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293章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293章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首诗一出,洛阳纸贵,所有士子争相传阅。

连同契丹使者来到京城,一看真热闹,还是汉朝文化昌隆啊,连骂人都可以用诗写出来,似乎写蛮不错的,好玩,花钱让人誊抄一份下来,放在幽州宋朝使馆外面,供幽州所有胡汉百姓观看宋朝文人文化的博大精深。

……

范仲淹到了太平州。

朝中为皇帝的后宫吵得差一点动刀子的时候,太平州又发生一次神迹。

王曾怨恨,可不知道七千户给郑朗带来多大的负担。

九圩圈好,近乎神迹。

可不是去年的大圩,若那样能挤出九千顷耕地,什么灾民也安排下去。能圈出来,可郑朗不敢,那几乎会将所有湖泽全部圈进去,没有泄洪的河道,没有蓄水的湖泊,会变成什么结果?

其实圈得够狠的,原来湖泽的五成五全部变成大圩。

但是除两圩与去年的祐民圩相仿佛外,其余几圩只是中大型圩田,有两个圩只有两百几十顷,仅是景民圩的八分之一大小。

因此总耕地面积只有五千两百顷,看得周围许多官吏眼睛全红起来,可太平州最大危机到来。

得的地不少,要拿出三千四百余顷给百姓,是前年冬天的承诺,各大户要补偿近六百顷小圩的田地,只剩下不到一千两百顷。外加州府掏钱买来肥瘦不等的四百顷地,也只是一千六百顷,却要安顿七千户灾民,一户只有二十三亩地。

要么让他们等,但结果也不容乐观。

今年还能重开五六个圩,可一个比一个小,有的可能只有一百来顷。总耕地面积也不会超过一千两三百顷。

到了极限,不能再开。这些有做补偿,还有几个小圩必须强行拆掉,也要补偿,所以拿出的比例更多,供分配的不足八百顷。剩下的水面,让郑朗圈,都不会圈了。

仍然不够。

事情真相没有传出,否则灾民会“起义”。

魔术开始。

过了元宵节,十几个衣着华贵的商人来到芜、湖城。郑朗也将太平州所有的大户,二户与三户一起召集到芜、湖,带着他们来到那个神秘的作坊中。

占了一百多亩地面积,但现在除了少量建筑物,到处是空荡荡的,对此太平州许多百姓议论纷纷。

进去后,“咣当”大门关起来。

一日三餐,除了衙役送饭菜进去外,看不到一个人出来,过了三天后,所有人出来了。

一个个脸上表现很古怪,大多数带着笑容,只是郑朗看着大家说道:“你们都是老匹夫!”

全部得意地大笑,有的乐得捻胡须,有的乐得笑弯了腰。

郑朗无奈摇头。

这让他人很好奇,你们究竟说了什么,让郑知州气成这种样子?

也没有一个人回答。

随后很古怪,这些人家开始向官府交地契,达到近一千一百顷。不过有两百多顷是各个小圩的,包括那几个准备强行拆掉的小圩,还有三百顷是贫瘠的坡地,也有三百顷是大圩圩田,本来郑朗还想多争一点的,争了一天未争动,正是为这事骂这些人是老匹夫的。还有近两百顷也能取到水源,不算是贫地。

那近三百顷地不用考虑,等不起。

但官府又变出两百顷地。

这么多圩同时并起,必然产生一些变化,比如房屋,需要砖头、瓦块与木料,木材生意好起来,还有一些小型窑场,许多人家看到数圩起来,大批大批的桑苗运来,又要准备作坊,去年锦锈苑怎么做的,他们就准备怎么做。今年不会出现那么多劳力修大圩,粮食必然会外销,米店也要准备了。于是城里吃的喝的乐的玩的也兴了起来。

甚至还有铁器、药材,人多了,一万缗钱修的港口十分奢侈,停船方便,吸引一些外来的客商将货物运过来,借着青弋水之利,向宣州等内河转运。

新城渐渐有了生机。

但需要人。

每一圩起,就会少一批佃农,也要人,去年江淮丰收,从外地蛊惑百姓过来难度增加,于是蛊惑州内的百姓,主要是五等户,进城帮忙吧。这批地又让官府拿出三万多缗钱吃进一批。

和州的马知州对此十分不解,郑朗说道:“是拿了钱,可造就的是一批四等户,也是朝廷主要征税对象。一亩地仅花费一缗多钱,交于四等户五等户手中,要征去三成收成,五年就将成本收回来。缓解贫富分化,朝廷又多得了税收。只是要略略长远一些,有何不可?”

账不是这样算的,富户也会征一些,比如郑朗未考中功名之前,家中一年也要承担许多税务,但大户终是大户,想他们实打实交,是不可能的,不然不可能最后全国只剩下两亿来亩地,那四亿来亩到了何处?朝廷若有充足的闲钱,这样投资,五年收不回来,七八年,顶多十年足矣,用税务的方式收回来。也能减少贫富分化。

这是今年,到明年手中若有钱,还能收回更多的田地。

实际随着佃农难请,用人缺口增大,以及……有的大户也对田地失去兴趣。也是郑朗从他们手中要到一千一百顷地的原因之一,是等不及,等得及,还可以多讨要一点。

很神奇,一千六百顷的支配田地,陡然间变成两千六百顷。并且郑朗还似不满意,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还是不够,按照以前的分配,最少得三千八百顷,才能让灾民满意。

于是有了这条命令,大圩每户五口下者三十亩,上者三十五亩,非大圩者五口下者,三十五亩,五口上者四十亩。为了允许他们增加收入,每户让他们载十亩地甘蔗,非灾民者,为了满足粮食产量,仅能载一亩,多者官府罚没。又标注了收购价格,为使百姓放心,官府与每户人家签订协约,十月蔗民出蔗,官府给钱帛,绝不拖欠。

为公平起见,对非大圩者,因为调换,成片,组织人手,兴修水利,使灌溉变得更加方便,坡田与良田严格搭配地分下去。坡地种桑植麻,良地种粮载蔗。

收入也够了,原来一家六十多亩地,听起来可怕,产量低,税务重,农具、耕农、肥料以及种子,请短工,灾害年的损失等去掉后,所得不过两三成,三四百文钱收入,一年一户不过两十缗钱。如果找一些副业,有可能会更高一点。但遇到一个贪官,或者差役摊派下去,灾难还会再度来临。

按照郑朗制订的价格,一亩甘蔗能收入四缗钱,近收益会达到三缗。十亩地是三十缗,加上其他田地的收益,养活一家人足矣。

可是命令发布下去,全部产生怀疑。一个简单的道理,你收可以,但卖给谁?不是一亩两亩,而是几万亩,甚至十几万亩。又有措施出台,蔗种育好了,今年免费提供,还从四明高价聘请十几个有经验的蔗农过来指导,同时签订合约,只要种,一亩地先给三缗钱,到十月以蔗价偿还。不管我如何卖掉它,先给你们三十缗钱。

还用怀疑什么!

蔗种一抢而空,连带着大圩内的百姓也要了一些,不过他们经济渐渐缓过来,没有任何补贴。

崔娴在家里笑郑朗小奸巨滑,不然仅去年以工代赈,赚取的近二十缗钱远远不够的,赤贫人家,不是给一些衣服被子用具就能解决,还有耕牛、农具与房屋,今年熬到秋后收成到来之前的粮食来源,肥料,种子等等。

有了五十缗钱,才基本上度日。

一个先给,一个后给,性质不同,老百姓熬过最难的一道难关,甘蔗也推广下去。

不过知道此事争议会很多,崔娴也没有多说。

具体情况写了一道奏折递到京城,我无奈了,只好用此安顿灾民,否则挤不出地来。

当时朝堂上正吵得不可开交,也没有人有心思管他。看似很有争议的事,居然奇迹般地通过。然后又劝灾民,你们手中有了钱,是不是要买一些猪崽,小鸡小鸭的养一养,改善伙食,又能增加收入,还有肥料来源,特别是甘蔗,更需要肥料。

这个灾民深有体会的,去年到两圩参观过。

副业有了。

夏收来临,看到油菜移载的好处,不但太平州在载油菜,其他各州也在载油菜,将饼肥派小吏从各个油坊里收回,有官府的,有私人的,又让十几个蔗农宣扬需要饼肥。

象这样大规模载甘蔗,在太平州几乎是破天荒第一回,不仅说要饼肥,说是上面要撒麦麸百姓也相信哪。甘蔗长势不但有了,甜度也有了。但成果要到秋收,要到明年开春才能完全揭开。

范仲淹来的时候,能看到一部分。

没有去太平州城,先来到芜、湖县城。某些时候也将郑朗当作了一个小兄弟,看一看,饶州有大湖有大河,说不定学习一些经验,给地方百姓造福。这时的芜、湖县城已很有看头,出现了许多丝织作坊。去年就在育桑苗,量太大,必须本地所出。正好两圩桑树渐大,要剪去上面的桑枝,使桑树横向生长,桑树也没有真正长起来,就着下面稀疏的地面,截枝育苗。

正好春天一道移载到各圩各坡。

范仲淹到的时间是六月,这些小桑树也未长大,可产出来的桑蚕十分可观,到明年会更可观,后来才会到了大成,现在作坊盈利不多,主要为了手艺熟练。

是最先起来的支柱产业。

也有其他的店铺,陆续住进来许多百姓,不象去年郑朗来的时候,到处是空屋子。

还有,就是在拼命盖房屋。

范仲淹请了一个当地的百姓,说道:“来我到老县城看一看。”

当地老百姓也不认识他,将他带到老县城,比较了一下后,范仲淹久久不语。有些耸人听闻,短短两年间,一座县城规模几乎扩大了五六倍,还有房屋在向远处延伸。

站在哪里久久的不说话,王曾十二字真言给他启迪很大的,最大的思想转变,就是做实事。争来争去有什么用?到头来两败俱伤,还误了国家。因此开始沉思起来,有的能想明白,有的想不明白,有的认为自己还能让它更加完善。

又到物格院看了看那十几样稀奇古怪的东西,观者如山,几乎所有到芜、湖城游客第一首选,现在景致变得很漂亮,南边湖边修起几个凉亭,还有几道水榭,一弯石子路,两排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