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五代逆天 >

第436章

五代逆天-第436章

小说: 五代逆天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议呢,他内心里是真的就是这么想的吗?真的是想把奢侈品收归国有吗?马云思考起拓跋恒的立场来,这老小子不会是有别的什么想法吧?马云想着想着突然眼前一亮,拓跋恒果然是心里没安什么好心,为什么这么说呢?别忘了,马云自己是怎么发家的,楚国是怎么能够出一个蛮荒之地(五代时期,湖南还不发达)发展起来的,他靠的就是垄断经营楚国的特产。楚国出名的织锦、茶叶,全部都是由官府经营的。只不过到了金陵之后,楚国的注意力集中到了繁荣市场上面来,才逐渐放松了对荆南地区的织锦经营权,但是,且不说茶叶、食盐仍然牢牢地控制在了官府的手中,就算是织锦松绑的力度也是很小的,更可况,随着地盘的扩大,江南的湖丝等一些名品,也时不时被官府管制着。

拓跋恒今天借着马希萼下海的事儿,提起奢侈品,他恐怕是不是想把丝绸这些东西收为国有,而是想让朝廷彻底放松对名贵物品的管制吧。马云终于猜出拓跋恒的用心了。拓跋恒这么做不仅仅是在为楚国的富商们说话,更重要的是,他在担心****。

就见拓跋恒不慌不忙的转转身子,冲着范质躬身一礼,笑道:“那依范相的意见,此事该当如何处理呢?”

范质不疑有它,当下还有点忿忿不平的说道:“由朝廷统一采购绝对是因噎废食。当然,拓跋大人的考虑也不能说不对,依臣之见还是将这些金银器皿、名贵丝绸课以重税的好,这样一方面提高了贵重物品的价格,另一方面也挤压了商人的利润,或许就能够减缓民间百姓对奢侈品的需求,压制奢靡之风。”

马云问徐仲雅道:“徐爱卿,你的意见呢?”

徐仲雅犹豫了。说实话,拓跋恒说的那一套,他固然是反对的,可是范质的意见,他不同意。他心里有点恼悔,这范质什么都好,就是**子太软,纯粹一个老好人,看拓跋恒做了让步,范质就不愿欺人太甚。徐仲雅为什么不认同范质的意见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拓跋恒这个“奢侈品”的打击范围太大了,楚国凭什么能够连年征战,凭什么在连年征战的同时,还能够开发荆楚地区,大力发展水师呢?大楚为什么能够在遭遇汴京惨败之后,又迅速的安定下来,并且兵不血刃的收复了宿州地区呢?

原因很简单,大楚有钱啊!可大楚那里来的钱啊?大楚的土地赋税非常少,老百姓生活富裕,可朝廷的财政收入却又很丰腴,这是为什么呢?这根子就在茶叶、织锦的官方经营上面,不管是海外贸易,还是内部销售,这两样东西,给了大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金钱。作为拓跋恒的老朋友,徐仲雅也明白拓跋恒的意思,这老东西现在变聪明了,他抓住了皇帝无论如何都要给他面子的心里,辗转腾挪,本着“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精神,拓跋恒提了两个高标准的条件,可等大家纷纷反对的时候,他再逐步引导大家讨价还价,满足他的要求。

徐仲雅想明白了,站出来直接说道:“陛下,现在天下动荡,黎民遭劫。为了早日能够一统华夏,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我大楚首倡义旗,南征北战,方才焉有江南之地。现在大业尚未完成,朝廷赋税微薄,对统一大业支持有限。臣觉得拓跋大人言之有理,大战就是比拼国库,最耗的不是战士,是银子。因此,拓跋大人的意见,臣认为可行。”

拓跋恒一愣,他没想到徐仲雅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他本来的意思是以进为退,现在大楚虽然对外征战不断,可是内部毕竟稳定,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百姓的日子不仅渐渐稳定了下来,而且过的也不错。这么一来,奢靡之风渐起,同时由于织锦这些东西“国营”的关系,若明若暗的出现了一些****的事件,虽然对百姓的祸害力度比较小,可不要忘了,这是因为帝国刚刚建立,艰苦朴素的精神还没丢,皇帝对反腐倡廉还算比较重视。可是,要是长期这样下去,一定会人为地制造出一些大官商出来,对天下百姓也好,对皇权稳定也好,那绝对是有害的。拓跋恒作为监察部门的领导,对于这方面的报告他是看得多,听得多,心里面思考了许久。

拓跋恒也知道废除官府对织锦、茶叶的管制很难,毕竟每年楚国从这个上面获利不少,可是,不废除的话,对大楚以后的发展更是有百害无一利的。看看大唐朝,看看大汉朝,哪有这么严格的经济管理措施啊。统一定价,统一收购,对一个村子、一个县城来说,可能是有好处的,可是对整个国家都这么干,拓跋恒从心里都觉得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主意。但是,他明白这事儿阻力大,所以一直都在等着,知道听说了湘**王在作生意,才把这事儿提了出来。

拓跋恒作为马云的老师,对皇室内部的事情也猜了个七七八八。马云对几个叔叔不待见,那是肯定的,因为这几个人在九年前还是冤家对头。可是,要说现在马云对他们恨之入骨,或者极为提防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毕竟这几个人都没有那个能力了。而且,因为前几年对他们看得比较严格,现在的马云心里说不定还有一些愧疚,马希萼做生意的事儿,马云估计不会反对。

果然,马云知道马希萼做生意的事儿,只是笑了笑,还为他大开绿灯。这就更让拓跋恒放心了。要知道,马希萼做的生意,不是贩卖粮食,不是卖麻布,也不是卖酒卖肉,不是卖一些大楚朝廷不管的生意,他做的事大买卖,贩卖金银首饰、名人字画、名贵针织品,这些东西倒到手价格都唰唰往上翻。这些东西虽然获利大,可大楚却没有管,原因是因为这里面有个手工费的问题,不好定价。可是,拓跋恒却的就是个理由,三言两语就把这金银珠宝和丝绸、茶叶联系在了一起,他的目的就是要朝廷放开对丝绸、茶叶的管理,减少贪污**的机会。

拓跋恒设计先夸大后果,然后提出让朝廷统一管理,他心里很清楚,不管是皇帝,还是赵普、范质这些人心里其实都明白,统一管理没什么好处,自己提出来这么一个意见,而且还是扩大化的意见,这些人肯定会反对,然后,慢慢把他们引导到课以重税,通过赋税来控制奢侈品的道路上来。可没想到,不知道徐仲雅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他反而就坡下驴,奏请马云同意拓跋恒的建议。

正文 第151章来了新消息

君子们都讲究“群而不党”,可君子们同样发明了一个词叫做“党同伐异”。按理说,徐仲雅附和了拓跋恒的话,拓跋恒怎么说也应该感激一下,最起码也该冲着徐老爷子微笑一下,点点头。可拓跋恒心里却是一动,他瞥了眼徐仲雅,嘴动了动却不再说话。

五代这个时期,和别的时代有很明显的区别。这个区别就在于,武夫当道,天下**。天下百姓只要有点学识的人,都会认识到这一点,而那些读书人则尤其觉得,之所以会武夫当道,是因为朝廷高层将文人排挤出去了,所以读书人参政议政的想法很强烈。因此,不管是后来的大宋也好,还是南方的李唐、南汉、蜀国也好,对武将都有或多或少的压制。换句话说,大宋的“文昌武弱”,大宋的君与相共治天下,也是历史发展到那个阶段时的一种必然选择。

马云作为穿越人士,他当然注重军事力量。可惜,他手下的这帮子人虽然也明白武力在统一天下过程中的作用,却是丝毫不放松文臣的地位。赵普这帮子人总想把大楚王朝的制度给完美化,一个完美的制度,不仅仅是要避免强权出现,进而压制了皇权,还要尽可能的避免贪污腐化。这些奢侈品的国营化,显然就是滋生**的温床。

拓跋恒也就是看清楚了这一点,方才把价码开的那么高,就是想让赵普、范质这些人反过来强调赋税的作用。可没想到作为国家首辅大臣,徐仲雅居然表态同意将奢侈品收归国有。

一时间整个大殿里面静悄悄的,不管是面无表情的韩熙载,还是一脸微笑的赵普,每个人心里都在琢磨着心事。片刻之后,韩熙载再一次站出来反对,他抓着“不与民争利”、“不扰民”等朴素的自由经济观点,继续说明这自己的理由。

眼见大臣们要再一次陷入争论,御座上的马云呵呵一笑道:“诸位爱卿,不管这奢侈品是不是包括丝绸、茶叶,还是仅仅限于金银珠宝,对我们大楚来说,这个涵盖面都是巨大的,对咱们大楚的发展影响深远啊。咱们要慎之又慎,不可能半个时辰商量商量就完事了。这么做不叫绝对,叫做冒失,咱们君臣可不是什么冒失人啊!呵呵,真的意思,这事儿,还是按程序来,中书省草拟个章程出来,交给门下省综合六部的意见审核审核。最后咱们再确定。今天,咱们还是好好商议商议骑兵的事宜吧!”

马云这么一和稀泥,群臣们也没什么意见了。大家伙儿作为朝廷重臣,都知道“治大国如烹小鲜”,知道慢工出细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当然大楚也没有股市,奢侈品生产厂家也更没有上市,不会因为马云他们这次争论,就造成股市的大幅上扬或者下跌,让经济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总之,这事儿放一段时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其实,也不能说马云对政务不关心,主要原因在于今天是商量骑兵的事情的,让三省六部的重要人物来,让他们群策群力,和枢密院协商解决骑兵训练场地、给养等问题的。可是,军事问题还没有解决呢,政务问题是商量了一个又一个,让马云深深感受到:咱们都是有素质有文化的人,召集大家一起商量事情,又不是扯淡聊天,怎么这楼也歪的这么厉害啊。

马云想到这里,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也是在有声的示意大家安静。他心中想法那就一个要拨乱反正,把这比比萨斜塔还歪的楼给重新正回来。可是,他刚刚说了句:“咱们大楚能有这数万马匹,那真是。。。”

“启禀陛下,刑部捕风郎中廖明溪有紧急奏本上奏!”一个不男不女声音从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