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致远天下 >

第85章

致远天下-第85章

小说: 致远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唬疃π卵恼庑┤耍桓鋈说姆延镁褪枪俜窖笄苟拥奈灞兑陨希绻皇窍衷诶疃π碌睦习忠恢痹诓固兰评疃π乱丫撇贡樟恕

如果李鼎新没有新的进项,估计李家也扛不了多久。李鼎新这次要造舰也主要想依靠马尾船厂抢救出的机器,材料以及技工的。

李鼎新计算了一下,靠这马尾船厂抢救出的那些宝贝机器,建个火药厂,枪子厂,还能勉勉强强的建个炮厂。再要建设其他的,可就没东西可用了。

不过想想,这两人提出的东西也对,你总不能除了壳子是自己造的以外,动力系统,武备系统全部都是外国造的吧!成本大不说,光是在现在还没有标准件的时代,如果坏了一个螺栓可能连整个机器都使用不了,难道要上战场的军舰还要等外国进口配件不成?

除了资金,配套设施以外,经验才是李鼎新最担心的东西。在英国和法国,从来都不缺建造军舰的技工,而在中国,近代军舰只是刚刚开始制造而已,马尾船厂抢救出来的数百工人,数十技工恐怕算是这个时代比较有经验的技工了,即便如此他们也不过是制造过千吨级的军舰,2千吨级的运舰而且还全部都是木质铁肋的船体。而现在提出的设想,那肯定是五千吨以上,全钢船体的巡洋舰,恐怕不光是李鼎新心里没底,就连面前这两个主持过军舰建造的人心中,也没有十全的把握吧!

难道就算了,李鼎新脑子中刚刚闪现这个念头,立刻就被自己所否决掉了。他慢慢的站起身来,走到书桌前,看这一直铺在那里的南海的海图。李鼎新的手指点在平潭,接着他的目光向左右两边延伸着。

台湾,海南,这两个中国最大的海岛。台湾地处中国海区东南部前沿,又位于亚洲东部岛链中环,绝对的战略要地,最重要的是台湾有金,铜等金属矿产,更有煤,石油等能源,天然丰富的硫磺,这些东西都是军事必备。而海南岛则有富铁矿,更临近越南,越南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煤炭多为非常优质的无烟煤,铁矿也多为优质铁矿。

现在平潭的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李鼎新的胃口了,中国内地的广大地区倒有很多适合的建造钢厂煤矿的地方,可是现在清政府对内地的控制要严密的多,像这种类似制造局的工厂机构,别说那些老古董的顽固派,就连李鸿章等这些洋务派恐怕都不会让这些机构掌握在私人手上,何况掌握这些机构的还是个中国人。

李鼎新把手拍在整个中国南海的岛圈上,回头道:“我们先把军舰定型再说。”坚定的一挥手,“我们边建设,边制造,争取三到五年之内,建设成亚洲最大的轮船机械制造所的同时,也把我们的战列巡洋舰的首舰制造成功。”

看这李鼎新考虑再三的回答,两人已经没有必要再追问什么,全部把心思放在了自己最专业的方面,开始了对这种新式战舰的研究。

第五十三章圣旨到(上)

既然将其他方面的难题全部放下以后,那么相对来说,定型问题就能方便的多。不过即便如此也不是四个人能在一天晚上所能决定的。在激烈的讨论了一晚上以后,也不过是对船型,船体材质,水密封舱以及底舱设计等几个小的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即便是这种速度,李鼎新也觉得有些太快,反复的强调,对这些设计一定要论证再论证,直到没有一丝破绽为止。

说完这些,李鼎新和陈英两人已经困的睁不开眼睛了,可两人看着另外两个正在相互论证的两人,才知道在科技研究面前,估计铁人三项的冠军也无法和他们的体力相提并论。

似乎已经意识到李鼎新两人许久没有说话了,魏翰停下话来,看了两人一眼,咧嘴一笑道:“我们是早就已经习惯了的,你们先去休息吧!”

李鼎新揉了下已经闭上的眼睛,搽了下快要滴到地上的口水,尴尬的一笑道:“那好,这两天两位就住在我府上好了,等基本讨论的差不多再回平潭好了。”

魏翰摇摇头道:“我们下午就回平潭,有很多资料都需要进行查找,这里是没有的,现在连马尾绘事院里面的资料都没有咱们平谭船厂的多,林文和那就属海盗的,趁着乱,把这些没什么人保护东西一股脑的全都拉到平潭,我敢说,现在平潭船厂的绘事院,集中了全中国最全最新的资料,集中了全中国最多的舰船设计人才。”

看这魏翰一脸自豪的样子,这让李鼎新心中非常的欣慰,这些人已经把平潭船厂看做是自己的一般,这种主人翁的心态,必将让他们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在目前中国舰船研究的后备力量几乎没有的情况下,这些设计人才的使用才是最重要的。

瞬间,李鼎新就做出了决定:“我决定在平潭水陆学堂加设一到两个专业,专门培养舰船研究人才的,先在这里学些基础的东西,然后送去留洋,这样也算多给中国的培养点人才。”

“这也是应有之意,毕竟现在不光是支撑海军。看李统的意思,恐怕整个中国的造船业,重工业都要支撑起来,如果现在江南制造局也归李统管辖,那就太好了。”魏翰接着续道:“就设机械和工程两科,学制就三年好了,教员我们绘事院派。说起来留洋,我认为从水陆学堂中选出这种人才,还是很方便的,将这些人加强一下,今年就能送出去三五十人。”

李鼎新眼睛一翻,重工业的重任那是我的意思吗?明明是你们老几位的意思,怎么就加到我头上了,听到三五十人,李鼎新又是心中嘀咕,清政府一年送的人不过是几人,十几人,一下就让我送个三五十人出去,如果每个军阀都有这样的实力,那中国的人才基础以后真的没跑了。不过李鼎新心中说这话时,显然没有意识到,现如今,有当军阀心思的恐怕只有他李鼎新一个人吧,而且离真正意义上的军阀还有一定距离。

出了书房,送走陈英,李鼎新忽然发现自己没有地方可去。小五小鹿都没在,自己那个名存实亡的老婆也在平潭,即便在这里李鼎新也不会向那里凑。

李鼎新忽然没了瞌睡,回到平常和众人议事的堂屋。就看见桌上有留给自己的纸片,落款是一个火焰样子的图形。

李鼎新哑然失笑:“比你强的地方记不住,就只记得自己放的那把火。”笑着摸摸自己还没好完全的腿,仔细看这纸片上写的东西。

渐渐的李鼎新就再也笑不出来了,将纸片拍在桌子上,“爱搞阴谋的人总是不介意把人心象最坏处想象。”

话是这样说的,李鼎新也觉得他提出的这个问题绝对是李鼎新的一个失误。“我怎么就没从街上随便捡个外国人当船厂的法人代表啊!”

纸片所说的就是平潭船厂的事情。民间自有船厂当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现在的平潭已经作为练军水师的锚地,而一些修理军舰的工作都是由平潭的李氏船厂完成的,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平潭船厂有能力修理甚至制造近代军舰,这不是朝廷能够允许的。如果是中法战争没有爆发以前,李鼎新官场上没有什么敌人的情况下,各方多多打点一下,这事情也就各方也就只做没有看见,过去就过去了。毕竟,在中国官场上,还是银子开路,拿银子办事嘛!

现在可不同了,中法开打,马尾开战。整个朝廷各位大佬的眼光可都集中在这里,顽固派在找洋务派的麻烦,洋务派在挑顽固派的眼,清流更是瞪大了眼睛想找些政绩,而主战派和主和派则将这三个派系的人物都包裹其中,关系更是错综复杂。光看从福州大佬就知道了,张佩伦是清流,何如璋是洋务,这两人都是比较坚定的主战派。而其余的多是顽固派,主和一流。

在这种两派互掐,又都无法奈何对方的情况下,双方的下属会当然的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时候不漏口实还是比较好的。何况如果有一天,张珮伦同志在其他方面找不到政绩了,心情一不好,把我给弄上去可不是个事。

看来需要时间和德国老头好好聊聊天了,想办法把平潭船厂转成德资公司。可是,一转念,李鼎新又有了新的想法,觉得这样有些不妥。现在的平潭对德国人的依赖太过严重。

船厂方面的订单是跟德国人接的,原材料要从德国进口,武器装备方面更是如此。如果现在再需要和德国人谈船厂的法人问题,恐怕会附加很多条件吧!可是现在不和德国人合作,又和谁合作呢?

习惯性的走到书案前,书案仍旧摊开的是《老子》,随意的拿出一支毛笔,转了起来。

法国人是第一就需要除去的,除去法国正在开战不说,法国人的因子里有太多浪漫的因素,导致法国的海军发展思路和世界主流的发展思路已经偏离太多,天真的认为一个“绿水海军计划”会让法国的海军变的更强大。可是没想到法国海军从世界上第二大海军变成一个无关轻重的海军力量,甚至一直到其后几十年都没有恢复过来。

英国人恐怕也不行,虽然高傲的大英帝国的造船业一直处于世界造船业的顶峰,再加上殖民地的资源支持,英国皇家海军一直到二次大战都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直到二次大战后期,才被强大的美国海军所超越,而凭借的还是美国的航空母舰的强大实力。但是,高傲的英国人没有和哪个国家资本合作的习惯。通常他们的做法是通过军队,把想要的东西抢过来。

剩下的三国国家的商人,都有合作的可能性。有的已经现在就在合作了,那是欧洲的德国人。还有的更纯粹一些,只是为了利益的美国人。还有就是对中国的南海,甚至对中国的大陆都有无限渴望的日本人,而日本人目的恐怕也是很纯粹,攫取土地。

德国人其实已经不需要特别考虑了,在前期的时候,那个德国老头给了李鼎新很大的帮助,甚至有些帮助纯粹是靠这激情,为了实现自己理想。可是,没有利益仅有理想和激情是不够的,在现在找个时候,如果李鼎新开口的话,德国老头会答应的同时,也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