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攻略-第6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开始娘亲也是强烈反对,但是在我私下里告诉娘亲,你的孙子又没跟着去,再说了,你五媳妇跟前去那吕宋岛一年半载的说不定回来的时候不是大着肚子就是搂着一个娃,那该多好。
最终,这个想法说服了娘亲,而娘亲很八卦的告诉了舅母,舅母一想,也是这个理,干脆让俺表嫂也跟着俺表兄也窜去了吕宋,临了还搁下了句狠话,不生个娃你们俩就甭回来了。
当然,表面是不会说得这么粗暴,而只是很斯文很隐晦地告诉对这小夫妻要加油了,瞧瞧你的两个弟,一个有五个,一个好歹也有一个了。你这个大表哥可是比你表弟还年长五六岁,到现如今这才一个闺女,实在不像话。
这一次好歹也得加把劲,给老高家添叶散叶云云,搞得大表兄好不尴尬,离开的时候那仓皇的背影怎么看都像是在逃离苦海一般。看得本公子瘪笑不已,旁边陪着一块来送别的李世民这货也在那挤眉弄眼的。
看着那列车伴着隆隆声渐渐地远行,娘亲的泪水终于止不住流了出来,妹妹和瑶光一阵苦劝,这才让娘亲止住了悲伤,搂着小铁头狠狠地亲了亲,小家伙浑然知父母别离,刚刚也只是依依呀呀的哼叽个不停,现在被奶奶亲了几口之后,咧着没牙的小嘴咯咯笑个不停,惹得娘亲哭笑不得的捏了捏没心没肺地小家伙肉呼呼的小脸。
也幸好这小家伙不是那种娘不在身边就活不下去的种,不然,铁定要让娘亲头疼。娘要是头疼,那本公子绝对会浑身都疼。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操心,没办法,谁让咱当这个华夏帝国的皇帝,不事事操心,那岂不是跟昏君并列?
话说回来,国家大事里边,我最关注的还是军国大事,毕竟如今华夏帝国尚未完全一统,山东河北之地尚在窦建德之手,而河南还在王世充的手中。
而王世充自从我华夏帝国复兴军出兵关中之后,简直就像是那看到了野猫的仓鼠,成日的在那里搞什么扩军备战,本来,河南之地,就养了三十来万人马已经很是吃力,现如今,这货担心我华夏帝国侵入河南,又开始了大肆增兵了近二十万。
闹得整个河洛之地天怒人怨,而再加上之前张公谨不战而降,更是让王世充成日在那疑神疑鬼,而郑国朝中原本也有主和派,但是在议和失败之后,这家伙觉得议和派里边,肯定有一些是表面上仍旧是自己的臣子,但说不定心里边已经对华夏帝国这个日益强盛的势力芳心暗许。
在谈判之后不久,主和派中有近三成被王世充找各种借口投进了监狱,这更是让郑国朝庭之中的文武大臣十分不满。而不少心系民生的大臣对于王世充顾头不顾腚的扩军行为十分不满,甚至有些地方官对此阳奉阴违。
而他们的行为,更引得王世充大怒,若不是诸臣工苦劝,说不定好几个郡守都被宰了,可即便如此,也被丢官去职。宏基兄现如今仍旧挂着一个闲职,既不位高,也不权重,再加上这家伙刻意的低调,所以,一直过得很是滋润。
第七百九十二章 夫妻店要到洛阳开张
这货乐滋滋的看着王世充朝内朝外乱成一团,还时不时的煽煽阴风,点点鬼火,然后继续看热闹。至于徐世绩,目前仍旧呆在山西之南地区镇守。不过,主将已经不是他了,而是王世充的侄子王行本,也就是当年鸠杀皇泰主的主犯。
徐世绩也很是看不惯王世充这货,更看不惯王行本,但是现如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照刘宏基的话说就是快打过来吧,这样徐世绩也好临阵投敌,杀掉主将率军归顺,成为华夏帝国军方优秀的一员。
东突厥已经失去了南下的信心,不过仍旧贼心不死,表面上与我华夏帝国保持和平,做着贸易,但私下里正大力的支援着李密,让他能够稳守在山西北部,为未来有朝有一日突厥南下有着一个良好的桥头堡。
对于东突厥的做法,朝庭的心里也有数,现如今,就是为了日与征服草原,与东突厥决一生死,华夏帝国已经组建了一个骑兵集团军,共十万人,其中还有一个火枪骑兵军,这个火枪骑兵军共有三万五千人,除了枪骑兵之外,还配属了两百五十门迫击炮。
因为骑兵需要的是机动力,总不能让他们在大草原上吭哧吭哧的拉着重炮像蜗牛一样的前进。所以配备迫击炮这种可以用马匹携带,使用方便的轻型火炮。
就单凭两百五十门迫击炮的火力,足够让上万人发起的集团冲锋变成一盘散沙。
目前这个骑兵集团军正在陇西、河套、西海诸地征战,一面征战一面训练,等待着恰当的时机。
李密虽然是个不甘于人下的主,但问题是与东突厥相比起来,他的实力完全就是弱鸡一只,所以,只能接受着东突厥的援助,来防备着华夏帝国的进攻。
至于窦建德,已经连续数次进攻山西,但全都被揍了回去,而江淮地区,双方仍旧隔着淮河对持。
王世充,已经成为了近期要被收拾掉的目标,因为他已经将河南之地闹得天怒人怨,君臣离心,如今正是好时间,我们已经调拔了十五万精锐之师,就是为了等待着夏秋之交的来临。
现如今,从长安到西海郡的铁路正在加紧修缮中,预计在今年年未,可以修成,至于从延安至河套地区的铁路也在加紧建设,不过,至少要等到明年秋末才能够完全建成。
到了那个时候,我华夏帝国可以随时从关中地区抽调兵击进入河套直扑往东突厥的金帐王庭。
关中在这几年,向吕宋、倭岛、交趾一共迁徙了超过一百万人口,现如今的交趾,不再是蛮荒之地,光是交趾城的城市人口就已经超过了二十五万之数。
海运业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华夏帝国向外输出商品的主力之一,同时也是税赋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除了交趾还有海南岛、泉州、台湾、吕宋都已经发展成了大型的新兴港口城市。
而人口也开始季节性地向着这些沿海地区流动,毕竟这些地方需要大量的工人,而因为关中而形成的风气,所以沿海诸多城市也开始招募大量的女性入厂做工。
一开始各地的工厂都是眼巴巴的等米下锅,一部份家在农村,农忙时间就得回家,这样的季节性工人的数量还不少。使得工厂大多难以在短时间之内扩张式发展,但是自从开始招收城镇的女工之后,获得了大量稳定的工人,使得工厂的生产与发展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虽然也有不少的老封建老迷信跳出来认为女人出去做事情是有违妇德云云,不过要么是在看到了做工的收入之后闭了嘴,要么有些劝了不听之后,勃然大怒跑去官府上告,然后官府直接告诉了这位老头,连皇后娘娘都出来当将军做事,还有贵妃娘娘和公主殿下也一起办了一所幼儿园。
女人出来做事没什么问题滴,至少官府不支持这些老封建的想法和理念,再加上舆论大力鼓吹女性作事对于家庭与生活C的好处后,这样的反对声虽然仍旧此起彼伏,却都没造成太大的障碍。
毕竟皇后娘娘都能当将军,指挥着千军万马百战百胜,其他女性有什么不可以出来做事的?
瑶光妹子的表率作用还是相当的大,或者说正是因为瑶光妹子站在前台当标兵,所以朝庭也没办法说这事,再加上本公子暗中推波助澜,所以,那些老封建老迷信根本就掀不起什么大浪来。
“今年,是朕登基的第七个年头,如今,华夏大地,大半皆入我手,可惜,终究有些人不愿意顺应大势,使我华夏能够和平一统,既然如此,朕自然不能姑息。”站在大殿之上,看着这满朝的文武百官,我朗声言道。
“故尔,朕决定十日之后亲征河洛之地……”说到了这,我顿了顿斜起眼角扫了一眼朝堂上的文武大臣。
果然不出我所料,立马就有大臣跳了出来表示反对,认为天子出征屁事太多,而且又麻烦,简直就是劳民伤财之举,实为不智,还拿了前朝的杨广来当例子,把本公子气的,直接就七窍生了烟。
“卿此言差矣,朕岂是杨广那等不听忠言之人?再说了,河洛之地距我关中如此之近,乘火车不过两三个时辰便至,朕身为马上皇帝,去上一去又有何妨?”悻悻地瞪了一眼那名大放厥词的大臣一眼我反驳道。
“另外,朕至登基之后,也曾御驾亲征,又何时劳过民伤过财了?”
“……不要跟朕说什么此一时彼一时。过去是什么样,现如今朕还是什么样。除了禁卫军的骑兵师和第一师之外,朕不需要那么什么乱七八糟的仪仗。”
随着本公子的怒火,让朝堂之中原本跳出来频频反对的那些大臣们哑了火,灰溜溜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至于那些重臣,都很了解俺这位皇帝陛下,也很清楚我对于军事更多的在于兴趣而不是实际行动。
就算是我御驾亲征,也绝对不会瞎指挥,一般军事方面的问题本公子是绝对不会插手,只会交给专业人士去做。我很清楚自己的军事能力顶天也就是半天醋响叮响,还是让真正的军事专家去解决问题,万一出了啥子,本公子也才能够有推托的地。
虽然我这样的想法比较阴险,但问题是却能够从很大程度上保存皇家的颜面,又能够让老百姓们出口气。从而能够让人们明白,换内阁比换皇家重要,这才是我的最终目的。
省得那些闲得蛋疼的玩意三天两头的改朝换代,那样苦的只是华夏百姓。但是现如今,我不得不站出来,努力地提高着自己的威望,如此,我所制定下来的规则,才能够让大多数人去服从,去认同。
所以,我必须干好一个开国皇帝该干的事,让后面的帝王都自认比不过俺这位祖先,只能乖乖认怂,乖乖的照着我的遗训去做。
最终,看到了本公子不耐烦的跟那些言官驳嘴劲,无奈之下,魏征终于站了出来,当然是站在我这一边,不过他认为我这位帝王是不可能亲临战阵的,毕竟那样实在是太危险了点。
俺婆娘也站了出来为我这位皇帝陛下说话,重臣大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