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永历大帝 >

第2章

永历大帝-第2章

小说: 永历大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朱高炽、朱祐樘,更有荒唐的朱祁镇、朱由校。

可是,朱骏到底是哪个皇帝呢?这种事朱骏当然不敢问人,这岂不是不打自招了他的身份有问题吗?

而且,还有一个关乎到朱骏生死的问题,那就是原来的皇帝去哪里了?

朱骏深深的吸了口气,拉开车厢一侧的金丝帘,遥望着远处的深山出神。

浓雾仍然没有散去,天空渐渐亮堂起来,经过了黎明的洗礼,火热的阳光直透云雾,带来了一丝暖意,马车在碎石路上轻轻的颠簸,两旁都是山岭,被各种树木点缀的翠绿。朱骏突然想起了什么,猛的将头伸出车窗,埋头观察起车轱辘下的土质来。

北方的土壤因为温度低,分解作用弱,所以土质偏黑。南方的土壤大多呈红色。而朱骏眼下所看到碎石铺杂的土壤却是紫色,这种情况只有西南地区才会有。

这是怎么回事?朱骏骇然失色,他几乎可以肯定,这里并不是北京,而是中国的西南一带。

一种不祥的预感浮上了心头,作为一名农业科学院的研究员,朱骏不但精通地质,而且对于简单的历史也知悉一二。

问题的关键是,明朝根本没有哪个皇帝巡视过西南地区,唯一在西南地区呆过一段时间的,只有清军入关之后,逃往广西,最后逃亡缅甸的南明末帝朱由榔。

朱由榔的命运可谓家喻户晓,在南明被清军攻破之后逃亡缅甸,缅王顶住清军的压力不愿交出,之后,缅王的亲弟弟在清军的教唆下发动政变,杀死王兄,并且将永历帝交给吴三桂,最后在云南被人用弓弦勒死。

想及此,朱骏不禁起了一身冷汗,似朱由榔这样身份的亡国之君,自己居然鬼迷心窍的去冒充了他。可惜现在骑虎难下,如果自己和外面的士兵们辩驳自己并非朱由榔,恐怕死的更快,这可怎么办呢?

第二章:对策

浓雾犹如被撕破的轻纱渐渐消散,一座规模宏大的古老城池在淡雾中若隐若现,朱骏心里更加疑惑,远处的城池虽与中国传统的阁楼略有相同,但仔细一看,却发现了其中的细微处的差别,这时沐剑铭拍马到车窗前道:“陛下,阿瓦城就要到了,自皇上狩猎失去了踪迹之后,家父不知有多焦急呢,臣请陛下允我先回去给家父报喜。”

阿瓦城?朱骏还从来未听过这个奇怪的城市名称,连忙问道:“这是什么地方,我怎的没有听说过。”话音刚落,朱骏便觉得自己似乎说错了话,心有余悸的望了一眼车窗外骑在马上的沐剑铭一眼,见他并未察觉其中的语病,这才放下心。

“陛下,许是您受了惊吓,有些事暂且忘了,这里正是缅甸国的王都阿瓦城,我们的营地正在那边。”沐剑铭指着城池外奔腾的河流另一边茅草搭建的村落道。

朱骏的脸色青黄,他曾读过一些南明的史料,知道永历帝进入缅甸之后,一开始缅甸国王王莽达还算客气,还备上了些礼物相赠,纵是如此,为了避免礼节上难以处理,缅甸国王拒绝与永历帝见面,只派汉人通事传达信息。

随着国内反清力量渐渐被清军肃清,只剩下带着几万军马在缅甸与云南边境打游击的李定国所部时,缅甸的态度便蛮横起来,直到第二年,缅甸发生宫廷政变,国王王莽达的弟弟王莽白篡位,决定铲除永历帝的随行官员。他派人通知永历廷臣过江议事。之后三千缅兵将一干随行官员团团围困,将他们全部杀死。并且俘获永历帝送到了云南交由吴三桂处置。

朱骏最关切的,是现在到底是什么年份,如果是刚刚进入缅甸,那么倒还可以有点作为,至少可以尽量避免悲剧的发生,如果王莽白已经发动宫变的话……朱骏忍不住打了个冷颤,不忍心继续想下去。

“沐爱卿,朕问你,现在是什么年份?”

“陛下,此时正是永历十四年开春,您为什么这样问,对了,微臣该死,竟忘了陛下劳乏过度,有些事恐怕记得不太真切,看来回去之后需好好调理才是。”沐剑铭神情关切的回答。

“这个倒不必。”朱骏淡淡的回绝,放下了心,如果自己没有猜错的话现在应该是1660年,距离王莽白篡位还有一年时间,想来暂时还没有生命危险。

到达村落之后,早有几十个穿着明朝服饰的官员起来迎接,朱骏下了马车,看着眼前用茅草搭建而成的村落,不由叹了口气,堂堂大明之君,竟委身下国,受如此冷落,若是地下的朱元璋知道了,恐怕要从棺材里跳出来抄家伙了。

官员们见着朱骏先是一喜,但仔细一看,只见朱骏长发不知被谁剃了一半,身上的衣裳更是花里胡哨,他们以为是朱骏沿路上逃难所致,接着又一齐抱头痛哭起来,朱骏听的心烦,只好好言抚慰,他现在急切想知道的是,自己这名存实亡的大明天子到有没有可能在一年后自保的实力。

“皇上车马劳顿。诸位同僚还是让皇上先歇息吧。这样哭哭啼啼地若让缅人见了。恐怕又要遭他们地笑柄了。”一名极有威望地官员大喝一声。止住了官员们地哭声。

“沐公爷说地极是。皇上龙体为重。我们还是先回去吧。”有官员跟着附和。片刻功夫。官员们便走地一干二净。朱骏地面前只停留着那名被人称作沐公爷地官员。

莫非这人就是世镇云南地黔国公沐天波?朱骏立即想到了这个人。大明自朱元璋开创以来。便命令大将沐英为黔国公。世守云南。自此三百年。沐家一直对大明忠心耿耿。而眼前地沐天波更是随同永历帝一齐出逃。莽猛白篡位之后。要求跟随永历帝地官员都过江进入阿瓦城计事。缅人以二十人捉一人。明朝官员无一逃脱。沐天波悲愤之下。一人用流星锤击杀十多个缅甸士兵。可是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残杀。

这样地人可以信任。朱骏心里想着。对他道:“沐卿家随我来。朕有些事要和你商议。”

朱骏所住地只是十几间茅屋。因为害怕惹起缅人怀疑。所以逃难队伍还不敢大兴土木。只好委屈永历帝暂住在这里。只不过茅屋内地陈设倒也奢华。地面铺上了金丝毯。四周都摆放了黄色纸罩地宫灯。古玩、字画琳琅地挂在四周地墙壁上。以此来遮掩发黄地茅草。

落座之后。朱骏对着正要行礼地沐天波道:“沐卿家还是请落座吧。不必如此。”

沐天波已到了六十高龄,执拗的行了三跪九叩大礼,这才微颤颤的坐落在下位上:“皇上,不知召见微臣有什么事。”

“朕问你,我们还有多少人手,又存有多少银钱,你给我折算折算。”

沐天波苦笑一声道:“皇上入缅时有三万人护驾,但缅人害怕我们人多起事,恐有雀占鸠巢之心,所以便将其余人等分散入缅甸各部落,所以现在陪在皇上身边的只有九千余人,至于银钱倒是充足,库内珍宝众多,白银亦有七万余两。”

“只有九千人?”朱骏皱起眉头,接着问道:“整个缅甸又有多少汉人?”

“恐怕有十万余人,若是加上在缅甸边界与逆贼吴三桂对峙的李定国所部的话,该有十五万人才是。”

“那么随驾的人等当中有多少军士?”

“只有两千,全是张有德将军所率领的龙江右卫,而且缅人为了以防万一,在入边界时便解除了所有人的武器,现在的军士只能执着长棍操练了。”

朱骏猛然想起自己被张有德发现时,除了一些高级军官腰间佩了长刀之外,其余人等都是持着长棍作为的武器的,单凭这一些人,要在一年后与篡位的王莽白作对,恐怕有些难了。

“沐爱卿,若是我们招募一些缅甸境内的汉人到这里来,缅人是否会有反应?”

沐天波摇头道:“此事绝不可行,我们离缅国王都只有一江之遥,一切动静都在缅人掌握之中,若皇上如此,定会让缅王生疑,恐有刀斧之祸啊。”

朱骏面色一沉,真照沐天波所说,那么他也只能任人宰割了。

“不过,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沐天波沉吟片刻继续道:“若是皇上移居它地,远远的离开缅都阿瓦脱离了缅人的控制,倒是事有可为。”

“继续说下去。”朱骏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急急催促道。

沐天波道:“其实皇上对于缅王来说也是烫手山芋一般,如果他们继续收留皇上,满人必定会给予缅王压力。如果他们将皇上交由满人,则要背上欺上失礼的骂名,更何况缅北有李定国所部与满人对峙,他们也害怕李定国突然率军南下,打着为皇上报仇的名义报复缅国,因此,若是皇上主动提出去往它地,缅王定会同意,到了那时,皇上要做什么,也由不得他们了。”

“不错,那么依沐爱卿所想的话,我们该去哪里?”朱骏拍掌叫好。

沐天波道:“最好的去处当然是北上与李定国所部汇合一同抗清,若皇上别有它意,自然是另当别论的了。”

“不,李定国残部在缅北接连败了几仗,早晚会被吴三桂消灭,我们往南走,那里离大海近,既可用海船和南洋各国做生意,若是清军到时,只要上了船,满人恐怕只能望洋兴叹了。”朱骏道。

沐天波叹了口气,心里暗怪皇上仍然还是那副模样,从湖南逃到广州,又从广州逃到云南,接着到了缅甸,现在又想去大海边了,难怪部下们都私下议论皇上是个逃跑天子,他原本想劝一劝朱骏,但是转念想了想,只是摇了摇头道:“皇上既然说往南走,那么便依皇上了。只是我们如果南下,缅王必定会断绝赠与我们的粮食,一旦缺粮,难免要挨饿了。”

“这些不必担心,朕自有办法。”朱骏想到藏在自己背包中的那一瓶水稻种子,从容的笑道:“你可多向四周村落的土人收购一些来,只要撑过今年,朕可保大家衣食无忧。”

---------------------------

阿瓦城:当时缅甸国的国都,位于缅甸中部。

第三章:钢弩

第二天,沐天波便将传递消息的汉人通事找来,这人姓周,名楚白,原是云南的一名落第秀才,因懂得缅语,倒颇受缅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