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悬疑推理电子书 > 喂食者协会 >

第38章

喂食者协会-第38章

小说: 喂食者协会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蚓霾哒撸蚧嵋桓龈鏊烙凇耙馔狻薄�

但如果我们能让托盘停工十天以上,那么就可以利用这段黄金真空期,使得各国查出真实情况,从而采取酷烈的断然手段,将喂食者协会连根拔起。

当然,即便在设想中的最好情况里,能否真的将这个百年组织连根拔起,还是未知数。想必总归会有些残留的潜伏者,只是已经没办法兴风作浪了,最紧要的是把零号摧毁,把协会的工业能力摧毁,让残留分子无法再造出一个托盘!

王美芬把她的计划讲完,我的精神就振奋起来。虽然前路依然艰难,但总算有路,总算有光,总算在理论上,有了将喂食者协会摧毁的真正可能性。

现在回过头,说梁应物的那个电话。

梁应物收到我提供的坐标后,起初也以为这是一个简单任务。但随后的变故就让他傻了眼。

卫星提供的图片,是每五分钟刷新一次。他在卫星图上跟了这艘船一段时间,忽然发现船不见了。也就是说,五分钟前的卫星图上,这艘船还在,五分钟后的另一张,船就没了。哪怕他扩大搜索范围也找不到。

“当时我就想,除非这艘船在五分钟里开出去五十海里以上,否则怎么可能在图上消失呢?然后我就明白了,船并没有消失,只是不在海面上了。”

“潜艇?”我也立刻反应了过来。

“只有这一种解释了。”

我脑海里顿时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艘看起来破旧的普通渔船,突然间船舱沉入船体,一些钢板升起来,整艘船像变形金刚一样在几分钟里变成了极具未来感的流线型潜艇,没入海中。

也许这想象略有夸张,但以喂食者协会的科技,应该也差不太远了。

“但你一定又把它找到了,是吗?”以我对梁应物的了解,必然、应该、希望是这样的吧。

“通常潜艇下潜后会调整航向,根据统计,在没有特定指令的情况下,大多数潜艇的海面航线和真实航线,也就是水下航线的夹角为15至20度。有一颗两年前新发射的军事卫星恰好在那个时段覆盖了这片海域,上面搭载了最新研究的粒子反潜探测器,我调用了这颗卫星。那艘潜艇非常先进,反应在探测器里的各项数据没有达到报警标准,但我调阅数据人工分辨,还是发现那艘船下潜时的位置上,左偏17度角,有一条疑似轨迹。这还是因为船长不够小心,大约在下潜至一百米时就开始调整航道,所以被我发现。这条轨迹很短,几分钟后卫星就失去了它的行踪。我假设这条向左变向17度角的航线就是最终航道,不在中途改变的话,那么这个方向上,五百海里之内所有经过的海岛,我都找出来了。现在我报坐标,你记录一下。”

一共七个坐标,我一一记下。

“不确定性太多,所以我不敢说肯定就是这七个坐标之一。接下来我会再看一下潜艇有没有在这七个坐标附近冒头,但难度很大,你不要期待太多。”

王美芬从电脑里调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详图,我把这七个坐标一一在图上标出,连成一线。

在由托盘分析过,和D岛所在地壳板块关联性最强的那条线,已经用粗红线标出。七个坐标的前四个,就在这条线上。

谢谢你,老友。我在心中默默念道。

第十四章 空中城市

晨七时四十三分。我们到达第二个坐标点。

一小时前我们经过第一个坐标点,这是一个约两三个足球场大的海岛,上空盘旋着数百上千只黑翅白身的信天翁,岛上也满满都是。我们绕岛一周,即继续前行,原因再简单不过,鸟类是最敏感的,如果岛上或岛的周围长年有人类活动,那它们早就不在这里了。

此刻,微风轻拂,海面上都是一鳞一鳞的褶皱,闪着金光。在这金色的光影里,一小块青黑色在视野里变得越来越大。

船速已经放缓,我站在船头,心脏剧烈跳动起来,期待和恐惧一同涌起,这样强烈的预感,是之前到达第一个坐标点时没有的。

“岛很小,好像比之前那个更小。”站在身边的王美芬说。

“靠近些再看看,我有预感,这可能就是我们的目标。”

船速忽然放缓,马达声异常,船首也多了些浪花。

“怎么回事?”我扭头大声问。

大副在二层甲板上对我们喊:“前方礁石区,在减速。”

船的速度减下来后,离岛已经接近至不足一海里,我一边下令让船绕岛而行,一边拿着望远镜看岛上情况。

整座岛光秃秃地暴露着岩石表面,方圆只有一个足球场的大小,在岛的中央,孤单单立着一幢房子。

这是一幢灰白色的平房,像是用砖或岛上的岩石砌起来的。没有院子,没有植物,没有阁楼,没有烟囱,甚至没有可供雨水倾泄的斜尖顶。

这是最普通不过的一幢小房子,但它出现在这里,本身就意味着不普通。

在岛的西侧,停着一大一小两艘船。

“看起来,倒像个苦修士住的地方。”王美芬说。

“你觉得不是大本营?”我问她。

“在这样的一座小岛上,有这样一幢房子,的确奇怪得很。但说这就是大本营的话……你看那房子才能住几个人?”

“一会我们绕到泊着船的那一边,靠上去瞧瞧。”文人小说下载

这么小的岛,即便我们的船已经放缓了速度,转上一圈也用不了多久。不过在我们表现出泊岸的意图之后。那边两艘船中较小的那一艘就驶离岸边,靠了上来。

这是一艘约二十米长的梭型船,双层船舱,灰色漆,有些地方剥落,看上去是十几二十年前的式样,没有任何出奇之处。它靠到离我们二十米处,用喇叭向我们喊话。

两个亚洲人站在甲板上看着我们,但喇叭里说的是英语,大意说此处是私人岛屿,请勿靠近。

二十米已经是一个非常近的距离,我们的船基本停了下来,John跑上来问我们打算怎么办。

“公海上怎么会有私人岛屿!”王美芬说。

“难道要用高音喇叭和他们讲道理吗?”我说。

公海上当然不存在私人岛屿,对方这么说,是一种不希望我们继续靠近的强硬表态。

“如果您不确认这儿就是您的目的地,建议还是别靠上去了吧。”John说。

“怎么说?”

“很显然啊,我们一艘船,他们有两艘船,噢,还有一幢房子。”John面无表情地说了句冷幽默。

房子里还是没有人出来,我望了眼停在岸边的那艘船,比我们这艘还长出一截,接近五十米,虽然不算什么大船,但我这艘船的先进性可不是体现在对抗上的。

“还有,这艘船的吃水有点深。”John补了一句。

“吃水深意味着什么?”

“船比正常的重很多。”

我等着他说下去,他却摊摊手。

船比正常的重有许多种可能,他当然无法确定是哪一种。但在公海上和有秘密的一方对抗,而那一方的力量还明显强过自己,这就太不智了。

“先离开吧。”我说。

“也是,虽然这座岛看上去有很多秘密,但确实不太可能是协会的大本营。这世界上的秘密太多了。”

“慢点开,往侧后绕,船上有脚蹼吧。”我对John说。

然后,我转头对王美芬说:“对了,你会游泳的吧。”

“会,但你的意思是要偷偷游过去?”

“对。在这种没有淡水的地方,有这么一座房子很古怪。而这样两艘船对于这幢小房子来说,显得太多了。小船的吃水又是一个问题,而且甲板上那两个人,虽然没有穿着统一的服装,但表情镇定,一点都不炸呼,有很好的训练。除了船的吃水,其它的当然可以用某个有苦修癖好的巨富的修行地这点来解释,或者秘密教派的圣地之类也行,比起喂食者协会的规模,这里看上去的确不像是大本营。但是别忘了,我们的坐标只有四个,已经排除了第一个,所以只剩三个了。这个世界上的秘密虽然多,但也不至于密集到,这三个坐标中,有两个都有大秘密?”

王美芬若有所思。

“所以,不上岸看一看究竟,我绝不甘心。”

“你说的对。希望水别太冷。”

船上不仅有脚蹼,还有干湿两种潜水服。以十月的水温,湿式潜水服就足够了。

和John约定,船停在岛东五海里处,每三小时靠近一次。超过二十四小时我们没有回来,请他通知梁应物想办法营救。此外我让王美芬从她的电脑里单独拷贝了一份喂食者协会的资料在移动硬盘上,以备不时之需,当我们最终没人能回来时,这个硬盘会交到梁应物的手上,虽然那也许发挥不了多少作用。资料足足有27。5G,可见其详实程度。

我们在船的另一侧下水,为免被岛上的人发现,每人背了一个12升氧气瓶。王美芬游得比我还要自如,看来没少潜过水。我们保持在水下五六米的深度,往小岛的方向游去。

这里的海水非常清澈,视野极好。隐隐约约,就看见了小岛在水下的模样。岛是从海底凸起的山峰,若有一日苍海桑田,眼前这岛就能成一奇景。这儿已经远离大陆架,海深不知几许,想来总有几千米,我往下望去,是幽深不可测度的黑渊,让人心生恐惧。但向前望,不到一百米远,这座岛极突兀地从海底冒起来,像根陡然拔起的石笋,直长到离海面四五十米的地方嘎然而止,形成一个中间高四周低的缓和的峰顶坡面。这坡面也就是先前大副所说的礁石区。

我们游入了礁石区,往下看不再是漆黑一片,而是锋利的石头和出入其间的斑斓鱼群。这让我心里踏实了许多。回想之前游来时,看见这海中石笋展现在面前的弧面,觉得其横截面怕是有个几平方公里,是露出面积的千倍以上。听上去很多,但如果其势真如我刚才所见,由海底直直地长出来,则纤细得远胜过任何一座陆地山脉,简直像根圆珠笔,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果站在底下往上仰望,巍峨过电影《阿凡达》中的浮空山。不过我转念一想,真到了海洋变陆地陆地变海洋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