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770章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770章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试内容是文武并重,一般先试弓马,其实弓为主,马因为骑兵少,为辅。弓试步射与弩踏,一是准头,二是弓力高低,弓力高者优先。再试策论,策论要求更低,只要写出一些想法,那怕文章粗鄙,也没有关系。

不能说它不起作用,武举也造就了一些将领,至少比普通胡乱选拨上来的将领要好一点。之所以未出特别的优秀将领,是量的因素,量太小,就不能产生质的腾飞。要么象后来的奥运政策,举国奥运,刻意将这些极少数选拨上来的精英人才培养。似乎在培养,兴办了武学,可这些武学是谁撰写的,尹洙等文人,他们能写出什么武学论著?整个时代重文轻武,这种大背景下,对武学与武举不重视,因此也没有出现精英培养政策。

但它是一个进步的政策,若不是宋朝重文轻武,这种公平的机制,会使许多民间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

多数人不知道,少数人知道不敢说。郑朗就是后者。

实际此次大比正好与武举绞在一起。

明年春天省试考与殿试考,同时也进行武举考。

可大比与武举考还是不同的,它分工更明确,弓就是弓,马就是马,格斗术就是格斗术,杂科就是杂科。策论并到杂科里面。

比试也有所不同,武举针对的对象是比较全面的人才,着重的是替朝廷选拨儒将。大比针对就是杀人!用武器杀人!

弓弩不仅需要弓力高低,还有准头,这个准头也不是象宋朝常见的那样,树立一个靶子,大家一起射,看谁射中的靶心多谁就是第一。而是采用了飞碟法,用厚布做成一个个飞碟状物事,校尉大喊,兵士将飞碟扔向空中,大比的兵士开始射击。

是郑朗想出来的办法。开始西府诸官不能理解,郑朗做了解释。之所以大比,是替朝廷选拨精悍的兵士,国家养兵用来做什么的,保家卫国,上战场杀敌的。但到了战场上,敌人不是象箭靶那样一动不动地站着,特别是宋朝最大的威胁还是西夏与契丹,人家多骑兵,移动速度快,不亚于这些飞碟。射中静态的靶子,到战场上未必会射中动态的敌人。

这是弓的第一项革新,第二项革新便是负重与能奔跑。弓兵多是步兵,宋朝的兵人甲虽好,太重,不能负重,就不能灵活机动的作战。不能跑更是要命的。然后是弓力,不要求象薛仁贵那样,能挽六石弓,洞穿五层盔甲,也不要求象岳飞与韩世忠那样,能挽三石弓(这是真实的数据,论弓力薛仁贵与岳飞的两倍,还是薛仁贵到了五十岁后的数据),至少要达到弓六十步射一石二斗力,弩百步射四石力(宋朝的弓弩力比,能拉起普通一石弓者,就能拉起三到四石弩)。

普通兵士没有这么高的要求,百步射弓九斗者为上,八斗者为中,七斗者下为下。弩射二石七斗为上,二石四斗为中,二石一斗为下。若连这个都不合格,回家抱老婆去吧。

为什么大比要求高,若连这个要求都达不到,何必来大比,丢人现眼?

弩法也是用了飞碟法,因为弩在宋朝得到飞跃性的进步,不但发力比弓更劲,也更快,从敌人进入射程,到冲到眼前,力大者能张四发弓箭,力小者仅能张两发弓箭,甚至仅一发。

但弩不同,宋朝有张弩人、进弩人、发弩人,颇象后来步枪发明后的三排发射,所以发射速度更密集。除了蕃兵外,宋朝的弩兵数量已经超过弓兵。可有利终有弊,弩的准头不及弓箭的准头。

因此,飞碟做了改进,变得轻软,使速度下降,增加弩兵的准头。

弓弩在改,骑也在改。

不是比赛骑马速度,那不算太多的真本事,往往一匹马的好坏,也能起到决定性的胜利。

还是为了杀人。

不但比速度,还比杀人,不会真杀人,也不互相到动手,误伤多,会有伤亡出现,这个后果郑朗不敢承担的。但有办法,于城外大比的地方,设置一些障碍,这就得看驭马的本领了,不但让马跑得快,还要求驭马平安地越过这些障碍。一路上还设下一些稻草人,上面书写各个数字,不能写名字,许多兵士多半不认识几个大字。

数字便是参赛的号码,红字是用弓箭射,黑字是用刀枪槊砍杀。每人五十个稻草人,不但要求最短时间跑完全程,还要求平安跨越障碍,以及射杀砍杀的稻草人的数量。还不能弄错了稻草人,这就要求骑兵有更好的眼力与反应速度。

西府几个大佬听后皆是面面相觑,但不能作声。

养兵是用来做什么的?不是用来杀人,难道一年花六七千贯万做摆设的,或者用来割肉卖的?

格斗术不是赤手空拳,那怕是泰森来了都不管用。那有上战场赤手空拳的。

为了弄清原委,郑朗再三询问,有没有传说中的武术东东。结果让他很失望,一些博击术,格斗技巧,强身健体的法门是有的,但传说中的武术,他问了无数勇将,一个也没有遇到。

最后叹息一声,一个金老大,一个海灯,贻害了多少老百姓。自己好歹是文化人,居然也相信这个造神说法。

上了战场必须要用兵器,所以全部使用兵器,就连杀伤力稍弱一点的普通棍棒都不得采用,至少来一个狼牙棒的啥。为了不产生死亡,刀改用木刀,枪钩槊等去掉尖头,棒去掉牙刺,还有粗笨的锤、鞭、锏,也换成木制的,但这些重量级武器战场上用得很少,倒是看到西夏一些力士组成一支八角锤军队,十分凶悍。可即便是西夏人,这个兵种数量也极为罕见。否则一支几万人的八角锤大军,休说宋军,就是契丹人也会望风披靡。

在兵器尖端处涂上石灰,还是有杀伤力,但问题也不大,外面还有盔甲,抵消了撞击力。以石灰所中部位论胜负。

就是杀人的,那怕招式使得再好看,击不中对方,为负!

至于杂术却有些类似武举,也要求一部分负重、跑步与弓马本领,这是最基本因素,但与武举不同,要求下降,只要合格,能上战场即可,主要是各自所长,比能跑能登山能游泳的可以做斥候,通信兵,懂策略的可以担任谋士,识字会算账的担任管账的将僚,等等,一一甄别出来,加以培养,就可以在军队中主持一些特殊需要。

因此与武举十分相似,但实际不是,更着重实用性,也不是培养中高层将领做出的大比,所择的仅是上等禁兵与基层将领,附从低级武将。

还没有开始。

因为对象较广泛,从禁兵开始,到厢兵、土兵、蕃兵、保丁、壮丁、弓箭手,又分成马步各三项两种,看似每一州仅选出各项前三名,实行人数很多。不过有的州连一个厢兵都没有,于是派出的人选较少。还有的州太远,如岭南夔州等处,也无法派人过来大比,仅只有几个大州府派了一些人选过来。因此,一共有七千几百名兵士赶到京城。

赵祯也没有戒意。

远处的州府有没有精兵强将无所谓,主要还是京畿数路,其次是河北河东陕西,就连江准赵祯都没有放在心上。但对此事他十分关注,朝廷花了很多钱,养了几十万保丁,这次会不会有出色的表现?

郑朗同样在担心。

这些保丁若有出色的表现,就能进一步说服赵祯裁兵,若没有,就很难说服,那么保甲法仅成一项惠民的措施,而失去其他作用。

王德用也到达京城。

主持的人得有一个得力大将坐镇。

对武艺弓箭这些玩意,就连郑朗也是半懂不懂的,不能主持。原先赵祯想用狄青来主持,郑朗没有同意。

他担心两件事。

一是狄青来到京城,会不会让赵祯用他平叛贝州,不能再让狄青立功了。听来很奇怪,事实后来赵祯让狄青做枢密使,庞籍坚决反对,狄青不听,受之。于是悲催。

庞籍是爱护之举。不是他,还没有这个玲珑心思。

这群文臣是吃人不见血的猛人,狄青到他们面前,差得太远。

狄青此时再立功,不用昆仑关大捷,有可能马上就要下放。即便是昆仑关,自己还想一道南下,将狄青的功劳抢过来。不能想的,一想让人觉得啼笑皆非。可是怎么办呢?想一想欧阳修,想一想刘敞、文彦博、贾昌朝、韩琦,以及郑朗赏识的富弼、王尧臣、包拯,就连手段高明的小吕夷简庞籍想维护狄青,但在这庞大的文人集团空前联手之下,都退却了。

二是贝州他还有一手好棋。

但不能这样说,说得理由光明正大,大比此乃国事,狄青虽立功颇多,然资历浅,担任主持过也。得选一名老将军领首,王德用乃是最佳人选。

郑朗还没有说完,早朝殿上就传出一片附和声。

这一刻根本看不到所谓的郑党、夏党、陈党、宋党与庞党。

郑朗身上在冒冷汗。

老王来到京城,别看他是粗人,很聪明的,这一点狄青不是及王德用的,所以这么多年荣华富贵,文人却人见人爱。正是因为这个聪明,虽朝廷废去执臣不得接见宾客之诏,两家还有着亲戚关系,但老王没有来拜访郑朗。

文武不同道,那怕郑朗将西府几相一起喊到家中吃酒,没有言臣弹劾。但王德用不能与郑朗公开来往密切。他终不是张亢,名门,老将,重臣,一来郑家,马上两人全部会悲催。

不过大比乃是枢密院负责的,郑朗偶尔也去看一看。

王德用看到郑朗,这才迎过来。这是在公办事,不需要回避,擂了郑朗一拳,说道:“郑行知,有出息哪。”

对这个老匹夫,郑朗很无语。

王德用又说道:“不过你将我弄来京师,操办此事,我很喜欢。”

说着大笑。

也很苦逼,他老啦,很想回到京城,那怕担任一个闲职,在京城养老多舒服。说了几句话,郑朗回去。

张方平又来了,说道:“行知,不知哪,三司越来越空,马上一点积余也没有了。”

七千余兵士,来回的差旅费,衣食住行,大比所需的物资,还有赏赐,又是好几十万贯没有了,有可能得用一百万贯。钱用得就象流水一般,张方平用得肉痛。

“再等等吧,真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