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第7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替他守住柳城,同时也恨高丽军援军迟迟不来。
一连两天,高开道都在焦躁不安中度过,他已经接到消息,隋军正从柳城郡向燕城县开来,而高丽军还没有消息,这令他心急如焚。
高开道背着手在大帐内来回疾走,他在想着自己的命结局,临榆关那么坚固的雄关都被隋军攻破了,还有同样的坚固的柳城,有三万军守卫,也被隋军攻破了,那么自己这座板墙大营,能坚持几天,据说窦建德的板墙大营,隋军只用一个时辰便攻破了。
此时,高开道已经不是焦急那么简单了,他心中一阵阵胆寒,甚至有点绝望了。
这时站在一旁的谋主孙嘉延劝他道:“王爷既然如此惧怕隋军,就不如投降了隋朝,就算得不到重用官职,但至少能够保住后半生的富贵。”
高开道叹了口气,“我的两个兄弟都被他所杀,如此深仇大恨,他还能容我吗?”
“王爷此话不对,杨元庆是个明事理之人,他一般不会杀投降他的敌将首领,他如果杀了王爷,将来谁敢投降他?所以卑职说,他非但不会杀王爷,还给你王爷一个高位虚职,给王爷富贵,做给天下其他人看,其实这是王爷一个机会。”
高开道低头不语,他略略有点动心了,确实是如此,他曾听说过千金买骨的故事,他高开道不就是那堆马骨吗?
孙嘉延见他动心,又继续劝道:“其实卑职早就想说,王爷向高丽求援,其实是引狼入室,如果高丽只打算援助王爷,用得着渊太祚亲自出马吗?渊太祚吃人可是连骨头都不吐啊!”
高开道还在矛盾之中,他知道自己投降后杨元庆不会用他,最多给他一个富贵,封他个某某将军的虚职,可如果只是要富贵,不用造反他也一样是大富豪,他要的是割地称王的权力,而这个杨元庆给不了他,但高丽却能给他,高丽需要他这个割据王缓冲隋朝。
更重要是,高丽有五万大军,他有四万军队,加起来九万大军,难道还对付不了隋军的三万军队吗?如果能击败隋军,顺势南下,那他就真能夺下涿郡,做一做幽州王。
思虑良久,他叹了口气道:“让我再想一想,先生就不要再逼我,先退下吧!”
孙嘉延跟随高开道多年,对他的心思了如指掌,他见高开道先是动心,随即又说出要想一想的话,明显是敷衍自己,如果他真的动心,他至少会再问下去,但他却没有再问……
孙嘉延心中涌起无限失望之情,只得躬身道:“卑职告退!”
他转身离开了大帐,很快他便回到自己帐中,坐在一只木箱呆呆地发愣,他在考虑自己的出路。
孙嘉延知道高开道是个奸诈狡猾之人,说不定他还心怀暗算高丽的心思,但奸诈狡猾并不是智慧,高开道心中没有大是大非,没有原则,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引高丽人入关是多么严重之事,把汉人的江山拱手送给异族,那会遗臭万年,难道他孙嘉延也要跟着遗臭万年吗?
“不!”
心中一个强烈的声音在告诉他,他不能跟着高开道一起成为民族罪人。
孙嘉延站起身打开了书箱,从里面找出一支令箭,那是几个月前他奉命去和罗艺谈判而没有交还的令箭,他想着总会有用,没想到这时候用上了。
他取出令箭放入怀中,又将他历年所得细软收拾一个包,塞进马袋中,快步走出了大帐,翻身上马向营门奔去。
片刻奔至军营大门,孙嘉延高举令箭道:“奉王爷之命,出使隋营,请速开门!”
士兵们都认识他,他们接过令箭立刻打开了营门,孙嘉延猛抽一鞭战马,向营门外疾奔而去,片刻便消失在远方。
……
高开道还在大帐内焦急踱步,等待着高丽军的消息,他已经做出决定,和高丽军配合,击败隋军,他已得到确切情报,隋军只有两万五千人,而他和高丽军合兵一处便有九万人之众,这场大战谁胜谁负,便可想而知了。
“王爷!”
一名亲兵在帐外焦急禀报,“刚刚得到守门士兵的消息,孙先生拿着王爷的令箭出营去了,说是王爷命他和隋军交涉。”
“什么!”高开道眼睛一下子瞪圆了,他不由勃然大怒:“孙贼竟然背叛我!”
他抽出佩剑扔出帐,“去追上他,把他人头带回来!”
话音刚落,又有一人奔来禀报:“王爷,高丽军已经抵达,就在数里之外,隋军也杀到了,离我们不足十里。”
……
当天傍晚,隋军和高丽军几乎是同时抵达了燕城县,隋军在五里外扎下了大营,而五万高丽军则在燕军大营旁扎下了营寨。
隋军大帐内,罗士信将投诚而来的孙嘉延请进了大帐,孙嘉延进帐深施一礼,羞愧道:“孙某事贼至今,心中万分惭愧,实不愿投靠高丽人,特来向罗将军投诚,望将军收录。”
罗士信微微一笑,“先生深明大义,能幡然醒悟,令人钦佩,我若想破高开道和高丽,不知用何手段?请先生教我。”
孙嘉延沉思一下道:“渊太祚亲率五万大军来援,两军合并看似强大,其实两人各自心怀鬼胎,将军可避其锋芒,暂不与之敌,撤到临榆关,扼守关隘,可静观其变,我可断言,不出十日,两军必生内讧。”
第二十二章 战略撤退
孙嘉延被士兵带下去休息,罗士信沉吟不语,这时牛进达走进帐,道:“士信,此人我觉得也不能太相信他,在没有证实他的诚意之前,还是小心点好。”
罗士信笑了笑,“这个我也明白,不过按照计划,我们确实也该撤退,只是我在考虑往哪里撤军?”
“我建议撤往柳城,让李海岸守临榆关,还有临榆宫的军队也可以协防。”
牛进达忧心道:“我主要考虑柳城一带聚居了大量汉民,我担心高丽人会屠杀清洗。”
“你说得不错,如发生屠杀事件,我们将无以面对总管。”
罗士信一下子被提醒,他意识到自己险些犯下大错,忘记了屠杀的可能,他不再犹豫,当即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大军立刻拔营,向柳城撤退!”
……
高丽军大营内,高开道在百余名亲卫的簇拥下,来到了高丽军的中军大帐,渊太祚已经在大帐前等候多时了,他细长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老狐狸般的笑意,就仿佛一个猎物落入了他的陷阱。
对他来说,高开道就是一个猎物,或者说是一条狗,为他卖力奔命,等猎物到手的那一天,这条狗就是他的晚餐。
渊太祚用盛大的热烈来欢迎高开道的到来,因为现在他还需要这条狗替他奔命。
“我对燕王殿下闻名已久,今日初见,足慰三生!”
渊太祚有着极高的汉文造诣,他是扶余人贵族,扶余人创造了高句丽王国,他们也从来自称高句丽,只是在隋王朝的官方文书中,称他们为高丽。
高开道也老远拱手笑道:“高某也久闻大王盛名,今天第一次拜访,高某深感荣幸。”
他的态度很谦恭,对他来说,高丽军现在就是他溺水中的一根救命木头,至于上岸后还是不是,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两人大笑着上前,各自心怀鬼胎地紧紧拥抱在一起,那种亲密中难以掩饰的巨大虚伪,连旁边的士兵都觉得看不下去了,纷纷将头扭了过去。
大帐内坐下,高开道笑道:“我天天盼大王到来,就俨如婴儿盼父母,如今高丽军终于到来,让我看到了战胜隋军的曙光,我愿追随大王,把隋军赶出辽东。”
高开道用一种极为谦卑的恭维语气,将高丽军推到前方,自己后退一步,站在高丽军身后,这是他的如意打算,他现在只剩下四万军队,这是他最后的本钱,无论如何他要保住。
所以他必须让高丽军为前锋,在前面冲锋陷阵,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就算让他做孙子,他也心甘情愿。
高开道的如意算盘当然瞒不过老奸巨猾的渊太祚,他眯眼一笑,“击败隋军是我们双方共同的目标,也是我们共同的利益,仅靠一方都无法办到,我们应该携手共进,不分尊卑彼此,这是我的态度,也是高丽军的态度。”
“那当然,应该携手共击隋军。”
高开道呵呵干笑起来,笑声中有那么一点苦涩,高丽人的狡诈让他占不到半点便宜。
高开道还想在模棱两可中获取最大的利益,但精明的高丽人却用坦率和直白将他模棱两可砸得粉碎。
“好吧!现在我们谈一谈两军合作的问题,后勤物资怎么分配,军队怎么指挥……”
渊太祚不给高开道任何机会,用他事先准备好的方案使高开道掉进了一个无法选择的陷阱之中,无论粮食后勤还是军队指挥权,都由高丽军主导,简而言之,高开道彻底沦为了一条狗。
就在这时,隋军撤退的消息传来,此时夜幕浓厚,尽管高开道心急如焚地想追赶,但渊太祚却牵住了已拴在高开道脖子上的狗链。
“隋军善于夜战,他们在夜间撤退,未必是利好,或许是一种圈套,不要急,明天一早再追赶,这场战怎么打,你听我的安排。”
渊太祚语气很平淡,但平淡中却不容半点反对。
……
次日一早,高丽大军和高开道的军队离开了燕城县,向隋军衔尾追击,两天后,联合大军抵达了柳城县,团团包围了柳城县,展开一场攻城和防御的对峙。
……
这两天渤海的风浪并不大,微微起伏的海浪拍打着船壁,在一万无际的大海上,一队由百余艘大海船组成的船队在顺风疾驶。
海面上吹拂着温暖的东南风,使船帆鼓起,为首的‘龙吟’号旗舰如一支疾飞的利箭在海面上劈波斩浪,向北方疾驶。
杨元庆站在船头,海风吹拂着他飘舞的头发,将他的思路送去遥远的地方,大海如一扇巨大的窗户,使他的心胸变得豁然开朗,也使他心中的天下也变得无限宽广。
在大海遥远的彼岸是什么?那是更加辽阔的土地,有更加丰富的物种,可以使粮食产量增加,有了粮食,人口就能滋生,有了人口,大隋的疆域将更加扩大。
但这将是很久以后的事情,或许在他有生之年能看到,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