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田园大唐 >

第221章

田园大唐-第221章

小说: 田园大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儿子的安排,自己不用操心,所有的东西都打点好了,自己只要安心的考试就行。

“老爷,您喝酒,咱们不急,老爷一定是第一,就是到了京城老爷要劳累一些,咱们提前过去,老爷要参加不少的诗会和酒会,小的这边都记着呢。”

二牛把菜往张父的面前送了送,从怀中掏出来一个小本,翻开看,里面记载着各个步骤,大概会遇到什么人,应该怎么应对,什么地方适合开酒会,随着天气的变化应该吃什么样的东西,用什么酒,穿什么样的衣服,小本上都记了。

张父看着那个儿子和儿媳妇总结出来的东西写成的本,知道,这只是一部分,二牛负责这些,到了京城那边依旧有人接应负责另外的部分。

想着儿子、儿媳妇在家中等着,还有巧儿和父母,张父定了定神,不再去想这次是否能够得第一的事情,他决定了,就算不是第一也要进京去考,考一个进士出来。

随着那边的锣响,手上拿着榜的人就走了出来,等待着看成绩的学子们呼啦一下向前围去,衙役如临大敌,不时地喊着,让人站好,别瞎挤。

随着那榜张贴出来,守在窗户边的人一眼就看到了张父的名字,高兴地喊道:“老爷,中了,第一,老爷,您是第一。”

“恩,好,那咱们明天就去京城。”张父心中也挺高兴的,可又不像别的那些个学子只要上榜就是疯癫模样那般,似乎这一切顺理成章,不知道是该抱怨没有那种激动的心情,还是感叹儿子的厉害,说第一就第一,第二都不要。

翌日,张父一行人在这边直接乘船,这船也是自己家的,就放到河边,什么都不干,只等着送张父这些人去京城,走渭水,离着京城不算太远的地方进支流,从支流在入漕渠,不用下船。

此时开春了,河水化的差不多,就是有些凉。

连带着马车什么的,全上了船,船夫喊了声号子,船开始缓缓前行,速度越来越快,船上还备有小舟,及竹片做成的救生衣,只要有危险就可以套上。

因顺水的关系。船速很快,只用上了七天就到了漕渠,为了防止晕船,张小宝还准备了一些姜片了,薄荷,以及蒲公英的根,不过张父并不晕船,身体好着呢。

船到了在漕水中行驶了一段距离,就开始在码头靠岸了。

码头这里总是有很多人,有的是等着接货,有的是接人。

一群人可能是事先得到了消息,在这边已经连等了三天,还没有见到人影,显得有些不耐烦,却不敢随便离开,眼睛盯着一条条过来的船。

“王管事,确定是这几天到?”码头处二十来个人,还带了两辆车,在那里等着,其中的一个人对一个年岁比较大的女子问道。

这个王管事正是从张家急着回来的那个,回来了就把大枣和小枣的东西让人给送了过去,这点王家也考虑到了,给女儿送两个丫鬟没什么,何况还有一个身份尊贵的人撑着。

“说是就这几天,等好了,别弱了我王家的声势,这次让他看看,王家是什么样的,竟然把我给赶回来了,到了京城,他不投靠王家,难道还准备去住客栈?现在好的客栈都满了,留出的位置也不是他这样的人能得到的。”

王管事叱呵了问话的人一句,在那里幽幽地说着,她一直瞧不起张忠,以前瞧不起,现在也是如此,这回正好他要进京赶考,从来没到过王家的他,可算有机会了,让他见识一下。

不要以为在三水县如何,到了这里,他就不行了,哼!还敢命令我不准去拜年,害自己回来挨了几鞭子。

王管事如是地想着,期待张忠早点过来,她好出口恶气,到了王家府上,让他知道自己的分量。

这么一想,王管事的心情好多了,正准备回到一辆车上休息一会儿,旁边有眼尖指着那河上过来的一条船喊道:“快看,来了,好家伙,这么大船,没错,上面插着一个稻苗一样的旗帜。”

等着离近了,王管事等人也看到了,却没有迎到那下船的地方,准备看看张忠雇不到车的尴尬。

他们不过去,有人过去,只听着旁边一个十二辆马车组成的豪华车队中人有喊道:“老爷的船来了,就是上面有个稻苗旗帜的船,跟我走。”

这一群人有百十多个,加上十二辆的双马马车,浩荡地就朝着那下船的地方走了过去,其中的几个人扛着卷起来的地毯,还有人打着大伞。

王管事愣了,不知道这些人从哪里出来的,难道他们也是接人?那可能是张忠坐了别人的船,挂上了他自己的一面旗,好让人认出来,她想看看来的是什么人,如此大的阵仗,招呼一声,两辆车也跟着过去了。

等待中,船慢慢地靠岸,刚一停稳,上面就有人搭好跳板,刷的一下,从上面铺出来一条地毯,直接延伸到码头这里,那边的地毯刚一铺完,这边那几个人扛的地毯也同样铺了出去,正好和那边相搭,这一头到了一辆马车的车厢门口。

张父在一众人的护卫下,来到了跳板的头处,刚一露面,岸上的百十多个人,同时行礼喊道:“恭迎老爷进京赶考。”

第140章 五年之后寻旧痕

去年旧柳发新枝,春风又吹曲江池。一样长安不觉变,五年重游非当日。

张忠站在船上,举目四望,并不急着下船,他要好好看看这五年后的长安是否真的没有什么改变,那时少年豪情,那时携美而归,若不是朝局动乱,巧儿早被抓回去了。

五年了,我又来了,豪情依旧,我倒是要看看,哪个还敢冷眼对,谁人又能抓巧儿。

一阵风吹来,还稍微带着些春寒,张忠早已感受不到,此刻他觉得心中暖暖的,他再也不是当初的张忠,再也不用时刻担心身上的钱财不够,再也不用住在庙中帮人家做事情。

王管事此刻也不觉得冷,她已经被吓到了,好大的阵仗,只这艘船,没有两万两的银子就下不来,再看那十二辆豪华的车驾,那上面的印记代表了十二家商铺,其中十家只算一般。

说不上小,却也算不得大,但另外两个则非一般,西市状元楼,东市得意居,年前有人接手时,只不过是两个稍微好些的酒楼,哪知到,接手之后,一切都变了。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变成了整个长安数一数二的酒楼,状元楼上状元出,得意居中须得意。

这,这是张忠他家的?他家何时在京城中有如此势力?

王管事怀着震撼,再看向张忠的时候,无论如何也找不出当年那个落魄的小子的模样,那身后的人把一紫貂薄氅披在他身上的时候,当真是意气风发。

这时,感受了一下五年后长安城的张忠带着不同的心情,缓缓地走上的跳板,刷的一下,码头上等待的人,把两个缠着红绸的长竹竿伸到了船上,船上的人伸手抓住,竹竿的下面坠着一盏盏小灯笼,金鱼模样的。

两个竹竿正好齐腰挡在了张忠的两边,让他不用担心会掉下去,张忠负手慢步,一下一下从跳板上走了下来。

此情此景,让其他在码头上等待的人也纷纷侧目,从来没看过哪个人又如此排场,尤其是那两根竹竿,谁想到的呢?实在是太厉害,崇拜啊,只两根缠绸的竹竿,体现出来的东西却绝不一般。

张忠也感受到了那种别人看过来的眼神,眼睛不由得湿润了,儿子在自己来的时候说过,“我要我爹在那万人中央,感受那万丈荣光。”

深吸一口气,张忠控制了下自己的情绪,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一步一步走了下来,整个码头,除了能听到水拍船舷的声音,再无一点动静,所有的人都在看着,都在猜测着,下来的人究竟是什么身份。

“老爷一路赶来,风尘在身,请更衣。”

张忠刚刚来到码头上,没走出十步呢,下面等着的人又齐声喊道。

随着喊声,几个伶俐的女子手上托着托盘就跑到了张忠的近前,接着十几个人拉着红绸的宽布在四面跑动,把张忠给围在了里面,其他的人再也看不到被围起来的张忠。

只过了几十息的时间,四周绸幔撤去,换了一身紫色衣服的张忠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哗……一片喧哗之声项起,码头上那些个观望着的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发出了赞叹之声,赞叹那换了衣服的人,赞叹这种排场。

张忠也没想到儿子给自己安排了这么多的事情,站在那里,激动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还好,有别人帮着,后面的二牛把方才掏出来的小本揣进怀中,走上前来,说道:

“老爷,请上车,您是要在东市休息,还是要在西市暂歇?或者西市吃饭,东市休息?”

“那便去西市吃饭吧。”张忠知道,这个时候自己绝对不能弱了气势,儿子弄出这个场面不容易啊,威严地说了一句,在伞的阴影下,朝着前面十来丈远的马车走去。

无数双的眼睛就那么看着,不管是羡慕还是嫉妒,都不得不承认,人家这事情做的绝了,以前怎么就没有人想到呢?下个船竟然都能这样。

“王婶婶,怎么办?咱们过去?”王管事身边的人看着这次要接的人竟然有人接了,心中着急,对着王管事问道,他可不想白等了这么多天。

王管事现在心情复杂,刚才还指望张忠救助于王家呢,到时他就可以好好报复一下,哪里想到,人家根本用不着他们,早已安排好迎接的人了,看看人家那车队,再看看自己带两的两辆车,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眼看着人家就要上车了,王管事终于是缓过劲来,对着那边喊道:“张……那个姑爷,王府前来迎接,府中已摆下酒席,还请姑爷上车。”

张忠扭头看去,这才发现,王家的人也过来了,看着那个打头的竟然是王管事,马上说道:“这等小事儿,不必劳烦。”

话一说完,那边有人把一个锦墩摆到了车下,张忠踩着进到车中。

迎接的人一声招呼,车队还没等行进呢,从前面又来了一队人,三十几个衙役,护着两辆车过来,车中有人喊道:“前面的可是张兄,安然来迟,恕罪恕罪。”

这话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