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理想年代 >

第664章

理想年代-第664章

小说: 理想年代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烈钧已经为自己热情洋溢的演讲汗湿重背,可是底下认真听讲的没有几个人。

此时,北洋军调兵遣将,第二次围剿即将开始。

由于有前次“围剿”失败的教训,第二次“围剿”在许多方面都有改变。因为“围剿”兵力的增加和袁世凯的自信,在战略方针上把“步步为营”又改为“长驱直入”,在进攻部署上,把“围剿”军分为“进剿”部队和“驻剿”部队两部分。“进剿”部队担任“长驱直入”的任务,寻找革命军主力作战;“驻剿”部队担任在己占领的地区修筑工事,作为“进剿”部队的依托,并就地“清剿”,巩固已占领地区。在行动上,把以一个师为一路独立行动,改为以两、三个师为一路,互相策应,避免被红军各个击破。在经济上,除在外对根据地实行严密封锁外,对根据地,实行杀光、烧光、抢光,企图使革命军失去生存的条件。在政治上,每占一地,即召地主豪绅,组织善后委员会和守望队,进行恐怖统治和反革命宣传。企图造成根据地经济困难和人民恐慌。

在这种危急关头,李烈钧召开会议,首先是按部就班地传达东京本部的三巨头会议精神,把迫在眉睫的战事撇在一边。

林动等将领耐着性子听了半天,议题还没有转到军事上。

“还是说说我们要怎么打接下来的这一仗吧。”

不知道谁在下面说了一句。

李烈钧看了台下一眼,没找到打断他说话的人。

“我说的难道还不清楚?”李烈钧反问道:“我之前就说了,革命要实现在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必须分离作战,在两个战略方向上同时取胜。以达到‘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目的。”

“我不同意!”林动立马站起来反对道:“在这个正需要集中兵力对付北洋军队规模空前的第二次‘围剿’的严峻时刻,新4军目前绝对不应分开作战。做这种消极的防御战略。”

“那你说,要做怎么战略部署?”李烈钧死死盯着林动。他在这里做事不顺,展不开手脚,最大的阻力就是这个林动。

“从当前敌人的态势来看,这一次‘围剿’不大可能只集中一路进攻,很可能分成几路从不同的方向齐头并进,夹攻革命军。但不管他们分几路进攻,革命军仍应该‘诱敌深入’,把他们引到赣南根据地腹地来打。”林动说道:“我们知道这一次比第一次反‘围剿’更困难了,硬打阵地战是不行的。因此,李大帅已经发来指示,新4军把未来的第二次反‘围剿’的战场预定在赣南的兴国、雩都、宁都、瑞金地区……”

“荒谬,你这才是消极防御!”李烈钧不等林动说道,立刻大声反驳:“中央过去曾经屡次把新的路线传递给你们,写了几次信,同时又委托林虎同志口头传递。可是这一个路线,直到现在你们还完全没有懂得,还是在固执你们过去的路线。你们固执过去的路线,主要的原因是你们没有了解整个革命形势的转变。”

李烈钧又说:“现在革命军的任务,不是隐于农村中作游击战争,它应当积极进攻,争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并且应当准备大规模的国内战争以及与帝国主义的战争。你们在今天还固执过去的路线,完全是错误了!因为革命形势已经转变。你们现在完全反映着农民意识,在政治上表现出来机会主义的错误。你们应当深刻的了解自己的错误,按照中央的指示转变你们今后的路线。中央新的路线到达4军后,前委须坚决按照这个新的路线转变。”

李烈钧最后发出警告:“如果前委有谁不同意的,应即来中央解决。”

他又强调道:“对于命令的执行,不容任何迟疑或更改,请注意。”

“分兵御敌而不是再集中兵力,”林动慢悠悠的说道:“和敌人扭在一起,则必败无疑!”

“少在这里危言耸听!”李烈钧气得直哆嗦,林动话声刚落,他就拍起桌子。武昌修正派的人个个都是这样目中无人的跋扈。他在这里都被欺负死了,孙中山要是去了武昌,那这种委屈怎么受得了?李烈钧指着林动的鼻子说道:“你这是经验主义。没有尝试过,怎么能未卜先知呢?”

林虎咳嗽一下,觉得该说句公道话,缓和一下僵硬的气氛:“我支持林动同志的观点,建议东京总部听听方面军的意见。”

李烈钧差点没气晕,他带来的人怎么也胳膊肘往外拐?

林虎比李烈钧先回江西,情况了解的多一些,所以,对实际情况有点认识。

林动说道:“李大帅多次强调:革命军在根据地作战,一有人民支持,二有熟悉的地形。这两大优势加上集中兵力,才可能打胜仗。”

林动一说话,底下将领就眉飞色舞起来。特别是提到“李大帅”三个子的时候,好像有一直魔力,指引他们百战百胜,一个个那叫一个兴奋!

李烈钧算是看出来了,这次召开扩大会议,专门讨论作战问题。会上传达了孙中山的指示,革命军将领们反应平淡,远非登高一呼,应者云集。

李烈钧根本就不熟悉将领们的心理。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孙中山和黄兴的指示,哪一次把革命引入过凯旋门?孙中山就是一个流亡海外的失败政客,黄兴就是一个“四条腿”常败将军。他李烈钧也强不了多少,湖口起义,两个月不到就失败了,今天江西的基业可不是他们领导创建的。

“这次反围剿作战,革命军必胜。”林动振臂一呼:“参加二次围剿的敌军虽多,但他们地形不熟悉,供给困难,因为第一次‘围剿’失败和中原大战的失败,官兵恐惧同我国民革命军作战。而我国民革命军则打了胜仗,士气旺盛,官兵一致,准备充分,地形熟悉。根据地群众仇恨敌人,拥护革命军,能积极配合革命军消灭敌军。有这三大条件,我们就有打破敌人第二次围剿的更大把握。同第一次反围剿作战时,我们更占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仗,我们难道打不赢吗?”

林动的这番话,立即引起了一片掌声。

接着,李烈钧惊恐的看着国民革命军将领踊跃发言,都坚持主张在李大帅的领导下,打破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第五百八十五章 千里大迂回(一)

华灯初上,忙碌一整天的李想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落迦山别墅。

大厅里,水仙儿、汤约宛与别墅里的女职员在玩斗地主。自从中原大战的落幕之后,落迦山别墅里的氛围也变得轻松了起来。但是李想心一点也没有轻松,他现在又操起了江西的二次“围剿”的烦心。

“回来了。”水仙儿抬眼媚他一个。

“唔,回来了。”李想有点招架不住。

“吃饭了吗?”汤约宛粉脸如醉的头也不抬的问道。她全神贯注着手里的牌,在她前面已经赢了一堆筹码。

“吃过了。”

李想匆匆往楼上走去。

书房里,梅迪正在灯下整理着成堆的文件。

“你怎么不同她们去玩?”李想笑着问道。

“没有钱。”梅迪头也不抬的说道。

“我记得你刚领了工资,还不够你输的?”李想走到书桌后椅子坐下。

梅迪撇了他一眼:“都去玩了,这里交给谁呢?她们都是忙了一天了,这会子还不叫她们玩完去。所以让她们都去吧,我在这里。”

“还真个‘货真价实’的管家小妹。”李想笑道:“我在这里坐着,你放心去吧。”

梅迪把一叠分好类的文件放在桌面上砌齐了,摆在李想面前,说道:“你在这里,我更不能去了。有事,我也能在这里打个下手。”

“我有篇大文章要做,不知道要熬到什么时候呢。”李想拿出纸和笔,说道:“你也就不要陪在我这里熬了。”

“好的,我把这一点分好类,我就去休息。”梅迪说完,默默的埋头整理起来。

李想看着敬业的管家小妹,摇摇头,也埋头开始做文章。迅速的就在纸上写下“怎样创造铁的国民革命军”几个字……

这次反“围剿”,仅有三万多人的江西国民革命军新4军,在没有得到必要休整的情况下,要打破超过自己十倍的三十万敌军的大规模“围剿”,这是一个多么艰巨的任务!

李想十分清楚,要胜利地完成这一艰巨任务,除了确定正确的作战方针之外,还必须加强武昌对新4军的绝对领导,提高军队的素质,强调集中指挥和统一训练,以增强新4军的战斗能力。

作战方针有参谋部的专业人士操这个心,李想准备撰写《怎样创造铁的国民革命军》的大文章,以达到统一新4军因为李烈钧等人的到来而有些混乱的思想。

李想在文章中写到,在当前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创造铁的国民革命军是目前党的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怎样创造铁的国民革命军呢?李想总结了六个基本条件:

第一,“确定国民革命军的阶级性。”文章中写道:“国民革命军是工农的军队,也可以说是一切劳苦群众的军队。”

第二,“无条件地在三民主义领导之下。”文章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和国民革命军成长的过程来论述:“鄂区国民革命军是中国革命的先锋队,新4军只有在三民主义正确领导之下才能够完成它的历史的伟大任务。”并且指出:“中国革命的先锋队经过国民革命军中的政治委员与政治机关实行它的领导作用。”

第三,“政治训练的重要。”文章中说:“国民革命军的政治训练是启发和提高指挥员战斗员的三民主义的觉悟。使他们认清本阶级的利益,努力于本阶级的政治任务,与敌人作决死的斗争,去达到消灭敌人、解放本阶级的目的。”

当然,三民主义的解释要以武昌的修正派为准绳。

第四,“军事技术的提高。”李想一向重视不断提高国民革命军的军事技术。他在文章中说:“中国的新式武器来自各国,类型也日益复杂化。因此,国民革命军在战术方面必须超过敌人,在技术方面必须努力学习使用新式武器的知识,以便我们从敌人中间得到新式武器时,一到手就知道如何使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