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左诸人带着各自的门生管事,分别住在相距不远的四个宅子里;荀羡和王羲之、两郗、一谢一一告别,然后会合了兄长荀蕤回转住处。
用过晚饭,荀羡、荀蕤兄弟二人褪下宽袍,袒胸露肚坐在庭院纳凉,荀羡将青兖风情人物一一向荀蕤详细介绍。两人正叙着入巷,院墙根在咕咚一声响,一个黑影跃了进来。
荀蕤吃了一惊,刚想开口喊人,被荀羡拦住了。
荀羡经历了好几次生死阵战,胆气颇豪,遭遇意外并不惊慌,盯着黑影沉声问道:“什么人?”
“荀大人。是戴某——”黑影在身上扑打了一阵,随后从容走过来,对荀羡、荀蕤作揖行礼,道:“戴施戴行义见过二位大人。”
“行义啊……勿须多礼。来——请坐。”
荀羡松弛下来,将戴施介绍给荀蕤。
荀蕤谦和道:“原来是向令则献计的义士。好,北地有汝等忠臣义士,实是我大晋之幸。”
荀羡引着戴施坐下后,问道:“行义为何如此举动?羡已交代过门上管事,行义随时来随时可进。”
“戴施并非担心被府上阻拦,实是为了遮人耳目,身处新义军腹心之地,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这话在理。行义此来,找荀羡可是有事?”
“适才军帅府通知,各地流散民众需集中定居,以便于组织护卫;襄邑的几百乡亲也要迁往孙家坞;因此戴施需要赶回陈留,组织乡亲搬迁,这一去只怕秋后才能回来。”
解释了几句,戴施略顿了顿,口气一变,肃然说道:“戴施离开之前,有几言相劝,还请两位大人留意。”
“哦?是什么?行义请说——”
戴施道:“戴某来到泰山后,这段时间一直在细心留意,戴某发现,新义军中能人确实不少,很难对付。北上的诸位大人若是不小心谨慎,很可能露出破绽,以至于功败垂成。”
“是吗?”
荀羡一笑,傲然道:“行义放心,新义军确是有几人不俗。不过,荀羡敢说,此次北上的诸位大人更非俗流。断断不至于误事的。”
“戴某就怕诸位大人作如此想。大人还记得戴某在徐州冒昧求见的那一晚吗?被石帅撞到之时,大人解释说,因见戴某面生,故此过来相询。事实上,那晚夜色甚暗,无论如何,大人是看不清戴某面貌的,怎知‘面相甚生’。这句话原有一个老大的破绽,只因石帅信任,没有深思,才被大人糊弄过去。但是,这次许多大人北上,以石帅的精明,他便是不疑,也会留心的,日后若是再出什么破绽,只怕就……”
荀羡、荀蕤面面相觑。荀羡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早露出过马脚。
戴施叹了一声。忧虑地说道:“若论民生国政,诸位大人当仁不让,自是朝廷之栋梁,经世之良才。奈何此番北上,做得不是布政施仁,而是窃取人心民望,谋夺新义军之勾当。这等事不仅需胆大心细,反应敏锐,还得忍得、耐得,时机不到,不可妄动;时机一到,一击致命……”
两兄弟听得心服口服,暗自点头。戴施之言,深得作奸之精髓。
荀羡已没了傲气,很诚恳地问道:“以行义之见,我等当如何做方为妥当?”
“诸位大人所为之事,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功。故此,戴施请诸位大人暂时忘掉北上的使命。诚心为新义军做事,争取获得军帅府的信任,然后再说其他。”
戴施说罢,起身一揖道:“戴某鲁莽狂妄,言语多有冒犯,请两位大人恕罪。”
第十七章 关中来得喜讯
邯郸大战的胜利,使得大魏朝廷的威望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邺城之内,无论士民百姓,还是将帅士卒,无不欢欣鼓舞,俯首归心;邺城之外,近的如黎阳、石渎、繁阳、阴安的段勤、张贺度、刘国、靳豚,远的如襄国、冀州的石祗、石琨、张举,无不惊慌失措。
冉闵挟大胜之威,调整战略,开始转守为攻。
永和六年七月。
大魏禁军向周边四处出击,意欲肃清张贺度、段勤等附在邺城腹心的毒瘤,为远征襄国做准备。
石青巡视之行结束,回到肥子的时候,正好接到了冉闵的亲笔诏书。
冉闵在诏书中叙述了邯郸大捷的经过,随后告诉石青,蒋干、张温、孙威诸将各率精兵在外征战,清剿张贺度等逆党,眼下战事进展顺利,胜利指日可待。待诸将班师之后,他将亲自带兵北上襄国,剿除后赵余孽。诏书最后说,大魏立国半年来战火不止,邺城仓靡耗殆尽,邺城周边受战事影响,春耕秋播尽皆搁荒;如今朝廷仓禀空乏,过冬都有问题。诏令石青在青、兖筹备粮食布帛,秋后解往邺城。
“青兖现有多少余粮?”
石青将诏书递给王猛,思索着道:“青兖布帛入不敷用,怎么办呢?我记得在枋头收缴了不少羊皮,这东西可以当作布帛御寒,嗯,给邺城解送一些吧。”
王猛看完诏书,脸色阴沉的厉害;虽然他同意石青支持邺城抵抗鲜卑慕容的做法,但是这不意味着他乐意让青兖大出血。粮食布帛这些东西,在战乱时代,可是比银钱还要贵重啊。
叹了口气,王猛回道:“夏秋之间时日短暂,青兖大约节余出二十万石麦子,秋收到明春时日太长,秋收的粟米刚刚够用,不会有半点节余,为了应付意外,青兖至少需要备下十五万石存粮,石帅若想支援邺城,就解五万石去吧。至于羊皮褥子,可以解送两万张;青兖有炕有石炭,民众熬冬用不着羊皮褥子,留两万张是防着有战事,给新义军士卒用的……”
停了一下,王猛辨解道:“大魏朝廷下辖的不仅有青、兖两州,就算司州困难,还有豫州、徐州呢。王猛以为,皇上也会给周刺史、张刺史下诏,让他们提供支持的。这两州若是再凑一些,足够邺城资用一段时日了。”
“军帅府筹集两万张羊皮褥子,十万石粮。秋后就解往邺城。”
石青拍板定案下来,伸手阻止王猛谏劝。“景略兄,秋后皇上征讨襄国之战极为重要,石青料定,鲜卑慕容会插上一手。这一战只许胜不许败,胜了,打击的不仅是襄国,更是鲜卑人的锐气,很可能就此阻住鲜卑铁骑南下的脚步。若是败了,可就……”
历史上的这一战,冉闵围困襄国百十日,久攻不下。就在兵力疲惫之际,石琨、鲜卑人、滠头人同时来援,与城内的石祗里应外合,四面夹攻,冉闵因此大败,麾下十余万精锐士卒死伤略尽。
石青以为,这一仗是一个转折点,刚刚对襄国获得战略优势的大魏朝廷因此元气大伤,再次落到下风,一蹶不振。即便冉闵最终战胜了襄国,也不是因为大魏朝庭实力强盛,而是因为襄国的内乱。
石青处心积虑地想改变这一战的结果,他一直在为此努力。
历史上的襄国之战,双方动用兵力合计二十六万。大魏一方有精兵十万;由襄国石祗、冀州石琨、鲜卑慕容,滠头人四方组成的联军步骑约莫十六万。十万大魏精兵对十六万联军原本可以一战,只是大魏身为客兵,连续攻城三四个月,早已疲惫不堪,精神不济。与之相反的是,对方乃是主场作战,有坚城可依,三路十余万援兵一起赶到,声势浩大。因为这些原因,大魏才最终战败。
在石青的算计下,历史已经发生了变化,滠头人再不可能组织两万八千步骑援助襄国了。石青相信,少了这一路援兵,襄国联军不仅数量大为减少,声势上也会逊色不少。如果青兖等河南诸州再为冉闵提供足够的支持,这一战的结果很可能会改变。为此,新义军绝不应该吝惜粮食布帛。
“景略兄。请带石某给皇上写本回奏,就说,青兖会竭尽所能支持朝廷荡平襄国;两万张羊皮、十万石冬麦会在八月中旬解往邺城;乐陵仓的飞钩、车盾、强弩等攻城器械将于九月初解往邺城,以便皇上攻打襄国辎用……”
说道这里,石青心中一闪,突然忆起一事。历史上冉闵讨伐襄国,不知为什么会突然想安抚胡人,任命次子太原王冉胤为大单于,并拨一千降胡作为冉胤部众。光禄大夫韦瞍苦苦劝谏不果,反被冉闵杀了。
毋庸讳言,这件事可谓冉闵一生中最大的污点。
既然来到这个时代,石青自然不希望心目中的英雄继续背负这个污点。他必须想法避免此事的发生。沉思半晌,石青继续说道:“……景略兄请代石某向皇上进言:杀胡复汉,乃万千汉人之心声,乃千秋万世之功业;请皇上义旗高张,义无反顾,将此大业进行到底,万万不可犹豫,万万不可反复……”
王猛摇了摇头,无奈地拿起笔,按照石青的意思润色奏本……
这一日是永和六年七月初一。恰逢军帅府开府建衙最关键之时。
依照方便民生,利于卫护的原则,青兖两州四十八万余人丁分别集中到二十三个居住区;加上豫州鲁郡,两州合计十五个郡国;其中人口最为密集的广固、泰山各有三个居住区,一般的郡国有两个集中定居区,至于陈留、北海这等荒僻之地,则只有一个居住区。
为了因应这一变化,军帅府的郡县村三级地方体制也因此改为县村两级,郡国一级去除,一个居住区为一个县。秋收之后,二十三个直属军帅府,由县主事、治学主事、农部主事、义务兵都尉组成的县长府将会公开亮相,正式管理地方。
因为没有秋收和民众迁移的制约,军帅府的改制进程比地方上更快一步。军帅府两辅、四幕僚、八职司部人选已经公开。
两辅政毫无例外地由刘启、刘征担纲。
四幕僚分别为:长史王猛、主簿王亮、功曹掾王羲之、仓曹掾郗愔。
八职司部主事分别为:志愿兵主事戴真、义务兵主事祖胤、监察部主事祖凤、农部主事李承、工部主事诸葛裕、吏部主事陈然、刑部主事刘复、学部主事孟还真。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皆为文职,乃是青兖行政体系。新义军下辖的两大兵种志愿兵、义务兵的控制权依旧被石青紧紧抓在手中。乱世之中,刀枪才是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