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园福地-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是从未有过的场景,金殿之上,最忌讳的就是有人身攻击的现象发生,别说碰到皇帝的九五至尊之躯,你吓到了皇帝也不行啊!
敢坐到那把最宽敞最华贵的龙椅之上,你以为都是仗恃的自己的武功和胆识吗?皇帝们哪一个不会在身边培养着一群暗卫,时时警戒着会被篡权谋位、弑君逼宫?
那只银白色的象牙笏,在距离阿圆的面门一掌处,堪堪被击落。
“噹——”,跌落地面的象牙笏的正中,留下了一枚小小圆圆地空洞。
仁宗皇帝勃然大怒,右手猛一拍龙椅的扶手,呵斥道:“金殿之上,马王爷肆意妄为,图谋杀人,来呀,拿下!”
他忍耐这群嚣张的老臣已经很久很久了,久到他也想熬到每一个都主动告老还乡的时刻,可是今天,当着自己的面就敢行凶,实实踩到了皇帝的底限。
甭管阿圆说的罪名成不成立,这马王爷自恃身份,敢在金殿之上行凶,那就该死!
可是,为什么九五之尊的皇帝忍耐了他们这么长时间?那自然是因为——
“吾皇息怒!马王爷只是一时情急,被这个妖妇给刺激的失去了理智,才出手的——”。
“吾皇开恩!马王爷劳苦功高,刚刚从西疆灭敌回来,吾皇切不可在此时寒了天下将士的心啊!”
……
每一次,都是这样。
仁宗皇帝的眉头皱的如同山峦峰聚,少小时继位的皇帝,总免不了要经受这样的考验,老臣们尽心尽力辅佐着你,同时,认为你还没有长大,时不时要用经验压服,要拿大道理说服。
似乎只要你不按着他们的指示去做,那就是错误的一样。
马王爷还在梗着脖子,面对着瞬间出现的皇宫暗卫,大声叫嚣:“诸位不需求情!我马国涛战场厮杀从没皱过一回眉头,现在,被刁妇攀咬又能如何?吾皇万岁想要国泰民安,难道是要从杀功臣竖威开始吗?”
好吧,其实做皇帝也挺难的,尤其是面对着数以百计的老狐狸大狐狸小狐狸,甚至还有恶狼!
这么多人一起叫嚣着闹腾,又是叩头又是作揖又是叫冤又是鸣不平的,“小老二”终于慌了神,搂了母亲的脖子“哇——”,放声大哭。
金殿之上,是从未有过的兵荒马乱。
小皇帝深吸一口气,正要下达最新的命令。
“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一声清越的男声响彻耳鼓。
这声音透着种令人安静的魔力,金殿之上,喧嚣顿消。
就连“小老二”,都止住了口,湿漉漉的铜铃豹眼,直盯向来人。
钦天监的监正,来了。
什么叫做“仙风道骨”?见识过了监正大人的神采,你就明白了。
这是一个看不出多大岁数的男人,一身灰色的道袍,穿的一丝不苟,脚下芒鞋白布袜,走动起来有丝丝缕缕的清风扬起。
头上却很随意,花白的发髻上只插了一根竹木簪子,到得金殿正中,以左手在前在外,右手在后在内,形成太极之式,行“抱拳拱手”礼:“贫道这厢稽首了。”
道教认为:左为阳、为主、主外;右为阴、为辅、主内,所以这般行礼。
谁也没有料到的是,刚刚还眼泪汪汪的“小老二”,此刻忽然笑逐颜开,身子侧向了几乎与母亲平行的老道士,两只小手拙劣的,却又那般神奇的,也行了一个道家的“抱拳拱手”礼。
半岁大的孩子,谁见过会这样行礼的?
满殿哑然。
老道士两道长寿眉下的眼睛,“霍”的放出光彩。对小皇帝稽首之后,竟然转向了“小老二”,再次恭恭敬敬、认认真真的又做了一个“抱拳拱手”礼。
“咯咯——咯咯——”,小老二手上的动作不变,嘴里还打着招呼,满脸都是欢欣和愉悦。
小孩子的模仿力实在惊人是不是?
ps:
感谢三个最亲的朋友始终如一支持寂寞,终于赶出来稿子了!
第二百二十一章福瑞童子
马公公此刻内心失落了不少,还以为“小老二”只会跟自己亲近呢,却原来是个“人来疯”,专门俘获老年人的爱心!
老道士跟“小老二”对视了半晌,忽然转向阿圆问询。
“请问夫人,这孩儿姓甚名谁?”
阿圆一头雾水,不明白怀中的孩子怎么就跟老道士监正大人扯上关系了,茫茫然答道:“这孩子——目前——无姓无名——”。
一股悲凉之感,袭裹了全身。三个孩子,至今还没跟亲爹见过面,连个名字都没有取出来。
“无姓无名——无姓无名——哈哈哈——”,老道士纵声大笑。
就连剑拔弩张的马王爷,都被监正大人这一串莫名的笑声给震撼住了。
小皇帝的脸上有了一种领悟般的表情:“监正大人是说,那段偈语——?”
“正是正是,老道一直不解,为何上一句是‘福瑞童子,无姓无名,’,现在看来,可不正应验在了这个小娃娃身上?只不过,下一句偈语‘三星开泰,天佑大宋。’还要继续推敲——”。老道士的眼睛熠熠生辉,神色举止都有些激动。
这是钦天监的上上上任监正夜观天象留下的偈语,保存在钦天监的宝匣内,一直到上上上任和上上任和上任监正西去,都没有解出谜底。
谁家的福瑞童子会无名无姓?就算是没起名字,那姓氏总是存在的吧?
偏偏这个娃儿的母亲,大咧咧就直白告诉大家,我这个孩子,无名无姓。
寻常女子,就算是这孩子是私生无父,也绝对不敢承认的吧?
小皇帝忽然爆出一声大叫:“朕懂了!朕懂了!”
偈语中言说,大宋王朝,只有等到了“福瑞童子,无姓无名,三星开泰,天佑大宋。”之时,大宋朝才能真正稳固安定。
“朕的监正大人啊,你不知道,这娃儿,乃是三胎同生,三胎同生啊!天佑我大宋朝的好时候,到了!”小皇帝手舞足蹈,从龙椅上跳下身形,奔到阿圆身边,再次对着“小老二”上下端详。
这个时代,对于上天的意愿最为重视。
老道士热泪盈眶,连呼“万岁万万岁”。
三胎同生,三星开泰,可不正应验了那句偈语?
马公公此刻恢复了精神百倍,凑到皇帝跟前继续提供素材:“恭喜吾皇万岁,朱阳县当初的呈文上面,不就写着‘双子吉祥,天降甘霖’八个字吗?那时候的大雨,就是苍天要福佑大宋朝的预兆啊!还有这金石头,不也是生育了三个福瑞才发现的?吉兆,都是吉兆啊!”
可不就是这样?小皇帝原本郁卒了多少年的一口浊气,终于缓缓吐出,既然天佑大宋,大宋江山稳固,那么,是不是就可以重新整肃一下朝纲,把自己昼思夜想的治国之策舀出来尝试一下,再也不需要忍耐那些老臣们的陈词滥调了呢?
老道士一桩心事已了,顾不得去查看那块石头到底是什么东西了,强按住内心的激动之情,对阿圆抱拳拱手:“请问夫人,另外两个福瑞,在哪里?”
另外两个福瑞,在哪里?
马王爷,现在不是一个母亲要向你讨要自家的孩儿,而是一个国君在寻找福佑他的江山社稷的祥瑞童子,你还要不要咬紧牙关死不承认?
金殿之上,再次鸦雀无声。
形势骤变之下,一下子,都没有回过神儿来。马王爷一脚踢到了铁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这一次,脚肿了破了还是小事儿,耽误了大宋朝江山社稷的稳定繁荣,那罪过可就大了!
而且之前,那妇人状告马王爷抢掠孩子,还要夺石头,莫非是早就知道了有这么一桩传说,才下的手?
那可是图谋造反杀头灭族的大罪!谁还敢招惹?
原本跟马王爷站到一起指责阿圆是妖妇的武将,也个个把脚丫子往旁边挪了挪,最后,只剩下一个右尚书谭闵,还倔强的跟老死党站在一起。
两个人,差不多的年纪,交好的时间又长,自然关系不同凡响。
谭闵,就是谭七的爹了。那个被吓疯了的少年郎,虽然被老爹从大牢里面捞了出去,到底精神上已经难以补救,现在仍然被看守在家里,继续吃药治疗。
谭闵,也是阿福的爹哦……
“启禀吾皇万岁,马王爷一声戎马,对大宋鞠躬尽瘁,绝对不会做出有误国民的事情,臣想,是不是这位夫人,被人误导,对马王爷产生了误会,其实那两个孩子是被歹人所掳,硬栽赃到了马王爷头上?”
谭尚书果然好口才!
另一边的卢左尚书却在心里打鼓,原本计划好的要跟马王爷接亲,把掌上明珠嫁给马寻欢将军的,现在又冒出一个寻亲的妻子,还有三个名头响亮的孩子,这事儿——看起来需要再从长计议了。
老道士闻听那两个祥瑞被人掳走,不由大急,好不容易才盼星星盼月亮把偈语解开了,是谁这么不长眼?找死吗?
皇帝眼中寒光频闪,冷笑一声:“谭尚书,你的儿子谭七,打小跟马寻欢长在一起,不知能否看出来,现在的这个马寻欢,还是不是原来那一个?”
上次看到阿圆的绘画头像,皇帝的心里就纳闷过,怎么就跟马王爷的模样这般相像呢?而且,马寻欢金殿受封时,那神态举止,绝对跟原来的马寻欢有本质上的不同,一个人再脱胎换骨,也不可能从气质上从言行上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在两个版本的诉说中,人们往往会选择更加奇妙的那一个去相信,小皇帝的想法,就更加接近阿圆的指控。
现在的矛盾焦点,已经可以集中在马寻欢是谁的问题上,如果真的像阿圆所说,这个马寻欢其实是冒名顶蘀的,那么,两个孩子的失踪,就一定跟马王爷有关系。
可是,如果证实了马将军就是马寻欢呢?
那么阿圆就成了一个笑话,一连串的指控,都只能被当做是痴人说梦,人家堂堂一个王爷,好生生的,非得抢你家的丈夫做儿子干什么?更甭提会抢你家的孩子!
“宣马寻欢将军上殿!”
一道口谕,再次传出金殿,传出宫门……
“啊——啊——”,小老二肚子里饿了,闹腾的时间太长,小孩子坚持的够可以的了,铜铃豹眼也开始合拢,小嘴巴打了个长长的哈欠。
阿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