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悬疑推理电子书 > 村庙 >

第53章

村庙-第53章

小说: 村庙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恕F渲械难示褪强绰房炊纯次恢茫愕醚懊交评亲酉不蹲叩穆肪叮评亲拥亩纯冢拖录凶拥暮鲜实氐恪�

比如说看路,黄狼子这种东西忒狡猾,去的时候走这条道,回来的时候就会调着角走,也就是说它不好好的原路返回,而是从这条道斜插出去几米远,然后再转折到这条道上,走出几米远再来个转折,也不嫌累不嫌多走道。如果发现了这个路径,你就得看好有没有转折口,如果没有,那就准备好夹子,找一处地势低的地方,下上夹子,铺上碎草和一层细土,如果有雪,铺雪更好。

看洞,那就是寻找黄狼子的洞口了,别以为这东西比耗子大洞口就大,那洞口和耗子洞差不多,只是耗子洞口要么干净,要么就是一些碎草简单的做个掩饰,而黄狼子的洞口就会故意的散弄些老鼠屎,再弄些干枯的树枝杂草掩盖住。下夹子的时候在洞口两米多的地方,选择草丛或者是有石头砖块土坷垃的地方,用潮湿的泥土将双手使劲搓上几遍,当然了,动物的粪便最好,这样可以保证人的气味不会沾到夹子上。黄狼子出窝的时候,会先在洞口张望一下,发现没有危险,就迅速的窜出,跑到一个能够隐藏身子的地方,而夹子就正好下在那里,黄狼子还能有跑么?

这两项那都得要选定最合适的位置,嗯嗯,学问很深,我们只是从韩泽林那里得到了一些知识,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暂时还难以做到精确的看准位置。

现在我们不就是来实践了么?

现在想起来我们那时候简直就是蠢的要命,七八个人一起去下夹子,虽然说都故意轻手轻脚,小心翼翼,低三下四的行动,可黄狼子那东西多机灵啊,对它们来说这么多人搞出的动静简直不亚于地震了,它们能不知道危险的来临么?而且我们几个人在下夹子的时候,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着这个地方好,那个位置妙……

简直就是在胡闹。

坟茔之间,杂草丛中,树木下面……我们选择的地方可谓是齐全了,陈金说这是为了分类实验,为我们以后的狩猎生涯作出最细致的实践理论,而且还要写成一部狩猎大全。

我说去你娘的,回头再做几十个夹子才是正经的。

早知道真该多做些夹子过来的,像我们这样的新手,就只弄了七八个夹子扔到这么大面积的杨树坡,就觉得好象是在滏阳河里头扔砖头,能砸着鱼么?你得用网啊!

捉到黄狼子的希望不大,可兄弟们兴趣不小,一切妥当之后,我们几个人打道回庙,得等到凌晨那三四点钟的时候,去检查下夹子是否夹到了黄狼子,去早了怕打草惊黄狼子,事实上就我们当时那动静,跟打仗似的,有多少黄狼子也都给它惊得躲窝里不敢出来了。去晚了的话,担心那些个黄狼子会被救走,韩泽林跟我们说了,黄狼子都特聪明,如果时间长还不回去的话,那待在洞里的黄狼子就会出去找,发现被夹住的黄狼子后,会呼朋唤友,招来一大帮黄狼子,生生用牙齿将夹子上的弹簧给撕咬磨断。

我和陈金听了韩泽林的话之后觉得纯粹是扯淡,黄狼子如果真有那么精明的话,那咱干脆就别去捉了,不然的话,兴许黄狼子还给你来个群体攻击报复呢。不过想归想,人家韩泽林在这方面是专家级的人物,他怎么说,咱们就得怎么干不是?

也就是我们这帮人回太岁庙走到半路上时,起风了,风势很强,刮得雪花在半空中卷成一团一团的,扑到人的身上脸上,风刮雪扑,我们几个连眼都不能睁开了,低头哈腰的互相拉扯着,顶风冒雪往太岁庙那边儿赶。

回到庙里之后,大家伙可算是松了口气,起风后到进庙,就这么一小会儿的功夫,就把人给冻的哆哆嗦嗦,说话都结结巴巴的说不清楚了。点燃蜡烛,急急忙忙的往火盆里添上柴禾,将火烧到最旺盛,就差在火盆外面点火了。

围着火盆烤了半天,弟兄们缓过劲儿来,这才想到还有酒呢!

于是乎喝酒侃大山,讨论着以后该如何捉黄狼子,是否应该再有其他发展项目,以求赚更多的钱……

反正闲着也是无聊,扯起淡话了,陈金这小子也不知道从哪儿听了一个关于太岁庙的故事,很是得意的喝着小酒,添油加醋的给我们讲了出来:

六零年闹大饥荒的时候,我们村里挨家挨户的饿死人,那两年因为死了太多的人,所以村里面阴气极重,尤其是这埋葬死人的杨树坡一带,大半夜的鬼哭狼嚎,像是有一群人在没完没了的哭,而且多半都是些小孩子的哭声。

后来灾年过去之后,村里的神棍胡老四从外面又请来几位高人,一同施法镇邪驱鬼,超度亡灵,可他们做了这些之后,不但没有见效,反而那哭声越发厉害,甚至很多时候大半夜的哭声竟然就在村中飘荡。弄得全村人惶惶不可终日,问胡老四这是怎么回事儿,胡老四无奈坦言,饿死鬼最是爱闹事儿,因为他们觉得太冤屈,死前过的日子太差了,所以阴魂不散,天天哭喊着抱屈,而小孩子原本就最易成为凶鬼,饥荒时小孩子抵抗力本身就弱,所以死掉的孩子多,这就成了一群凶鬼。

这下村里人更加害怕了,许多死了孩子的人家更是惊恐万分,担心孩子找上门儿来。

大概是心理上的作用吧,村里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病倒,看医生也检查不出什么病来,只是精神上极度恐惧导致的心理疾病,从而影响了正常的生活。

没过多久,竟然有几个因为害怕病倒的人去世了,村里传言那都是生生吓死的。

这下村里人更害怕了啊!不知道哪天,村里来了个外乡的老头儿,得知村里发生的事情后,那老头便每日里到那些病了的人家里劝慰人,说起来也怪,那个老头儿去过谁家里,就能把谁家的病人给劝慰好,见效还特快,老头刚进门儿时病人还在床上躺着奄奄一息,老头儿出来时,病人就能出门相送了。

短短两三天的时间,老头就把村里所有因为心病而卧床不起的人给劝慰好了。老头儿在村里一下成了神医,成了活菩萨,没一个人不服他的。

第58章 风雪杨树坡(二)

之后的每天晚上,老头都会独自去杨树坡,村民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过了些时日之后,村里晚上鬼哭狼嚎之声便彻底消失不见,连杨树坡那儿,也再没有了恐怖惊悚的夜半哭声。

村民们自然商量着如何感激那老头儿,可没等他们商量出结果呢,人家那老头竟然走了,一去不复返,也没人见老头儿去哪儿了。

后来胡老四说那是北地的太岁,看到村里活着的人受折磨,死了的孩子们整天还在杨树坡哭个没完,所以才出来挨家挨户的劝慰,顺便安抚了杨树坡的那些个小孩子的亡魂儿。

村民们细想之后也就相信了胡老四的话,是啊,那老头儿那么大本事,那叫真正的不同凡响,非同凡人。所以村民为了感激老头儿,就在北地挨着杨树坡那儿建了一座庙,顺便也可以让太岁它老人家可以时时的劝慰着那些葬在此处的冤魂厉鬼,不要去找村里人的麻烦。

这也就是为什么村里许多人晚上到北地浇地的时候,都喜欢到太岁庙避风挡雨的原因,太岁庙护人啊!据说还真有过好几次,村民夜半在田里撞见邪事儿了,都是有一个老头儿出现拯救了他们呢。

貌似这个故事讲出来之后,兄弟们都很乐意并且待见听。原因嘛,当然是这大半夜的,外面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人烟稀少,又赶上在杨树坡跟前,而且先前去了一趟,回头还得再去一次,您想想,心里能不害怕能不胆怯?

听完故事后,带来的两瓶白酒也快喝完了,看看时间才一点多点儿。大家伙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上杨树坡,看看下到那里的夹子是否有所收获。

按说我应该立刻制止他们,让他们再多等待些时候的,可我也真想赶紧过去看看结果呢。

所以大家伙就一致同意马上去检查工作成绩。

唯独姚京犹豫了半晌说道:“这个,你们去吧,我留在庙里等你们。”

我纳闷儿了,这小子怎么突然想自己留在庙里了?我疑惑的问道:“姚京,你自己留下不害怕么?”

“不怕,这可是在太岁庙里呢。”姚京嘿嘿笑着说道。

“哦,说的也是。”我恍然大悟,这个胆小鬼,刚才听完陈金不知道从儿道听途说来的故事,自己添油加醋的吹了一番,还真有姚京这样的人相信了,觉得待在太岁庙里那是最安全不过了。

我就纳闷儿了,姚京是怎么想到,难不成咱们兄弟这么多人,你还害怕走夜路么?

问了下其他几个人,都没有人愿意留下来陪姚京,我好心劝了他两句,让他跟我们一块儿去,这小子就是不去。陈金鄙夷的说道:“这小子生怕到了杨树坡上被小孩子魂儿拉到坟里头。”

我已经提着电筒走出去了,回头朝里面喊道:“行了,趁着这时候风小,赶紧的去转一圈儿,没动静的话,咱们就再回来等到天亮。”

既然姚京决定要留下来了,我们自然也不好说什么,替他换下快要燃尽的蜡烛,嘱咐了几句,我们几个便提着电筒拿着口袋走出庙门,往杨树坡上进发了。

寒风比之先前那阵子小了许多,不过依然穿林过坡的带出呜咽的风声。雪花不急不缓的洋洋洒洒在天地间,万物一片萧瑟苍凉,夜晚的缘故,更多出了一份黑暗中的阴森恐怖。

偶有几道黑影隐约从不远处的坟茔中蹿出,眨眼便会消失在另一座坟墓的后面或树丛中,在洁白的雪地上留下一行在夜色下不太清晰的小脚印,那是野兔或者黄狼子被惊吓到了,匆忙飞奔着躲到一个隐蔽的地方,小眼睛在夜色中透出或黄或绿的光来,似乎在好奇的看着我们,想着这群人三更半夜顶风冒雪的跑到杨树坡来,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啊?

看到这些被惊吓到的小动物,让我们对于这次行动更有信心了。一边儿走一边儿琢磨着,杨树坡这地方的小动物还真是多啊,今晚上就算是打不着黄狼子,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