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874章

天下枭雄-第874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奴仆,是被他们征服的下等民族,在至高无上的突厥大可汗面前,他们没有平等对话的资格,更没有在他面前提出异议,指责他的资格。

颉利可汗忍不住可忍,心中的怒火已经快克制不住了,快要被激爆了,他如刀一般锐利的眼睛盯着裴萨,手慢慢按在刀柄上,裴萨再敢说一个‘不!’字,他就宰了此人。

对方手按刀柄这个下意识的动作令裴萨心中一惊,他后退了两步,此时他已经感受对方眼中的杀机,裴萨低下了头,在这关键时刻,他不能再刺激对方,他先保住自己性命。

裴萨手按在胸前,躬身行一礼,“突厥大可汗是草原上的头雁,所有的草原大雁都应跟随您飞行,回纥也不例外,我告辞了。”

颉利可汗按住刀柄的手渐渐松开,他脸上露出一丝虚伪的笑意,“去吧!希望在对隋军的战场上,我能看见回纥勇士们雄鹰一般的身姿。”

裴萨又行一礼,退下去了,颉利可汗望着他走远的身影,不由冷笑一声,没用的软骨头,非要吓一吓他才肯听话,颉利可汗当然不会真的杀裴萨,在这大战即将到来的前夜,他可不想引发内讧。

……

裴萨回到自己帐中,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心中焦虑之极,他也并不是完全是因为暴雪即将来临而焦虑,而是为回纥的未来而焦虑。

十几年前,韦纥、仆骨、同罗、拔野古四部铁勒人不堪突厥奴役,而结成了反突厥同盟,统一称为回纥,虽然他们一度摆脱了突厥的控制,但很快又因为启民部的强势崛起,他们又重新被突厥征服。

而两年前突厥在丰州的惨败,使铁勒各部又看到了独立的希望,只是突厥的极力控制,使他们这两年来,一直处在一种退一步海阔天空,而进一步则蛛丝缠身的悬崖境地。

裴萨已经意识到,现在无论是突厥还是铁勒各部,都已身处激变的前夜,要么是突厥战胜隋朝,又再次强大,铁勒各部从此沉沦,要么就是突厥失败,铁勒各部从此走向独立。

可无论如何,他都应该做点什么了,裴萨心一横,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走到帐门口令道:“把吐迷度叫来!”

片刻,一名身材极其魁梧的年轻千夫长走进大帐,躬身施一礼,“大酋长找我有事吗?”

这个年轻的千夫长叫做吐迷度,今年只有十八岁,号称回纥第一勇士,是裴萨的侍卫长,也是他最信任之人。

裴萨取出一封信递给他,低声道:“你立刻南去,找到隋军大营,把这封信亲手交给楚王杨元庆。”

……

此时杨元庆的隋军主力已经离突厥大营只有四十里,夜幕降临,他们也同样扎下了大营,此时杨元庆已经看出了颉利可汗的孤注一掷,就算是暴雪来临,突厥人也不会北撤了。

而且北方的天象已经很清楚地显示,一场暴风雪正在肆虐着草原,事实上,突厥已经回不去了,他们只能背水一战,而他杨元庆也别无选择,他不把突厥处理完,他也无法回去应对唐朝入侵危机。

这是一场关系到北方边境是否平静的关键战役,拿下这一战,北方边境就会有十年的平静期,他杨元庆就可以集中精力统一天下。

这时,罗士信出现在他身边,沉声道:“殿下,卑职有一个突厥问题一直比较困惑,想请殿下解惑。”

杨元庆回头看了他一眼,微微笑道:“整个大隋王朝对突厥了解,除了长孙晟外,恐怕就是我杨元庆了,你说吧!有什么困惑?”

罗士信咬一下嘴唇道:“殿下年少之时,参加了开皇十九年和开皇二十年的对突厥之战,那时隋军几次大战都是以十万军,大破西突厥达头的几十万大军,我们在丰州时,也是以七万军大败突厥三十万军,这次总管以近十万大军对阵突厥二十万军,为何却这么谨慎小心……”

杨元庆笑了起来,“你是在说我畏手畏脚不敢出战,是吧?”

罗士信低下头,“卑职没有这个意思,但殿下也太谨慎了一点。”

杨元庆摇了摇头,“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一战我输不起,这一战我若输了,那就是大隋灭亡之时,所以我要谨慎再谨慎,宁可三万突厥军在河东腹地破坏,宁可唐军占领关内道,宁可王世充覆没,我也要谨慎小心,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定要打赢这一战。”

罗士信主要是担心三万突厥军南下,对河东腹地造成的严重破坏,他几次请缨南下,但杨元庆就是不准,令他心中忧虑之极。

“我能理解我们现在的处境,但殿下可以让李靖率他的一万多人南下,牵住住三万突厥军,也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

杨元庆明白他心中的担忧,便拍了拍他肩膀笑道:“你不要太担心,突厥骑兵虽然会给河东腹地造成很大的破坏,但大部分民众都转移到太原城了,也就是房舍、城池被摧毁,只要人无事,这些都可以重新修建,而且霍邑县有五千守军把守,突厥人就杀不到南方去,最多也就在太原、西河两郡肆虐,再说,明后天就要决战了,现在不要再考虑南方之事。”

停一下,杨元庆又语重心长道:“现在的突厥军和从前不一样了,以前的突厥军装备很差,都是临时拼凑的牧民,战斗力较弱,而现在的突厥军除了皮甲比不上隋军的铠甲,其他装备都不弱了,更重要是,这次是突厥可汗亲征,带有十万近卫军,这十万近卫军训练有素,是突厥军最精锐之军,战斗力一点不亚于隋军骑兵,明天一战,就是拼双方的临战指挥能力和我们的两支重甲军了,说实话,我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罗士信默默点头,“卑职明白了,明天一战,绝不会轻敌!”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飞奔来报:“启禀殿下,营外来了一人,自称是回纥大酋长派来,求见殿下!”

第一百章 血战前夜

杨元庆一怔,回纥使者来了,这是怎么回事?他不及细想,连忙令道:“速带他来见我。”

片刻,年轻的回纥千夫长被领到杨元庆面前,他躬身行一礼,“回纥千夫长吐迷度参见楚王殿下!”

杨元庆见此人长得十分威猛,便点点头用突厥语问他:“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我奉大酋长之令,来给殿下送一封信。”

他把信呈给了杨元庆,杨元庆接过信,信是用突厥文所写,他迅速看了一遍,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的神色。

随即,诧异之色消失,脸色完全恢复了平常,他不露声色问道:“既然你们大酋长不愿为突厥效力,那为何现在不撤军?”

吐迷度又行一礼,“卑职只负责送信,其余事情卑职无权解答!”

杨元庆看了他一眼,这倒是一个颇守本份的人,杨元庆点点头,“好吧!你回去告诉大酋长,他的信我收下了。”

“卑职告辞!”

吐迷度行一礼,他刚要退下去,杨元庆忽然想起一事,笑道:“吐迷度将军能否帮我一个忙?”

吐迷度犹豫了一下,他最终推不掉楚王亲口相求,默默地点了点头,杨元庆对旁边一名亲兵低语几句,递给他一面银牌。

亲兵点点头,对吐迷度抱拳道:“请吧!我来交代殿下的安排。”

杨元庆望着吐迷度走远,不由笑了笑,今晚此人的到来,倒是一个意外收获。

这时,一旁的罗士信有些担忧道:“殿下,这个关键时刻,谨防敌军有诈。”

杨元庆沉思片刻,其实他对回纥私下派人来接触也颇感惊异,这绝不是一件小事,既要谨防有诈,但也要从中间看到希望。

“我知道,多谢你的提醒!”

……

夜渐渐深了,士兵们都已沉沉入睡,杨元庆还在大帐内沉思着回纥之事,这件事来得很意外,但又是在情理之中,杨元庆和突厥打交道近二十年,他非常清楚突厥和各铁勒部落的关系,他们从来都是一种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

一个草原民族的强大,首先就意味着征服,征服其他草原民族,在惟实力至上的草原,征服者处心积虑地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被征服者则是厉兵秣马,摆脱被征服后,再去征服别人。

突厥对铁勒各部的奴役极为深重,它唯恐其他部族变得强大,所以对铁勒各部征收重赋,以削弱草原各部的实力,铁勒各部每年要将一半新出生的牛羊马匹交给突厥。

这种沉重的赋税压榨也使得铁勒各部的反抗此起彼伏,这就成为中原王朝用以削弱突厥的一种手段,历史上,隋朝大多是利用突厥内部的矛盾来削弱突厥,比如东西突厥的内讧。

但到了唐朝,则是改为利用铁勒各部的反抗来削弱突厥,但这样又会导致新的更强大草原民族的产生,比如回纥和契丹。

无论是隋朝的内部破坏,还是唐朝的外部纷争,其实都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要靠铁和血。

杨元庆望着远方乌云如墨的夜空微微叹了口气,但无论如何,回纥的反叛是可以利用,但绝不是战场上,而是在战后,战后重建草原秩序。

这时,杨元庆的目光转向了北方,他的心中对明天的大战充满了期待。

……

黑夜中寒风呼啸,一队骑兵正在草原上疾奔,年轻的千夫长吐迷度带着三十几名随从一路奔向。

在他身后,除了他带来的十几名随从外,另外还有二十名隋军斥候,他们皆打扮成突厥军的装束,为首是一名三十岁左右的校尉,名叫钟根生,太原人,能说一口流利的突厥语,参加过丰州抵抗突厥之战,他这次是奉杨元庆之令进入突厥大营区。

吐迷度心情有些沉重,他不知道自己带领隋军进入大营区的决定是否正确,但他非常清楚大酋长的心思,大酋长是希望回纥能够胜败通吃,隋军失败,他们可以从隋朝攫取丰厚的战利品,但突厥失败,他们也能收获最宝贵的自由。

但年轻的吐迷度却希望突厥战败,在他看来,再丰厚的战利品也比不上自由的宝贵,回纥甚至还能取突厥而代之,正是这样的想法,他毅然答应帮助隋军斥候。

骑兵队向西北方向一路疾奔,突厥大营巡哨区的范围足有十里,突厥在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