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614章

天下枭雄-第614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门外聚集了一百多名从城内逃出的守军,兵器已经交给了隋军巡哨士兵,他们已经投降,在等待隋军的安置,这时营门开了,大群隋军从营内走了出来,为首正是主将秦琼。

他看了一眼这些降军,见他们个个惶惶不安,便高声问:“你们之中,谁是领头人。”

那名老兵走出来,行礼道:“在下姓王,是这些弟兄的领头人,看了隋军的劝降书,我们都愿意投降!”

秦琼点点头,又问他道:“怎么就只有你们这一百余人,其他守军都不能投降吗?”

“回禀将军,大家都是被迫当兵,想投降的人很多,我们只是跑得最快的一拨人。”

老兵刚说完,黑暗中传来马蹄声,一名隋军巡哨奔来,在马上拱手道:“禀报将军,后面又有数百守军从城内逃出,前来投降。”

秦琼心中大喜,只要陆续有投降之军到来,那么敌军就会逐渐崩溃,这是一个极好的兆头,易县已经守不了多久了。

……

三更时分,一名报信兵匆匆跑进了军衙大门,“不好了,将军,出事了!”

“浑蛋!”

翟雀儿听完禀报,不由重重一拍桌子,怒不可遏问道:“今晚是谁当值?”

“是……是郭三将军。”一名报信士兵胆胆怯怯道。

翟雀儿腾地站起身,喝令道:“将郭三给我斩首示众!”

他怒气冲冲地向军衙外走去,他几乎要被气疯了,一夜之间竟然有三千士兵翻城逃跑,居然没有任何阻止,也不向自己报告,而且还有人想开城投降。

他翻身上马,一路疾奔,冲到北城门,北城门点燃了数百支火把,照如白昼一般,二十几名逃兵被抓住,五花大绑,跪在地上。

一名将领上前禀报:“禀报翟将军,这二十四人企图开城投降,被弟兄们抓获。”

翟雀儿怒不可遏,上前一脚踢翻一人,“杀!给我全部宰了,人头挂在城门上示警,看谁还敢再逃!”

这时,一名士兵奔来,“翟将军,打起来了!”

“什么打起来了?”翟雀儿怒道。

士兵气喘吁吁道:“大营里……士兵们争夺财物打起来了,乱成一团。”

翟雀儿恨得一跺脚,翻身上马向军营奔去,大营位于城西,占地数百亩,两万名士兵住在这座大营内,此时大营内发生严重的内乱,起因是三千余士兵逃走,留下了不少物品,士兵们为了争抢这些物品,打得头破血流。

魏刀儿的军资严重短缺,经常发生为争夺粮食鞋袜而大打出手之事,而这次是上万人参与争夺斗殴,军官们也制止不住。

翟雀儿赶到军营时,大规模的骚乱已经接近平息,翟雀儿的副将江琮率领二千余人严厉镇压,将士兵们都赶回了各自的军营,大营内已是一片狼藉,歪倒的帐篷,砸碎的坐榻,破烂的军鞋和毯子,数百名受伤的士兵躺在地上呻吟,被杀死的士兵尸体已经被抬走,到处是触目惊心的大滩血迹。

“到底是怎么回事?”翟雀儿一脚踢翻一面盾牌,厉声怒吼。

副将江琮上前紧张道:“将军,军心严重动摇,很多人都想逃亡,恐怕支持不下去了。”

翟雀儿恶狠狠地盯着满地伤兵,眼睛闪烁不定,副将江琮又劝他道:“将军,撤吧!撤到恒山郡去,至少咱们还有一万七千军队,要是都跑光了,咱们回去也没有地位了。”

翟雀儿万般无奈,只得一咬牙令道:“所有士兵收拾行装,每人拿一袋米,立刻出发!”

……

四更时分,易县南城门大开,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开出了城门,离开易县,踏着茫茫雪原向南方进发。

漫天星斗,地面白雪皑皑,显得光线微明,可以清晰地看见远方的森林和连绵起伏的群山。

队伍越走越长,像一根长长的黑线在雪地里前进,可如果细看,就会发现不断有小黑点从黑线里脱离出来,向相反的方向逃去,这使得黑线越来越细,越来越短。

向南行走了约三十里,南撤的队伍抵达了易水河畔,易水已奔出山谷,从涓涓细流变成了一条宽阔的大河,冰天雪地,像一面镜子般呈现在众人眼前。

而南撤的军队却从出发时的一万七千人锐减到了不足一万人,短短三十里,就有近八千士兵逃亡,他们的妻儿都在易县和上谷郡,没有人再愿意去恒山郡,何况他们还抗着一袋米。

翟雀儿心情十分沉重,他无力阻止士兵的逃亡,一种莫名的恐惧笼罩在他心中,隋军会不会追击他们,按理是不会,他们是按照达成的协议主动撤军,可是他很害怕协议中只有让出恒山郡,而没有保证他们安全返回恒山郡这一条。

“将军快看!”一名士兵指着前方大喊。

翟雀儿看见了对岸的情形,他的心一下子沉下了万丈深渊,他最害怕的一幕终于出现了,一支数千人的隋军骑兵出现在易水河对岸,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将军,后面也有!”

在他们身后,另一支数千人的隋军也截断了他们退路,他们被前后夹击,所有的士兵都惊呆了,慢慢放下肩上的米袋子。

翟雀儿狠狠咬一下嘴唇,回头对一名亲兵道:“上去告诉隋军主将,既然隋朝和我们皇帝达成了让出上谷郡的协议,我们正在执行这个协议,让出上谷郡,请他们不要阻拦我们撤离。”

亲兵催马飞奔上去,大声喊道:“我家将军说,双方已达成协议,我们正按协议撤军,请你们不要阻拦。”

秦琼呵呵一笑,高声道:“回去告诉翟雀儿,你们魏刀儿皇帝并没有要求隋军保证你们安全撤离,让他立刻投降,可饶他一命,否则易水河就是他的埋骨之地。”

亲兵又奔了回来,翟雀儿不用他说,恨恨道:“我都听见了!”

副将江琮上前小心翼翼道:“将军,这会不会是魏刀儿刻意疏漏?”

翟雀儿咬牙道:“你说得没错,他知道我回去后无法安置,我太了解他了,他就是希望隋军将我们全部歼灭。”

“那我们怎么办?”

翟雀儿回头看了看满眼惊惶的士兵,早已斗志全无,一个个随时准备逃跑,他万般无奈,长叹一声道:“还能怎么办?军无斗志,前后都已经被堵死,你我若还想活下去,除了投降外,再没有第二条路。”

“传我的命令,放下武器投降!”

随着翟雀儿的命令下达,他手下的九千余士兵纷纷放下武器,向隋军投降。

……

这是一场没有发生血流的战斗,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魏刀儿被迫放弃的上谷郡,上谷郡划入了北隋的版图,使得隋军终于有了一块进军河北的跳板,三天后,杨元庆亲自率领五万隋兵通过飞狐陉抵达了上谷郡。

北隋朝廷也开始全面动员,太原、楼烦、离石、马邑以及西河郡等五郡官府动员了十五万民夫齐聚太原,协助将大量的粮草及各种军资运向上谷郡,战争的机器在十二月初最寒冷的时刻发动起来。

第六章 梳理上谷

清晨,杨元庆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抵达了易县,五万大军开始在易县城外热火朝天地安营扎寨,清扫积雪,安扎帐篷,树立营栅,一辆辆满载着粮仓的牛车驶进大营,

杨元庆则在数百亲兵的护卫下进了易县县城,城门边,秦琼率领十几名将领迎接主公的到来。

秦琼和众将一起单膝跪下,双手抱拳施礼,“末将秦琼,参见总管!”

杨元庆翻身下马,笑呵呵将他扶起,“秦将军免礼!”

他拍了拍秦琼的肩膀,赞许道:“这一次攻打易县秦将军干得非常精彩,未死一兵一卒便拿下了上谷郡,堪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我会记下你的大功。”

秦琼满脸惭愧,连忙说:“末将无功,是总管对魏刀儿的施压,迫使敌军主动撤出易县,末将不敢居功。”

“但投放劝降书却是你的方案,最终促使守军分崩离析,这才是翟雀儿被迫放弃易县的真正原因,所以你的功劳还是不小,我心里明白。”

杨元庆又看了一眼旁边眼巴巴的程咬金,笑道:“打仗的功劳并不仅仅在于杀敌多少,有的时候更要看战果,这次拿下上谷郡,为我们隋军打开了进攻河北的大门,是一场极其重要的胜利,所以这一次我要嘉奖所有参战将士,像秦将军、程将军这样的立功将领,更要给予重赏!”

众人大喜,一齐躬身施礼,“多谢总管嘉奖!”

杨元庆在众人的簇拥下进了易县,杨元庆在出任幽州总管时曾几次来过易县,在他记忆中,易县人口众多,商业繁荣,大街上人流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

而此时他眼中的易县却冷清得可怕,大街看不到一个行人,所有的商铺都关门闭户,店铺里空空荡荡,被抢砸一空,整个城池呈现出一派荒凉破败的景象。

这时几名士绅被领上前,他们跪下泣道:“多亏隋军到来,才救我们一命,请楚王殿下受我们一拜。”

他砰砰磕头,杨元庆连忙扶起他们,“不必这样,拯救大隋子民,这是我们份内之事,快快请起。”

杨元庆扶住几个老人的胳膊,只觉得他们一个个瘦得像骨架子一般,这还是从前富户士绅,竟然瘦成这样,更不用说一般的平民了。

他眉头紧锁,回头问秦琼,“这么会这样?”

秦琼叹口气道:“我们进驻城池时,才知道城内发生严重饥荒,翟雀儿手下士兵的家属多少可得一点活命之粮,而恒山郡士兵的家属则濒临绝境,这一年多,病死饿死至少一半人,活着的人都饿得瘦骨嶙峋,已经快撑不住了,我们第一件事就是紧急放粮赈灾,哎!如果真的等到明年春天再打上谷郡,估计全城人都要饿死绝。”

杨元庆眼中闪过怒意,对众将沉痛道:“从大业六年王薄造反到现在,已经六年了,河北河南是乱匪造反的重灾区,几千万人口估计也剩下两三成,现在最宝贵的并不是地盘土地,而是人口,所以我们发动河北战役,第一要务就是争夺人口,能少杀则少杀,这次打上谷郡,我就不主张强行攻城,尽量利用一切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大限度地减少战争伤亡,你们可明白我的苦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