐。眼见着时辰差不多了,再耽搁下去可会延误迎亲的吉时,她这才送窦昌泓出储秀宫。

然而窦昌泓临出宫门时,却转身轻声问丽婉仪。

“母妃,您对邬家那位姑娘。可曾觉得有一丝愧疚?”

丽婉仪当场愣住,窦昌泓盯着她的眼睛须臾,终究垂下眼帘,转身踏步离开。

望着儿子的背影,丽婉仪渐渐攥紧了拳头。

身边的心腹嬷嬷扶住她,低声道:“娘娘,大皇子年纪还幼。并不知娘娘的苦心……待他大些,想必会明白娘娘的用心。”

良久,丽婉仪方才重重点了点头。

她不会后悔自己对那位邬姑娘的陷害。

能以这么一个几可不计的代价,换取大皇子稳妥的封王,她不后悔。

更何况,如今她在姜太后面前也算是得力之人。对大皇子来说,也是一份不可缺少的助益。

为了儿子,让她做什么都行。

丽婉仪的眼神渐渐坚定,她转过身,准备去抄抄佛经。希望菩萨保佑儿子能前程顺遂,无病无灾。

☆★☆★☆★

钟粹宫中,金氏正陪着身怀六甲的邬陵桐说话。

“今儿大皇子大婚,娘娘送了什么礼?”

金氏坐在绣墩上,趋前问道。

邬陵桐腹中孩儿堪堪五个月,小腹隆起,早期的不适已经都消失了,如今她吃得好,睡得香,在得知孩子极有可能是个皇子后,整个人更加容光焕发。

听到金氏问,邬陵桐笑了一声:“送了一尊南海琉璃屏风,也就是图个意思。大皇子可不会稀罕我送的礼。”

金氏略不在意地笑笑:“丽婉仪的出身不够好,大皇子再是出色,也没什么太大前途,将来顶多也就是个王爷。”

邬陵桐附和地点点头,面上有些心不在焉。

“娘娘在想什么?”金氏轻声道:“虽说皇上极为看重大皇子大婚一事,但娘娘也不必为此忧虑。这毕竟是皇上儿女当中头一个成亲的,皇上重视些也是人之常情。要臣妇说,皇上更为看重的,还是娘娘腹中的龙裔。今儿各宫娘娘都去贺喜了,皇上却特意给臣妇下旨,说娘娘心思郁结,让臣妇来陪娘娘说话,也不让娘娘奔波去给大皇子贺喜。”

邬陵桐脸上便露出得意之色:“皇上恩宠,是我的福气。”

金氏掩唇笑道:“也是我们邬家的福气。”

邬陵桐略略颔首,面上却又严肃起来。

“母亲,有件事,女儿还想同您说说。”

“娘娘有何事吩咐?”金氏忙问道。

“八月的事……可还有些许转机?”

邬陵桐看向金氏,微微蹙眉道:“这段日子,我一直在想此事。要说八月勾|引大皇子,我却是将信将疑的。二婶母的教导从来克己复礼,八月她胆子再大,也不该做出这等丑事。若要我说,或许是这宫里某人,借着八月之事打我的脸,下我的面子是真。”

金氏也顺着邬陵桐的话细细思索了一轮。

“娘娘的意思,臣妇明白。”金氏轻声道:“不瞒娘娘说,八月离开燕京时,她祖母也曾来过府里问责,臣妇听她话中之意,似乎也认为八月遭难恐怕与娘娘受宠脱不了干系。只是当时她言语逼迫,要娘娘在宫中彻查此事,还八月清白,臣妇想着这是给娘娘惹事,劳娘娘心忧,便给拒了。”

金氏顿了顿:“为此,从那时起整个西府都未曾再与东府往来。”

邬陵桐不甚在意:“这不算什么,到底是同姓一家,毗邻而居,邬家分府未分家,关系又断不了。”

邬陵桐食指磕了磕桌:“我倒是觉得,母亲可帮着接八月回来。大皇子大婚这段时日,宫中对八月的流言又扬了起来,八月的名声或许确是受了些流言所损,但我们邬家可是有分量的。我再同皇上说说,在他面前哭上两句,不怕皇上不应。”

金氏有些听不明白:“娘娘在皇上面前……是要哭求什么?”

“哭求什么?”邬陵桐笑了一声:“母亲可是在跟我装傻?自然是求皇上给大皇子赐个侧妃了。”

“这……”

金氏有些不乐意:“何必帮着西府的人铺路……”

“母亲。”邬陵桐不满地低叫了一声:“母亲可别做那鼠目寸光之人。我若是有十个八个亲兄弟姐妹,哪怕是同个祖父的堂兄弟姐妹,我也不会拉拔西府的人。可谁让我们东府人少呢?”

金氏讪讪地笑了笑。

“祖父在朝中没什么建树,左不过就是顶着爵位领岁俸,除此之外,对我有什么助益?叔祖父倒是在朝中很是说得上话,可他也没了实职,人也到底老了,人走茶凉的道理不用我说母亲也该知道吧?过个几年,怕是他也说不上什么话了。父亲和几个叔父也都没什么大出息,我不拉拢几个姐妹,又能怎么办?”

邬陵桐暗哼一声:“陵桃今后是陈王妃,要是八月能做皇子侧妃,她们拉拢了陈王和大皇子,我也多点儿胜算。辈分上么,是有些乱,但皇家也不是没有过先例。这几年再让叔祖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