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光绪中华 >

第241章

光绪中华-第241章

小说: 光绪中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了想,看着眼前三个各有所思的人,岑春煊的立场很明确,两个人都要严办。梁启超虽没说话,但是看他在谭嗣同说话时的表现,二人看上去倒有点偏向鹿传霖一点。这其中也能看出三人的秉性不同,梁启超与谭嗣同看来是注定要私谊笃定的,梁启超跟随我时日较久,大概能知道我心里的成算,而岑春煊摸不清上意,虽然我之前的一番说话也是能透露出一二,但是临时问对,估计他也是想卖直,所以还是按照先前的想法说了出来。严格来说,这三个人的想法都有道理,谭嗣同想到了新政的用人问题,岑春煊想到的是国家安定的问题,如今甘陕民变还没平息,军改也正在进行,这两方面前是急需保证的,所以,我哪方面前不能轻心,一笔烂账啊。

又翻看了卷宗,坐下来招呼三人道:“好吧,今日议政就到这里吧,你们三人陪朕用膳。”

三人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惊讶得看着我,犹豫着谢恩。我笑了笑道:“总要吃饭的嘛,你们一直在外面排等着,估计是没吃,朕也是接见大臣到现在。朕知道你们心思,怕是要朕表态吧?朕明白告诉你们,这两个人,朕不想重处。但不是说清政朕就不看重了,不是,这是重中之重,清政衙门朕岑春煊还是要挑起来,你有热情,但是虑事还要多想些方面,不过朕还是要借重你的闯劲,你是世家子弟,也不是畏首畏尾的人,朕喜的就是这一点。唉,自朕亲政以来,先头的庆郡王,总管内务府大臣续昌,六宫都太监李连英都是朕亲手惩办的,这些猴子不可谓不大吧?偏偏世间这些鸡还是没有被惊醒,嘿,梁启超拟旨,自即日起,太常寺少卿岑春煊着晋清政衙门侍郎,赏尚书衔办差。刘光第免兼清政衙门,大理寺职差。”

望了望谭嗣同道:“刑部主事谭嗣同,着晋大理寺少卿,赏署正卿。至于你梁启超,免随驾行走,到北京后筹建皇家社研衙门。”

三人均是身子一震,前两人是骤晋官衔,喜比惊多,同时肩负重任,也是深感恩荣责任,跪地谢恩不提。而梁启超则是惊惶交加,我看出他脸上的迷惑,笑着抚慰道:“你是不知道这个社研衙门是个什么是吧?二来不让你随驾了,朕不是觉着你不好,而是你有更大的用处,跟在朕身边,屈了你的才,嘿——”迈步向餐室走去,示意太监多加三副餐具,让三人跟上道:“朕是想着像翁师傅这样的遗老,以及瞿鸿机这样的人,都要有个去处,让他们做个政务咨研,这些人是有才的,也有心,可以给朕的决策有所助益。嘿,让你去,是因为你儒学也能服人,也能贴近朕的心思,国家应该注重什么,这些人往往能够有所建议,你收集起来汇总报朕,可以避免朕将来兴生出苛政来。”笑了笑道:“这虽名为衙门,其实没有职司,所以没有品秩之分,依原品秩就好,但要以你为主,所以,你补进内阁上行走,卓如啊,朕是希望你在文事上多有贡献,朕知道这是份闲差,心里怕是要有委屈的,所以,内阁里议事,你都要出席,朕这次用你有深意,你不要觉得委屈了才好。”

梁启超面上毫不变色,神色自若的谢恩道:“皇上轻看臣了,不说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皇上所说的这份差事,也是大有可为的,照臣看,此职差可补教化部之所缺。”

“哦?还有新见识?”我坐了下来,招呼他们道:“都坐下说吧,朕不讲究食不语,你们自便,若是不想说就闷头吃饭就好。”见我与大臣议事,厨房自然是按照留着陪膳的份做的,小米羹配上叉烧,细面蟹黄小笼面,一个什锦素拼,一份泡椒凤爪,甜食糕点等等,算是上海地方特色的夜宵了

三人依次略有些拘谨地坐了下来,梁启超接着道:“教化部教化的,似乎是直面黎庶,难以兼顾旧士人,旧士人有牢骚却没处发,朝廷也不能老是给恩旨排解、这都要有个去处,再说耆老们对于社稷也是有所考虑,臣以为搜集起来,也能给皇上决策有所助益。”

“嗯——”我吃了一片叉烧,笑道:“卓如永远是不用朕担心的良臣啊。对了,跟老李家的那门亲事已经订了吧?什么时候完婚?朕给你赐联——回头有了小子也要报朕,朕要赐名的。”

说道家常闲事,这餐饭就吃的实在了,船上用餐不方便,洋人的吃不太惯,这地道的江南小食吃的是最对肠胃。美美的一餐之后,这一天也算是疲累万分的过去了。

正在我用晚餐的时候,大西北的兰州以西,离循化匪巢仅二百二十四里的临夏县剿抚钦差行营内也在用晚餐,大型运输飞艇从西安接力运来的蔬菜和新鲜瓜果一扫过去在西北用兵的士兵缺少蔬菜食用,多有夜盲症状的旧弊,士兵们也一改过去士气难振,地形地貌不熟悉的状况,目前十八万大军已经将循化城围得几乎是水泄不通,眼见就是个包饺子的格局,士兵们也在翘首企盼大帅徐世昌下令总攻了。

离此包围圈二百二十四里,就是回族和撒拉族起事的总据点了,城中心原先的县治早就破坏得一干二净,如今的两个重点,一是旧教团聚的位于婉蜒穿过县境的清水河畔河东村的清水清真寺,始建于明代的这座清真寺已经成了旧教的核心,韩努日领导着七万旧教众在此为聚,老县治以西的撒拉族祖寺街子清真寺则是马匡匡领导的新教众也是七万余人闭聚。

熊熊的火光下,韩努日的人今天已经第九次大批杀马了,如今七万人只剩下了四万匹马,整个县治里除了马和马吃的草,几乎已经没有什么能吃的了。自打马匡匡冒进被清军打了一个伏击之后、他们就几乎没有再敢出过城,如今,韩努日正在等待着手下的一万八千勇士吃完手中的马腿,他正在酝酿着一个大行动——趁着夜,趁着先知阿拉的指引。

第204章 智将军

其实已是西历八月底,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夏日炎炎之中,我又在上海驻留了三日,其一是要用心参详江苏鹿瞿之争,到江宁后就要就地定夺,如今这两个人已经奉旨停职待勘在家中惶惶不可终日,估计正在大火炉南京城中一边熬夏一边巴望着圣驾从东方尽快来到。

这其二,各国驻上海的公使,都要一一接见,最重要的是英国德国,还有一个美国,这三个国家与我接下来的全盘大计息息相关,用语之中也是隐含深意,遣词用句中也是根据对来不同而有不同的分寸张致。还有一个,就是聂缉椝之后的上海道台人选,上海这地方不同别地,一来是重要军港,二来也是世界各国政商要人毕聚之地,上海还是重要的军工基地,这么重要的地方,地方官员一是要懂洋务,二也要懂经济,还有一个也要有能力搞好中外杂居的调谐之道。思来想去之下,还是要来了第一批留英的行政官员名单,仔细考察之下,选了一个旧任嫩江府同知,回国后暂署奉天府同知的叫叶祖清的,今年是三十五岁,杭州府人,光绪八年的贡生。一是看他是个南方人如今到了奉天府做官,有些可怜他,二来他在英国的考语是优等,再加上看他也是姓叶,于是命传旨到江宁见驾,我面试一次后如果合适就是他了。

上海这个地方,交给旧官僚是很难弄得好的,而这对于全国官场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新派的官员要正式走向高级领导岗位了。别看上海道只是个道台,但是历任上海道任期一满,立时就是外放邻省或者本省的藩司或是臬司,也有直接跳到巡抚的。这个位置是一个跳板型的职位,所以,政治信号更为浓烈。

接见沪浙苏各地有名望的士绅,一是鼓励他们兴办教育和工业,二来也是嘉勉他们这些年对新政的支持。浙江筹办高等教育学院求是书院,求赐字校名,杭州府知府林启兼任校长,这次也在接见之列。此人是福建人光绪丙子科进士,翰林院编修,又外放过陕西学政。浙江道监察御史,因直言获罪,放了浙江衡州府知府,又调任抗州府知府。于各地游历,又响应朝廷号召,上折求开求是书院,也是浙江一地的新学楷模,所以我直接让他将求是书院改名为浙江大学,并题写了四字校名,嘉勉他办好新学,为浙江一省乃至全国多多培养人才。

还有就是上海本地的士绅宋嘉澎,我也特别接见,此人有传教士身份,投资实业很有建树,此次特别获得殊恩,允其全家觐见,特赐同进士出身,妻子倪氏赏孺人浩封,两个女儿皇后处也各有赏赐,因其妻又有孕在身,皇后隆裕很是羡慕,话里话外还带了点询问方策的意味,谈的很是有兴。

盛宣怀也敬陪在侧,见我特别有志于教育和工业,也提出由大清皇家银行出资,在上海建立南洋公学,这是有利于地方的好事,我当然概允。同治十三年状元陆润痒也表示要在苏州创办纱厂;美国长老会的美籍牧师费启鸿要创办商务印书馆,为新学印制教材,翻译国外科学技术的书籍到中国来发行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好事都是我此次南巡带来的好结果,当日这一番会面下来,心情极是愉快。

在上海还有一个行程,就是视察皇家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在批阅了一批北京传过来的内阁无权处理的政务,比如发行邮票,美国邀请内阁总理大臣李鸿章访美等等事项之后,又阅览了囤积下来的中外新闻,譬如福特在美国造出了使用汽油作燃料的汽车,马可尼在英国申请电报的专利书,第一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帝国海军大学教员严复翻译完成天演论经内阁批准官费刊印发行至全国各级学校的学生之手等等,神清气爽的用完午膳,下午就是检阅皇家阿姆斯特朗造船厂的行程了。如今正在造着的是两座船台上的两艘巡洋舰狄青号和王浚(即浚)号,这是为六艘皇权级准备的十八艘巡洋舰的最后两艘,前面十六艘已经随同出访,这两艘预计工期是在今年年底,届时除了剩余八艘驱逐舰之外,整批皇权级的配属舰队就将全部完工。按照英国人的要求,在此之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