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年代-第5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国一位主要造船所的代表要请我给他们情报,并给我一个电报密码本。另一造船公司的总裁——他的名字若说出便可立刻知道他是金融界巨子……”
李想听到这里,十指紧扣,喘了一口粗气,急急说道:“他有什么表示?”
哈同笑道:“他写信求我帮助,说:‘我知道我们亚洲的朋友们对于你评价是多么的高,你推荐几句话,即能达到为你所惠然赞成的任何的目的’。在一个机密的信里附有他的正式提议,他写道:‘对所获得的结果,我将很高兴的出一个和它的价值相称的报酬,而这个报酬我愿意留给你自己决定。’”
李想沉思道:“同样的,对所获得的结果,我也将很高兴的出一个和它的价值相称的报酬,而这个报酬我同样愿意留给你自己决定。但你不要拿一下欧美淘汰的,老掉牙的东西糊弄我!”
他说话声音很低,幽幽地像从远处传来,显得又清晰又阴森。
哈同打了个寒颤,说道:“巴尔的摩尔(Baltimore)附近的雀岬俾士马钢铁造船厂(TheSparowPointBesemerStelandShipyard)要出让,船厂设备虽然不是世界最先进的,但是他们可以提供设备升级的技术服务。”
李想看了哈同一眼,问道:“多少钱?”
哈同觉得这个精明可比犹太商人的李大帅眼神太睿智了,似乎能看穿一切,只有老老实实的说道:“原价七百万元,是美元。他认为一百五十万元一定可以买到。它可以全部运到中国或者设立在任何地方,作为建设中国现代化海军之用。这对于他和我是稀有的发大财的机会。”
“好,我也不跟你讨价还价,我给你一百五十万!美金!但你要给我运到中国!我不管你想什么办法。”李想拍板了。
李想也不是想做冤大头,列强对中国技术封锁,他拿着钱都买不到东西。只要这个船厂能搬到中国来,一百五十万美金绝对花得值。
哈同的白脸泛上一丝血色,兴奋的。这也让他觉得,和李想做生意,绝对不会吃亏。
哈同又说道:“另一位住在太平洋岸的人,以认识我自豪,写给我一封长而秘密的信,说他可以供给极多样的军器,包括大口径火炮,马克沁机枪……为了表示诚意,他把准备给中国的正式建议给了我……”
李想淡淡一笑,道:“我需要生产线,步枪生产线,各种军器生产线……”
“这个……”哈同道。“可能有点难,但我会尽力去沟通。”
“还有什么?”李想问。
“除了借债及造船以外,最出色的申请者,是替中国作铁路计划的人们。”哈同道。
谁都惦记着中国的铁路,这个时代最赚钱的行业之一。
李想阴沉沉地盯着窗格子,有点警惕的道:“说说看。”
哈同仰起脸笑道:“举一个例就够了。写信给我的人,在标明‘个人’、‘机密’的一封长信的开头,想唤起我乡井的自尊心,说:‘我推测你忘记了许多印第安那州的人,但是印第安那州的人没有忘记你。’他在叙述他的生平,特别是有关他在铁路经营的经验,并附有许多参议员及其他知名之士的签名保证后,他说他自己是‘三十三岁,勤勉的印第安那人,愿意到中国参与铁路计划并与其政府官吏们结交。’把中国的铁路系统建设完了以后,他将发展它的金矿,因为他‘熟习矿业,能适合要求。’所有需要来完成这些大计划的,‘只是你的一句话。我有这些特质,我一定可以使自己又可以使你派给我的一些你的印第安那的朋友们发财。’”
中国的路矿,在洋人的意识当中就是钱。
不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
李想毫不犹豫地道:“修铁路,中国有詹天佑,但是管理铁路,还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你告诉你的朋友,他帮我把铁路管理好,比他所‘熟习矿业’,更加的有前途!我向他保证!”
“一定的。”哈同点头道,“最后,美孚油公司一位职员写信给我说,他们有些事务也许需要我的关注,他们上海的代理人将要来爱丽园拜访李帅。上海代理人曾真的来看了我,不过只是请求要在李帅爱丽园停留期间,能安排与之会面。不知道李帅……”
“见!”李想喟然说道。“怎么能不见?”
第四百七十一章 议会迷
李想推开窗户,做深呼吸。
“李帅,该去用早餐了。”管家小妹清丽的声音在他身后说道。
李想回头道:“有什么事吗?这么急?”
“好一些人在等着你。”梅迪微笑道。眉头淡淡春山,嘴角两个酒窝若隐若现,笑的时候异常抚媚温柔。
“那就走吧。”李想不禁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吃过早餐,也是这么麻烦。不用想,都知道是些什么不速之客。可是这里是爱丽园,不是落伽山庄,这些人他不想见也得见。
李想跟着管家小妹出门,又随意的说道:“刚回国,也不知道国内的局势怎么了?”
梅迪轻声道:“我们走后,第一届内阁在袁世凯的强势干预下勉强组成,具体人选如下:外交:陆徵祥(无党派,原驻俄公使)。内务:赵秉钧(袁派)。陆军:段祺瑞(袁派)。海军:刘冠雄(接近袁派)财政:熊希龄(共和党,前清立宪派)。教育:蔡元培(同盟会)。司法:王宠惠(同盟会)。农林:宋教仁(同盟会)。工商:陈其美(同盟会)。交通:唐绍仪(兼)(后由唐侄婿施肇基接任)内阁各部的分配,从表面上看,同盟会占有多数(四席),加上总理也挂名同盟会,所以,被社会上视为同盟会内阁。实际上,同盟会只分到四个闲职。而袁世凯在这第一届内阁中,不仅有其心腹干将掌握关键性的军队、警察和特务(内务)系统,而且也可以支配外交和海军。”
李想微微吃惊,又有些感动。梅迪昨夜在他休息之后一定有加班加点,整理这些资料。
袁世凯虽然当上了民国临时大总统,但是他从来也没有相信过在中国能实行民主共和。对他来说,在革命高潮的时和同盟会妥协以及承认共和制度。只不过是为了达到扑灭革命烈火而施展一种策略手腕。因此,他一上台就不择手段地扩大个人的权力,追求专制独裁的统一,并且把企图监督他的同盟会视为最大障碍,非加以彻底清除不可。同时袁世凯在这种反革命策略思想,也是整个北洋派的普遍认识。
在唐绍仪当选内阁总理后,李想记得孙中山在解职前,在临时参议院发表演说,他颇为感慨的说:“本总统受职以后,没有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便建立了如此大的事业。这三月以来,南北统一,战事告终,中华民国完整无缺,真乃是国民幸甚、国家幸甚!”
事实上,孙中山的话颇为言不由衷,按他的本意应是直接扫荡北方,一统民国,但由于财政、军权等各种原因,最终还是以妥协而告终。尽管当时的国人都在为战争的和平解决而欢呼、为共和的胜利和国家的统一而感到兴高采烈,但民国的起步从一开始便显得不是那么的顺利。
危机首先在内阁中爆发。几乎是必然的。
梅迪继续道:“……财政熊希龄虽与黄兴为总角之交,辛亥后在南方投身革命阵营,他的出任又受到黄的大力支持,黄对熊也期望殷切,但是,熊本人一贯的政治立场促使他很快就投入袁的怀抱。况且财政部库空如洗,不得不仰赖外债,而借外债又不得不仰仗袁世凯本人与外国公使和银行团的联系。再者,袁氏还可以通过梁士诒掌握的交通系统在财政上另行周转。故财政无论属谁,财权仍可由袁世凯操纵。熊希龄鉴于当时的财政问题极其困难,加上内阁中派系复杂,因此打起来退堂鼓,再三向唐绍仪请辞。”
“聪明人。”李想嬉笑道。
走在前面的梅迪道:“在唐绍仪组建内阁后,部分内阁成员对职位安排并不满意,他们纷纷向唐绍仪提出辞职。”
“还有谁?”李想笑着问。
“第一个就是农林总长宋教仁!”梅迪道:“这位30岁刚出头的年轻人,他认为当前有着更重要的事情要办,这小小的农林总长,完全满足不了他的雄心。因此,宋教仁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求辞职,弄得唐绍仪非常难堪。”
李想笑了。农林总长能稳住宋教仁?他可是要自己组阁!
“内阁中的另一位同盟会员陈其美,他认为给他的工商总长职位不过是调虎离山,因此他根本就没有去北京上任,只是委托了王正廷作为次长前往北京代替他处理事务。”梅迪道。“按约定,南方的国务员们在组阁之后应当即时前往北京就任,但在这种情况下,唐绍仪在发布内阁任命后只能一直滞留南京,百般劝说宋教仁等人,希望大家以大局为重,早日北上。眼看首届内阁难产,袁世凯也非常着急,他通过电报不断地对各方进行疏通,以求事态得以圆满解决。”
李想道:“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无非还是南北双方的互不信任。由于南方革命党和袁世凯的北洋军曾经交战过,加上不久前北京又发生兵变,因此南方革命党担心北上会有危险,主张派兵护送国务员北上。这种做法,显然是将南北矛盾提前激化。”
梅迪眨眨眼,点点头,说道:“在袁世凯的强势面前,十个部的总长全部就位,唐总理才偕同王宠惠等人,一道启程上北京。只有陈其美曾任沪军都督,醉心杨梅,不愿离开南方,请求推迟行期,唐总理没有勉强。这次,陈其美现在就在餐厅,等着您呢。看来是来向你求助来的。”
……
在餐厅,李想几乎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劝说陈其美:
“……民国初建,国本未定,民心动摇。即使大家群策群力,尚难图存,何况各部虚悬?各位要是以灭种为旁观,以覆邦为快事,那我宁愿垂手待毙,也无怨言!如果各位还看得起我,还请大家按照约定尽早就职,在北京的总长可以先行筹办,在南京的总长还望轻车简从,迅速启行!如果各位北上招致危险,请杀我以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