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理想年代 >

第623章

理想年代-第623章

小说: 理想年代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竟下令禁止我们入境。”

胡汉民长叹了一口气:“先生,上海回不去,广州、香港去不成,只有先到台湾去了。”

轮船到了台湾基隆港,孙中山和胡汉民夹在旅客中间走上码头。刚刚来到一个广场上,一队警察在一个挥着长刀的日本警官的带领下,向聚集在广场的人群冲去。人群惊惶四处逃散。

胡汉民见状,喊了一声:“快步!”

拉着孙中山朝广场外跑去。

他们俩人刚跑出几步,身后忽然有人喊道:“快跟我来!”

孙中山回头看去,原来是他的同乡、早年的革命同志杨心如。他惊喜万分,正欲喊,却被杨心如挥手制止。他们一路急走,拐进小巷,又走了一段路,来到一家旅店。杨心如把他们领到自己租的楼上房间内。

没等孙中山开口,杨心如说:“好了,多年来各奔东西,历尽沧桑,今日偶然相逢,你我都有很多话要说,只是现在不是时候。”

“怎么,这里不安全吗?”

“袁世凯的密探早两天就上岛了,刚才广场上的事,就是他们勾结日本警官干的,他们要抓革命党人。……”

楼下突然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杨心如忙收住话,朝孙中山投去一个眼色,急忙下楼去了。

孙中山焦急地在房间里踱步,几次想把头伸出窗外去看个究竟,都被胡汉民拦阻回去。

不一会,杨心如神色慌张,一进门便说:“外面势头不对,日本宪兵和地方警察正在挨门挨房通知,要居民取下挂在厅堂上先生您的画像,大街小巷都张贴了北京政府的通缉令,他们出20万大洋重赏捉拿你。”

孙中山解开外衣钮扣,两手叉腰,怒目圆睁,注视窗外日本宪兵和当地警察在街道上来回穿梭,吆喝。胡汉民心情十分紧张,目光呆滞,不知所措。

“东渡日本,重聚力量,再举革命!”孙中山一拳打在桌子上。

杨心如自广州起义失败后,只身逃到台湾,在台北美时茶行当账房。曾与陈少白一起负责台北兴中会的工作。这次他到基隆是为茶行老板收账和接洽一笔生意,恰巧在广场上遇见孙中山和胡汉民。他很想留孙中山、胡汉民在旅店里住几天,好好叙谈叙谈,却又碰上大搜捕,只好同意孙中山东渡了。

……

在孙中山、黄兴等都流亡海外的时候,李想粉墨登场。

刚刚给了袁世凯一拳头的他,目光又放在河南。河南的闯将和陕西的刀客一样闻名!

清朝末年,河南作为一个远离通商口岸的内陆省份,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前,还没有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直接对象,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密切结合的自然经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但自《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相继签订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象洪水一样迅速浸漫于河南城乡各地。他们到处设立教堂、霸占矿产、修筑铁路、开办公司,疯狂地进行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给河南人民带来了从来未有的新灾难。与此同时,清朝统治者又以摊派“赔款”和筹办“新政”为名目,加征地丁钱粮及各种苛捐杂税。而各级地方官吏,更是巧立名目,对农民进行敲骨吸髓的搜刮。地主豪绅,也乘机渔肉人民,使大批农民纷纷破产。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压榨,必然导致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和人民反抗斗争的日益高涨。据不完全统计,从1901年――1911年间,河南劳动群众自发的反帝斗争(不包括收回利权运动)即多达30多次,地区广及泌阳、安阳、滑县、彰德、唐河……等三十多个州县。

而在此期间,“以农民为主体的劳动群众自发开展的抗粮、抗税、反暴政斗争达50次以上,”地区广及五十余州县,人数有的多达“二三十万人”。这说明,清朝末年河南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不仅非常广泛,而且相当激烈。

除了上述劳动群众广泛发动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事例之外,由于“自庚子以后,百物昂贵,谋生日艰,游惰日众,富者率入于贫,贫者率流于盗,”因而大大小小的绿林武装就在各地崛起。有的地区,竟至“无人不匪,无日不劫”。

这类农民武装的四处崛起,深刻反映出清朝反动统治的危机加深,预示着一场大的社会变革即将来临。1911年夏季,河南宝丰、鲁山一带又遭受严重的雹灾,夏粮颗粒无收,许多农民靠吃野菜、草根、树皮等充饥。而清政府不仅地丁钱粮照例征收,苛捐杂税也有增无减,逼得广大贫苦农民更无法生活下去。所以当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暴发时,宝、鲁地区自发而起反抗官府的农民武装曾多达二、三十起。

……

李想召集水仙儿、吕中秋、金兆龙问道:“你们的调查室调查得怎么样了?现在有这么伤脑筋的问题,你们能分担些什么工作?”

水仙儿低眉顺目,悄悄瞄了吕中秋一眼。

“报告大帅,”吕中秋赶紧上去一步,答道:“调查室成立不久,羽毛未丰,目前还不能有所建树。”

“连敌情也不清楚么?”

“敌情?”吕中秋答道:“敌情倒是有的,报告正在写。根据情报,安徽宣告独立时,民元做过皖军总指挥、临阵失踪的胡万泰,又爬上了都督座位,把署理都督孙多森请到原来的民政长椅子上。不久讨袁军两路失败,胡乃取消独立,偕孙多森逃走,剩下都督的空位子,给宪兵营长祁耿寰坐了几天,又让给刘国栋。柏文蔚回到安庆来,刘乃退回原职小小参谋椅子上。后逃走的胡万泰突又出现,通电数柏五大罪状,可是这时柏亦已离皖,胡再任都督,宣告独立,可是这把椅子已轮不到他了。8月28日倪嗣冲来到安庆,倪早在7月27日就由袁世凯任命为安徽都督,安徽变成了北洋军阀一个主要的巢穴了。

北洋军既然节节胜利,袁系的升官图便在南方出现,段芝贵仍兼第一军军长,升上将,实授江西宣抚使;张勋亦升上将,段芝贵的右司令王占元兼湖南护军使。

上海方面因南京革命军失败,亦功败垂成,袁命第四师师长杨善德为松江镇守使,郑汝成为上海镇守使,海军总长刘冠雄为福建都督。

广东和四川两地解决得最快而不吃力,7月27日袁派龙济光、觐光兄弟为广东正副镇守使,8月3日龙济光升上将继任粤督,8月5日陈炯明出走。四川方面熊克武虽于8月9日宣告独立,但为时只一月就解职下野。

湖南独立的局面,主要受广东独立失败的影响,遂使湘督谭延辏Ш拖婢Τふ院闾韫饕惑瘛:衔肪乘热∠懒ⅰ�

“怎么没有河南的消息?”李想不耐烦的说道。

“有有有,”金兆龙接嘴道:“……近年盗匪行径,迥有出于寻常外者:掳人勒赎,动至万数千金,派饭敛钱,何止一二村镇?富家大户,惟供给之不遑;地痞土豪,借窝藏以为利。不特残杀差役,报复相寻,抑且抗拒官兵,公然对垒。如豫西的张黑子、关宗汉、王天纵、董万川等,人多势众,尤为著名……实力最雄厚的要数白狼!其在京汉铁路的西平、遂平、确山,南至湖北的随县,西至南召、镇平一带的广大地区,往来流动作战,攻下许多村寨集镇,到处宣传打富济贫。所到之处,许多贫苦农民纷纷参加白朗军的行列。如今白朗这支农民武装已发展到二、三千人!”

……

要说起白朗当年他还参加过“北伐”的民军,跟着郭大帅进过许昌城,如果不是张镇芳,他或许还在种田。而今天晚上他们将要接待一位特殊的客人,鄂区革命军政府派给他们的党代表。

“来了,总司令,党代表来了……”兴奋的民兵小战士边跑边喊着。

“瞎喊什么。”白朗瞪了一眼小兵,接着喜气洋洋的整理了一下衣服,挥手道,“弟兄们,跟我们去接党代表。”

人群一下子就骚动起来。

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一拳(三)

袁世凯的书斋。只见烟雾腾腾中,袁世凯在直搓手,显得空气很紧张。

一个日本武官双目注视地毯,有如一座雕像,动也不动。

英国人朱而典咬着根大雪茄躺在沙发里,侃侃而谈:“江苏都督府门前大桅杆上挂的是一个斗大的‘张’字红旗。也不知道袁你晓得吗,在南京的外国使节们对此非常惊讶,他们请我来问曾质问南京城不挂民国国旗的原因。”

“这……”袁世凯对此也只是装着不知道。暗中直骂,英国人也管的太宽了吧!

袁世凯在癸丑之役陆续击溃了革命军后,就颁发了大批勋章和晋级命令。张勋得到勋一位和江苏都督。袁的本意是要把江苏都督给他的亲信冯国璋的,可是这次南京之战,首先攻城的,是张勋所统的辫子军,为了表示大公无私,和嘉奖有功,便不得不改变计划,把江苏都督给了张勋。因此,冯国璋在收编南京城内外的讨袁军残部后,便一声不响地率领他的部队渡江而去。张勋在南京的胡作非为,他也最多拍个电报问问,张勋也就回几封电报解释一下,袁世凯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深究,大家糊弄着过日子。

“还有一件事情,”朱而典低声说;“辫子兵乱烧、乱杀、乱抢,无所不为。逃难的人流浪到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现在,那里的街头巷尾全是难民在当众演说,诉说他们逃离南京的血泪故事,很多报纸都在大幅的刊载,在国际上造成很坏的影响,严重损害新生的中国作为一个远东第一共和国的文明开化的形象。辫子兵比中世纪的日耳曼还要野蛮,欧洲民间都反对给予这样‘野蛮’政府提供贷款,要求政府终止五国银行的余款垫付,在英国,这也给国会造出很大的压力。我希望袁,你一定要对此引起重视。如果你不能给予国际舆论一个交代,我们很可能会终止贷款。”

“啊!”袁世凯张口结舌,这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是!我一定严办了张勋。”

“我们并不是要干涉中国的内政,”朱而典连抽几口雪茄:“辫子兵实在是影响太坏。张勋的兄弟,也就是在江西南昌的张敬尧做得比张勋还坏,但是就没有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