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歌一曲-第4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人是公子卬的铁杆支持者,投向了公子卬,所以北信君在公子卬的家宴上见到过此人。
既然已经是旧识,相对来说,两人当时相处的还不错,北信君当下与他见礼。
“朱仓见过君上!”北信君扶起他道:“朱将军免礼,将军怎么会来此?”朱仓微微一笑,略带苦涩道:“请君上摒退左右!”北信君微一个错愕,却是欣然的让手下左右退开,朱仓再叫士兵守在军帐的门口,道:“庞将军向君上下暗手,这件事情丞相已经知道了,于是便让末将带着一部兵马接应,可是没想到竟然会是如此之多的贼徒,害末将折损了如此之多的兵马!不过这件事情丞相却不能替君上做主,还请君上体谅丞相的苦处!”
北信君当然明白,道:“这是自然,庞涓这种针对本君的作法,的确是不好,但他也是一片体国之心,本君自然不会在意,既然丞相大人出面了,本君已经很感激了!”朱仓感动道:“君上如此体念丞相大人的苦衷,末将替丞相大人多谢君上了!”北信君微微一笑,道:“其实丞相大人的苦本君又岂会不知?话说回来,丞相一心公忠体国,为了大魏操碎了心,只是庞涓虽然会打仗,但是却不能体会两国的邦交大事!让丞相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身为丞相的私交好友,本君如果连这一点也不能体会,那如何算是丞相的好友?”
朱仓愤怒道:“庞涓匹夫,会打仗就不得了了,也不想想他用的兵器粮草都是谁给他筹集的!张开嘴吃粮,放下碗骂丞相,这算什么!”北信君笑道:“所以本君更要体谅丞相了。”
两人说了一会儿,朱仓道:“还有一事好教君上得知。”北信君道:“将军请说!”
朱仓道:“丞相请君上速速前往定阳。”北信君本来就是要去定阳,但是朱仓这样一说,他立时反应过来,道:“定阳会有什么事?”朱仓道:“听说赵人有可能会从平都调来一支边军,这支军马人数不多,只有千余骑,但他们都是赵国最北边的强兵悍卒,正常我们除了武卒,要调动三倍的军力才有可能迎战!所以丞相不想让君上蒙受不白的损失,故而请君上早点到定阳主持大局!”关于赵国北地的那些一招而来的散落骑兵北信君是知道的,那的确是赵国内最有战斗力的一支军队,从哪上面说都是厉害,北信君的骑兵也要有一支千人大队才会可能迎战,不然就会遇上极大的损失。就魏国现在的兵力来说,的确是不行。
北信君其实也是知道,早在魏王封他北信君,把封地定在定阳,封小狐做定阳公主,这里面就有利用自己给他御守定阳的意思,这一点就如同赵国在邯郸前封了肥城和列城两邑,让肥氏和列氏的族兵替他们牧守着邯郸一样。但北信君不会学魏国,莫名其妙的把自己不足的军力分的东一处西一片,没有一点的章法。那是个错误。魏国从称霸开始就没有自己的战略大局观,他们犯这种错误,北信君却是不能犯。
不过定阳还是要回的,不过是撤退!北信君要把在定阳的自己佃户给撤出来。
“既然如此,本君这就去定阳,其实本君本来就是要去定阳的!”
朱仓松了口气,道:“此行狐族也会有一部与君上同地,相信会对君上有利!”说着他转身出去,没一会儿带回两个人来,这两个人一个就是狐族的族长狐疑,一个是狐族的长老狐艾。二人大礼参拜:“参见君上!”北信君道:“二位请起,不必多礼!”
狐疑笑笑呵呵的道:“君上害得老夫好苦!”北信君道:“这个么,还要请老爷子见谅了!”
狐疑点头,道:“此行,我狐族有五十剑手会随君上而行,并且,不日我狐族四百众将会进入东骑!请君上善待!”北信君一听就明白了,道:“原来如此,狐族要分家么?”
狐艾道:“君上,其实我们早前就分过数次,现在最大的一支还在赵国阴山,族长起意分族,我们这一新支将会迁入东骑,为了不忘旧地,我们今后就改姓令狐氏了!”北信君莫名其妙的张口,万万想不到,这个大名鼎鼎的令狐氏竟然是在自己的眼前出现了!
“希望令狐氏可以发展壮大!”北信君感慨的说道。这时令狐氏笑道:“多谢君上吉言,君上神灵护体,小老儿多谢了!”几下分说,朱仓带着大恶白崇恶一行回去交差了。而北信君则带着变多的人轻装的上路,这下子,他可以放下一小会心情,可以做自己的事了。
北信君主要是把精力放在了和法学者论法的上面,他没有自己开讲,那不是他的目的,他只是提出了要求,告诉众人如何立法。北信君开出了要立民法管民,立商法管工,立农法帮农人耕种。此外还要立公法,这是管理官员的法律,还有立大宪法,也就是管理自己的。
北信君表示他要在东骑各地建立法庭,在国中以大城划分地区,一城一个**庭,在郁郅还有一个大理司法庭。法庭分成两种,一种是民事的,一种是军事的,这就是要把军队从政治的体系里独立出来,军人犯法有军事法庭管理,平民犯法由民事法庭管理。
在中国,治政和法律是并在一起的,比如说县官,那些县官的主要责任就是处理民法,那些争执。这样县官的权力就会大很多,有的在古时,人们把那些县老爷叫青天,因为管理他们的就是头上的这一片的青天,他们叫父母,因为这些县官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现在北信君把它分开,县令只管治政,他们只管下达上面的命令,他们只管着真正的民政,比如说筑路,比如说建房,还有鼓励商家,其间的种种,此外,他们还会公布国府的法令,但他们不管理那些民事。什么死了人,丢了鸡,这些自有法庭管理。
“东骑现在有北定城,渭南城,桥山城,彭卢城,郁郅城,西海城……”北信君在说这话的时候不知道由于东骑军已经把朐衍全族打下来了。王良已经在东骑的版图上标注盐池城、银山城、中宁城、东胜城、榆林城、横山城、定边城、靖边城、白于山城以方便日后的管理。这些都是将要新建立的城,它们的兴建,标志着王良在最短的时间里把钱花光光了。北信君有一句话,叫有多少钱,就要花多少钱,结果王良完美的实现了这一点。
“每个城都要一个**庭一位法官,还要有一支司法刑兵他们没有金属武器,但有包着铜皮的刑棍,同时要有廉政公署,他们也会有自己的人,本君会给他们配制武器。”北信君在此没有说廉政公署的武器是手弩。从铜皮棍到手弩这个差距太大了。但这是有原因的,因为铜皮棍是为了对付那些普通民众,而廉政公署却是针对违法的官员。此外,在每个城里,北信君都会建立一支自卫民团,他们由城民们自己组建,他们不是军人。当执法力度不足的时候,可以由三府同时出令,也就是法庭、监察厅、城守牧共同出示印章,这样就可以调动自卫民团。他们可以抵制侵略,也可以解决巨大的争端。
“东骑施行定居农耕和放牧工作……”北信君说到了这里,愚饰邪不信的问:“牧民也可以定居?”北信君道:“只要他们懂得控制自己的牧群,那就可以!” 愚饰邪笑道:“我曾去过燕国,见过那里的牧人,他们游动放牧,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一地的牧草是一定会吃完的,他们不游走,牧群就会受到限制……”这就是当时的游牧原因了。
草原牧民并非是不能定居放牧,在某种情况下,只要保证自己的牧群,不至于让牧群太多,那就会好!这是属于自然生态控制的。但问题在于,人的心是有贪欲的。牧人总是如此,他们不知道如何控制,或者他们知道却不想,看着自己牛羊成群,那山一样多的牛,那云一样的羊,从心里的舒服是让人难想的。可是问题在于……这样就必然会在短时间里把草吃光,如此就不得不游牧了,而这种所谓的游牧,就会导致他们没有抵抗力,往往一场风雪,或是一次引来的狼灾,那就全完了!牧民们的苦,就是如此,他们好不容易积蓄了自己足够的财富,但这种财富是没有保障的,也不利于保障,他们就是肉,是那些大部族的肉,他们会给轻轻松松的吞吃掉,成为别的部族的附庸!这是北信君最讨厌的,这也意味着司法制度的难以执行。想要进行法制的管理,就必须要让百姓真正的定居,有了定居,才会好的管理。不然,流动的牧民很自然的就会形成一个部族,北信君岂能容忍自己的地盘里有这种族中之族!
“他们必须接受管理,接受管理意味着接受保护,我们会教他们如何制造和创造财富,但不是说他们可以没有一点付出的享受这些,如果他们想用游牧来生活,我们会告诉他们生活的不容易!”北信君没有说恶语坏话,但他说明了自己的意思!顺昌逆亡,没有道理好讲的,有的时候,你要行仁政,也是要用严苛的手段。北信君解释道:“只要控制住,就行!”
如果是儒家,一定接受不了,但是法家可以,愚饰邪可以,善愈、任弗、朴鄙、令考其、因之然、势必齐、韩多、比正、避纯粹等一众法学门徒都承认,善愈更是承认:“这是自然,民众大多无识,有的时候我们帮助他们,反而要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法!就如我们重惩恶徒,看起来用刑施法残忍,但是却也可以让那些民众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再晓以大义,如此民就可以安于治道了!”
北信君也坦言道:“的确如此,百姓大多不开化,他们没有知识,愚蠢无比,正常说的他们也不会懂,只有用法律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更为重要的是,以此让他们学得知识,本君曾经说过,人有三大原罪,其一穷,其二弱,其三就是愚了,这个愚,也就是无知。治国之道,就是让百姓富庶,让他们自强,教他们知识。世人无知,不会农稼,每每种一地,毁一林,蠢笨无比,猪狗不如!现在还有很多人不会自己种田,所以我们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