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理想年代 >

第142章

理想年代-第142章

小说: 理想年代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洋军还在加大官道的路幅,增设电话线等。”

“毫无疑问,冯国璋是想拿下汉口,再换一件皇马卦穿。”李想冷笑道,“冯国璋表现的这样积极,那些汉口,那可真是大功一件,只怕袁世凯会不高兴了。袁世凯还养贼自重,以革命党人要挟清廷,以北洋军武力威摄革命党人。最后他袁世凯左右逢源,万事大吉。”

曾高摇头,道:“袁世凯趁孝感大胜时派刘承恩为代表,副以蔡廷干,同往武昌与黎元洪面议和议,自己决拟入京。谁知黎元洪此时任就勃硬,这个城下之盟,没有议成。黎元洪还给袁世凯复函,在报上还公开发表了。黎元洪这帮人大败方输后仍旧如此不硬气,袁世凯只能更加的硬气。若不挫尽黎元洪的锐气,和议固然无望,只怕他半身威名,亦将尽付东流。我猜测,袁世凯必会加紧部署冯国璋等人的进攻,派兵攻下汉口。”

李想皱起眉头,棚屋漏下的一滴雨水在他的鼻尖,接着滚落地上,他亦无所觉。曾高递上一份皱巴巴的剪报,他才回过神来,一看,正是黎元洪写给袁世凯的公开信。

慰帅执事:迩者蔡、刘两君来,备述德意,具见执事俯念汉族同胞,不忍自相残害,令我佩服。荷开四条,果能照办,则满清幸福。特汉族之受专制,已二百六十余年,自戊戌政变以还,曰改革专制,曰预备立宪,曰缩短国会期限,何一非国民之铁血威逼出来?……公之外状,佯持中立,于满汉两面,若皆无所为。实则公之自私自为之心,深固不摇,而后乃敢悍然如此,欲收渔人之利也。……半推半就,凭术弄巧,欲奋一人之私智,凭今日汉族革命之声灵,以褫胡主之骄魄,乘其震惧失措而篡取其柄,且欲存留鞑统,以为钳制中原之具,而假托于君主立宪……公果能来归乎?与吾侪共扶大义,将见四万兆之人,皆皈心于公,将来总统选举时,第一任之中华共和大总统,公固不难从容猎取也。……《孟子》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描基,不如待时。”全国同胞,仰望执事者久矣,请勿再以假面具示人,有失本来面目,则元洪忠告于事者也。余详蔡、刘二君口述,书不尽言,惟希垂鉴!

李想叹为观止,黎元洪实在是不简单。拒绝了袁世凯的城下之盟,又一把掀开了袁世凯的遮羞布,还向全国革命党人表明了心迹,这样的光明磊落也不像会为难黄兴的样子。可是……汉口危已。

李想摸摸额头的疤痕,这个动作几乎成了习惯,道:“袁世凯被黎元洪摆了这么一道,他有什么公开反应?清廷有什么反应?”

曾高微笑道:“袁世凯在信阳军次时应该就看到黎元洪写给他的公开信,他当时什么也没有表示。清廷也应该看到了,但还是迫于的国内外的压力无奈的发下任命袁世凯为总理大臣的上谕。袁世凯仍故作姿态,电辞不就,经清廷再三电促,始率卫队北上。他到达北京,住锡拉胡同私寓。次日入朝,谒见隆裕太后,誓言效忠清室。以后,又到东交民巷拜访帝国主义列强驻京公使,并发表政见说:余之主意在留存本朝皇帝,即为君主立宪政体,从前满汉歧视之处,自当一扫而空之。尤有重大之问题,则在保存中国,此不能不仰仗于各党爱国者牺牲其政策,扶助我之目的,以免中国之分裂及以后种种之恶果。故为中国计,须立刻设立坚固政府,迟延一天,即生一天危险。”

“留存本朝皇帝,即为君主立宪政体?”李想想要大笑,袁世凯想要自己做皇帝才真。“袁世凯的内阁组的怎么样的?”

曾高迟疑一下才道:“前被清政府免职的梁士诒、唐绍仪等人也在袁世凯进京之后先后抵京,协助袁世凯组阁。现在袁世凯已经公布了内阁名单,阁员大都是他的党羽或者朋友,如外务大臣梁敦彦,副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赵秉钧,陆军大臣王士珍,副大臣田文烈,度支大臣严修,海军大臣萨镇冰,司法大臣沈家本,学部副大臣杨度,邮传大臣唐绍仪。同时,他又请立宪派首领张謇担任工商大臣,梁启超担任司法副大臣,以表示愿意与立宪派合作。虽然,张、梁都认为还不到携手的时候,婉言谢绝,但他这个‘友好’姿态,对已卷入革命阵营的各省立宪派和仍在日本鼓吹君主立宪的梁启超,却有巨大的影响。帝国主义者对袁世凯掌权几乎一致拍手叫好。在他组阁的前一天,朱尔典兴奋地向英外交部拍发了一个急电,要求为‘新政府’捧场。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复电说:‘我们对袁世凯怀有极友好的感情和尊敬……这样的政府将获得我们所能给予的一切外交援助。’驻北京的公使团不仅积极活动给袁世凯以财政援助,并且作出‘保障袁世凯的地位并给以便宜行事机会’的决议,千方百计地帮助他巩固地位。”

由于革命形势发展异常迅速,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一切用武力挽救这个国家的企图失去了可能性”,它们便勾结袁世凯,加紧策划政治阴谋,以便扑灭革命烈火。李想自是心中了然。

曾高脸色并无异样,犹豫着又说道:“袁世凯到北京不久,即接见了新从刑部狱中释放出来的同盟会员汪精卫,对汪一再表示自己早已同情革命。以后又指令袁克定和汪结拜为兄弟,借以笼络汪为自己效力。袁克定曾向汪提出解决时局的三个条件:‘举伊父为临时总统’,‘南北统一’,伊父对蒙藏用‘皇帝名义’,并要求汪质商于南方革命党人。接着,秉承袁世凯的意旨,杨度串通江精卫于北京宣布成立‘国事共济会’,上书资政院,要求‘具奏请旨,声明实行停战’。‘并请旨召集临时国民议会,议决君主民主问题,以期和平了结’。”

“竟有此事?!”李想真是吃了一大惊,汪精卫这个革命党人中的草莽英雄,这个时候就有某种苗头。

第一百二十二章 山穷水尽(三)

天上还在下濛濛细雨,似乎要缠绵到天荒地老。张景良起了个大早,先到阅马场红楼向黎元洪请辞,只骑了匹战马,才带着随从出城过江到汉口。前头就有人因为分乘八人绿呢官轿前呼后拥来到阅马场红楼办公,惹得革命党人士兵看不惯这封建作派,拉出轿子狠揍了一顿。张景良做了民军总司令也不想搞这样的排场,本就是有问题的人,这样不更是招人眼目。

张景良昨夜听孙武在红楼开会时报告,说汉口兵员征得五万余名,聚集在汉口的青壮流民几乎征集一空,已经在刘家庙试校过一次。张景良一行到了汉口,就直奔刘家庙。

张景良一行方至刘家庙车站的废墟前,便见一面被雨水打湿了的铁血十八星大旗,在寒风中冉冉升起。刘家庙清空的广场,竖起木寨,警跸森严。里头黑鸦鸦一片俱是持枪民军兵士,顶着风雨立成方队,纹丝不动。刚刚穿上的新军装看上去十分鲜亮整齐,才当了一天兵的流民竟有了一丝铁血的味道。

张景良瞧着不禁心头冷笑,却点头含笑对陪同他一起来的老部下革命党人蔡济民道:“汉口饥民成军,虽说都是一些没有碰过枪的泥腿子,还真有一股敢死的能战之士气。”当然,是敢死的炮灰。

蔡济民很是自豪的笑笑,尚未答话,忽然听前头有人断喝一声:“什么人在此骑马?下来!”几个人都吓了一跳。一齐瞧时,是个背着步枪的门卫,瞪这他们的脸色不善的很。

张景良的亲兵耀武扬威惯了,一见这阵势,将马一拍就要上前叫骂,却被张景良的亲兵头子一把扯住,低声道:“兄弟不可造次,今时不同往日,瞧着蔡济民处置。”

蔡济民早已翻身下骑,将辔绳一扔,款步上前,对门卫悄悄说了几句。那门卫板着脸点点头,上前“拍”双脚一并,抬手向张景良行了个军礼,语气生硬又傲慢的说道:“请张总司令下马!”

跟在张景良身后的亲兵,那受得了这样的气,冲马上前喝道:“你个狗奴才,瞎了你的狗眼,这是民军总司令!”

门卫脸一扬,鼻孔朝天,冷冷说道:“我是革命党人,不是你家的奴才。如今的天下,人人平等。谁又是谁的奴才,你个老奴狗腿子,做你的奴才去,少在大爷面前叫唤。这位又是哪来的民军总司令威风的紧?武昌起义当晚,我看到的民军总司令是李大帅。”

张景良的亲兵“嘿”的冷笑一声,扬鞭便要抽打,后头张景良忽地黑沉了脸,喝道:“放肆!都下马!”说着,张景良便先从马上跳下,随行亲兵这才都服服帖帖下来。

张景良是很识趣的下马,蔡济民的脸上却并不好看。只听这个门卫的口气就知道,他是参加过当晚武昌起义的革命党人。如今这些人,即使是个小兵,也是居功自傲的很,如今面对的还只是一个张景良,就是面对黎元洪也是颐指气使惯了。熟不知,他们的居功自傲,正是黎元洪等人心中的一根刺,恨不得早日拔掉。

蔡济民正想摆老革命的资历说几句,便听到军中鼓乐齐鸣,鸣炮三声,谋略处蒋翊武和张震武已军容端庄整肃地迎出了辕门。天还在下着濛濛细雨,他们的大檐帽还在滴着雨水。

蒋翊武瞟了一眼张景良,总司令的位置本来黄兴走后是他代领,却因为孙武的大力反对,而落在他的头上。他毫无表情的向张景良行个军礼,朗声说道:“欢迎张总司令!”

张景良同样表情严肃回完军礼,却一下子变得毫无架子,堆砌满面笑容,亲热的挽起蒋翊武的手,也不怕被人误会,一一介绍随行人员。大家寒暄着进了军营,张景良一边顾盼着说笑,一边问:“孙部长呢?”

孙部长就是孙武,谋略处三武就缺他一个了。蒋翊武见问孙武,咽了一口唾沫,你老抢了他总司令的宝座,他当然不会来。嘴上却说道:“孙部长现在三道桥巡营防,已经着人传叫去了。最近冯国璋动作频繁,拿下孝感之后,看来是急着要进范汉口了。”

“革命大员不顾自身安危的亲赴战场前线,真是个实心革命事业的人啊!”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