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傲气凛然 >

第130章

傲气凛然-第130章

小说: 傲气凛然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车顺着新修的宽阔公路使出五六公里,仍没有停下的意思,杨庶堪四处看看,再望望开始变暗的天色,忍不住大声问道:“你这是带我去哪儿?”

萧益民直至前方坐落在金色稻穗中的两排房子:“就到了,我们一起到前面村子去坐坐,喝杯茶吧。”

杨庶堪皱起了眉头:“你搞什么名堂?”

萧益民指着路边一片片泛出金色的稻穗的田野:“这片地方叫上清弯,原有住民十二户,田地两百五十多亩,其余全是乱石滩和长满荆棘的山包,几乎每年涨水都被淹,我们工兵营去年冬天修公路经过这里,看到周边几个村日子过得都不错,唯有这个占地最大、田地却最少的村子过得最苦,于是报上司令部政治处,把这个村子当成我们边防陆军的‘军民共建试点区’,仅用十五天时间,工兵营和司令部两千余边军弟兄带着数千俘虏,开出了七百八十亩田地、修好四个十亩左右的鱼塘,搭建了三排简易住房,并经过十二户人家的一致同意,安置三十户共一百零六个无家可归的川北灾民。我已经三个月没来了,借此机会请苍白兄一起来看看。”

杨庶堪不屑地笑道:“向我宣扬你的功绩和理想社会?”

“不好吗?苍白兄,你还记得一年中每个季节地里该种什么吗?还记得稻谷、玉米、黄豆、红薯的亩产量吗?知道早稻和晚稻的区别吗?如果你都不记得,恐怕其他那些国民党员们更不记得了……不能总想着怎么向人民伸手要钱吧?”

萧益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提问。

看到杨庶堪尴尬的样子,萧益民吩咐马车停下,拉上杨庶堪跳下车走到大路旁,跨过路沟踏上田坎才停下。

萧益民随手扯出一根稻穗递给杨庶堪:“苍白兄,你看看,和你巴县老家的稻子有何区别?”

杨庶堪接过看了好一会儿:“这稻穗好像挺长的,茎干似乎粗壮好多,是不是从南洋引进的优良品种?”

萧益民向闻声跑出家门的一群农民招手:“老贵叔,来来!我给你介绍个大能人!”

身体黑瘦的老贵叔大声应了一句,满脸惶恐的跑过来作揖:

“萧司令来了,哎呀、哎呀……先进家坐会儿,怎么也得先喝口水啊!”

“不忙,老贵叔,我们这位杨秘书长老家在巴县,也是贫苦人家出身,只是从小一心读书,很多年没回家了,不知道这稻子和他老家巴县的有什么不同,你给说说吧,我也不是很清楚。”萧益民和蔼地说道。

一群男女老少似乎都不怕衣着随意的萧司令,很快围过来询问萧益民和包季卿等人吃饭没有?埋怨说干嘛不说一声就来?老人低声吩咐儿孙快点去泡茶端来。

随后,老贵叔客气几句,颇为自豪地扯起一根稻穗:“多亏萧司令托人从广东带回好稻种,别的村子不敢种,我们这村子五百多亩生熟水田全都种上了,山包上还全都烧荒种上了蜜桃,军校的官兵们每个月都为我们运来几百车的农家肥,这才有了这个丰产的好兆头。”

“周围十几个村子看到我们的稻子,再看看他们种了几十年的稻子,一个个后悔死了,各村都求我们留点儿稻种给他们,他们说宁愿拿五倍的白米来换,哈哈……还有,萧司令说了,等明年大邑县的化工厂把杀虫药和化肥生产出来,我们每亩田的产量还能提高两三成啊!”

杨庶堪吓了一大跳,他非常清楚其中的意义,当即和颜悦色地问道:

“老贵叔,你估算一下,今年每亩水田的收成能有多少?算谷子算打出来的白米都行。”

老贵叔频频点头:

“就算谷子吧,我们几十家男人都估算过,看着长势和稻穗的结实,每亩至少能打五百五十斤干谷子,比周围村子高出一两百斤绝不成问题,收完谷子接着种晚稻,种子还是萧司令帮弄回来的广东晚稻良种,听说广东那边也是经过五六年试种,才选出两种最好的稻种来,哈哈……按眼下这几百面早稻估算,只要不遭灾就能打下五六百斤干谷子,一亩地一年两季稻子种下来,至少能顶的上寻常一亩半地啊!”

杨庶堪心里非常震撼,四处遥望一圈,再次转向老贵叔:

“老叔,刚才萧司令已经和我说过村子的情况,我想问问,这半年都没有收成,你们吃什么?”

“打鱼啊!”

老贵叔急忙转一圈,指指房子廊檐下摊开的渔网,又指向西面的清水河:

“边上就是清水河,绕着村子有四道湾,鱼特别多,军校的一帮长官送给我们每家两张渔网,还有上千只鸡鸭鹅苗,我们每天打到的鱼和甲鱼都卖给军校和骑兵团去,价钱和城里一个样,换来的钱足够每一家买柴米油盐了。”

“还有啊,几千官兵帮我们挖好了几十亩鱼塘,我们每家都养鱼、养鸭子和灰鹅,富裕点儿的十几家已经买来猪仔了,全按照萧司令送来那本农书做,叫什么……”

“爹,叫立体种养!”人群中八岁的小女孩大声提醒。

“对对……就是养猪、养鸭和养鱼在一起,养鸡和种果树什么的在一起,用鸡鸭鹅粪和猪粪种菜养鱼,几个月下来,不但卖了两轮青菜,鱼塘里的鱼也长疯了,乡亲们都说萧司令的办法好,以前半辈子都白活了,想想以前的浪费,就心疼啊!”

老贵叔望向萧益民,眼里满是感激,到现在他和乡亲们都想不通,一直在城里长大的萧司令,怎么会懂得这么多农事。

杨庶堪不相信地望向萧益民:“你也懂农事?”

萧益民嘿嘿一笑:“不但懂,而且懂得比很多人都多,小弟还参考欧美各国发表的农业书刊,写了一份七万字的农业发展报告,对美国、德国和法国等先进国家的农业技术进行概述和对比分析,结合本省实际提出一系列建议,省议会组织农业专家小组经过半年评估,已经采纳了其中大部分,而且做出了五年农业发展纲要,争取在五年之内,将科学种养推广到全省每一个村镇,明年元旦合并的四川大学也要增设农学系,哈哈!”

杨庶堪捏着手里的稻穗沉思起来,萧益民看到天色就要全黑,连忙与热情的老贵叔和乡亲们告别,承诺秋收的时候一定来喝杯酒,这才在上百热情朴实的乡亲目送中离去。

回去的一路上,大家都望着两旁的景色没说话,即将到达军校大门的时候,沉默了一路的杨庶堪才开口问道:

“一鸣,不得不说你的政治教育卓有成效,也非常独到,你的边防军确实像你所要求的那样,没忘记自己来自于人民,这种军民共建方式是我闻所未闻的有效手段,非常值得革命军队借鉴,只是我还不知道,像刚才那样的军民共建村子,你们边防军提供帮助的有多少个?你们是否会一直做下去?”

萧益民回道:“大约七十个左右,我提出的‘军民共建’是个不容更改、必须坚决执行的政治命令,只要我在位一天,我领导的军队就必须做下去,而且要创造性地去做,当然了,遇到战争除外。”

“你对麾下各部有何具体要求吗?”杨庶堪像是很感兴趣。

萧益民点点头:“不但有原则有目标,而且非常细致。基本要求是,驻扎各地的每个团,必须建立三个以上的军民共建村,根据司令部政治处的最新统计,绝大部分共建的村子都有了很好的发展,康定地区也一样……”

“我们派出的工作队为当地的医疗卫生、畜牧业发展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成都和周边二十几个县的三分之一牛羊交易,来自我们工作队负责的川西各地,大量布匹、煤油、农具、药品、书籍甚至武器弹药,通过我们派出的十个工作队进入西川各少数民族地区,川西各族部落对我们边军从最初的害怕和仇恨,到如今的信任、欢迎和支持,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所以我很自豪!”

“下一步,我们民主党也会介入这一行动计划,向党内富绅和慈善人士募捐,用以修建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和公路,大力促进商品流通,发展地方经济,承担起带领各民族走向文明、走向富裕的重任,争取五年之内,在川西地区每个县都设立民主党分部,让川西地区成为我们的根据地。”

杨庶堪长叹一声,颇为灰心地问道:“你当真决定不与我们国民党合作了?”

萧益民有些奇怪地反问:“怎么会呢?合作还是需要的,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嘛,今天之所以走这么一趟,是想借苍白兄之口,把四川边防陆军和四川民主党的所作、所为、所想带回去,也好增进彼此间的了解,我们四川民主党不但要捍卫自己的利益,同时也要捍卫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我们力求在全体党员中树立起这样的信念:真正地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某个人某个集团的利益凌驾在国家民族之上,这样才能获得广大民众的支持。”

杨庶堪苦笑着点头:“我想,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明白就好,回去继续喝,咱们边喝边谈,谈点儿具体的合作意向与合作方式,怎么样?”萧益民建议道。

杨庶堪想了想:“好吧,我带来的任务一个都没完成,再不借此机会说出来,恐怕今后就没机会说了……”

第136章 山雨欲来(上)

萧益民与杨庶堪进行一次推心置腹的夜谈之后,便把杨庶堪交给刚从北京返回的民主党主席张澜。

张澜与杨庶堪本来就是老朋友,两人之间无论谈什么,都不存在吵翻脸的问题,何况如今的国民党内部矛盾重重,实力大损,再怎么谈也只能围绕党务合作进行,要想在其他方面展开合作,也要看是否拿得出本钱。

几年来屡屡吃亏的、逐渐回归现实的四川本土势力,再也不是几句激动人心的口号、几张不值钱的委任状所能够打动的了,所以在一周之后,杨庶堪只能依依不舍地抱憾离去。

进入六月,借到四国巨款的袁世凯开始进行一系列复辟的准备工作,导致全国各地起义不断,在华利益受到损害的欧洲列强驻华使节抓紧机会,加紧对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