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我伐天下 >

第144章

我伐天下-第144章

小说: 我伐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嗳希庠谟菰饰目蠢矗梢约し⒛切┖⒆拥纳辖摹

尽管如此,身为孝子的虞允文虽然能够理解,却不会赞同赵抗这种割裂骨肉亲情的做法。虞允文虽然是儒生,但并不像他的父亲那样排斥杂学。了解到数家学院开设的课程后,虽然他认为其中还有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虞允文也承认效率确实奇高,二三年甚至一年就能将一个学生变成一个有用之才了。

在这段不长的日子里,虞允文发现,虽然赵抗没有明确处罚贪官污吏的律法,但赵国官吏清廉的程度却要远远高于南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经过虞允文多方了解,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官吏的待遇高,这待遇高不是指官员在任时的收入高,而是指官员只要在任内政绩良好,便可以获得较多的功勋,积累到一定量后便可以获得爵位,使他们在卸任后仍然可以获得相当丰厚的收入。若功勋够高能获得世袭爵位的话还能传给子孙。能获得光明正大的收益,他们自然便不愿再冒着风险,去拿那些见不得人的好处了。而且这好处还是浮动的,官吏们越是努力工作,这好处就越大,对能力强的官员来说,这份收益甚至要超过贪污受贿,还没有风险,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但这一招只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因为如果贪污受贿很容易的话,那些能力较差的官吏还是会选择捞一把再说的。所以第二点就很关键,官吏在任期间,每个级别的生活水平都有严格的规定,就算你有再多钱也用不出去,那你捞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呢?当然也不是没人想过先将钱攒着等卸任后再花,但一般来说捞钱太狠必定会影响政绩,这官本来就做不长,而被免职的官员就算不受更重的处罚,那生活水平限定是要一直维持到死的……

当然也有人想过先捞足了,再出国去享受总可以吧!但赵抗也想到了,所以除了少数部门的官吏,如外交方面的以外,其他官吏,尤其是地方官,擅自出国者,杀无赦!这就引出了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没有这一点其他两点都是白说,那就是恐怖的情报网。

赵抗手中的情报部门不但防外,而且防内,三大系统彼此独立,真的是很难有漏网之鱼。至于情报部门本身的腐化,首先他们的成员都已经将服从变成了身体的本能,想有那个心思,难!其次,三大系统之人互相都不认识,人员更替又快,想内部串通很难,而只要彼此的情报有了出入,赵抗就会追究到底,这腐化的难度可不小啊。最后,这些情报人员平时的生活水平就已经比那些腐败的官吏还高了,他们还要腐化干什么?要不赵抗为什么要将超过三成的财政开支,花在目前总人数还不足万人的情报部门上呢?

就算这些都没办法阻止情报人员的腐化,赵抗还有更狠的手段,那就是告密制度。情报人员之间的举报只要得到确认,举报人便可以获得对方三分之一的家产,这招一来情报人员之间便很难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只要他们不能抱成团,想要玩出什么花样,简直比登天还难!

其实赵抗当初也想过将告密制度推广到所有官民身上,不过后来还是放弃了,这种制度滋生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足以将赵国变成人间地狱,而这并不是赵抗想要看到的。

对赵国的情况了解得差不多之后,下面就该进一步了解赵抗这个人了。目前虞允文只总结出赵抗这人守信、公正,而其他方面,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同,要从这些差异极大的叙述中找出真相,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虞允文最后还是决定先借自荐和赵抗面谈一次再说,至于劝服赵抗这件事,可以等充分了解他之后再做。于是,虞允文便在赵抗例行接见各路人才的日子来到了招贤馆,结果他却发现赵抗根本没来,难道他招贤只是一时之兴吗?一问之下才知道,赵抗并不是停止招贤,而是为了提高效率,改成自荐者每人呈递一篇不超过百字的介绍自己的简短文章,然后赵抗再从中选择出对自己有用的人才予以接见,这样一来速度便可以大幅提高。

事实上,这几个月里,赵抗已经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招贤上,虽然自己不堪的名声对其有较大的不利影响,但来自荐的人还是络绎不绝。不过赵抗很快就发现,这样每个人都接见过去,实在太消耗时间了。而且会造成大量人才由于运气不好,始终得不到面君的机会。

于是赵抗便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要求每人写篇简短的自荐文章,因为赵国的行政风格是简单而高效,如果他们连这点都做不到,那么便没有留下去的必要了。不过,考虑到这样可能会忽略掉那些能力一般但眼光出众的人才,赵抗又加了一条,除了写自荐文章以外,也可以指出赵国治国治军方针与措施中的不当之处,一样不能超过一百字。

事实上,虽然之前的招贤效率不高,但还是来了不少人才,其中口才机变出众的有三人,很适合做外交使节;能够胜任市长一职的有两人,能够胜任县长一职的有十一人。至于能力稍差一些,但也能担任一些辅助官职的三流人才,赵抗则是采取写出短评后,让各级主官自行挑选的方法,收效不错。

除了这些正规的人才以外,招贤还招到了一些“歪才”比如一个叫胡金石的中年人,擅长模仿字迹,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即使以赵抗那敏锐无比的观察力,不仔细看的话也是分辨不出来的,更不要说其他人了。诸如此类的还有十几人,这些人在大陆诸国往往是不受重视的,赵抗则不然,只要有用,他便会留下,而且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这些“歪才”们自然一个个感激涕零。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才

虽然这几个月来颇有收获,但是能够胜任几个要职的大贤,却一个都没有。所以赵抗仍然不得不一人干几个人的活,每天只能睡不到二个时辰,要是一般人早就垮了。如果赵抗要求放低一点,他现在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可是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说得一点也没错,赵抗始终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所以他便只好继续劳累下去,直到有真正的王佐之才出现。

除了忙于公务,赵抗还尽量挤出时间读书,他在建国后的第二天,就发布了一个诏令。他将自己看过的书籍目录列出,要求境内臣民如果献上目录以外的书籍,便可以得到重赏,当然,也不是什么书都要,他同时还列出自己感兴趣的范围,在其中的书籍才收。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快就有数千册各式书籍献上,其中甚至还有一些是竹简,赵抗的知识量也得以进一步增加。

招贤的方式更改以后,赵抗的时间稍微宽松了一些。虽然每天都要花点时间,看几十篇至百十篇自荐文章,但比起一个个接见来说,可要有效率得多了。

“终于看到批评文章了!”赵抗但觉精神一振,这几天里收到的全是自荐文章,没一个人敢对赵国的方针政策批评鞭笞的,令赵抗很是失望。他所渴求的大才,必须是个敢担待、有魄力之人,如果连批评政策的勇气都没有,就算能力再强,也是坐不了这个位置的。赵抗眼神略略扫过,发现这篇文章好像超过了百字,本来按规矩是要丢掉的,但是赵抗难得看到一篇批评文章,所以还是耐心读了下去。

“首先是外交方面,这里面说得很有道理啊!”赵抗忍不住赞了一句,这篇文章里说,赵国的外交政策非常失败,居然与天下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敌对关系。而就算国力再强盛,在同一时间也只应该有一个敌对国家,也即是说必须团结尽可能多的盟友为我所用,集中力量打击对赵国威胁最大的国家或势力。

其实这一点赵抗也已经意识到了,但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去解决这个问题,他自己又抽不出身。再说口才并不是赵抗的强项,他的名声又那么差,真要自己去的话,说不定还有反效果。虽然前不久招到了三个外交人才,但只能说是不错而已,彼此关系良好时才能胜任,要靠他们改善赵国糟糕的对外关系,根本就没可能。

“这家伙居然还卖了关子,说解决的方法等面谈时再详细解说……”赵抗笑骂道。

接下来是军事方面,才看两句就到百字了,赵抗笑道,“居然说,已满百字,后面的没兴趣可以不看,这家伙还挺有意思的……”他当然是接下去看拉,文章中提出赵国目前穷兵黩武,并不是好事,“国虽大,好战必亡!”

对于这个观点,赵抗有自己的想法,不过他也没因此而生气。毕竟人无完人,对方并不了解赵国核心的机密,当然不可能什么都正确,这一点有必要在见面时进行解释。

“不过谈到南洋诸国,他的这个主意倒是很有参考价值,扶植傀儡政权吗?”赵抗对此很感兴趣,目前剩下的南洋国家都多少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同化起来难度较小。而且他们没有尚武的传统,军队战斗力不强,拿来练兵的价值其实也不算太大。这篇文章提到的方法,倒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既能保证南海航线的安全,又能获得额外的收益。

“关于引进更多移民的问题,如果财政可以负担,那么便可以采取出钱赎买奴仆或奴隶的方法,这很有价值。金国目前手中至少还有数百万奴隶,而西夏手里也有数十万,本土(南宋)的奴仆数量应该也有几十万,另外,南宋还有几百万被大庄园限制自由的佃农。这些人如果全赎出来的话,我国的人口可以在短时间内大增。财政上应该吃得消,奴隶也并不是很贵,何况我也不是每个都赎,其中素质较好的应该人数在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的样子,以我目前手中的财力,绝对没有问题。”现在赵抗觉得自己已经没必要再看下去,尽快见到作者才是当务之急。

很快,招贤馆的馆长就被传唤过来,“这篇文章是谁写的?”赵抗指着刚看的那篇文章问道。

“完了,我就知道要出事,明明大王治理得那么好,你瞎批评个啥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