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宋时行 >

第255章

宋时行-第255章

小说: 宋时行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格眼睛一瞪,“小乙哥这话怎说来?

自家虽是个班头,可这点主却还能做……小乙哥你不为难我,我又怎会让小乙哥难看?再说了,那开封府大牢,还困不住小乙哥,将来少不得要小乙哥多关照。”

※※※

“二十六哥,为何让他们带走小乙?”

在返回皇城的路上,赵谌忍不住问道:“其实,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小乙哥又无犯事,便打发了便是。”

朱绚闻听,苦涩一笑。

“若不如此,我焉能掌控周刊?”

“嗯?”

“虽说小乙把周刊转给了皇太孙,可还有李大郎在。

十二姐说了,要把周刊彻底掌控在皇太孙手中,李纲李若冰虽是忠良,可是却不能让他们参与此事。所以,要趁此机会,把李大郎赶走。小乙若不入狱,我又怎好发作?赶走了李大郎,高三郎自然便知晓该如何选择,到时候这周刊才算真正属于皇太孙。”

赵谌闻听,却蹙起眉头。

“可这样,未免委屈了小乙。”

“若皇太孙觉得委屈小乙,日后给予补偿便是。

我听说,小乙叔祖为他谋了一个迪功郎的补身,可由于种种原因,却迟迟未能办下。皇太孙若有心,不妨设法催促一下。小乙有了补身,便不似今日这般狼狈。”

“迪功郎?”

赵谌语气中,带着些许不满之意。

“小乙有真本事,怎只好做个迪功郎?”

合算着,这位皇太孙对玉尹只得了个迪功郎的补身,还觉得不太满意。

朱绚闻听,也不禁苦笑。

迪功郎的身份的确不算太高,可是在现有的官僚体系中,已是极为难得。似朱绚,哪怕是太子妃堂弟,出身望族,也不过是个从八品的秉义郎补身,属四十六等武散官,甚至还没有玉尹那迪功郎的位子高。毕竟,迪功郎是个文散官补身。

“小乙没参加过科举,又未有出身。

能得这迪功郎,已经是天恩浩荡……若非他叔祖是黄演山,而且李纲那些人又特举小乙,说不得连个迪功郎也得不来。这身份,着实不低,皇太孙想的有些多了。”

哪知赵谌却一撇嘴。

“小乙是我的老师,怎可只做个迪功郎?

我回去之后,与阿娘说……再怎地,也要做个文林郎,才不算辱没了小乙的身份。

嗯,便这么说,于他一个文林郎的敕命,若阿娘不愿,我便去找阿翁。”

朱绚闻听,顿时慌了手脚。

“皇太孙不必惊动十二姐和官家。

既然皇太孙这般吩咐,便由我来安排……明日我便去找人,设法为小乙安排妥当。”

“二十六哥,确是你说的。”

“我保证,必不会辱没了小乙的身份。”

玉尹什么身份?

便是朱绚,也说不来。

可是,他朱家而今是太子一系的人,赵谌又是皇太孙,既然有了吩咐,自然要尽力而为。哪怕朱绚自己现在也只是个四十六阶的武散官,也要设法为玉尹安排妥当。

文林郎,自政和六年之后,定文散官三十三阶。

元丰改制以来,用以代留守、节察推官、军监判官等职务。

赵谌听了,这才算是满意!

我是皇太孙,若身边的人连个文林郎都安置不得,又算得什么皇太孙?

不过,他也知道这事情会比较麻烦。

若他出面,自然能够办到,却容易落人口实。所以他才会这么说,便是要逼朱绚点头。别看朱绚在家里地位不高,可是凭他朱家子弟的身份,操作起来却不太难。

甚至,让朱绚出面,还会好过赵谌出面……

文林郎,文林郎……

朱绚轻轻揉着太阳穴,心中苦笑不迭:小乙,我利用你一回,到头来却还要偿还。

这笔买卖,你怎做地都不会吃亏!

第279章 机关算尽

“小乙被开封府带走了!”

李逸风面无表情,看着李纲和李若水道。

夜已深,屋外起了风。

李纲和李若水相视一眼,脸上不约而同浮现出笑容,轻轻颔首,却没有一人说话。

“父亲,这就是你说的成大事不拘小节吗?”

李逸风突然发疯了似地咆哮,“小乙视我为兄弟,可是我现在,却出卖了我的朋友。”

李纲脸色一凝,眼中闪过一抹愧疚之色,但旋即消失不见。

“大郎,你休怪你父亲,其实这样做,是为他好。

想他玉小乙,何德何能执掌周刊?便是我们不动,以你们周刊的影响力,早晚也会被别人算计。而今朝堂上尽是议和之声,我等虽意欲一战,却奈何无人肯听。

只有把周刊掌握在我们手里,才可以令官家听到我们的声音,挽回朝堂上的颓势。

也许,你觉得这样对玉小乙不公,但实际上,却是为他日后着想。更不要说,以他出身,焉得迪功郎补身?便是演山先生特举,怕也难通过。说起来,却是他占了便宜……只要他肯让出周刊,便可以马上得到补身,从此之后,也算有了前程……”

李逸风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李若水。

一直以来,他视李若水为名师、名士,内心里极为敬重。

可这一刻,李逸风却觉得李若水无比丑陋。

明明是你们在算计小乙,偏又说的光明正大,好像小乙得了多大便宜……其人,虚伪!

李逸风对李若水,无比厌恶。

对于增刊一事,李逸风最初并不赞同。

他非常清楚玉尹的心思,也知道,那名单若真刊载出去,势必要引发轩然大波。

到头来,倒霉的一定还是玉尹。

可李若水也好,李纲也罢,却认为这周刊不可以继续被玉尹操控。大宋时代周刊,必须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好。哪怕之前李逸风也投了钱,但终究份量不重。若想要完全掌控大宋时代周刊,高尧卿动不得、朱绚动不得,那么便只有让玉尹退出才好。自李若水开始在周刊撰文之后,不断推荐人进入周刊内部做编辑。

朱梦说等人,也全都是实实在在的主战派,和李若水走的很近。

虽说文章变得比犀利不少,可决定权却始终掌握在玉尹手里,让李若水非常不满。

也正是这个原因,促使李若水决定,要夺取大宋时代周刊的控制权。

和李纲商议之后,又恰逢女直人派遣使团过来,要求大宋割让三镇。在李纲看来,这是最好的时机……只要稍加利用,便可以把声势闹大,从而换取玉尹的退出。

李逸风最初并不同意,奈何却经不住李若水李若虚等人劝说。

加之李纲同样是态度坚决,迫使得李逸风最终决定,增刊……

李逸风做了决定,从不管事的高尧卿便不会阻止。于是乎,在李若水等人的挑唆下,李逸风最终同意了他们的主意。虽然当玉尹质问他时,李逸风看似一副无所谓的模样,可内心里却痛苦万分。他甚至明白,这件事一出,他和玉尹便等于是分道扬镳,说不得以后,还会成为敌人。从朋友变成敌人,李逸风这心里,也格外纠结。

白时中等人行事,未尝没有李纲等人在推波助澜。

李逸风晚上便在观音巷口,眼睁睁看着玉尹被开封府带走,心里面更是愧疚……

“父亲,我想离开东京。”

李逸风沉默许久,终于做出了决定。

“啊?”

“我不想继续留在京师,可否让我外放,出去历练一二?”

李若水眉头一蹙,正要开口劝说李逸风,却见李纲摆手把他制止。

“你想去何处?”

“不知道!便去北方吧,还请父亲成全。”

李纲闭上眼睛,半晌后长叹一声,轻声道:“我知大哥心里不好受,毕竟背叛好友的滋味总使人不舒服。不过,你要考虑清楚,你马上就要太学登第,若此时离开,便如同前功尽弃……日后再想回来,便我也帮不得你,你还是要离开吗?”

“我意已决!”

“大郎……”

李若水开口。

可是他刚一开口,便被李逸风打断。

“我知先生今日之举,为大宋百姓谋。

然则卖友求荣之事,非我所愿……此前我已经对不起小乙一回,可是他却没有计较。而今,我已是第二次背叛了小乙,他日便出将入相,也终究难敌这内心愧疚。

至于让小乙退出,我便不参与了。

我不想去见他,也无脸见他,还请先生原谅则个。”

李若水咬着嘴唇,半晌说不出话来。

李逸风把态度已经表达的非常清楚,再劝说,也难以让他回心转意。

“既然大哥已经决意,那我便不再劝你。

前些时日,河北招抚使张所曾来信与我说,想我推荐几个帮手。大哥要北行,便去他那边做事吧……张招抚有子名宪,和大哥同岁,在小作口做知寨,不过尚少一个文知寨,却不知你是否愿意前去担当?若你愿意,我便与张招抚书信一封。”

知寨,是宋代巡检的官员。

其职能,颇类似于后世县一级派驻乡镇关卡要地的公安机关。

宋代县一级治安,分隶县尉和巡检,两者平级。

县尉是从九品的职务,知寨相差不多,地位相当。所不同的便是,县尉治县城,而巡检察乡里。可以一县数寨,也可以数县一寨,具体要根据当地情况而论定。

李纲所说的小作口,全名小作口寨,便位于真定府,隶属河北招抚使所辖。

而这种军寨,往往有文武知寨的分别。

文知寨为正,武知寨为副,专门负责带兵。

水浒传里的花荣,便是一个武知寨。从品秩上来说,倒也符合李逸风而今的身份。

他是太学生,虽不能内舍登第,却可以通过李纲的关系,获得荫补身份,至少也能得一个修武郎的武散官官阶。以正八品武散官官阶,任从九品实权知寨,倒也不算是委屈了李逸风。

李逸风面颊抽搐一下,躬身道:“愿从父亲吩咐。”

李纲点头道:“既然你已决定,那过两日,便去真定府找张招抚报到吧。”

李逸风面无表情的答应,转身便出去了。

李若水忍不住问道:“伯纪,你真要大郎去真定吗?”

李纲苦笑道:“若冰莫非看不出,我家这大哥,主意已定。

这件事,虽说你我本意是好,可是与他而言,却并非如此。若强行把他留在东京,只怕早晚会闹出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