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趁着这工夫,刘庆恩一口气吃下了德国商人在鄂库存的一大半,并更新了部分机器,发电机、蒸汽机都换成了最新式德国机器,大量兵工物资源源不断从各处汇聚到武汉,仅硫磺一项就可维持数月生产,尤其是汉阳兵工厂目前尚无法自制的机关枪子弹头,囤积量已足够共和军打几场较大规模战役。
指挥工人卸下发生故障的电机,刘庆恩正欲亲自检查一下电线,一个工友匆匆跑到他身边,俯下身向蹲在地上的刘庆恩喊道:“刘头,冯技正在哪里?”
冯技正就是刚从美国回国的冯如,由于他在美国就干过几年技术工人,技术很不错,再加上现在飞机厂正在筹备,没有开工,冯如整天无事可做,便自告奋勇到兵工厂帮忙,刘庆恩便让他做了“技正”,带着十几个已出师的学徒工,专门仿制一些简单的机器,以便进一步提高兵工厂的产量。现在德国答应出售的多数机器尚未运回国,兵工厂只能因陋就简,自己想办法制造机器,好在技术力量是现成的,钢铁也不缺,一些简单的机器还是能够自制的。
刘庆恩头也不抬,只是扬了扬手,指指外头,说道:“在模具车间。”
那工友急忙转身跑去,一转眼就不见了踪影,片刻之后,冯如兴冲冲跑到刘庆恩身边蹲下,拿起一块棉纱,擦了擦油腻腻的手,大声喊道:“刘头,对不住了,那几台机器我不能帮你造了。”
“啥?”刘庆恩仰起头,冯如的广东话口音太重,他没听懂。
冯如拿出笔记本,用铅笔写下几行字,刘庆恩这才明白他要说什么,接过笔记本,与他笔谈。
“为何不能造了?”刘庆恩问道。
“总司令准备再次入川,调我去四川,组建飞行队,西征满清顽固派。”冯如兴高采烈的写道。
刘庆恩颇感诧异,又问道:“总司令要再入川西征?日本人他不管了?你的飞行队不是要去九江侦察日本舰队么?”
赵北的“春分通电”很大的提升了兵工厂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就连刘庆恩也激动得几夜没睡好,这些天来加班赶制武器弹药,众人心里多半存着的心思是与日本决一死战,出出庚子国变之后积聚在胸中的这口气,差不多快把四川的赵尔巽给忘了。
工友们忘了赵尔巽,可是日理万机的总司令却没有忘记四川,自从“蕲州惨案”之后,四川的战事已停顿了近二十天,利用这段时间,共和军已在重庆囤积了足够的军用物资,足以保证川西战役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由于总司令的强烈反英、反日立场,英国已开始对赵尔巽进行军事援助,来往于长江与川江之间的那些英国小军舰这段日子里一直充当着运输船的角色,大批英国步枪、弹药正源源不断的武装着赵尔巽的部队,而且英国汉口领事频繁的往来于四川、湖北之间,袁世凯也往武汉拍了电报,示意共和军可以放缓征川脚步,种种迹象表明,英国政府似乎是在撮合袁赵合流,以此打压共和军势力。
所以,川西战役的发起日期已不能再往后拖了,多拖一天,共和军的进军阻力就多增加一分。
当然,这些军事决策不是刘庆恩这个技术专家可以过问的,正因如此,他才会对总司令突然做出再次入川的决定感到奇怪。
“日本政府立场软化,德国、美国、法国、奥国都来调停,日本舰队已退回长江口了,中日关于‘蕲州惨案’的交涉已正式开始。”冯如写道。
刘庆恩更觉奇怪,前几天日本还在报纸上叫嚣要大举出兵东北,怎么现在突然就退走了?
不止是刘庆恩觉得奇怪,当租界出版的外文报纸将日本舰队退回长江口的新闻报道出来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奇怪,变化无常的国际外交让他们有些无所适从。
只有赵北没觉得奇怪,因为这本来就是德国领事答应他的事情,由德国领头,联合美国、奥匈帝国出面进行调停,以便尽快结束这场纷争——————毕竟,以共和军目前的实力,确实不足以对抗日本,这一点,赵北心里比谁都清楚,而德国领事也同样清楚,如果共和军这个抱着强烈“反英情绪”的地方实力派被日本干掉的话,将对德国的远东利益造成损害,所以,德国很有必要出面调停。
在德国人看来,共和军就好比是一只跳蚤,虽然咬不死英国,但至少能让它痒得难受,这只有用的“跳蚤”绝对不能轻易被人捏死,如果有可能的话,德国人还打算将它喂得更强壮些,以便将英国咬得更难受,而且,这只跳蚤不仅可以用来咬英国,也可以用来咬袁世凯,只不过,对于袁世凯来说,这是一只特大号的跳蚤,被它咬上一口的话,那后果就不好说了。
总司令的反英表演毕竟只是一场做秀,适可而止的道理他也是懂的,德国也不希望好不容易在远东找到的反英小跳蚤被拴着英国狗链的日本狼狗捏死,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决定适时收手。
德国联合欧美强国出面调停,日本政府也只能服从。
这就是国际政治,谈判桌上都是有教养的绅士,但在谈判桌下却是你踢我一脚,我还你一腿,挨了打还不能叫出声,否则就是对国际“正义”的藐视。
日本还不敢公然藐视这种“国际正义”,因为它实力不足,虽然它曾经击败过中国,也击败过俄国,但那都是在列强支持下的行动,离开了列强的支持,它什么也不是,日俄战争的胜利固然让日本举国上下精神振奋,但同时也引起了列强的警惕,一个强大的俄国不是西方需要的,一个强大的日本也不是西方需要的,对于列强来说,远东地区绝不能出现一个亚洲霸主,无论是俄国还是日本,只要挑战了这个底线,就等于和列强走上了对抗道路,那么谁也不能保证不会再爆发一次日俄战争,而这一次,西方列强支持的就不会是日本了。
日本真正摆脱列强的控制还要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之后欧洲列强的衰落和日本在战争中发的战争财使得日本真正开始主宰东亚事务。
就历史层面来讲,必须承认,日本运气很不错,而且这个时代的日本政府还拥有一批比较理智的政客,宪政精神也没有被武士道所完全取代。
或许,只有一位穿越者才能改变这一切吧。
赵北有信心改变这一切,所以,他抱住了德国的大腿。
出面调停的是德国、美国、法国和奥匈帝国,虽然他们的行动一致,但出发点并不相同:
德国是新崛起的列强,虽然它的海军还不能与英国海军对抗,但也是不容忽视的存在,而它的陆军更是傲视天下,整个欧洲大陆,没有哪个国家敢拍着胸脯说能与德国陆军单独对抗,日本就更不能了;法国,虽然陆军、海军都比不上德国,但“金融帝国”的称号不是虚的,它不仅是日本的大债主,也是俄国、中国的大债主,日本与俄国在中国的行动绝不能威胁到法国的远东利益,如果日本与中国大打出手,将严重威胁法国在华金融安全,这是法国参与此次调停的主要动机;至于奥匈帝国,在华势力比德国更微不足道,但考虑到它是德国的应声虫,而它对巴尔干地区的领土野心也不得不仰仗德国的支持,因此,参加此次调停就很顺理成章了,而且若是调停成功,也可彰显它的大国风范;美国参与调停的动机也很简单,那就是商业秩序,如果中日之间在这个时候发生大规模战争,将严重影响美国商品的销售,使美国的经济衰退雪上加霜,再加上美国新总统的对华新政策,以及与日本在东北地区商业利益上的龃龉,决定了美国政府的立场,而且美国商人一直觊觎着粤汉铁路,如果能够调停中日争端,或许可以给中国人一个好印象,由美国商人承办这条粤汉铁路就可以名正言顺。
四国联合出面调停,日本不得不给些面子,于是舰队撤退,立场软化,开始与袁世凯政府进行马拉松式的谈判,以便在谈判桌上得到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理所当然的,谈判对象不是共和军,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袁世凯政府,都一致认为赵北的共和军是个“刺头”,让该势力插手谈判,只会把事情搅黄。
虽然谈判没有邀请自己,但赵北并不介意,趁着这难得的“和平”时机,他决定尽快解决四川赵尔巽,将四川掌握在自己手里,于是,便有了第二次西征。
第一次征川之战,共和军已经占领了重庆,本打算一鼓作气拿下成都,但日本人横插一杠子,迫使赵北不得不暂停在四川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仅派出少量部队扫荡已光复地区的顽固势力,巩固已有地盘,为了防备日本袭击,连本打算增援四川的第二师都停止了西进。
现在日本舰队已撤退,湖北乃至长江地区的紧张局势有所缓和,第二师已奉命再次西进,目前已抵达四川门户夔门,更多的革命卫队也赶到四川增援,第二次西征已是箭在弦上,为了保证西征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了检验一下这个时代飞机的性能,赵北一纸调令,将共和军唯一的飞行员冯如调到西征部队,组建飞行队,随军行动,至于另一位航空先驱谢缵泰先生,考虑到他是理论家,驾驶飞机不是他的长项,所以就留在武汉,继续为飞机厂的组建奔走。
日本舰队的撤退对于共和军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同时也有一个让人郁闷的消息,原本信誓旦旦要来投奔共和军的汤乡茗不来了,不仅他不来了,他麾下的那支中国实力最强的江防舰队也不来了,袁世凯的一纸委任状,汤乡茗成了中华民国的海军部总长,他的兄长汤化龙也正式走马上任,取代王士珍做了江苏都督。
看起来,总司令曾经挥舞的那顶“四川省长”的帽子还不够诱人,汤氏兄弟没有上钩,或许,袁世凯抛得饵更诱人一些,毕竟,袁世凯代表着中枢权力。
舰队不来就不来吧,总司令并不太在意,毕竟,海军是贵族军种,以共和军政府现在的财力,很难在保持一支强大陆军的同时也保持一支大规模海军,而且现在的战略重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