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739章

天下枭雄-第739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偏偏这个重要的问题,李密却含糊其词,虽然答应了,但几时出兵,出多少兵都没有明确,这让温大雅心中着实有些焦急,这件事若办不好,他很难回京交代。

房间里,温大雅不安地来回踱步,他在等朝廷或者秦王的消息,只有朝廷正式出兵的消息传来,他才能去催促李密出兵。

温大雅心中的不安还来源于李密的态度,当然,李密本人的态度从来都是模棱两可,没有改变过,而邴元真的态度却能说明问题,从刚开始积极热衷地替他们奔跑,到现在居然对他避而不见。

这就让温大雅心中感到了一丝不安,邴元真是一面镜子,从他那里能看出李密的态度微妙变化,这里面一定发生了什么事,这种不安使温大雅这些天一直身处煎熬之中。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奔跑的脚步声,一名飞奔进来禀报:“使君,浚仪县有紧急情报送来!”

浚仪县是唐风在中原的一个重要据点,那边可以放鹰,避开了陈留县的监视,温大雅精神一振,连忙道:“信在哪里?”

片刻,一名骑士快步走进,将一卷情报呈上,“使君,这是一个时辰前得到的情报,从上洛郡发来!”

温大雅将情报在桌案上摊开,竟然是秦王的亲笔手令,只有一句话:‘唐军已出发,督促李密尽快出兵!’

温大雅咬了一下嘴唇,立刻站起身道:“准备马车,我要去见魏王!”

……

这几天,李密的态度确实发生了微妙变化,就在三天前,邴元真的家奴揭发,有人向邴元真行贿了几千两黄金,这令李密大为震怒,立刻追问邴元真。

尽管邴元真矢口否认此事,但家奴意外被杀,却使李密相信了邴元真受贿,因为此人一直便是极贪贿赂,如果说他没有受贿,那才是奇怪之事。

而且李密很快猜到,居然行贿三千两黄金,这种大手笔只能是某个势力所为,会是谁,是隋还是唐?

从行贿时间和邴元真的表现,不难猜出,这三千两黄金,只能是唐朝所贿,所以邴元真才极力劝自己结盟。

不过李密也并没有处罚邴元真,邴元真在西魏势力很深,在没有确凿证据情况下,轻易处罚他会引起西魏分裂,李密投鼠忌器,他便把这件事压在心中,但他对邴元真已经不是很信任了。

也正是这个缘故,邴元真对温大雅避而不见,李密对唐魏之间的同盟也变得不那么热切了。

地图前,李密凝视着江都,他已经渐渐接受了房玄藻的建议,转战东南,迁都江都,在东南建立自己的势力。

这让他想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趁隋唐争夺中原的机会,他则埋头在东南发展,一旦隋唐在中原打得两败俱伤,无力东顾,那三国鼎立之势便形成了。

虽然李密已决定把实力转到东南,但要他完全放弃中原,他也心有不甘,这更多是一种感情的牵念。

从瓦岗时代开始,他们便是以中原为活动之地,而且他的军队大多都是中原人,让他的军队放弃中原迁移去东南,这也会遭到将士们巨大的抵制。

李密心中十分为难,他不知该怎么破局?使他的手下痛快地答应南迁。

就在这时,侍卫在门口禀报:“启禀王爷,唐朝特使紧急求见!”

李密眉头微微一皱,他当然知道温大雅还在陈留,也很清楚温大雅这时候来找他做什么?一定是唐军出兵,他来催促自己出兵相助。

虽然李密极不情愿出兵为唐朝卖命,但唐朝的物资现在还没有运到,他也不能完全拒绝,还是得继续敷衍。

“请他进来!”

片刻,温大雅是侍卫的引领下匆匆走了进来,进门便深施一礼,“下官参见魏王殿下!”

“温使君不必多礼,请坐吧!”

两人分宾主落座,李密关切地问:“这几天,温使君在陈留过得如何,馆驿可有照顾不周?”

“多谢殿下关心,馆驿照顾得很好。”

“这些天我公务繁忙,也没有时间顾及使君,怠慢使君了。”

“哪里!哪里!殿下的厚待,下官感激不尽。”

两人寒暄几句,温大雅便将话题转到了正事上,他欠身道:“我刚接到朝廷快信,我朝秦王殿下已率十万大军出兵洛阳,按照我们双方约定,魏军也应派兵援助,不知殿下准备几时派兵?准备派多少军队,下官需要向朝廷禀报,不殿下能否告之下官?”

温大雅虽然有点难以开口,但事关大局,他还是很坦率地说了出来,没有一点含糊。

李密没有说话,半晌,他笑了笑,“既然双方有盟约,我肯定会按照盟约的要求来做,我李密也是有信义之人,请温使君不用担心。”

“那魏王准备几时派兵?派多少军队?”温大雅依旧不舍地追问。

李密的脸色略略一沉,心中不悦,哪有像这样逼问自己的,就算是李渊也不能,但李密还是压制住了心中的不快,淡淡道:“我刚刚已经说了,我会依照盟约来安排,难道温使君没听懂吗?”

话已经说到这一步,温大雅便问不下去了,也不能再问,李密还是用这种含糊其辞来应对他,令他心中颇为沮丧,他只得站起身,无可奈何道:“好吧!希望殿下能够尽快出兵,双方共击隋郑。”

……

温大雅告辞走了,李密坐在书房内闭目不语,不多时,有侍卫禀报,“房相国来了!”

李密连忙吩咐,“速请他进来。”

很快,房玄藻快步走进了李密官房,“王爷找我吗?”

李密此时对房玄藻非常信任,尤其房玄藻劝他取东南,让他看到了一线光明,相反,邴元真为了贪贿而出卖自己,更让他看清楚了孰为忠,孰为奸。

李密微微笑道:“刚才温大雅又来找我了。”

“卑职在门口遇到他了,他可是来催促王爷出兵?”

“正是!”

李密叹了口气,“他催得很急,让我很难办啊!”

房玄藻沉吟片刻问:“殿下能确定吗?不想放弃中原。”

李密点点头,“我顾虑太多,至少在短期内,我不想放弃中原。”

“如果殿下暂时不想放弃中原,那和唐朝的盟约就不能轻易违背,不过可以变通。”

李密就是想知道用什么变通的办法来对付唐朝,他心中大喜,连忙问:“什么变通的办法,请相国教我!”

房玄藻意味深长地笑道:“殿下可以出兵,三万或者五万,但不用去攻打洛阳,而是去东郡,黄河北岸不是有一支隋军吗?殿下就去对付那一支隋军,这不就是替唐军分解压力吗?”

李密捋须笑了起来,他也想到了这个办法,但他怕弄巧成拙,他出兵不多,军队无心恋战,军队反而被隋军歼灭了。

他把这个担忧告诉了房玄藻,房玄藻摇摇头道:“卑职今天其实也是为这件事而来,卑职一直在思考此事,我听说殿下和杨元庆从前关系不错,甚至连殿下进瓦岗寨也和杨元庆有关,可有此事?”

李密点了点头,“确有此事,其实我和杨元庆父亲杨玄感的关系更好,和他祖父杨素也有深交。”

“那卑职就不明白了,既然如此,殿下为何不和隋朝结盟?”

李密一怔,这个问题有点突然,让他一时难以回答,他沉思片刻道:“或许是因为张须陀之事吧!他恨我入骨。”

房玄藻笑了起来,“卑职觉得殿下有点钻牛角尖了,杨元庆若真是那样眦睚必报的人,他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吗?他说要杀殿下为师报仇,我倒觉得他其实只是在做个姿态,给秦琼、罗士信他们看,或者是在提醒隋军,张须陀是他师傅,这对他获得隋军支持有利,如果他真是一心报仇,那么在河内郡时,他为什么不杀送上门去的邴元真?”

一句话提醒了李密,确实如此,邴元真还反复告诫自己要注意杨元庆复仇,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当初他出使去河内郡,杨元庆怎么不杀他?很明显,邴元真是为了三千两黄金才这样说。

难道杨元庆真的只是做做样子?

房玄藻又劝道:“殿下,明和李渊结盟,暗和杨元庆交好,游刃于两大势力之间,同时向东南扩张,这才是当年孙吴之策。”

李密缓缓点头,这句话说得在情在理,说到他的心坎上了,不过,事关重大,他还须再考虑一下。

第十一章 秘密协议

河阳县军营,一场暴风骤雨般的军纪肃整刚刚结束,杨元庆下了狠心,深挖十五名军官喝酒事件,他始终认为十五名军队能随意出军营,这里面的水一定不浅。

果然,在士兵们的不断举报之下,竟从三万河内驻军中挖掘出两大帮派,一个高鸡泊派,一个豆子岗派,牵涉上千人,十五名军官都是高鸡泊派人,正是轮到他们帮派中人当值,才使这十五名军官能够从容离开大营去喝酒。

这个调查结果令杨元庆极为震怒,为两个帮派为首的十六人全部处斩,其余一千三百余人全部清洗出军队,发配回原籍。

而徐世绩身为主将,管束下属不力,被责打一百军棍,免去河内军主将之职,由李靖出任河内军主将,徐世绩降为副将。

这场军队中的黑恶势力清洗,足足进行了十天才告以结束,通过这次整肃,挖去军队中腐烂的肌肉,使军纪焕然一新,那种普遍存在士兵中的骄慢之气也一洗而空,军容振奋,士气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而这时,唐军全线攻占弘农郡的消息也随之传来,军营的气氛开始变得紧张起来,这是一种大战来临前严肃。

这天清晨,杨元庆带着十几名将领和数百士兵来到了黄河边,在宽阔的河面上,一支由五百余艘战船组成的船队正缓缓驶来,这是从太原过来的船队,运来了两万军队和大量军械物资和攻城辎重。

船队延绵近百里,一眼望不见尽头,气势壮观浩荡,为首的百余艘运兵大船已经停泊在岸边。

一队队士兵从船中下来,在岸上迅速列队,为首两员大将,主将是胖三郎杨巍,副将是绰号‘小关羽‘的花刀将王君廓。

在天下十猛的排名中,隋军大将苏定方、王君廓和杨巍都榜上无名,但如果把排名拉长到十六位,苏定方和王君廓都能榜上有名,而唐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