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125章

天下枭雄-第125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龃巫映璋屑印

正是萧后的归于溺爱和骄纵,才使杨暕像匹脱缰的野马,日益放荡不羁,最终成为京城首恶,可就算这样,萧后依然对他宠爱有加,对他所犯恶事不但不斥责,反而替他掩盖,替他打压,不准任何人向圣上提起这些事,正是母亲的纵容和撑腰,才让杨暕更加肆无忌惮,敢大白天闯入民宅抢人。

可以说,萧后就是杨暕的后台靠山,当杨暕对母亲的一番哭诉后,萧后心中对杨元庆的印象便改变了,不再是感激,而是一种厌恶和恨意。

此时,杨暕就跪在母亲脚下,泪珠儿一颗颗从眼角流出,滚落在地毯上,他从小哭到大,很清楚该怎么对付自己母亲。

“母亲大人,杨元庆拿着父皇之剑到处宣扬,说这是因为他在仁寿宫有救驾之功,父皇才赏他,孩儿觉得他这话不妥,便当众斥责他张狂,他恼羞成怒,竟用这柄剑逼孩儿下跪,因是父亲之剑,孩儿不得不跪,孩儿遭遇奇耻大辱,求母亲大人为孩儿做主。”

萧后看了一眼儿子,儿子的眼泪让她异常心疼,同时也有一种恨铁不成钢。

“他只是一个子爵,一个小小的上镇将,你是堂堂亲王,是大隋天子之子,难道你还对付不了他?还要向为娘求救,你真的没出息,让娘感到羞耻。”

“可是母亲,那是父皇的天子剑啊!”

杨暕哭了起来,“孩儿不敢啊!孩儿冲撞了父皇之剑,若被御史看见,又会弹劾孩儿藐视父皇,有取代哥哥的野心,会给母亲带来烦恼,母亲,人言可畏,孩儿正因为是亲王,才活得比别人更加憋屈,有的时候,孩儿也恨……”

“你恨什么?”萧后霍地回头,注视着儿子,她体会到了儿子语气中的悲怅。

杨暕大颗大颗的眼泪滚落在地毯上,他颤抖着声音,“孩儿也恨……恨自己生在帝王家。”

“我的儿啊!”

萧后眼中的泪水汹涌而出,她想到了自己年幼时的苦楚,再也克制不住内心的悲伤,和儿子抱头痛哭起来。

萧后怎么也想不到,她的儿子在泪如雨下的同时,嘴角竟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得意,杨暕心里很清楚,他又一次成功了。

杨暕的眼角余光迅速瞥了一眼旁边宦官,两人交换了眼色,彼此会意。

杨暕擦去眼泪,扶起了母亲,他按着胸口道:“母亲,孩儿心口有点痛,想休息一下。”

萧后也知道儿子有这个问题,每次一哭,心口就痛,有的时候她也怀疑儿子是装的,可毕竟是她的心头肉,她也说服自己相信了。

“那你到侧殿休息一下。”

她立刻吩咐左右宫女,“还不快扶殿下去休息?”

几名宫女上前,扶着杨暕到旁边侧殿去了,萧后脸色阴沉如水,她又冷冷问道:“怎么杨元庆还不来?”

“回禀娘娘,已经去宣了,估计人太多,须找一找。”

“再派人去催!”

“是!”

一名小宦官奔出去了,这时,萧后的心腹宦官赵进贤上前道:“娘娘,要不要补一补妆?”

赵进贤今年五十余岁,他原来是西梁朝的宦官,一直服侍萧后的父亲,西梁灭国后,他便来投靠当时还是晋王妃的萧后,便开始服侍她,十几年来忠心耿耿,是萧后最信赖的人。

正如萧后要在两个儿子间选择一下,赵进贤也需要在两个小主人之间进行选择,当他得到齐王一千两黄金和五百顷良田的重贿后,他便倒向了杨暕,常常在萧后面前说杨暕的好话,而杨昭稍有不当,他便会立刻汇报,并夸大杨昭的缺点。

日久天长,萧后受他的影响,也开始对长子厌弃起来,继而更宠爱次子。

萧后摆摆手,“等会儿吧!我接见完杨元庆再补妆。”

“夫人,老奴敢断言,杨元庆一定在晋王那里。”

萧后点点头,“我想也是,昭儿颇看重这个杨元庆。”

“娘娘,老奴有一句心里话,一直想说,可总找不到一个合适机会。”

“你说就是了,在我面前,你随时可以说,要找什么机会?”萧后看了他一眼,语气有点不满。

赵进贤叹了口气道:“老奴是看着两个小王子长大的,老奴还清晰记得,他们两人在一起读书写字的亲密场景,那种手足情深让老奴记忆深刻。”

“是啊!我也记得,有一次暕儿调皮摔倒,鼻子流血了,昭儿便把他扶起,用袖子给他擦去鼻血,劝他别哭,可现在他们怎么变得这么冷漠,难道就因为生在帝王家?”

萧后叹息一声,心中很难过,两个儿子关系恶劣,一直是她心头之病。

“娘娘,血浓于水,手足情深,这是天性,老奴觉得两兄弟不和,很大程度就是他们手下挑拨,尤其是杨元庆,老奴也听晋王宫中小宦官说起,他仗着自己是杨素之孙,时常替晋王出谋划策,如何夺取东宫之位,如何对付齐王?”

不愧是萧后的心腹,赵进贤对萧后的心思了如指掌,这几句话比齐王哭诉还要管用得多,任何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之间能和睦友爱,相互扶持。

萧后只有两个儿子,她当然希望长兄爱幼弟,幼弟敬长兄,这是一个母亲的最大心愿,尽管她也知道兄弟之间有帝位之争,但她的心愿是这样,希望两个儿子有手足之情,尤其她目睹了丈夫和几个兄弟之间的手足相残,她更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步长辈的后尘。

赵进贤的话使她脸色一寒,眼中怒火燃烧,她心中对杨元庆的极度不满便几乎要克制不住,如果说,杨暕的哭诉是使萧后开始厌恶杨元庆,那么宦官的话便使她开始仇恨杨元庆。

这也是大多数女人的通病,不管平时再怎么精明,再怎么大度温婉,可一旦涉及到儿女,女人的精明就会被亲情蒙蔽,大度温婉就会荡然无存。

但萧后毕竟是皇后,与普通女人不同,她有自己的做事方法,任何事情她都要亲自问一问,不会因为赵进贤的几句话,她就坚信不疑,况且杨元庆去边塞从军五年,最近几个月才回来,如果是挑拨他们兄弟关系,那应该还另有人在。

而且杨元庆毕竟救过她的丈夫,正是这一点使萧后没有失去理智,她知道杨素是丈夫的第一重臣,不可胡乱下结论。

萧后看了一眼赵进贤,淡淡道:“这件事我知道了,你不要再多说,尤其在圣上面前更不可失言,记住了吗?”

“老奴记住了。”

这时一名宦官进来禀报,“娘娘,杨将军来了,在外面等候。”

“在哪里找到他?”

“回禀娘娘,是在晋王殿下那边。”

果然是在晋王那里,萧后的拳头捏紧了,赵进贤暗自得意,他并不是一定要证明杨元庆怎么样挑拨晋王和齐王关系,他没有证据。

他其实只需要在皇后心中投下一个阴影,有了这个阴影存在,皇后和杨元庆的谈话就不会顺利,必然会翻脸,从这一点看,他的计划成功了,萧后已经对杨元庆有了一个不良印象,他慢慢退到一边,剩下的事就和他没关系了。

萧后克制住怒火,吩咐道:“宣他觐见!”

“皇后娘娘有旨,宣杨元庆觐见!”

第三十章 祸福相倚

立刻有宫女和宦官在萧后的座位前拉起一道幔帐,皇后接见大臣是可以,但不能直见,必须有所阻隔,甚至还会有史官在场,不过今天没有,这里不是皇宫,只有萧后的十几名心腹宫女和宦官,门口还站着四名武艺高强的侍卫。

杨元庆经过层层搜身,最后进入了萧后房间,他上前一步,单膝跪下行礼,“丰州上镇将杨元庆叩见皇后娘娘千岁!”

“杨将军免礼。”

幔帐另一面,萧后的语气很平淡,她有身份,不会像她儿子杨暕一样说一些有失身份的话,尽管她心中对杨元庆极为不满,但表面上看不出来。

“多谢娘娘!”

杨元庆站起身,垂手而立,萧后透过帘幔看了杨元庆一眼,杨元庆在亮处,她在暗处,她能看得见杨元庆的模样,见他身材高大,一表人材,只是衣着有些寒酸,萧后也曾经经历过穷苦生活,对杨元庆的衣着并不在意,还好,杨元庆不是她想象中那种獐头鼠脑的奸猾人。

“杨将军,圣上赐你的天子剑呢?在外面侍卫手上吗?”

依照萧后的想法,她要没收这把剑,改赐他良田美宅,她也是希望丈夫这样赏赐,不料丈夫却赐剑给他,最后这把剑惹出了事端。

杨元庆施礼道:“回禀皇后娘娘,臣知道不能带剑觐见,所以那把剑臣没有带来。”

半晌,萧后淡淡道:“那柄剑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圣上,杨将军持有它是没有问题,但我很担心,那柄剑到了某些居心叵测人手中,会损害到圣上的名誉,这样吧!你把剑还给我,我另赐你良田美宅。”

杨元庆心里很清楚萧后这话的意思,无非就是针对今天府门口发生的事,还不知齐王是怎么说自己坏话,如果他把剑就这么交出去,就等于承认了齐王的污蔑,剑,他可以不要,但这件事他必须说清楚,剑有名誉,他杨元庆同样也有名誉。

“回禀皇后娘娘,剑是圣上赐予微臣,表彰臣的微功,如果娘娘觉得不妥,要收回剑,微臣也无话可说,但有一天圣上若问起臣,让臣怎么回答?请娘娘给臣一个明示。”

“圣上若问起,我自会解释,你不用管。”

“娘娘的意思微臣明白,但臣总不能说,剑被娘娘收回,具体原因臣不知,这样是对娘娘不敬,也是对圣上的不敬,希望娘娘能给臣一个说法,让臣能据实回答圣上的疑问。”

杨元庆的语气很恭敬,话也说得很委婉,但他的态度却很坚决,萧后收走他剑可以,但必须给他个说法,他不接受保管不善,被居心叵测之人拿走的解释,那种解释根本站不住脚。

圣上任何一件所赐之物都会被居心叵测人拿走,那为什么别人的东西不收回,偏偏要收回他的剑?这明摆着就是指他用剑不当。

就在这时,齐王杨暕忽然从偏殿冲出,指着杨元庆呵斥道:“大胆贼臣,你敢威胁皇后娘娘吗?”

杨暕色厉胆薄,他派人刺杀杨元庆,见他居然没死,令他心中一阵胆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