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696章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696章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赵念奴说了一句话,使郑朗脸色变得惨白惨白的,她施过礼后,伸出小拇指。小孩子的玩意,郑朗不知道,于是伸出小拇指,拉了一个勾。赵念奴拉勾的时候低声说:“郑相公,我谢过你了。”

“殿下不用言谢,这是臣的本职。”

“我决定了,我只收你一个守护骑士。”

郑朗很雷,大半天才说道:“殿下,错也,这天下所有的臣民都是殿下的守护骑士。”

“他们,我才不要呢。”

郑朗想从宣德门逃走。

幸好骑士的种种传说在西方才开始流行,没有后世影响之广,否则凭借赵念奴今天之言,还不得让多少人喷口水。

确实也是一懂半懂的,赵祯以为好玩,看着灯山说:“你在杭州是怎么弄的?”

过了很久,能将真相揭开一部分。

而且做为一个大臣,也不能披上装神弄鬼的名声。郑朗还有自己考虑,不能显得神通广大,高,必催之,容易被人做文章,于是答道:“只怕时间来不及。”

“试试看,今天朕与民同乐,看能不能抢出来。”

“喏。”郑朗吩咐人手,好在皇宫本来就有许多羊皮,除去毛,再用刀刮薄,减轻份量,人手也不愁,主要就是时间太紧。郑朗指挥着几百名侍卫与宫人抢制,诸位大臣兴趣勃勃,不顾灯会,反正明天也能看到,一起围过来看。一会儿,一个庞大无比的热气球扎好,但不是圆形的,里面用竹篾扎成一条盘龙。长龙威武,也能扎出来,可时间紧,来不及,也不易把握平衡。然后将热气吹进气球里。

郑朗找来一个大扫帚,在两个长条上写特大的字。又扎了一些彩帛花,工匠在金龙上刷上金彩。渐渐气球膨胀起来。又派人在下面制了一个吊蓝。不过这一回没有用布将吊蓝盖住。以前盖是刻意盖的,不让百姓看到,好气那些大和尚们。这一次不必,让百姓公开观看。好在宋朝对高度不是很讲究,否则樊楼都不会高过皇宫的建筑。让士兵上吊蓝,也不会有大臣弹劾。

郑朗说道:“普通物体受热膨胀,重量会减轻,包括空气,所以孔明灯能飞上天空。于是臣想,若是足够庞大,会不会能将人载上天空,就有了这个物事。”

古人往往认为空气是虚无的,经郑朗再三解释,已经有人开始相信空气也是一种物质,只是看不到。

弄了一个多时辰,才将它扎好。

郑朗说道:“那个侍卫敢上去?”

一群侍卫面面相觑。

郑朗说道:“不用怕,它很安全的,下面有绳子系着,只怕密封性不强。即便透气,它本身里面便是气体充塞,下降速度也很缓慢,对人体不会产生伤害。”

“哦。”赵祯好奇地看着这个蓝子。

“陛下,无论再安全,陛下不可上,否则明天两制官员能将臣的家也掀翻了。”

言臣一起翻白眼,吴育不是言臣,直接说:“陛下,是不可。派一侍卫凑兴即可。”

然后冲郑朗狠瞪眼睛,这个东西本来就不该出现在皇宫,你也是胡闹。

郑朗拈须不能作声,心里想,刚才你还不是看得津津有味。

但绝不是胡闹那么简单,这是开拓人们想像的翅膀,一旦宋朝从旧有的学问里拨出来,钻研科技,以宋朝的智慧,对学问的进取责问精神,科技进步会很快的。

最后一个从西北战场上下来的侍卫说道:“陛下,请准臣上去。”

外面的百姓已经吵翻了天。扎的时候看不到,但充进热气,渐渐膨胀起来,高大的身影从宣德门冒出,只看到一条巨大的金龙在宣德门后翻舞,不知道什么东西,一起往宣德门挤。连开封府维护秩序的衙役也推不开百姓,嘈杂声都传在皇城内。

赵祯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禀陛下,臣叫石彬。”

“石彬,朕许你登。”

“喏。”石彬开心地登上吊蓝。

其他的侍卫放绳子,气球越升越高,边上还闪着几十枝巧妙安排的巨烛,就象一条金龙从宫中升向天空,到了十几米高的高度,石彬依吩咐将两幅长轴放下,上书八个大字,大宋无疆,吾皇万岁。

老百姓搞不清状况,一起伏下来,山呼万岁。

四个契丹使丹瞠目结舌,赵祯则是在微笑,小小的满足了他一下虚荣心。

赵念奴一手牵着赵祯,一手牵着郑朗的手,郑朗摆了几次摆不开。感觉到小手的温暖,他手心却在冒汗。赵念奴却不觉,连其他大臣也不觉,只是紧张地看着天空。

金龙越来越小,绳子也到了尽头,不再上升了,至少此时高度有七八十米,石彬又依照吩咐,在上面放下宫女扎的彩帛花。一朵朵帛花从空中落下来,五颜六色,下面百姓再次响起万岁的山呼声。

有人哄抢彩花,赵念奴也去抢,郑朗手了一口气,立即离赵祯远远的。但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大臣看到这一幕,没有往歪处想,一是对郑朗品德的相信,二是赵念奴在深宫中,就是有啥的,郑朗能进入深宫胡作非为吗?可是这代表着他与皇上那种默契的关系,有的人喜之,有的人忧之,有的人在胡思乱想,左右彷徨。

彩帛花放完,郑朗说道:“陛下,可以让他下来。”

到了上面气流急,不怕漏气,就怕为了热闹呆得久,边上安放的巨烛火焰被风吹到羊皮上,将羊皮烧着,那会出事的。

将绳子放下来。

赵祯好奇地在石彬身边走来走去,问:“石彬,在上面看到什么?”

“陛下,看得很远,京城满城张灯结彩,气势壮观,还有人,很小,就象蚂……”蚁字不敢说,岂不是皇上也成了蚂蚁,改口道:“就是远处看不清楚,若是白天会看得更远。还有,上面风比下面大,略有些冷。”

赵祯又好奇地走来走去。

包拯进谏道:“陛下,此乃玩物丧志之术,若是元宵节偶尔把玩可以,若是在上面生起兴趣,终是不美。”

“是,包卿所言很是有理。”赵祯清醒地让下人将气球重新拆去。

郑朗也没有吭声,包拯虽说得重,但也不能不防。如果帝王将精力用在这上面,会很危险的。

大家高兴地散去。

回到家中,樊月儿也在,她高兴地跳起来,问:“郑相公,这是你发明的?”

“是啊。”

“那个杭州……”

“杭州那件物事原理与这个差不多。正是它的升空,将巨幔吊起,否则巨幔怎么可能腾空而立?”

“朗儿,你不该亵渎佛祖,不然为什么你到现在还没有儿子。”四娘说道。

“四娘娘,我没有亵渎佛祖,若是佛祖在意,相反,还会嘉奖孩儿。国家需要老释,但是真正的老释,不是那种寄生虫。”

“什么寄生虫。”

“四娘,这样吧,孩儿明天陪你们去相国寺进香如何?”

郑朗还是挨了一些口水,元宵节这一样新奇的东西,吸引所有京城百姓注意,因为轰抢拥挤,又踩伤了十几个百姓,幸好是皮外伤,于是有的言臣进谏弹劾。

郑朗老实的承认错误。

不过言臣也亲眼目睹,郑朗“错误”不严重,既承认了,也没有再追究。

契丹四位使者返回,郑朗再次进宫,与赵祯交谈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此次出使,不仅臣要平安回来。”

赵祯重重点头。

郑朗又说道:“还有,臣也想细致的看一看契丹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幽云十六州。因此,臣会与之虚与委蛇。臣写奏折回来,若是有三个之字最后一撇拖得很长,那封信即可相信。若没有,请勿相信。即便是臣的笔迹,也是托辞之言。”

“准。”

随着郭逵与张海带着一百名侍卫来到郑府。选择郭逵是郑朗主意,有勇有谋,也是未来朝廷的重将,不收复幽云十六州罢,收复也要等很久,那时候狄青他们会一一故去,只有郭逵还活在人世间。还有郭逵救过契丹皇帝的命,这份情义也在,去契丹说不定会派上用场。

张海是无义之举,听闻郑朗出使契丹后,为表示感谢,写了一份信,亲自要求前往契丹,保护郑朗安全。郑朗犹豫了好久,最后答应,并且让他选了几个同伴,但是有要求的,在军营里没有受到委屈,不然对宋朝忠心度不够,品性不算太恶的,重视义气,不贪图富贵荣华,人要机灵。让张海自己挑选。

之所以如此,一是张海是草莽之辈,不拘于俗礼,到了契丹就需要这种变通之人。二也是让大家反思,所谓的民匪,他们有多少是真正想做匪徒的?只要官府不逼迫,不逼上梁山,他们依然还是良民。

不但张海,连郭逵也命令他挑好人选,一有武力,二机灵,三需会变通,四头脑灵活。甚至数代出身忠良,这才能入选。

对此郑朗很慎重的,他绝对不想做苏武。虽忠烈,太凄苦了,不符合他的想法。正月二十,郑朗出发,赵祯亲自将他送到宣德门,再三的叮嘱,说道:“郑卿,要小心哪。”

“放心,陛下,臣这些年受陛下宠爱,无以回报,唯求尽心尽职,过得有些苦。这次去契丹,就当放松享福一段时间。”

几位宰相哑然失笑。

虽笑,可这一句也让大家感动,赵祯眼中闪过一丝晶莹,艰难地说道:“去吧。”

又对一些跃跃欲试的大臣说道:“你们若想送,便送,朕准之。”

张方平等人正等着他这句话。

许多大臣亲自从各部走出来,将郑朗送到长亭外。

郑朗站在长亭里,看着诸位大臣,说道:“我这一去,会有很长时间,诸君,当今陛下仁爱圣明,对大臣份外优柔,这样的主君千百年也碰不到一次。你们更应奋发向上,使宋朝强大,真正的万寿无疆。”

说着,一抑脖,将一杯水酒喝下。

张方平说道:“行知,来,你坐下。”

说着,从旁边拿出一个古琴,奏的不是白雪,而是阳春。在场的人一起额首,如今郑朗与范仲淹隐然为君子的两大首领,不过范仲淹更高洁,更望而生畏,是昆仑山上的雪,洁白无瑕,虽好,终是盛气凌人。郑朗而不是如此,反有许多瑕疵,但总的来说,道德高度也是无几人能及,性格温和,平易近人。德操上虽不及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