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巨浪 >

第410章

巨浪-第410章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第41舰队丧失了战斗力,在未来半年,甚至一年之内,第41舰队都难以承担起重要的作战任务。如果能够率领大西洋舰队全身而退,萨摩维尔就获得了这场海战的胜利,并且继续掌握着北大西洋的制海权。

结果,当钟长生准备拼命的时候,萨摩维尔却胆怯了。

随着二艘“长江”级战列舰再次投入战斗,萨摩维尔下达了转向的命令,想摆脱第41舰队,撤出战场。

也正是如此,在第43舰队打开雷达地时候,大西洋舰队已经转向北上。

随着电子军官发现了从西面出现的舰队之后,萨摩维尔才意识到,第43舰队已经到达了战场,大西洋舰队大难临头了。

当时,英国战舰上装备了由美国提供的无线电探测设备。

这种设备是美国海军为了对付帝国海军在雷达方面的优势而专门研制的,该设备不但能够准确地测量出无线电信号源地方向,还能针对各种无线电设备的工作频段进行侦察,以判断出无线电信号是雷达发出地,还是电台发出的。更重要地是,该设备还能判断出无线电信号是不是己舰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的反射波。

显然,这种设备非常先进。

也正是如此,在第43舰队的雷达启动之后,英国战舰上的电子军官立即发出了警报。

可是,这已经太晚了。

第43舰队的速度远在大西洋舰队之上,而且用雷达探测到大西洋舰队之后,立即转到了相同的航向上,并且将距离缩短到了二万三千米左右。

最初的时候,萨摩维尔还认为第43舰队只是想把大西洋舰队逼出交战海域,确保第41舰队能够安全离开战场。毕竟,二万三千米的交战距离,对双方的主力舰来说都太远了一点。以往,英国海军与德国海军的战斗中,交战距离很少超过二万米,大部分时候都在一万米左右的距离上进行。即便萨摩维尔看过美国提供的很多战报,知道在太平洋上,帝国与美国海军的舰队经常在二万米之外交火,可是他仍然不太相信帝国海军的战列舰能够对二万米之外的敌舰进行精确炮击。

很快,第43舰队的齐射就让萨摩维尔彻底绝望了。

前五轮炮击,第43舰队就击中了对手十八枚穿甲弹,命中率高达百分十!要知道,在北大西洋战场上,即便在一万五千米之内,战舰的炮击命中率也很少超过百分之五,一般都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左右。

可以说,十分钟之内,支撑着萨摩维尔的所有信心都崩溃了。

接下来的战斗,大西洋舰队表现不佳,除了战斗力上的巨大差距之外,萨摩维尔的无所作为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如果他能够及时下令突围,如果能够及时调动随行的驱逐舰,如果能够及时转向,如果能够及时放弃注定要完蛋的“勇士”号与“安得列斯”号……不管怎么说,如果当时萨摩维尔有所作为,情况不会变得这么糟糕。可是,在近一个小时的战斗中,萨摩维尔没有下达一项战术命令,哪怕是错误的战术命令。

这样的情况,在海战中就意味着彻底的失败。

其实,到五点半之前,“巴哈姆”号,也就是大西洋舰队的旗舰都没有遭到重创,与之对抗的“世宗”号战列舰的炮击命中率并不是很高。

直到“勇士”号、“拉米利斯”号与“安得列斯”号相继战沉,萨摩维尔才大梦初醒,可是此时要想摆脱对手,已经来不及了。

第43舰队与第41舰队的六艘战列舰已经围了上来,并且形成了二打一的局面。

别说,大西洋舰队仅有三艘性能并不先进,服役了三十年,而且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有所损伤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就算是三艘协约国集团最强大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在面对两倍于己的敌人,且敌人都有足够犀利的主炮的情况下,也难以逃出升天,更不可能反败为胜。

关键时刻,萨摩维尔下达了分散突围的命令。

为了掩护三艘主力舰突围,大西洋舰队里的巡洋舰与驱逐舰立即行动了起来,其十二艘驱逐舰向第43舰队的四艘快速战列舰发动了自杀式袭击。

同时,萨摩维尔没有忘记“呼唤”迟迟没有露面的机动舰队。

此时此刻,机动舰队成为了大西洋舰队的救命稻草!

第十一卷 战略转折 第二十一章 … ~见死不救~

如果萨摩维尔知道,坎宁安在收到他发出的电报之后,不但没有立即下令驰援大西洋舰队,而是在考虑有没有必要拿二艘“前卫”级战列舰去冒险救援大西洋舰队的话,恐怕会气得吐血而亡。

实际上,从一开始,坎宁安就没有想过要驰援大西洋舰队。

原因很简单:坎宁安一直不赞同萨摩维尔制订的作战计划,认为不应该去拦截第41舰队,而是应该集中兵力搜寻第43舰队,并且与第43舰队决战。只是,萨摩维尔没有听他的建议,而是一意孤行的将歼灭第41舰队摆在了首要位置上。

作为老搭档,坎宁安很清楚萨摩维尔的想法,可他更清楚此次面对的敌人。

按照计划,机动舰队应该到战场西面去截击第43舰队,等到大西洋舰队消灭了第41舰队之后,再与其配合干掉第43舰队,一举夺取大西洋的制海权,甚至顺势打通进入地中海的航道,为夺取直布罗陀要塞打下基础。

当时,英国还与西班牙取得了联系。只要英国海军歼灭了帝国海军第四舰队,夺取了制海权,西班牙就将出动地面部队,在英国舰队的支持下进攻直布罗陀要塞。

正因为知道这一计划不可能实现,所以从一开始,坎宁安就没有按照计划行动。舰队离开朴茨茅斯港之后,坎宁安就下令关闭电台与雷达,秘密奔赴战场,并且在到达了圣维森特角西南海域之后改变了航向,贴着伊比里亚半岛的海岸线进入了加的斯湾,并且在海湾北部海域埋伏了下来。

这些行动,坎宁安都是按照兵棋推演得出的结论安排的。

坎宁安所进行的兵棋推演的基础论调就是:第43舰队借用前出大西洋执行破交作战任务,引诱大西洋舰队与机动舰队前来拦截,借此消灭大西洋舰队与机动舰队。

无论如何,为了达到诱敌的目的。第43舰队会在第41舰队南面行动。

战斗打响之后,为了将大西洋舰队带入第43舰队的伏击圈,第41舰队会择机向南,或者西南方向机动,然后与第43舰队联手歼灭大西洋舰队。

如果机动舰队在此之前到达战场。对手肯定会用第41舰队缠住速度较慢地大西洋舰队。第43舰队则会转向与机动舰队决战。并且在消灭机动舰队之后才去对付大西洋舰队。也就是说。白佑彬地头号目地是消灭机动舰队。而不是大西洋舰队。

如此一来。机动舰队就不能过早地投入战斗。

根据这一结论。坎宁安选择埋伏在战场北面。也就是加的斯湾地北面。而不是南面。如果选择埋伏在南面。则很有可能撞上第41舰队。或者被第43舰队的侦察战舰发现。从而被迫参加战斗。

同样的。坎宁安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与大西洋舰队联手作战。

随后发生地事情。几乎与坎宁安所进行地兵棋推演完全相同。战斗打响之后。第41舰队就转而向南航行。带着大西洋舰队南下。

当时。坎宁安曾经想过发电报警告萨摩维尔。可他最终放弃了。

坎宁安太了解萨摩维尔了,在其决心要干掉第41舰队的情况下,别说他这个机动舰队指挥官,就是庞德亲自发电报,萨摩维尔也不见得会采纳。另外。第43舰队肯定在战场附近,至今没有暴露,一是要隐蔽接敌,二是在寻找机动舰队,如果发出电报,机动舰队的行踪就有可能暴露。

战斗的进程也在坎宁安的预料之中。

虽然大西洋舰队的总体战斗力在第41舰队之上,但是双方地实力在伯仲之间。第41舰队拥有二艘不比快速战列舰差多少的“长江”战列舰,能够部分弥补其另外四艘战列舰的实力缺陷。即便大西洋舰队能够在决战中击败第41舰队,自身地损失也不会小到哪里去。战斗结束之后,大西洋舰队也基本上失去了战斗力。此时,正是大西洋舰队最“虚弱”的时候。

如果第43舰队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战场上,大西洋舰队并说还手,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

显然,情况与坎宁安的预测几乎一模一样。第43舰队参战之后,大西洋舰队迅速战败,三艘战列舰相继战沉,另外三艘战列舰也离战沉不远了。

在此情况下。有必要去支援大西洋舰队吗?

当时。“伊丽莎白女王”号与“厌战”号已经丧失了战斗力,只能勉强保持住十四节的航行速度。“巴哈姆”号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二艘战列舰的夹击下,其丧失战斗力只是迟早的事情。

机动舰队还在战场的北面,即便全速南下,也要在四十分钟之后才能投入战斗。

四十分钟,足够第43舰队与第41舰队干掉大西洋舰队里地最后三艘战列舰了。即便在机动舰队到达的时候,大西洋舰队还在战斗,第43舰队也可以将剩下的任务交给第41舰队的二艘战列舰,转而全力对付机动舰队。

更重要的是,打到这个时候,第43舰队几乎没有损失任何战斗力!

其四艘战列舰都拥有完备的战斗力,护航的辅助战舰中,也只有一艘轻巡洋舰退出了战斗,其他的战舰都在战场上活动。以第43舰队的实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干掉机动舰队!

换句话说,此时前去支援大西洋舰队,无疑是去送死。

坎宁安还不得不考虑另外一点,即第43舰队一直没有缩短与大西洋舰队地交战距离,就是在等待机动舰队的出现。

如果白佑彬的目的仅仅只是歼灭大西洋舰队,就会在战斗开始之后迅速将交战距离缩短到二万米之内。这样一来,不但第43舰队的四艘战列舰的炮击命中率将大幅度提高,其受到的威胁也不会太大,“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所配备的十五英寸舰炮在这个距离上根本打不穿“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的装甲。

也就是说,只要缩短交战距离。战斗早就结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