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462章

天下枭雄-第462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不至于,他若勾结突厥,最后就不会全歼十万突厥军了,我只是怀疑,他入侵马邑郡只是一个引子,把圣上引去北巡,然后突厥便来了,不会这么巧吧!”

独孤良却没有家主这么深远的目光和敏锐的头脑,他确实没有想到雁门之围和杨元庆有关,他沉思片刻,还是不解,“如果真是如此,那杨元庆为什么这样做?”

独孤震冷笑一声,“因为突厥本来就是冲着他去的,他这样做,是祸水东引,不仅保全了丰州,还获得大义,一举两得。”

独孤良沉默了,如果杨元庆真是这样的策略,此人也未免太可怕了一点。

独孤震却又笑了起来,“虽然他很厉害,但你也不要小瞧的李渊,他的手段不亚于杨元庆,只是他比较善于伪装,让我们都觉得他很老实木讷,包括我,我也一度认为他容易控制,可事实上,我发现自己错了,此人绝对深藏不露,他假装木讷来赢得我的支持。”

“八叔何出此言?”

“你看他怎么对付王威?他让王威领河东郡兵去救援雁门,他却把军权给了屈突通,王威便成了屈突通的副将,最后圣上命屈突通率领河东郡兵改驻京城,王威便身不由己调离了太原,夏侯端便接替王威之职,这一切好像是巧合,可实际上,这是李渊的精心安排,他把军权交给屈突通,就已注定王威回不了太原。”

独孤良轻轻叹了口气,“八叔果然是眼光犀利啊!”

独孤震笑着摆摆手,“李渊就不多说了,不管他怎么深藏不露,对我而言,他都是一只纸鸢,逃不掉我的牵引,这次我找你来,是想告诉你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

独孤震取出一封信笑道:“你还记得戚先生吗?”

“记得,他是八叔的幕僚,后来八叔推荐他做了南郡太守。”

独孤震点点头,把信递给独孤良,“他给我写来这封密信,说荆襄和江南一带活跃着一个秘密团体,叫南华会,规模已有十几万人,而会主你做梦也想不到是谁。”

“会主是谁?”独孤良接过信,惊讶地问道。

“会主便是萧皇后的侄子,巴陵郡太守萧铣。”

独孤良匆匆看完信,他倒吸一口冷气,“他们是要复辟梁朝吗?”

“应该是这样,他们已经准备就绪了,就等着最后的机会到来。”

独孤良沉吟片刻问:“那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影响非常大,一旦萧铣造反,必将席卷整个南方,建立政权,圣上是将南方视为他的根基,南方出事,他会去江都督战,无论如何也顾不上北方,那么李渊便可以着手准备了,我们的机会即将到来。”

“八叔,我听说今天云定兴已开始着手造船,工期很紧,他是不是又要巡视江都?”

独孤震意味深长地笑了,“我知道,他其实是想逃离洛阳了,只是他现在还没有完全下定决心,只要我们逼萧铣造反,那他的最后决心便下了,他就不得不去江都,你明白吗?我在帮他下定决心。”

独孤良对他的家主佩服得五体投地,老谋深算,滴水不漏,独孤良也兴奋道:“那我们几时动手?”

“不急,等船造好一半时,再动手不迟,我现在当务之急想做的事,是要在丰州开一家药铺,用我们独孤家最好的医生去坐堂。”

“八叔的意思是……”

独孤震眯着眼笑了起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第三章 情报暗战

九月的五原郡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麦子成熟,原野上是一望无际的麦田,俨如覆盖上一面金黄色的地毯,又像金色的大海,厚实的麦穗将麦秆压得弯了下来,偶然一阵风吹过,麦浪翻滚,金色的波浪此起彼伏,麦田里,随处可见收割的农人、士兵、士子和官员,几乎整个五原郡都动员起来。

在九原县以南的官道上,一支从河东来的商队正缓缓而行,几百匹骡马上满载着从中原过来的货物,茶叶、糖、纸、文具和油漆,这些是五原郡卖得最好的货物,看得出,这支商队很了解五原郡的行情。

自从关北六郡成为丰州军的势力范围后,朝廷对五原郡的贸易禁令基本上便名存实亡,商人为了谋取利润,络绎不绝地从关中,从河东组队来五原郡做生意,他们运来五原郡各种急需的货物,包括各种军用物资,却带走五原郡铸造的铜钱,这是上好的开皇五株钱,在中原内极受欢迎。

商队首领是一个三十余男子,浓眉重目,身材健壮,他骑着一匹马上,远远打量农田里的收割忙碌,在他身旁是一个年轻的伙计,他则满眼羡慕地望着这一幕诱人的丰收场景,这种一望无际的麦田在中原已经不多见了。

“李大哥,要是天下都像五原郡这样,那该多好!”伙计低声叹道。

“你不要想得太多,这次我们来五原郡,不是来让你感叹的。”姓李的男子目光严峻地盯了伙计一眼,伙计吓得不敢再吭声了。

商队走过最后一块麦田,来到了九原县城前,立刻被守城门的士兵拦住了,一名军官问道:“从哪里来?”

男子连忙拱手陪笑道:“我们是从河东过来,贩运货物来丰州。”

“可携带有兵器军资?”

五原郡对商人也有严格规定,不准携带任何兵器进城,倒不是说不准贩运兵器军资,完全可以,只是进城前要详细登记,存放在城外仓库内,然后会有专门的官员来接待,但不准外来的商人随身携带兵器进城。

男子连忙道:“只有随身携带的防身兵器,你也知道,一路上很不安全。”

“我们五原郡很安全,你们不能带进城!”

一名士兵拿来一只木箱子,“把兵器都放进来吧!走的时候还给你们。”

男子无奈,只得对随从们吩咐一声,大家纷纷解下腰间的刀剑和弓箭,放进木箱内,军官冷冷道:“匕首也要放进来!”

几名随从只得从靴里拔出匕首,扔进箱子里,军官又对众人道:“如果没有的话,我就要封箱了,我要提醒你们,封箱后再有兵器,那就是违禁,一旦查获,可是要吃官司的,还有没有了,赶紧放进来!”

军官再三确认几遍,见没有回应,便一挥手,“封箱!”

士兵将箱子封好,军官清点了人数,便把一块方形铜牌递给男子,“凭这块铜牌取兵器,记住了,三天!”

他又对士兵吩咐一声,“搜身检查货物!”

几十名士兵奔上前,开始搜身,并检查商人们的货物,确认没有军品和兵器后,军官一挥手,放他们进城了。

城门口的盘查足足进行了半个时辰,年轻伙计一咋舌道:“去年来可没有这么严格啊!”

“不要多嘴!”

男子又瞪了他一眼,众人一路前行,走到一家卖杂货的店铺前,男子看了一眼招牌,‘韩记杂货铺’,就是这里了。

店里的掌柜早迎了出来,笑呵呵道:“怎么现在才来,以为你们昨天就该到了。”

“路上遇到风沙,耽误了。”

男子翻身下马,招呼伙计们把货物送进店铺,店铺里也跑出几名伙计帮忙。

掌柜则将男子带进了内院,在一间屋子里坐下,掌柜姓韩,叫韩昶,来五原郡已有一年多,这座杂货铺就是他的产业,生意很不错,这名远道而来的男子名叫李守重,名义上是一名商人,但实际上,他是李渊府的家将头目。

这家李记杂货铺自然也是李渊设在丰州的一个情报点,专门收集五原郡和丰州军的各种情报,掌握杨元庆的动向。

自从大业九年杨元庆在丰州拥隋自立后,李渊便知道,杨元庆迟早会成为他的劲敌,从那时起,他便开始关注丰州,目前,李渊一共设立了两个情报点,一个在长安,另一个便是在丰州,由长子李建成全权负责,无论掌柜韩昶,还是商人李守重,都是李建成的心腹。

两人坐下,李守重疑惑道:“今天进城,士兵盘查得格外严格,上次还不是这样,出了什么事吗?”

“也没出什么事,雁门之战后,丰州开始全面进行严控,本地居民,其实家家户户都有刀矛弓箭,但这要在官府进行编号,像我们这种非本地居民,则不能拥有兵器,甚至连造兵器的物资也不能有,一旦被发现就要坐牢,上个月大利城一名开酒肆的掌柜,我还认识此人,被搜出藏有几十件各种兵器,结果就被认定为突厥探子杀掉了,现在可是动真格的,大家都不敢私藏兵器。”

李守重沉吟一下道:“你是说,主要是查突厥探子?”

“差不多,阴山那边有隋军巡逻兵,从北方过来的人都会被严格盘查,现在有很多投靠突厥的汉人,防不胜防,我已经在五原郡居住满两年,已达到资格,前几天申请了五原郡户籍,昨天有官府过来审查了,估计过两天就能拿到户籍,这样,我就能升为甲类人,以后就不会有什么军队来搜查,也有拥有兵器,我们就更加便利。”

“什么甲类人?”李守重有些糊涂。

韩昶微微一笑,“甲类人就是拥有五原郡户籍之人,可拥有兵器,也最自由,没什么特别情况也不会被检查,乙类人就是在五原郡生活,但没有户籍之人,不能拥有兵器,每隔十天要去县衙点个卯,经常被盘查,像我现在就是乙类人,而像你这样的游商就是丙类人,你进城时应该有一块铜牌吧!”

李守重摸出铜牌递给他,韩昶看了看铜牌背面,便笑道:“看见没有,这上面有个‘三’字,也就是说,你只能在城内呆三天,超过三天,你就会有麻烦了,先要被官府讯问,讯问不过关,就要拘押移交军方,那就是有敌探嫌疑了。”

李守重这才明白,难怪那名军官强调只有三天,原来是这个意思,他不解地问:“那你们呢,进出城有标识吗?”

“当然有!”

韩昶从腰间取出一块圆形铜牌,放在桌上笑道:“这是我的圆牌,出入城时要出示,要被搜身,等我的户籍申请到后,就可以换鱼牌,自由出城入城,其实这里面还有很多细节,比如住在城内或者城外,都不一样,城外户籍人进城,一两天没有问题,如果超过三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