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悬疑推理电子书 > 暗夜千羽--中国古代的异闻奇事 >

第59章

暗夜千羽--中国古代的异闻奇事-第59章

小说: 暗夜千羽--中国古代的异闻奇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士明那张狂的样子,老者但笑不语。过了一会儿,见他笑得不是那么厉害了,才徐徐道:

“若是我输,任你怎样戏耍,绝无怨言!”

“我输的话,也是一样!”士明斩钉截铁地说,“你且等上一等,我这就回去把我那只翠羽黄衫的鸡中之王拿来,让你见识见识!”

“好!那小老儿就在此等候了,你可不要一去不回呀!”

“一言为定!”

陈士明的家,离他们两个分手的地方只有二、三百步远。就是走上一个来回,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何况士明急于向老者展示他的斗鸡,脚下就比平常快了许多。

可是,陈士明永远都不会想到的是,他这一走,从辰时出发,一直到酉时,从太阳升起,一直到日薄西山,也没见着他家的大门!

要在平时,照这个速度,他早走出五十里地去了。

家里的烟囱已经遥遥在望了,可是,仿佛永远也走不到头,永远,可望而不可即。

这……这是怎么回事呢?陈士明头上的冷汗,不由得涔涔而下。

他回头看了看,想看看自己究竟走出了多远。这一看,心中的疑团反而更大了。那朱姓老者,正在离他一百多步的地方,捋着胡须,朝他微笑。

啊,走了这么久,才走出去一百来步。怎么会这样?

陈士明的心,漏跳了好几下。

那老头仍在看着他,如天上的浮云般散淡,也不说话。

陈士明心头忽然灵光一闪,他不再试图往前走了,折返身子,朝老者的那个方向走去。说来也怪,不打一会儿,就走到了老者身边。他扑通一声,跪在老者身边,祈求朱翁大人不计小人过,宽恕他的罪过。

朱姓老者笑了笑:“怎么样啊!你这小子,还想羞辱我吗?”

“您就饶了我这一次吧,我以后再也不敢了!适才我在途中已经疲惫不堪,哪还敢在您老面前兴风作浪啊!”说着说着,鼻涕眼泪都流了出来。

“念你年少无知,且饶你这一次!你说,是你的斗鸡厉害,还是我的缩地术厉害呀?”老者道。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缩地术啊!”士明喃喃道。他今天算士见识了这老者的神异。

太阳已经落了山,远处灯火次第亮起,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城里是去不成了,两人开始往回走。早晨看起来还缩腰弓背的老者,现在,在陈士明眼里,简直是鹤发童颜,飘飘若仙。

从此以后,陈士明见了朱公是恭恭敬敬,如同孙子见到爷爷一般,再也不敢有丝毫的造次之举了。直到元和年间,他到巴丘屯戍之前,朱士明对这老人,一直执子侄之礼。

铺陈了半天,意料之中的斗鸡比赛竟然没有开始,故事在缩地术所形成的神奇光环中渐渐落了幕。看起来似乎有点虎头蛇尾。

那使陈士明为之折腰的仙术,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朱老者在这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年轻人折返之前,给他喝了一口葫芦里的酒,那酒里,是不是藏着什么玄机?

事实上,那也许就是一种迷幻药,喝了以后,能令大脑产生幻觉,你以为自己一直马不停蹄地走,实际上,只不过是原地打转而已。

说起来,倒有点象鬼打墙了,只不过,这一次,发生在白天。

或者,那老者真的会缩地术,他不但使两点之间的距离变短,而且,能使其无限延展。

在陈士明回家取斗鸡的路上,他们分手的地点,同陈士明家之间的距离,被朱翁用某种方法,人为地放大。

只要陈士明执迷不悟,这断断的一段路途,便永远也走不完。

又或者,这个修道之人,通过某种方法,使朱士明通过的这段距离,形成了一个类似于跑步机的东西。

也就是说,他脚下的土地,正在以常人所无法觉察到的速度移动。在两点之间,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而地动的速度,超过了朱士明的步速,所以,不管他怎样走,都到不了家。

一直一直走,却永远到不了家,纵使,它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纵使,你已经闻到了家的气息,能够听到亲人的欢声笑语。

那是多么可怕的事啊!

唐鄂州十将陈士明,幼而俊健,常斗鸡为事。多畜于家,始雏,知其后之勇怯,闻其鸣必辨其毛色。时里有道者朱翁悦,得缩地术。居于鄂。筑室穿池,环布果药,手种松桂,皆成十围。而未尝游于城市。与士明近邻为佑,因与之游。而士明亵狎于翁,多失敬。翁曰:“尔孺子无赖,以吾为东家丘,吾戏试尔可否?”士明之居相去三二百步,翁以酒饮之,使其归取鸡斗。自辰而还,至酉不达家,度其所行,逾五十里,及顾视,不越百步。士明亟返,拜翁求恕,翁笑曰:“孺子更侮于我乎?”士明云:“适于中途已疲,讵敢复尔。”因垂涕,翁乃释之。后敬事翁之礼与童孙齿焉。士明至元和中,戍于巴丘,遂别朱翁。(出《广德神异记》)

51、染牡丹花

说起唐代的大文豪,不能不提韩愈,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为“韩柳”,他在文学上的高深造诣与卓越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不过,本文要说的不是韩愈本人,而是他的一个远方侄子。

韩愈在京城任官的时候,有一个亲戚的孩子,从江淮一带千里迢迢地赶来投奔他,虽然是一笔写不出两个韩来,但是韩愈同这个亲戚已经有多年未曾走动了,而且,关系实在疏远,认真算起来,都快要出五服了。即便如此,韩愈也未曾怠慢,问候他家中长辈是否安好和他本人读书的情况之后,便叫仆人准备饭食,好给这孩子接风洗尘。抽空又叫人把空置的屋子打扫干净,让这孩子先安顿下来,至于其他的事情,以后再从长计议。

远方的侄子奉了父母之命,大老远地来投奔自己,无非是奔个前程,看他年纪尚青,最多也不过十六、七岁的样子,正是读书向学的好年华。这孩子看起来很是机灵,讲起话来也甚有条理,似乎是个可造之才。一旦学有所成,到科场上博个功名,既不负他父母所托,也令韩氏一门门楣生辉。于是便让他到书院中去,同家内的子弟一起读书。

开始的时候还好,这孩子读书还算用心,进境也很快。过了几天之后,同家里的子弟们混得熟了,上门告状的便纷至沓来,前脚送走,后脚又来一个,都快把大文豪的门槛踩平了。据说,这孩子不仅对先生不敬,而且,在别人用心读书的时候,捅捅这个,碰碰那个,总搞恶作剧。这还不算,还屡次出言羞辱其他的子弟,家里的孩子纷纷跟他抱怨,说韩愈简直是引狼入室,弄这么个人来,闹得他们连书都读不下去了。韩愈听了以后,当这孩子是少年心性,好玩好闹,谁没有过年少轻狂的日子呢?吃点苦头之后,可能会有起色,想到这里,他便派人给街西寺庙里的主持送了一封信,请他收留自己这个侄儿一段日子。

这寺庙离他家很近,也方便照应,而且,寺庙的主持与韩愈是老相识,为人宽厚,答应予以关照。他这么做,一个是因为佛门清静,没有外界因素的干扰,说不定这孩子从此就会刹下心来苦读,一个是寺庙里的和尚整日诵经、挑水、担柴,谁也不会跟个毛孩子计较。韩愈打算得挺好,谁知道,过了十来天之后,寺院里的主持便登门拜访了。

主持打的旗号是同韩愈谈禅,话里话外,却婉转地暗示,这孩子生性狂率,短短的几天已经搞得寺庙里鸡犬不宁,佛家静地,最重玄默,长此以往,叫僧人们如何清修。

听了僧人这一番话之后,韩愈脸上实在是挂不住了,连连向主持赔不是,对那孩子给寺院造成的诸多不便表示歉意。送走这僧人以后,他隐忍多时的怒气终于按捺不住了,他少时孤贫,流离困顿,在兄嫂的抚育下长大,从小便有读书向向学,经邦济世之志,家里经济困窘,读书极为不易,他知道机会难得,一直勤奋、刻苦,从来也没有因为生活艰辛而放弃自己。现在,这个远方的侄子,他的父母,想必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自己这里又有这样便利的条件,而他却一点也不知道珍惜,反而做出些浮浪子弟才会做出的事,这怎么能不令韩愈伤心失望,兼急火攻心呢!

一气之下,他叫人马上把这个远方的侄子叫到家里,那孩子进来以后,他连看都没看他一眼,让他收拾收拾东西,赶紧回家,他这里实在是搁不下他。压抑了半天,实在难忍心中怒火,又责骂他道:

“市井里的贩夫走卒,为求得在这世上安身立命,尚有一技之长,你整天游手好闲,欺辱兄弟,讥讽寺僧,究竟想要怎样!”

韩愈对这本家侄儿一向和蔼,凡事不等他开口,就先替他想到了,因而,他在这个侄儿心目中,一直是宽和儒雅的印象,而且,韩愈才名远播,他对这个叔叔也着实敬佩。现在,自己心目中的宽厚长者突然声色俱厉地把他教训了一通,那孩子虽然顽劣,听了韩愈的话,犹如晴天劈下一道惊雷,一时惊得竟然忘了说话,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过了好一会儿,才算缓过劲儿来,嗫嚅道:

“侄儿不才,耽于嬉戏,荒废时日,日就月将,学无所成,实在是惭愧。叔叔所言,简直是醍醐灌顶,只是……只是侄儿似乎也没有那么不堪……”

韩愈抬起眼皮,看了这孩子一眼,懒得再同他说话。

这孩子似乎也挺敏感,看出韩愈的不耐,红着脸说:

“我有一技,恨叔叔不知!”

韩愈听了以后,抬起头来:“哦?——”声音里满是冷淡与质疑。

这远方的侄儿,伸手指了指院子。韩愈随着往外看去,在那里,种着数株牡丹花,夏天的时候,姹紫嫣红,艳丽无比。不过,现在是深秋,枝头的牡丹早已凋落,叶子也开始变黄了。那孩子知道韩愈心头有疑问,指着庭前的牡丹说:

“叔叔想要这花变成什么颜色,您就随便说好了,无论是青、紫、黄、赤,侄儿都能办到。”

韩愈一听,皱起眉头,十分的诧异,心想,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这样的海口也能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