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激情福利电子书 > 龙迹 >

第3章

龙迹-第3章

小说: 龙迹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亥问乔霓是否认识什么懂《易经》的人。           
  乔霓说找她父亲就行,她父亲是退休的中文系教授,对《周易》、训诂都有研究。           

()
  卦 画 爻 辞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上九,亢龙有悔。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初九,潜龙勿用。           
  (乾卦爻辞以龙取象,意味深长。)       
虫工木桥◇WWW。HQDOOR。COM◇欢◇迎访◇问◇  
第6节:六 、卦辞寓意       
  六 、卦辞寓意     
  乔教授戴上老花镜,看了看,肯定地说:“这第二组应当是‘乾卦初九’无疑。第一组应该是第四十八卦:‘井’;第三组是二十三卦:‘剥’……”     
  巴亥急着问:“这三组数字加一起,就是‘井’卦、‘乾.一九’和‘剥’ 卦?”     
  “没错。”教授说。     
  乔霓给父亲添茶:“具体什么意思呀?”     
  教授坦率地说:“我也闹不清楚。乾卦初九的爻辞为‘潜龙勿用’,意思是巨龙潜伏在水中,暂时不能施展才华。‘井’为养性之卦;‘剥’即‘生机剥落’,有以邪胜正,倾颓克杀之意。这里,只有‘剥’卦大凶的意思比较明确,可以解为‘被人谋害’。前两卦的具体意思很难解释通。如果勉强从卦义解释,或许是说:目前环境险恶,让家人韬光养晦修养生息,以静制动等待时机。但是这些话没必要弄得这么玄乎。照我看来,它们应该指向某个具体的事情,主人肯定是想借用卦来暗示什么不想让外人知道的秘密。”     
  巴亥又问:“刚才您说,乾卦初九有‘龙潜水中’的意思,那其它几爻呢?也提到龙吗?”     
  “事实上,除了九三之外,乾卦其它爻辞也都以‘龙’作象。九二爻辞‘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四‘或跃在渊,无咎’;意思是巨龙或者腾跃起飞,或者退隐深渊,必无咎害。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意思是巨龙高飞上天,利于出现大人。上九‘亢龙有悔’,意思是巨龙飞得过高,已至穷极,终究有所悔恨。除了六爻之外,乾卦还有一个‘用九’爻辞,也是以‘龙’来取象作比的:‘见群龙无首,吉’。你看,‘龙’在这里频频出现,从独处到群行,从地下到地上,从深渊到田野,从潜伏腾跃到高飞九天,简直是被描绘得活灵活现!”     
  莫非古人真的看见过龙?巴亥不禁砰然心动。“乾卦六爻为什么都以龙取象呢?”     
  乔教授果然是教授,诲人不倦,引经据典;《周易集解》马融注如何,《周易古经今注》如何;又说:有人认为乾卦的龙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龙,也有人认为这里指“龙星”,所谓“东方七宿名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史记》和《封禅书》都提到,九二“见龙在田”的“田”,指龙宿角星附近的“天田”星。古书上说“时乘六龙以御天,犹乘六马以御车”。     
  乘龙像赶马车一说让巴亥特别感兴趣。教授说:在古人眼中,“苍龙”不仅是东方七宿的名称,更是它的神,两位一体。星神的观念恐怕来自于原始宗教的万物有灵,后来被道教继承。载人升天的“御龙”之说恐怕就是这样产生的。     
  教授说乘龙升天的说法早就有,据说黄帝就是乘龙升天的,黄帝为“有熊氏”;所以屈原在《楚辞》中发疑问:“焉有虬龙,负熊以游?”中国本土的道教讲究神仙崇拜,道教的众神仙什么“三清”、“四御”、“五方五老”之类,基本都是天地星辰,可以骑着龙满天飞的……     
  坐在一旁的乔霓忍不住了,“我觉得你们在这一本正经地讨论龙,好像有点可笑。”     
  巴亥干笑两声,忍不住又问教授,神秘数字的作者可能是什么人,是否是归隐的文人。     
  教授认为这个可能很小,说旧时文人归隐,不会跑进深山老林的,吃不了那个苦。也有的文人喜欢游历,比如李白。但是他这种人一般心怀坦荡,没有什么隐密,临死应该直抒胸臆,不会写个神秘兮兮的数目字。     
  巴亥自言自语:“如果他不是归隐的文人,那可能是什么人呢?”     
  (汉画像砖“仙人乘龙图”。)       
BOOK。HQDOOR。COM▲红桥▲书吧▲  
第7节:七、兴和客栈       

()好看的txt电子书
  七、兴和客栈     
  1943年初秋。一个阴雨蒙蒙的早晨。     
  湘西小城大庸兴和客栈破旧的小木门钻出两个男人,一老一少。     
  满面红光的客栈掌柜送二人到门口,一脸堆笑:“刘先生,您慢走。”     
  姨太淑珍一旁叮嘱伙计:“春生,路上不太平,小心着。去山里收了货早点回来。”     
  刘欹煜目无表情地摆摆手,作为江湖郎中为了养家糊口,即使兵荒马乱也不能闲在家里,除非时局太紧,实在无生意可作,便在旅店读书写字。     
  此刻小儿子季轩还没起床。告别老祖宗、大太太,匆匆离开山东老家时儿子只有两岁,本以为出来躲躲就能回去,不料仗越打越大,一走就是这许多年。由山东经河南、湖北到陪都重庆,又经泸州、合江到贵阳,现在又到了湖南大庸,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返故乡。     
  淑珍十一岁卖到刘家,给老祖母当丫鬟。一晃几年过去,大少爷伯轩去了法兰西,二少爷仲轩进了省城学堂。她见到学徒春生的机会多一些,虽然男女有别交谈不多,但渐渐有些眉目生情。     
  17岁那年,二少爷放暑假回来,一天晚上忽然在老宅谷仓堵住她,送给她一册小学国文课本,让她收好了,说要教她识字。那天仲轩还要拉她的手,她躲开了,心里只觉得对不起春生。     
  记得当她听到消息,老祖宗最后决定,由她嫁给老爷——仲轩的亲爹做姨太时,她差点昏过去,真是晴天霹雳!     
  她很快就认命了。此后二少爷再也没回潍坊老家,七七事变以后就参军了。     
  此刻,她看着丈夫和春生远去的身影,想起了他们离开山东第三天就被日本人逼死的老奶奶。到了重庆以后老爷才得知噩耗,当时痛不欲生,她第一次见老爷这样失态,嚎啕大哭,用头撞墙。老爷觉得要不是因为自己收藏了宝物,老母亲也不会死,是自己杀了亲娘,禽兽不如!算下来,那是刘家遭诅咒的第三条人命了。     
  不知不觉六天过去,老爷和春生还没回来,天气一天比一天凉,衣服该换季了。听说湘西自古多匪患,大山之中更不太平,莫非他们出了什么事?又想起三年前在合江尧坝遇到的血光之灾,不禁一身冷汗,甚为忧虑。      
  忽然,急急的敲房门声把她惊醒,披衣应一声,捋捋头发,心头一喜,想必是老爷他们回来了。却见春生失魂落魄闯进来,衣服肮脏邋遢,头上扎个白布条,进门扑通跪下,咚咚磕了两个响头,哭着大喊一声:“师傅他走啦……”     
  这时一山里人打扮的壮汉进来,双手抱拳,高声道:“老先生下神堂湾寻找龙鳞,不幸遇难,恐怕仙逝了。夫人节哀,千万保重!”     
  春生哽咽着讲了师傅遇难的经过:     
  那天他和师傅腰里系着粗麻绳,悬挂万仞峭壁之间,缓缓下缒,眼看就要到达下面的台地了;云雾陡然上涌翻卷如潮,顷刻将二人淹没,天地一片晦暗,脚下怪声隐隐。他吓得大喊,没命地向上爬,隐约见师父咬紧牙关,头上青筋突起也是奋力攀爬,毕竟有些年纪,渐渐落在后边。     
  忽听脚下一声怪异低吟,同时听师傅一声惨叫!他回头一看,只见白茫茫云雾中伸出一只粗壮的大爪子,一下将师傅抓住!那爪子脸盆大小,布满细密的铁青色鳞片,铁钩般的鹰爪,一下插进师傅腰间,顿时几股血泉喷射!师傅不见了,云海翻滚,空麻绳在绝壁下轻飘飘晃荡……     
  淑珍两眼渐渐发直,脸上失了血色,只喃喃嘟哝道:“报应啊,这是第四个了……”      
  (青铜器上的爬行龙纹 ——龙纹簋。)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8节:八、有一种大蛇叫做龙       
  八、有一种大蛇叫做龙     
  空调大开,客厅里很凉快,巴亥和教授一边喝茶一边闲聊。     
  “如果龙的概念来自原始宗教,那么它是真的动物吗?”巴亥问。     
  教授笑了笑,说:“你知道闻一多吧?40年代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一文中提出假说:古时可能有一种大蛇叫做龙,后来以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了许多以别的动物为图腾的团族,分别吸收了其图腾的某一部分,于是大蛇有了马的头、鹿的角、鱼的鳞和须等等。现在中国人关于龙的看法都是从这来的,似乎已成定论。”     
  教授喝口龙井茶,接着说:“不过在此之前,国人普遍认为龙是一种实际存在的有灵性的动物。”     
  教授说,据说尧舜禹的时代曾经养过龙,当时龙就很少了,难得一见,而且很难饲养。所以有专门的家族负责养龙,称“豢龙氏”。那么最初的龙从哪来的呢?《拾遗记?虞舜》中说是南浔之国进贡的,说“南浔之国,有洞|穴阴源,其下通地脉”,其中有毛龙、毛鱼,于是献给虞舜一雌一雄……     
  巴亥难免一阵激动,“有洞|穴阴源,其下通地脉”?这不说的正是黄龙洞深堑地|穴吗?难道那个神秘动物真的是龙么?     
  虽然只有这地科院的复员兵一个学生,教授依然像给研究生讲课一样认真: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