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天下 >

第795章

天下-第795章

小说: 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庆安点了点头,笑道:“那现在怎么又热情了?”

伙计也笑道:“我们见人多了,客商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一定是在中原呆久的,估计买米也是在中原做生意,所以行规下又有变通,唐人胡商除外。”

所谓唐人胡商,就有点像今天的‘美籍华人’,只不过反过来,叫‘华籍美人’,长安至少有数十万长期呆在唐朝的胡人,他们有的因为故国战乱,有的是羡慕唐朝繁荣,都不愿回去,长期滞留唐朝,也取得了唐朝户籍,大多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好吧!我是要买米去河南,你先给我介绍一下米价。”

“好嘞!客商请跟我来。”

伙计带着他们走进了中间的大堂,李庆安从外面看这家‘湖杭老店’冷冷清清,可进了正堂他才知道自己错了,大堂里竟有百人之多,大部分都是来买米的商人,其他都是店里的伙计,人声喧杂,颇为热闹。

大堂是方形,长宽各十丈,靠墙壁摆满了竹篾高筐,里面都是各种米样,李庆安大概看了看,米价大概都在斗米四百文左右,这让他暗吃了一惊。

年初时他看了一份户部的报告,当时的米价是斗米八十文,怎么才十个月,米价便上涨了四倍,难道是因为移民,因为战争吗?

李庆安心中有些紧张起来,要知道斗米四百文,他李庆安肯定要被老百姓骂祖宗八代了,而裴遵庆给他的报告中,全部是长安民众对他歌风颂德,如果真是歌风颂德,那是斗米四十文才可能。

“这么米价这么贵?”李庆安眉头一皱,问伙计道:“今年陇右不是粮食大丰收吗?”

伙计苦笑一声道:“陇右多大地方,若陇右丰收就能解决长安粮食,那还要漕运做什么?”

话听似有理,但李庆安知道并不完全对,从前陇右的粮食主要是供陇右军和河西军,所以基本上不调长安,但现在不同,吐蕃被唐军占领后,陇右河西基本上无兵了,居延海的两万唐军也主要是关内道供粮,所以今年陇右道粮食基本上都调关中了,而且今天关中虽然比去年略有减产,但兼并土地的大田庄已被一扫而光,剩下一些合法小田庄也正常交租赋,官仓粮草储备充足,应付战争绰绰有余,也不会影响粮价,如果涨到四百文,那朝廷也应该放粮平仓了,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李庆安心中充满了疑惑,这时,旁边一名买米的商人道:“不是粮价高了,而是钱贱了。”

李庆安一怔,他似乎隐隐有点明白了,他连忙拱手道:“这位大哥,怎么个钱贱粮贵?”

那商人见他蛮懂礼客气,便点点头笑道:“不光是粮贵,其实什么东西都贵,绢原来是五百文一匹,现在涨到三贯了,肉原来是八十文一斤,现在也涨到两百文了。”

“就是!”旁边另一名商人插口道:“原来喝一次酒,一贯钱便可以喝到正宗的高昌葡萄酒,还有四五盘好菜,现在同样的东西,至少要三贯钱,你瞧!”

商人将他随身的布袋甩得哗啦响,道:“这些都是银元,两百块银元,价值两百贯钱,原来可是值两百四十贯钱,现在多了,就便宜了,以前两百贯钱重一千二百斤,要雇辆牛车来运钱,现在可好,随身携带,方便是方便了,可铜钱却不值钱了。”

“除了安西银元,还有拜占庭金币呢!我也有很多。”

第六百一十四章 通货膨胀

当劳工,使安西原来只有五座银矿扩大到了十三座银矿,所铸银元倍增,源源不断地流进中原,与此同时,吴王李璘占据江南,使江南的物资运不到长安,而大量商品又通过贸易运去西方,虽然换来真金白银,但钱多了,实物却少了,怎么会不通货膨胀?

这个问题其实他以前也想到过,但没有亲身体验,感受不到,现在他开始切身体会到问题的严重了。

李庆安想了想,便拉着店伙计走到旁边一间屋,伙计挣脱他的手,揉着别捏得生疼的手腕怨道:“客商,你有时间赶紧去买米吧!我们掌柜说,过几天要开始准备年货了,米价至少还要再涨两百文,聪明商人都在抢买呢!”

李庆安取出一只钱袋,从里面摸出一叠银元,至少有七八块,托在手心笑道:“我问你几句话,你若说实话,这钱就归你了。”

伙计动心了,现在物价飞涨,他的日子也难过,这七八块银元足可以让他过一段好日子,他脸上立刻堆起笑容,道:“客商尽管问,我一定说实话。”

“好!我先问你,你一个月挣多少钱?”

“八贯!”

伙计眼睛眨都不眨,便脱口而出,“去年挣六贯,因为样样涨价,掌柜见我做事卖力,便又加了两贯。”

“够用吗?”

“我一个人是够了,但我还要家养,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又没有土地,一家七口人都指望我这八贯钱过日子,八贯钱可以买两石米,到过年时两石米都买不到了,不过我们一家人每月只要五斗米就够了,剩下的买布做衣服,柴米油盐,一个月吃顿肉,日子紧巴巴的。”

李庆安暗暗计算了一下,一个九品官,一个月的月俸、食料、杂用等等收入加起来,也才八贯钱,他们同样要养家糊口,还要同僚之间礼尚往来,钱根本就不够用, 好在今年初,他一下子补了拖欠了几年的禄米,官员们还能支持一下,恐怕到明年,大部分低品官员可就捉肘见襟了,假如安禄山也学他当年一样,给这些官员另外发钱,估计一半人都会说安禄山好话了,这些还只是官,还有大量的吏员,没有禄米,月俸都在五六贯钱左右,他们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李庆安开始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又问道:“听说你们李庆安不是挺能干吗?怎么会弄得这样窘迫?”

“能干?”

那伙计冷笑一声,“是的,他是太能干了,能干得民怨沸腾,长安没有人不骂他。”

“喂!你别乱说话!”旁边的李蓉狠狠瞪他一眼道。

“黛丽丝!”

李庆安拖长声音,不满地看了她一眼,李蓉不敢吭声了,李庆安又笑着安慰伙计道:“我这女人是从安西刚来,安西人都感激李庆安,所以她不喜欢别人说李庆安坏话,你别在意,继续说。”

说着,他将四块银元放进了伙计的手中,银元入手,伙计心安了,又继续道:“其实我也没有故意说他坏话,我只是说实话,你知道长安人都叫李庆安什么吗?”

“什么?”

“李千斗!”

“什么……李千斗?”李庆安不太明白。

“就是说他若登基做了皇帝,那就是斗米千钱,所以叫李千斗,还有童谣,说,李十斗、李百斗,一路跟斗向上走,明年换了李千斗,家家户户不喝酒。”

李庆安默默无语,他心中有些难过,他万万没有想到大唐的老百姓竟是这样恨自己,治理天下,不是那么简单啊!

这时,明珠上前道:“我觉得这不公平,若没有李大将军,安禄山早就杀进京了,河北民众不知要死多少,还有吐蕃,我们大唐的百年心腹大患也被李大将军解决了,大家怎么一点好都不念呢!”

明珠生活在上流社会,从来不接触底层民众,她听伙计这样说,心中不由替李庆安叫不平。

伙计也苦笑一声道:“姑娘,李大将军其实也有好处,大家都知道,可是物价涨得这么凶,大家的工钱却只涨一点点,有钱人当然不在乎,去歌颂他,可是我们这些平头小民现在连饭都快吃不起了,去年还生活富裕,今年就变成了赤贫,去年生活贫穷,今年就得要饭了,你晚上去街上看看,做夜市摆摊的人越来越多,不就是家家户户都日子难过吗?我们这些小民只要能吃得起饭,其他都不重要,可有人说幽州那边的粮价才每斗八十文,你让大家怎么想?”

……

离开了‘湖杭老店’,李庆安又去旁边的其他米店以及肉行转了一圈,情况完全属实,正如伙计和商人们所说,粮食涨价,肉价也涨了,原来是八十文,现在是两百文,这还是因为安西运来了大量的牛羊肉,否则肉价早就涨上天了,而且这些都还是批发价,到了坊市,到了餐桌上,又不知是什么价钱了,难怪老百姓都骂他李千斗。

这时李庆安再也无心继续逛下去了,便对明珠道:“你帮我去买朵朵的生日礼物吧!我就不去了。”

他又对李蓉道:“你陪明珠吧!我要立刻入朝。”

明珠能理解李庆安的心情,便点点头道:“姐夫,你回去吧!我给朵朵买东西,我知道她喜欢什么,我再给你多问一些生活必须品的价格,做份清单给你。”

李庆安见她善解人意,心中喜欢,便拍拍她的手笑道:“好!多谢你了。”

李庆安和他们告别,便翻身了一匹马,在十八名心腹的护卫下,疾速向热海居奔去。

……

一个时辰后,政事堂应李庆安的要求召开了紧急会议,包括政事堂的六名相国和枢密处的五名重臣,以及各部侍郎、郎中,各寺监的卿令、少卿令,御史中丞等等,近百人聚集在中书省大会议参加会议。

昨天这里才刚刚选出新右相,今天又再次召开了扩大会议,除了张筠等极少数相国得到了李庆安事先通告外,其余人都一头雾水,会议大厅里议论纷纷,众人纷纷猜测,是不是李庆安要发动对安禄山的全面战争了,很有可能,虽然郭子仪失利,但李光弼大军却进入了河北,而且听说安禄山草料库被烧,骑兵损失巨大,正好是剿灭安禄山好机会。

这时,李庆安和张筠、崔宁二人从侧门快步走进了会议大厅,李庆安没有穿军服,而穿了一品蟒服,头戴纱帽,和大臣们的打扮都是一样,裴旻拾起桌上小铁槌,轻轻敲了一下钟,‘当!’的一声脆响,大厅里顿时安静下来。

会议大厅呈扇形结构,大臣们按照品阶高低渐渐向后坐,最前面是六名政事堂相国,李庆安站在最前面,有点像后世的演讲台,这是临时安排,他今天有重大事情向大家宣布。

会议大厅中十分安静,李庆安走上了前台,看了一眼众人,缓缓道:“今天上午,我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