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任家五小姐 >

第83章

任家五小姐-第83章

小说: 任家五小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明显是反话了,靖南王失笑:“三叔到底还是要面子的。”

休竹一本正经地道:“有没有让他签字画押?我觉得有个证据才好,免得以后我不小心驳了他的脸面,让他难堪。”

靖南王彻底无语,不过小妻子这模样也实在逗人,手臂上的力道不觉加重,似是不经意般道:“皇后娘娘凤体欠安,今年的朝宴由贤妃娘娘与德妃娘娘共同主持。”

休竹愣了愣,突然觉得靖南王这个人城府太深,吴总管一事有惊无险地解决了,不但让侯爷以后没脸能插手王府一事,还让侯爷心中有愧多给了银子,又巧妙地避开了庙堂里的纷争。

只是,真的能避开吗?不管是贤妃的娘家还是德妃的娘家,盘踞京城的各大家族或多或少都有联系。万幸的是,范家与这两家都没有亲戚关系,不外乎都是京城贵族,故而来往都走动着。

其实,靖南王活的很累,生母仙逝他年纪尚小,史家远在蜀地,离京城较远,若不是太老夫人护着,小小年纪的他如何能安然长大?都说失去能依靠的亲人的孩子早熟,靖南王也许那个时候就看清了自己的处境。

只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庆禹王没有再娶,而是让明夫人一步步晋升为夫人的呢?是考虑到靖南王么?还是史家给了这个压力?这些休竹不想去探明,只说明夫人,她虽有私欲,可如果她没有这个私欲,庆禹王离世,王府一切必然要被侯爷和四老爷插手。

如今的情况只怕就和御赐是地产田产一样,侯爷和四老爷管着,他们说收成好必然多给,说收成不好必然少给。现在要拿回去,难道就不给辛苦费了?靖南王利用了明夫人去和侯爷和四老爷争,因为明夫人也想私吞,但因为她的身份在哪里,所以即便私吞,也要在确保王府正常运作的情况才能私吞,倘或王府不能正常运作,就给了侯爷和四老爷机会。

而就休竹的观察,四老爷压根没有插手王府的事儿,这王府里没有四老爷推荐的人。靖南王就利用了四老爷来监视明夫人,如果明夫人明面上将王府的地产田产庄子吞并了,四老爷必然会抓住这个把柄,打着替靖南王讨公道的名号插手王府的事儿。到了那个时候,明夫人也无话可说,甚至会弄得声名狼藉不得善终。

明夫人是非常聪明的女人,从一个不是明媒正娶的小妾一步步走上夫人正位,并将王府清理的干干净净,还能得到太老夫人给她撑腰,就足可见她并非目光短浅者。她要的是一辈子富贵生活。

也许那个时候,她对靖南王也是真心实意地好,所以太老夫人才会给她撑腰,那么庆禹王没有再正式地续弦,是不是也有太老夫人的功劳在里面?因为续弦而来的正王妃,也会生子,会不会有让自己儿子取代靖南王的想法和举动就不好说了。

只是,一个年纪不算大的王爷,没有再娶就不怕别人说闲话吗?休竹想了想,最后觉得只有一个可能,也许那个时候,庆禹王的身体已经不好了。他觉得自己活不长久,娶不娶都无所谓,反正继承者也有了。

至于休竹为何说明夫人不是正娶的,因为之前靖南王迎娶休竹时,就知道大夏明文规定,得封世袭罔替爵位的大家族,嫡系长子孙娶妻、续弦皆要上文书与礼部经审核,等正式迎娶过门,必然要进宫接受浩赦。而明夫人,她没有浩赦头衔。现成的例子就是任休月,以后蒋探世袭爵位,任休月也是要浩赦夫人,开始领取皇粮。

庆禹王从文,靖南王十六岁进御禁军,显然是弃文从武。是不是那个时候他就发现明夫人变了,而那个时候太老夫人也渐渐上了年纪,没有人再维护他,他必须自己保护自己。可王府也必须有明夫人这样一个角色存在,他选择在自己没有足够强大的时候,隐忍下来,借明夫人之手,维护属于自己的东西。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靖南王能保持乐观的心态,真的让休竹这个拥有现代灵魂的人也折服了。他说做人不能忘本,他的心态很积极,没有让自己活在仇恨算计里,而是往前看。

人生不过几十载,如果觉得所有人都对不起自己,还有活下去的勇气么?报复算计成功,并非就能让自己变得快乐。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未尝就不是好事,平平淡淡也是一种难得福分。

王府还是王府,除了总库房是空的,其他东西却都还在,明夫人拿去的就当是给明夫人的报酬。她一辈子也活得压抑,活的让海夫人、周夫人甚至黄大奶奶都瞧不起。

何况,如今她也没有理由再插手王府里的事儿了,聪明如她,未必就不懂事安分守己,方可永保平安的道理。

休竹伸出手,抱住靖南王的臂膀,胸口像堵了一块石头。很想哭,却又哭不出来。因为她知道,靖南王不喜欢那样的她。

吃晚饭前,休竹派了张妈妈去明夫人那边禀报王爷回来的事儿,也把处理结果简单地说了一遍。

吃饭的时候,情绪逐渐稳定的休竹想起一件犯难的事儿,如今年下,送礼是个大问题,也不知要如何才能避免庙堂这一场明里暗里的纷争。靖南王给的意见是,还和往年一样,休竹想了想,觉得这个做法保守,但也只有这么办。

心里琢磨着,也不知冯家、永昌侯府是什么态度。范家姻亲除了休竹,海夫人、黄大奶奶、赫连奶奶娘家都不在京城,而且与京城各大家族的瓜葛并不深,由此可见,范家对历来这样的争斗都选择回避的态度。可休竹的到来就不同了,任家几个女孩儿都嫁的不错,还都到了京城,无形中就把范家和京城一些家族联系起来了。

靖南王似瞧出休竹的心中所想,笑道:“连成一气也会产生忌惮。”

好吧,休竹不是政治学家,那里面的道理她也不懂,既然靖南王说没事儿,那就没事儿。反正,她只要相信靖南王就够了。

隔天,靖南王沐休,休竹处理完日常杂事,便去明夫人处请安。明夫人气色瞧着好了许多,声音也不似以往那般懒洋洋没力气。

而最让休竹意外的是,明夫人突然拿出五百两银子,说是刚刚才想起的,怕以后又忘了,就让休竹收着,开了年好请人将二爷范炎的院子修茸一番。

五百两不多,到底明夫人还是拿出来了。二爷范炎现住的那院子看着也不是特别陈旧,也基本都够了。休竹推辞几句,明夫人笑道:“王府的情况我也知道,只往年我也没有怎么过问总账房的事儿,这银子你且收着吧,咱们苦一苦,一两年就好了。”

这话虽说的让休竹觉得很不是滋味,倒也是实话,王府这些年已经习惯了不讲究排场,人员配备够用,没有养太多闲人。之前庆禹王离世,明夫人也不大出门走动,王府要办的大事眼下就范炎成亲这一件。

休竹收下,又陪着明夫人说了一会儿闲话,便起身告辞。

寒风从细缝里钻进来,吹着茶色帘子轻轻扬起,屋里安静的能听到针落地的声音。

知道身边的妈妈满是疑惑不解,明夫人淡淡道:“他们不是不知道,心里都明白着呢,只是没有拿出来说罢了。我又何必藏着掖着?我是什么样的出身,她心里会不明白么?”

说着冷笑一声道:“他们都要脸面,就让他们保住脸面吧。”

可这滋味并不会令人舒畅,就好比头顶上悬着一块大石头,随时都有可能落下来砸到自己,让自己粉身碎骨。

那妈妈听了,只得一叹。

因吴总管的事儿,这个年过的很是压抑,一切程序照旧,大年三十西府设宴,大年初一王府设宴,大年初二东府设宴。就是黄大奶奶,也鲜少来这边打搅休竹,而大年初一那天,海夫人只是略坐了坐,推说身体不适早早就走了。

休竹是第一次办这样的宴会,好在身边的张妈妈和缪妈妈都是能人,倒也顺顺利利地过去了。加上吴总管的事儿,即便有不好的地方,侯爷等人也没有提出来。

朝宴一事不但休竹没有去成,海夫人和周夫人也没有去,在京城的亲戚不多,出了一两趟们,其余能推掉的一概都推掉了,几乎都是各自在各自家里过的,只休竹初五要回娘家。

这天一大早,将府里的事儿处理完毕,留了张妈妈、碧翠,休竹带着其他丫头并几个婆子,和靖南王一起上了马车。

不同于范家的冷清,任家很是热闹。嫁出去的女儿都领着女婿,有儿子的也把儿子抱回来,其场面可想而知了。

休竹和靖南王到得时候,除了任休月还没有来,其他的都回来了。一起给老太太拜了年,拿了老太太的压岁钱,男人们便随着任老爷去了,女眷依旧留在老太太屋里。

任休莲产期接近,虽然穿着厚衣裳,高高耸起的肚皮还是非常明显。董氏害喜症状好些了,忙着招待大伙儿,徐妈妈忙劝她坐下,一切事儿都由徐妈妈张罗。老太太笑容满脸,只看着休竹时,眼眼里多了几分阴霾。

屋子里的气氛相当好,休竹不想因为她和靖南王而破坏了好气氛,但也阻挡不了关心她的人。任休桃还是那样每次都粘着她,任休莲本着大姐姐的身份,体贴地问了问,见休竹神态轻松,也就松了口气。

任休兰侧着问了问靖南王对这次庙堂纷争的态度,休竹明明白白地说了,任休兰不觉点头,“你二姐夫也是这么想的。”

休竹愣了愣接着就笑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任休兰和冯清之间的关系已经渐渐明朗,不管是因为儿子,还是因为别的,这都是好事儿。

姐妹们说了一会儿话,休竹便走到老太太跟前,老太太让她在身边坐了,开口第一句话便是:“王爷也忒胡闹了,好在这事儿有惊无险。”

休竹知道说的是吴管家的事儿,微微一笑道:“虽然冒险,倒也有用。”

无需多言,老太太也明白休竹的意思。只是颇为不赞赏,“倘或不是这么轻易的解决了,你们可曾想过后果?”

吴总管确实犯了这事儿,人也确实死了,一时能瞒得住,却也像一个放在身边的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引爆而一发不可收拾。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