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天下 >

第920章

天下-第920章

小说: 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Ц印⑻А⒐阄摹⑺拿拧⒙伞⑹椤⑺愕鹊雀鞲ё佣疾渭恿擞涡校谐蛎孔印

这就是张筠的策划了,他是大唐的文坛领袖,国子监祭酒韩择木是他所举荐,他可以发动大唐的文人来为李庆安造势。

十万名士子上街游行,国子监祭酒韩择木走在最前面,他身后跟着数百名博士助教,在浩浩荡荡的队伍中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帜和标语: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支持北伐,踏破突厥!’

‘支持赵王登基,大唐中兴!’

‘投笔从戎,报效国家!’

……

年轻人的热血和激情,年轻人对国家兴盛的渴望,年轻人对大唐中兴的向往,此时都写在一张张充满了热情和期盼的脸上。

他们是从内心深处支持李庆安成为大唐的皇帝,这是一个小兵的传奇,从一个戍堡小兵一步步成为挽救大唐危亡的柱梁,这是每一个寒门士子的梦想。

十万士子将用一天的时间游行全城,让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他们对李庆安的支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互相传递着签名册,用墨笔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士子们的大游行引来了万人空巷,近百万长安的民众夹道欢迎,热烈鼓掌,为年轻的学子们喝彩,甚至越来越多的大唐士民也被士子们的热情感染,加入到游行队伍中来。

一直走到黄昏时分,二十万士子和长安军民终于走到了终点,长安朱雀门,七名士子代表将重达百斤的几十本签名册交给了在这里等候多时的大唐七名相国,表达了他们支持李庆安登基的心愿。

无独有偶,就在士子们举行大游行的当天下午,近千名朝廷职官,上至右相国,下至从九品小吏,一齐来到大明宫宫前,千名职官向太后请愿,恳请太后下旨重立新君。

当天晚上,沈太后从大明宫内发出了旨意:‘天降瑞兆,民意沸腾,千官所向,大势已趋,哀家当顺从民意官心,大唐当重立新君,现着令政事堂重选新君,百官公推,新君既定,幼皇当正式退位。’

第七百零七章 箭灭回纥

阴山内,战鼓声如雷,铺天盖地的回纥军如狂涛般涌来,黑压压的骑兵俨如巨大的地毯,将整个峡口都铺盖了,战马奔腾,杀气冲天,这是一万五千回纥骑兵发动了冲击。

在北山坳口,一万唐军步弩和六千骑弩已经列阵就绪了,步兵排成三排,骑兵排成两排,一万六千把弩箭刷地端起,冷冰冰的弩箭对准了呼啸而来的回纥骑兵。

回纥骑兵越来越近,已经进入百步了,呼喊声响彻阴山谷地,已经能清晰看见他们的狰狞面容,骑兵高举战刀,一万五千骑兵形成的冲击气势异常壮观,仿佛整个阴山都在颤抖……

在唐军队伍中,指挥官贺娄余润脸色冷漠,在他眼中,这些回纥骑兵仿佛已经是行尸走肉,和死人无异,他的声音在风中回荡:“准备射击——射!”

‘咚!咚!咚!’密集的鼓声敲响了,唐军的第一轮六千支弩箭脱弦而出,密如飞蝗,黑压压地形成一片铺天盖地的箭网,瞬间便呼啸着射至敌群,箭矢强劲,霎时间回纥骑兵人仰马翻,战马扑地,骑兵被摔出去,随即被卷入密集的马蹄,马踏如泥,使回纥军冲击气势为之一滞……

但第二轮又是六千支弩箭呼啸着射至……第三轮三千支弩箭射至……又是一轮六千支弩箭射至,唐军以三段射的方式轮射,周而复始,回纥骑兵仿佛就在密集的暴风箭雨中前行,透不过气来,死伤惨重,血雾弥漫,他们的冲击始终集中在百步到五十步之间,他们无法冲破五十步这条生死线。

战马和回纥士兵的死尸在五十步一线上已经堆积如山,形成一道两丈宽的死尸屏障,事实上,后面的回纥军也很难越过这道屏障。

三里外,数万回纥骑兵在观战自己军队的突围,唐军铺天盖地的箭矢令他们胆寒,葛勒可汗见前锋冲击军队死伤已经过半,心中万分沮丧,但他已经没有选择了,他刚刚接到了消息,他的老巢翰耳朵八里已经被唐军、同罗及沙陀人端了,让葛勒又气又急,唐军或许还会手下留情,但同罗及沙陀人等,那些都是他的死敌,他可以想象他子民的悲惨遭遇,他都要急疯了。

“再加两万军,命令史朝义,今天无论如何给我冲开唐军的封锁,如果再失败,让他提头来见!”

葛勒可汗下了狠心,又是两万回纥骑兵漫山遍野冲上去,他想全军压上,可他又怕全军覆没,在患得患失中,他内心矛盾之极。

唐军除了一万六千弩军外,阵地一里外,还有五万唐军骑兵执弩以待,主将是李晟,李庆安已经将整个拦截指挥权放给了他。

李晟便将十五万大军分成三班,昼夜不停地监视拦截回纥军队的突围,不给他们一点机会。

这时,李晟也发现了回纥军增兵的动静,他一声令下,“再加一万五千骑弩!”

立刻有三支唐军骑兵催马迎战上去,这样一来,唐军弩兵便超过了三万人,这是一支无比强大的弩箭军队,也是安西历年来所投入弩军人数最多的一次,弓弩军和陌刀军从来都是大唐对付游牧民族最犀利的两支军队,尤其是万人弩兵阵,那更是草原骑兵的噩梦。

唐军的训练有素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三万弩军在军旗的指挥下,迅速转换阵型,融汇排列,在极短的时间内再一次形成新的三段射阵型,但这一次更加强大,每一轮都是一万支箭射出。

两万余回纥骑兵俨如山中吹起了一股狂风,千军万马向唐军阵营冲来,马蹄敲打着阴山,气势骇人,三万唐军骑兵却稳如泰山,三万把骑弩齐刷刷地端起,冷冷地瞄准了俨如惊涛骇浪般奔腾而来的回纥骑兵……

“射!”

鼓声大作,万箭齐发,强劲的箭矢像死神卷起的风暴,霎时间便席卷进了密集的回纥骑兵群中,惨叫、马嘶、匍匐摔倒,当一轮三万支弩箭射进回纥骑兵群,就俨如秋风秋雨横扫落叶,一阵疾风骤雨后,回纥骑兵群便已死伤近三成。

指挥这次突围的回纥副将之一是史朝义,葛勒对他已经恨之入骨,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他头上,若不是他来求援,回纥怎么会面临被毁灭的危机,史朝义被迫亲自上阵,担任冲击指挥官,也就是敢死队队长。

第一轮惨败,他侥幸躲过一死,只是战马被射倒,他逃脱一条命,可第二轮二万军再次压上,他又再一次成了前锋。

史朝义感觉到自己已经没有活路了,他只求一死,史朝义挥舞战刀大声叫喊:“冲上去!冲出一条血路!”

就在这时,唐军的第二轮三万支又一次发射了,俨如蝗群掠过草原,再次扑进了回纥人的骑兵队之中,这一次史朝义没有幸运之神垂青了,他同时被三支弩箭射中,惨叫一声,栽倒下马,一支弩箭射穿了他的心脏,史朝义当场毙命。

高坡上的葛勒可汗亲眼目睹史朝义被射死,史朝义之死他毫不怜悯,但他的回纥精锐战士就像草芥一样被唐军的弩箭大片大片杀死,令他心都要滴出血来,再冲下去只能是全军覆没。

葛勒可汗已经无计可施了,他只得痛苦地放弃这一次突围,“全军撤回大营!”

这已经是他第七突围失败了,累计死伤已经超过五万人,就算把全部大军压上去也不行,唐军也有五万大军在一里外候命,人多,死得会更多。

他一声令下,剩下的一万六千余回纥骑兵便如潮水般退回来了,随即大军退回了大营内,阵地上只留下遍地尸体和痛苦的伤兵,鲜红染红了山间草原。

李晟见回纥骑兵已经撤退,便下令道:“除轻伤者可俘虏外,其余重伤一概杀死!”

……

唐军大营位于战场五里之外,紧靠阴山北麓低缓的矮坡下,尽管唐军大营依然没有使用营栅,但这一次他们在靠近大营的一里范围内,修建了三道七尺高的土墙,三道土墙分别长约五里,用来防御回纥骑兵的冲击。

唐军十五万人的大营密密麻麻,延绵数里,他们已将回纥主力堵在阴山内足足有一个月之久,连着打退了回纥骑兵的六次冲击突围,已经成功地将回纥堵死在阴山内。

李庆安并不急,他要彻底困死这支回纥主力军,他需要给崔乾佑时间,他得到崔乾佑的消息,唐胡联军像蓖子一样在草原梳理残余的回纥及突厥部落,并将他们全部赶到翰儿朵八里城,翰儿朵八里的草原已经聚集了五六十万人,即将大功告成了。

现在已经是六月初,天渐渐热了,也预示着返京的时间快到了。

军营的西北一角是特殊之地,这里是唐军的战地医院,由五百多顶帐篷组成,是唯一有营栅包围的一处军营,军营内有一千名女护兵,她们接受过严格的医疗救治培训,便开始担负起抢救唐军和回纥军伤兵的重任。

李庆安部的伤兵并不多,主要是歼灭史思明时有一千余伤兵,伤兵大多来自李光弼的部队,他们和留在九十九泉的突厥骑兵恶战一场,阵亡了两千余人,伤兵超过五千,现在伤兵全部送到了李庆安的大营内接受救治。

一千女护兵是由女中郎将高雾统帅,她率领一千女护兵来得稍晚一步,正好赶上对史思明的战役。

大帐一片忙碌,唐军伤兵大部分都伤情稳定了,都在大营内慢慢等待康复,而这些天接受抢救的都是回纥轻伤兵,他们被救治好后,将会成为唐朝的矿籍劳工。

最大的一座营帐内躺了近百人,他们都是刚刚被送来的伤兵,痛苦声响成一片,但没有人反抗,翻译已经告诉他们,这是在救他们的命,身为唐军的战俘,至少能保住一条命了,几乎所有的回纥士兵都在乖乖地接受救治。

几乎全部都是箭伤,取箭,剜去坏肉、止血、消毒、包扎,女护兵们动作熟练,她们也学会了一点简单的突厥语,告诉他们性命保住了,安心养伤之类,使这些回纥士兵一个个对她们感激涕零。

高雾身穿着一身银色细甲,在三个女护兵的陪同下在一个个大营内视察,她就是战地医院的最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