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威龙中华 >

第127章

威龙中华-第127章

小说: 威龙中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C娑郧康械陌В脖乘徽健:驳钠锉际蔷镁吵〉睦媳诓焕那榭鱿卤⒘送缜康亩分尽U蕉方械募ち叶锌幔笈勘笸觥:猜什糠种髁谷换鞔┝苏嬖己菜苟俦诺慕ァU娴拿谰淮虻美2怀删拇μ哟堋H欢Χ钠锉磐黄屏撕脖诺牟嘁矸老叽硬嗪笸蝗牒脖拧:驳恼笙呷姹览#慷颖灰磺形P铱鬟蕟o舰队及时赶到,利用舰炮对胡安进行支援。美军在炮击之下损失惨重,不得不远离海岸线,胡安得以在海边重新组织部队。

当天夜里至第二天白天,胡安在海军的掩护下登舰撤离。美军惧怕舰炮的威力和胡安兵团彪悍的作战风格,没有展开追击,听任胡安离去。此战结束,胡安兵团损失了一半兵力。双方各阵亡5000。

2月底,胡安兵团从海路撤退到唐城接受休整。胡安在加利福尼亚的作战虽然没有改变唐城不利局面。但是有效的遏制了美军的进攻速度,最重要的是北美红军的士气得到振作,为接下来的城市保卫战赢取了宝贵的时间。

但是唐城的形势依然令人担忧。美军在波兰特以南已经集结了20万人,还在继续增兵。而波兰特的守军只有10万,身后的唐城已经没有更多的兵力可以支援。鉴于这种形势,刚到唐城的汉斯以军事顾问的身份建议汤姆继续向北撤退,撤退到西雅图重新布置防守。汤姆以南京最高军事会议决定在波特兰防守为由拒绝撤退。汤姆的南线兵团参谋长吴届生很同意汉斯的建议。西雅图西面濒临大海,红军可以充分利用海军的优势帮助防守。汤姆也知道在西雅图防守的优势。他拒绝这个建议的原因很复杂。好不容易稳定下来,再撤退会影响刚刚恢复的士气;他想节节抵抗尽量为唐城争取时间。再说,波特兰背靠哥伦比亚河,一样可以得到海军的支援。

还有就是面子问题,现在西雅图的城防司令是杨虎生,当初是汤姆故意将他排挤出南征兵团让他防守西雅图,谁能想到这么快汤姆就撤退到了西雅图。这对汤姆来说是极大的羞辱。所以他坚持在波特兰防守。

第十六节 普奥战争

鉴于红军取得了制海权,可以在美军后方登陆进行偷袭作战。胡安的教训深深的刺激了美国政府最高当局。林肯和一些陆军将军希望联合舰队能够尽快结束休整,主动出击遏制红军海军。南方军队的统帅李将军希望全面加强加利福尼亚沿海的兵力部署。可是格兰特否决了这些建议。他要求联合舰队继续留在洛杉矶等待时机。至于海防,他建议除了进一步加强交通枢纽萨克拉门托,对其他地方只须加强监视。另外他命令在犹他州的盐湖城再建立一个南方部队和北方部队的运输枢纽。盐湖城在美国连接两大洋铁路的中段,从盐湖城到波特兰有一条还未建成的铁路,其中一些路段已经可以通车。格兰特的预想是,要在远离海岸线的内陆再建立一条运输线,这条运输线不但可以逃避红军海军的打击,更可以大大节省运兵到唐城的距离。他给林肯建议,现在就开始召集工人,准备施工材料,等到1个月后天气开始转暖立即开始动工贯通盐湖城到波兰特的铁路,边施工边使用。

当然南方并不是很赞同格兰特,出于政治上的原因。李将军又提出南方军队不继续北上,负责后方的防守,攻击任务全部交给北方军队。南方这个时候抛出这样的难题,是带有明显政治意图的。因为到目前为止所有南方部队都是格兰特在指挥,这样不符合南方政府的利益。

为了团结南方政府,格兰特主动提出,美军除了现在的西线兵团,再成立东线兵团。西线从旧金山、萨克拉门托沿太平洋海岸线直至唐城。东线从盐湖城至波特兰、西雅图和唐城。南方的李将军担任西线兵团司令,指挥西线所有南方部队和北方部队。格兰特担任东线兵团司令。东线的所有兵力全部都是北方军队。格兰特做这样的让步让人意外。毕竟西线兵力庞大,南北双方大约有20万。北方的米德将军、南方的博雷加德将军还会率10万人增援西线。而东线只有6万人不到。只有库奇将军(北方)的3万人负责增援。另外东线的行军路线难度大,只有小部分路程可以利用铁路。

对于这样的安排南方非常满意,3月1日,格兰特调任东线兵团司令。李将军在西线走马上任。

格兰特这样的布置很有战略眼光,为战争的长期进行做好了准备。海军避敌交战,除了实力不如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能将中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拖在北美不能动弹。以盐湖城为后方基地,进一步加强了美军东西海岸的联系,还能躲避红军可能的后方骚扰和打击。建立东线兵团除了能团结南方政府,还可以对唐城形成钳形攻势。格兰特预见到,唐城将极难攻取,除非美国能够重新掌握制海权。唐城西临“唐城内海”,中国海军可以从“李健海峡”(胡安·德富卡海峡)进入唐城内海支援唐城。唐城南面和东面有唐城河(Fraser)的保护,而且唐城河与唐城内海相通,海军军舰可以在河上任意穿梭。唐城就像被罩上了一个U型防护圈,有这样的地理优势,只要加上适当的防守,美军很难攻克。所以他觉得战争不会这么轻易结束。

3月8日,奥军主帅贝奈德克为躲避普军夹击,决心向南渡过易北河,可是奥军还没有来得及渡河,普军第一军团赶到。决定性的会战在科尼西格雷兹附近打响了。

当时由于第一军团和第三军团都是搜索前进,所以当普奥两军相遇的时候,第一军团主帅卡尔亲王并不知道遇见了奥军主力。两军稀里糊涂的打了起来,面对第一军团的正面攻击,由于地形有利和炮兵的有效支援,奥军很快挡住了普军的进攻,并且展开了反攻击。战斗深入进行之后,双方都估计到遇见对方主力了。战况也因此越来越激烈,双方都投入了所有的兵力作殊死一搏。

由于兵力悬殊,第一军团渐渐不支,请求派预备队支援第一军团战斗,并要求附近的第三军团立即投入战斗。毛奇拒绝了第一军团的请求,事实上,毛奇的决策是正确的。他之所以用第一军团去作正面攻击,是要以此吸引和牵制奥军主力,而第二军团可以乘机攻击敌军的侧翼和后方,实行南北夹击。只要奥军在第一军团正面投入的兵力越多,战斗的时间越长,普军的两面夹击就越容易成功,胜利的把握就越大。在战斗刚开始便使用预备队显然不合适。

两天后,俾斯麦和君主一同来到了离科尼西格雷兹附不远的一个山顶上。君主的到来激励了正在作战的普军士兵。君主快70岁了,他有50年没有未曾看见过战争。这时他浑身的血液开始沸腾。但是当炸弹地处炸裂的时候,俾斯麦哀求将军们把君主送出火线之外。可是将军们即骄傲又固执,他们既然是军人,就不会对君主说危险。罗恩将军说:“君主喜欢到哪里就到哪里,我们无权干涉。”俾斯麦看着君主附近就有十个披甲骑兵和十五匹战马正在血泊中翻滚,只能自己上前对君主说:“如果你在这里被炮弹打中,我们打胜仗的快乐就变得毫无意义了!请陛下赶快退出战场。”在炮弹的呼啸声中,威廉听从了俾斯麦的劝告,在俾斯麦的陪同下远离了炮弹的射程。

不久俾斯麦却自己返回了战场,他骑着一匹栗色大马,穿着灰色外套、带着钢盔,两只大眼睛放射着光芒,神色非常怪异,仿佛是从冰冻北方来的巨人。当他从大批阵亡将士的尸体中走过的时候,突然很有人情味的对副官说:“将来有一天,赫伯特(俾斯麦的儿子)也许这样横卧在杀场上,想起来令人心痛。”

俾斯麦找到毛奇,关切的问他:“我们已经抓住手巾的一角,你知道这条手巾有多长吗?”

毛奇回答:“不知道,至少有三个师团,也许是敌人全军。”说这话的时候他用了信心十足的口气。

俾斯麦满意的点点头,难得的笑了。

如果薛福成能够看见他的笑容,一定会把这形容成赌徒赢钱时的尊容。

12日,第三军团在侧翼投入了战斗,但是奥军成功的挡住了普军进攻。奥军主帅此时也明白,撤退已无可能,如果不能及时结束正面的战斗,自己将腹背受敌。奥军孤注一掷,倾全力进攻正面的第一军团。毛奇终于将总预备队派上了前线。普奥两军展开了空前的大兵团会战。

13日,太子的第二军团还没有赶到,普军随时面临着崩溃。

俾斯麦再也没有笑过。私下里,他苦恼的想,一向与自己不和的太子不会耍弄自己吧?

3月12日,巴伐利亚王国首都慕尼黑陷入了恐慌之中。法尔肯施泰因挥师南下没有将主力用于进攻符腾堡州,而是将西线主力东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势在纽伦堡击败巴伐利亚军队主力,俘虏了巴伐利亚王太子路德维希。然后迅速南下包围了慕尼黑。因为普军动作突然迅速,已经从意大利调到多瑙河流域的奥军来不及反应,而慕尼黑又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城市,巴伐利亚国王马上宣布慕尼黑为不设防城市,所有军事人员放弃抵抗。国王让王室人员化妆后秘密出城,混在逃难的人群中逃离慕尼黑。自己却不愿离去。

13日清晨,普军进入慕尼黑。

3月的慕尼黑依然寒冷,普军进入城市后对城市进行戒严,禁止人们自由走动,对王室人员进行了搜捕。

奥军主力就在多瑙河下游,正在向慕尼黑急速前进,离此100公里。战争随时会在慕尼黑爆发,城外的一些居民扶老携幼离开慕尼黑躲避战争。许多人前往西南方向的施万高山区,那里仍然有国王的军队。

14日,慕尼黑东面城外能清晰的听见远处隆隆的炮声,城里的普军不断的向城外调动。城里很多居民涌上街头准备逃离家园,城市西面挤满了准备出城的人。到了下午,人越来越多,普军无法控制局面,最后只能放任这些人离开慕尼黑。

离城不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